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ppt-浙江大学ppt
曼昆直言他只是
“大课堂的 主要教师而非主导教师。
”
他的课时安排提纲显示,
他只打算 p>
在为期
13
周的秋季学期安排六次
1
小时的讲授,其他四次讲授将由经济系另外四名教师担
当。
环顾挤得满满当当的讲堂,曼昆称:
“这门课所吸引 的学生数量相当于整个经济学院所
拥有学生的数量。
”据悉,所有学生将 分为
34
组,教学和评分则由
34
名助教完成,他 们都
是经济系的研究生。
34
名助教的责任是教授并给超 过
30
个学生组成的小组进行评分。
这个世界上不乏优秀的学生,但并非所有的优秀学生都适合哈佛。哈佛的学生需 要很强
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能动性,
同时还要相当聪明,
否 则他们很容易淹没在哈佛这个极度庞大而
且人情相对淡漠的环境里。
哈佛课程要求相当数量的课下阅读。而看似混 乱的组别安排以及数量繁多的课外活动,
对每个
18
岁的 大一学生而言都像是“不可能的任务”
。
萨默斯课程的教学大纲上写明,
“本课程的目的是研究全球化对政治、经济和社会方 方
面面的影响,包括对贫困、分配不均、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课程重点 是研究国际社会的组
成部分——国家政府、
公司、
金融机 构、
国际组织和民间组织——在许多问题上的利益和立
场,以及他们是如
何在当前国际体系下作出自己的决定。课程要求学生参加课后小组讨论,
并在其中扮演不
同角色:
或是在
WTO
贸易争端中代表公司利益,
或是在国际货币基金
(
IMF
)
代表国家
政府。
课程还要求学生在一学期中,
从指定的四个题目中选三个,
写三篇四五页的
发言稿。
这
种非理论课程是没有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的,
虽然学生的学期成绩在教学大纲
中有计算公式可循:期末考试(
40
%)
+
< p>三篇短文(45
%)
+
小组讨论表现(
15
%)
。最终成
绩取决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
国际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
萨默斯课程要求的三本必读书分别是:
Martin Wolf
的
《
Why Globalization Works
》
,
Joseph
Stieglitz
的《
Making Globalization Work
》和
Jeffrey Frieden
的《
Global Capitalism
》 p>
,外加长
达八页的参考书目。
这并不奇怪,
大 多数经济系课程要求的阅读量都很大。
有的经济系教授
还说,他们要求的
阅读量比起文史学科要求的阅读量少多了。
这门课中
大约一半的课由
Pritchett
教授主讲,
但萨默斯几乎每次 都来听课,
坐在观众席
第一排,时常提问,或答疑,或谈心得体会,或阐
述观点,或表示强调。而萨默斯讲课时,
Pritchett
教授也是忠 实听众。两名教授之间的呼应或交锋,是这门课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萨默斯还邀请前美国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
Robert
< p>Rubin)来到萨默斯任教的课堂,
就国际问题进行座谈。
萨默斯向学生这样介绍原来的顶头上司——现任花旗银行董事会主席的鲁宾曾
在高盛
工作
26
年,
1993
< p>年成为克林顿政府的国家经济委员会第一任主任,1995
年
1
月成为克林顿
政府的财政部长。
“鲁宾卸任时,克林顿 总统称他为汉弥尔顿(
Alexander Hamilton
)之后最
出色的财政部长。所以我卸任后,他只能说我是鲁宾之后最好的财政部长了。
”萨 默斯风趣
地说。
经
济系的大三学生可以选修一门小型的讲座课程,叫“事业与家庭的经济学”
,最多接
受
16
名正式学生,
听众大多是
20< /p>
岁左右的女学生。
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讨论,
分析女
< p>性的经济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写四个短篇报告(
2< /p>
页
-3
页)
,
一个长篇报告
(约
25
页,要求使用原始数据)提高调研和写作能力,为大四年级的毕业论 p>
文打下基础。前半学期以大量阅读和授课为主,后半学期以学生调研、
提问、 讨论和写作为
主。
这门课的主讲教授是克罗地亚
.
葛定。
她于
1967
年从康奈尔大学获学士学位,
1972
年从
芝加哥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明尼苏达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大学任教。
费尔德斯坦和经济系的库柏教授
(
Richard N. Cooper
)
是两个惟一上课不用
PPT
的教授 。
费尔德斯坦除了教这门
“美国经济政策”
课以外, p>
还教一门公共财政的课程
(
Public Finance
< p>)。
公共财政课的运算量较大,
技术含量也比这门课 大。
他时常把手写的数据和证明复印后,
下
发给学生以节
省课上时间,补充大量板书。总的来说,费尔德斯坦的课程数学难度都不大,
高中的数学
水平加上初级微积分即可,但要吃透他的思想并不容易。学生一定要概念扎实,
思路清晰
,
最好还要对公共政策有感觉,
这对
19
岁到 p>
21
岁的本科生来说实属不易
(选这门
课的学
生大多是大二大三年级)
。
费尔德斯
坦和库柏一定也知道人人都在用
PPT
,
但他们似乎觉得老式的教 学方法丝毫不
影响思想和知识的传递,
黑板粉笔就够了。
正是因为学生没有老师的
PPT
,
随时可以在课外
翻阅,上课的注意力要尤其集中,没有分秒的空闲。各种缩写,各种省略,各种因果关系,
全部靠学生积极主动迅速地记录,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哈佛大学的确有它优秀的一面,但每年将近
5
万美元的学杂费,
18
:
1
的录取 比例下,
教学质量又如何呢?
2
月
17< /p>
日,
学生主办的报纸
The Crimson
发表评 论员文章,
指责经济系
在经费紧缩的情况下,取消大三年级的小型研讨班
(
junior seminars
)
,进一步减少学生和教 p>
授在小范围内接触的机会。
经济
学多年来一直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主修领域,
但同时也是学生抱怨最大的领域。
几乎
每次学生调查都显示,
经济系是学生满意率最低的系,
其 主要原因是师生比例太小。
本科生
中有
700
< p>多名主修经济(主要是大三、大四学生)。经济系研究生部每年招生
30 p>
到
35
名博
士生,
他们五到六 年以后才能毕业,
所以有将近
200
名博士生。
经 济系大约有
50
多名教授、
副教授、讲师,是文理学院最
大的系。粗略地算,师生比例大约是
1
:
20
,但 这仍然不能满
足学生需求。
曼昆主讲的经济学原理,即经济学入门,面对所有大一年级学生,每年有将近
1000
< p>名
注册学生,
助教就有大约
30
位。
曼昆每学期在最大的教室
Sanders Theatre
上五或 六堂大课。
具体学习任务都是由助教分小组展开的。
助教主要由经济系的 研究生组成。
有时经济系研究
生也满足不了这么大的助教需求,他们就去
哈佛法学院招经济学背景较强的学生当助教。
费尔德
斯坦的课“美国经济政策”也是座无虚席,有
200
多名注册学生,三名研究生助 教,
每名助教负责两个小班的教学。
多数教授每周给学生的固定办公时间 只有一到两个小时。
当
然学生也可以另外和教授预约见面时间,
但是每个人都明白作业练习,
复习考试,
答疑等等
都是由助教负责的。
经济系当然也知道本科生与教授
接触时间少,
学生怨声载道,
所以特意安排大一年级小
型
研讨班(
freshmen seminar
)和大三年级小型研讨班(
junior seminar
)
,给学生提供在小范
围内与教授接触的时间,
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问题,
练习写学期论文的机会。
每个小型研讨
班限制学生不超过
16
人,几乎每年都是供不应求,进不去的学生大为不 满。
下面是
古文鉴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
!谢谢!
!
九歌·湘君
屈原
朗诵:路英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
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
贴在灶边的墙上,
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
…………
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
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
大儿做了土匪,
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
第三,第四,第五
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