-
作为备受党和国家重视的高等学府,
清华大学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和理想 信念教育。
早在
1980
年,
邓小平同志 就指出:
“
清华大学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就是学生从到学校第
一天起,
就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工作。
学校的党团组织 和所有的教员要做学生的政治思想
工作。他们这样做很见效,现在学校风气很好。清华大
学的经验,应当引起全国注意。又红
又专,那个红是绝对不能丢的。
”< /p>
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指示,既是对清华思想教育工作的
极大肯定,也把长
期坚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了党的教育方针中一项重要内容。
主题教
育活动紧扣时代脉搏,
围绕一个时期全社会宣传教育的中心内容,
结合学生思想实 际
和学校特点,
提出引导性的口号,
通过党团组织和校系 两级体系广泛动员同学参与,
通过开
展团日、报告会、社会实践、志愿服
务等多种形式,达到提高同学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理想
与信念的目的。
主 题教育活动是长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
生动方式,
也是清华育人工作的一项特色。
多年来,
清华大学主题 教育活动紧紧扣住
“
爱国、
成才、奉献
”
这一时代主题,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出现的热点问题,先后开展了
“
< p>学雷锋、
争三好
”
、
“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
、
“
市 场经济与清华人
”
、
“
国情
· p>
道路
·
责任
”
、
“ p>
爱国
·
理想
·
事
业
”
、
“
以中华富强为己任,为民族经济做贡献
”
、
“
我的事业在中国
”
、
“
启航
——
我伴祖国共
< br>辉煌
”
、
“
科学发展,成才报国
< p>”、
“
传承百年精神,投身复兴伟业
”
等活动。主题各异的主题
教育活动紧密的抓住了时代特征,
有效 地激发了青年思考,
引领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
让更
多的
同学解除困惑,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
一、历届主题教育基本情况
1.1 1979
年
——“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
在改革开放初期,化
72
班的这句口号让有志青年们重新点燃心中的理想,奔赴祖国的
大江南北,而这句口号也
成为三十多年来清华大学主题教育工作蓬勃开展的一个缩影。
1.2
1985
年至
1988
年
——“
学 英模、比奉献
”
、
“
谈理想、献青春
”
1
、张海迪、史光柱等先进人物来校做主题报告。
2
、校团委邀请
10 0
名著名工程师、企业家分别与
15
个系的
500
多名团员举行大型讨
论会。
1.3 1990
年
——“
继承五四传统 、共话人生之路
”
1
、
5
月
11
日,
5 00
余名团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在李大钊烈士陵园和八大处公园
举
行
“
擎起光辉的团旗,展开理想的翅膀
”
大型团日 活动,纪念
“
五四
”
运动
71 p>
周年。
2
、全校以支部为 单位与领导、校友、专家、学者座谈,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
“
五四
”
讲
话。
1.4 1991<
/p>
年
——“
寻访校友足迹、探索人生之路
”
< p>、“
寻访奉献者足迹、寻找共和国脊梁
”
1
、
《清华校友名录》
2
、
“
百名校友成长之路展览
”
1.5 1992
年
——“
国情、道路、 责任
”
1
、活动围绕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学习竞赛三条主线展开。
2
、
全校
150
个支部参加大型系列知识竞赛,
环
92
、
化
12
、
化
03
班 团支部分获国情篇、
团旗篇、理论篇第一名。
1.6 1993
年
——“
国情、时代、 成才
”
团支部围绕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过程中,同学们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不
同认识,抓住大家
关心的热点,展开社会调查、参观座谈、学习讨论,不断提高认识,引导
广大同学适应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变化,全面把握时代与国情对大学生新的要求。
1.7 1996
年
——“
以中华富强为 己任,为名族经济做贡献
”
活动重点将学校的学科特点、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紧密联系,发动各
院系根据不同专业特点,
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
调动同学参与的积极性,
使同学们的爱国思
想在实际行动中得以提升。
1.8 1999
年
——“
我的事业在中 国
”
1
、活动按照< /p>
“
让历史记住这些清华人
”
、
“ p>
寻找新世纪的舞台
”
、
“
选择人生的坐 标
”
三个基
本阶段展开。
2
、
“
中国核武器发展之路
”
报告(朱建士、董海山、陈俊祥和李取希)
3
、李觉将军和彭桓武院士到校讲述我 国试爆第一枚原子弹时的情景
4 p>
、校团委组织同学们观看国庆
50
周年献礼片《横空出世》
< p>
5
、校团委组织广大同学结合两 弹元勋的光辉事迹和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召开座
谈会和研讨会,深入讨论
“
两弹一星
”
精神。
6
、以
“
记住历史、思考今天
”
为主题,全校基层团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
1.9 2003
年
——“
< p>启航——
我伴祖国共辉煌
”
1
、学校明确主题教育
“
一个核心、一个重点、两个结合
”
的基本思路。
2
、
学校团委确立了< /p>
“
建立机制、
发动基层;
重点突破、
以点带面;
加大宣传、
营造氛围;
强化服务、重点引导<
/p>
”
的工作思路。
3
、学校团委在研究生中大力推动
“
胸怀民族复兴、投身 伟大实践
”
为主题的
“
启航计划
”
就业引导系列活动。
4
、专业教育与就业引导,唱响
“
我伴祖国共辉煌
”
的主旋律。
5
、
“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
“
我愿做民族复兴大道上的一块脊梁和骨头
”
口 号在校园
迅速传播。
1.10 2007
p>
年
——“
科学发展,成才报国
”
1
、
校团委邀请中国青 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
常务副院长陆士桢教授为我校青年讲授
“
和
谐社会建设视野中的青年发展
”
。
2
、校团委邀请学校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现马克思主 义学院)吴倬教授讲授
“
新时期青
年自我实现
,帮助广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3
、校团委制作
3 p>
期《紫荆》报专栏,学通社发表
20
余篇社评和活动报道,学生清华< /p>
网站开辟了专题栏目,
各院系利用系刊系报、
宣传栏等渠道 对主题教育的理念和意义进行宣
传。
4
、校团委组织分团委书记研讨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接受学校十一五规划 思路
的培训和清华校友成才规律研究的培训;
完成以《科学发展与青年成 才》为主题的
《学习参
考》
。
5
、
校团委组织基层支 部通过主题团日等形式,
发动广大同学参与
“
科学发展,
成才报国
”
大讨论。
6
、为了更加明晰地引导同学们科学发展,学校提出了
“
七个一
”
工程。
7
、为了给同学们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支持环境,学校对原有的活动平台进行了完 善与
整合,并开辟了许多新的活动资源和平台。
8
、为了倡导同学们全面发展,校团委 、校学生会积极发挥榜样的作用。
9
、学校通过开展校友访谈活动,以老一辈清华人和青年校友的杰出代表为主要对象,
为同学树立榜样,挖掘典型。
、
2007
年
10
月,党 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以后,学校启动了
“
十七大代表进校园
”
系列活
动。
11
、校团委针对本科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制定了个人科学发展指导意见和《自我省察< /p>
表》等配套参考材料,鼓励同学们发现自身薄弱环节,努力改进,
在全面发 展的基础上真正
形成协调、可持续发展。
-
-
-
-
-
-
-
-
-
上一篇:关于大学梦想的主题班会
下一篇:大学生宿舍文化节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