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是什么?
一是推翻帝
国主义的侵略,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推翻封
建
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4
分)。两个任务
是互相区
别又相互联系的,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实现国家
的富强和人民的
富裕(2
分)。
2、维新变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第一,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
分);第二,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
的政
治改良(2
分);第三,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为中国民主
革命的发生发
展奠定了基础(2
分)。
3、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后 ,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br>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中国外无独立、内无民主,无
和平取得政权的路
径(2
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农业大
国,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
他们是革命的主力军,农村是革命的
主战场
(2
分),< /p>
反动力量统治着中心城市且力量强大,
革命应该
从农村出发
(2
分)。参考教材第
125-130
页。
4、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南京政府的统治为什么会迅速走向崩溃?
主要是因为国民党南
京政权违背历史潮流与人民意愿,
失去民心
(2
分)。一
方面,国民党违背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
愿,坚持独裁、内战的错误政策
,导致其统治全面崩溃(2
分);另
共
14
页
/
第
1
页
一方面,中
国共产党顺应潮流与民意,坚持和平、民主、团结,迅
速壮大人民民主力量,迅速取得人
民解放战争胜利,成为促使国民
党统治迅速溃败的重要因素(2
分)。< /p>
二、观点分析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p>
分。勿需判断,直接分析。
)
1、近代中国早期反侵略战争失
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近代中国早期反侵略战争之所以失败,从内部因素看,
主要有两个
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更根本的原因(4
分)。一 是经
济技术的落后,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4
分)
2、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p>
一是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帝
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提出了
“内惩国贼、
外争国权”
等目标口号,
并且取得了
直接成果(4
分);二是更加理性地认识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的本质,有
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态度,它表明了中国人
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达到一个新的水平(4
p>
分)。参考教材第
104
页。
3、中
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倡导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
现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并始终坚持、
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维护全民族团结抗战大局
(3
分);与国民党正面战场相互配合、相互
协调的同时,坚持全面
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
/p>
共
14
页
/
第
2
页
肩负起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艰苦重任,在相持阶段里抗击着
60%
的日军和
90%的伪军,直接动摇侵华日军的殖民统治( 3
分);
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展示光明中国的前途,为抗日战争的
胜利和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2
分)。参考教材
第六章第四节。
三、论述题(共
32
分)
1、
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怎样正确理解殖民主义 p>
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马克思语)?(16
分)< /p>
一方面,也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方面,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成为中国近代以来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6<
/p>
分);另一方面,列强入侵又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促进了
近代中国民族
意识的觉醒,
促使中国人民奋发图强与奋起抗争,
粉
碎了
列强分裂中国的图谋,也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近代
文明,推动了历史发展(6
分),但
必须看到,
这种客观 上的历史影响并不是列强侵略的目的所在,
资
本-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是
一个野蛮和血腥的历史过程。请在此意
义上理解马克思所说的
殖民主义只 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
具”。(4
分)
参考教材第 一章。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选择?怎样理解“自从有
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16
分)
共<
/p>
14
页
/
第
3
页 p>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证明了要完成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任
< p>务,必须有一个先进阶级来领导,有一个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
二者的结
合便历史地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和工人运动的发
展是党成立的重要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广泛传播是党成立的重
要思想条件;
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
中国运动的结合,
干部上等方面为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6
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因为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
,有了新的指导思想,有了新的纲领,
即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有了新
的社会发展方向和前途(6
分)。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
下,
经过国民革命、
< p>土地革命、抗日民族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几个
阶段,取得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胜利(4
分)。参考教材第四章
四、材料分析题(共
分)
材料
1:
中国之革
命,发轫于甲午以后,盛于庚子,而成于辛亥,卒颠
覆君政。夫革命非能突然发生也。自
满洲入据中国以来,民族间不
平之气,抑郁已久。海禁既开,列强之帝国主义如怒潮骤至
,武力
的掠夺与经济的压迫,使中国丧失独立,陷于半殖民地之地位。满
洲政府既无力以御外侮,而钤制家奴之政策,且行之益厉,适足以
侧媚列强。<
/p>
共
14
页
/
第
4
页
袁世凯既死,革命之事业仍屡遭失败,其结果使国内军阀暴戾
p>
恣睢,自为刀俎,而以人民为鱼肉,一切政治上民权主义之建设,
皆
无可言。不特此也,军阀本身与人民利害相反,不足以自存,故
凡为军阀者,莫不与列强
之帝国主义发生关系。所谓民国政府,已
为军阀所控制,军阀即利用之结欢于列强,以求
自固。而列强亦即
利用之,资以大借款,充其军费,使中国内乱纠缠〔纷〕不已,以
p>
攫取利权,各占势力范围。
由是言之,自辛亥革命以后,以迄于今,
中国之情况不但无进
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势。
——中国国民
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
年
1
月
23
日)
材料
2:
余致力国民革命,
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
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
民众,及联合世界上
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
/p>
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召开国
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
约,
尤须于最短期间,
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
《政治遗嘱》(1925
年
3
月
11
日)
材料
3:
积二十八年的经验,如同孙中山
在其临终遗嘱里所说“积四十
共
14
页
/
第
5
页
年之经验”一样,得到了一个相同
的结论,即是:深知欲达到胜利,
“必须唤起民众,
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 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
孙
中山和我们具有各不相同的
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
和处理问题,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怎样和帝
国主义作斗争的
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
< br>——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
年
6
< p>月20
日)
材料
4:
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
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
矢志不
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而共同奋斗。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深
切愿望的集中反
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
斗争的集中体现。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
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
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
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
和社会条件的制约,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
/p>
国人民的悲惨境遇,
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的历 史任务,
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
共
14
页
/
第
6
页
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
索了道路。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
/p>
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
继续奋斗。
经过
20
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中国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
/p>
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
的历史新纪元。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大 会讲话(2011
年
10
月
9
日)
材料
5:
记者:辛亥革命已经过去
100
年了,你觉得这场革命离自己遥
远吗?
王威凯(台湾静宜大学学生):就时间点论之,这场革命对
于“90
后” 的我确实是一段遥远的史事,但若以革命所传承的精神
意义,却是刻骨铭心,大有近在咫
尺之感。其因在于,辛亥革命的
成功不同于以往的江山易主、王朝颠覆,而是广大人民齐
心冲破千
年封建帝制的乌黑牢笼,建立民主政治的光辉转折点。
记者:你认为辛亥先贤的哪些精神最值得我们后人缅怀和承
继?
共
14
页
/
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