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年
4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 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其中
加试题部
分为
30
分,用【加试题】标出。
<
/p>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2019
年·
(选考)浙江卷】
我国西北地区盛产苹果、 梨、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
电商企业从西北地区采购农产品在中、东部地区进行加工
、包装,
并在网上大量销售。
完成
第
1< /p>
~
2
题。
1.
)
A.
距离市场较近
B.
土地成本较低
C.
人才资源丰富
D.
运输距离较短
答案:
A
解析:西北地区盛产
的苹果、梨、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在网上销售时,本地区由于
这些农产品比较丰富而
在网络上的需求较少;
但中、
东部地区由于这些农产品稀缺、
并且 由
于经济较发达,
购买力强,就成了西北地区特色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 。那么,距离市场较
近就成了电商企业在中、东部地区加工、包装、销售的主要优势,<
/p>
A
对。中、东部地区的土
地成本较高,
B< /p>
错。中、东部地区虽然人才资源丰富,但加工、包装、销售农产品对人才需
求不是很迫切,
C
错。西北地区的农产品运到中、东部加工、包装、销售,然后运 到消费者
手中,很多情况下要比从西北地区直接运到消费者手中时运输距离要长,因此,
D
错。故选
A
。
2.
依托电商销售农产品,可提高西北地区农业(
)
①规模化水平
②自给率水平
③商品化水平
④专业化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电商销售农产品,
可以使得销售范围扩大,
销售量增大,有利于西北地区特色农
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水平的提高,而自给率会降低,①③④对,②错。故选
p>
C
。
【
2019
< p>年·(选考)浙江卷】
下表为
2017
年我国 上海、浙江、陕西和新疆四省
(
市、区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重表
(
单位:%
)
。完成 第
3
~
4
题。
土地利用类型
省(市区)
甲
乙
丙
丁
3.
甲是(
)
A.
新疆
耕地
3.1
18.8
19.4
23.3
林地
6.5
62.7
59.7
9.4
农业用地
21.4
0
10.5
0
建设
草地
其他农用地
用地
0
0
0.6
5.3
1.0
12.5
4.7
37.5
未利用土
地及其他
68.0
6.0
5.1
24.5
B.
上海
C.
浙江
D.
陕西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甲
省区未利用土地占比最大,草地面积比重较大,而耕地、林地面积
比重小,这和四个选项
中新疆最为符合,故选
A
。
4.
乙、丙两省
(
市、区
)
建设用地比重差异 大的主要因素有(
)
①人口密度差异
②矿产资源开发程度
③经济发展水平
④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B
解析:结合表中数据
,乙和丁草地面积比重为
0
,它们应该是浙江和上海,这就说明丙
是陕西。
乙的林地和耕地比重均大于丁,
但丁的建设用地远大于其他各省 ,
这就说明乙是浙
江,丁是上海。乙的建设用地比重大于丙,是因为乙人
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①、③
对。矿产资源的开发程度、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与建设
用地之间并没有多大关系,②、④错。
故选
B
。
【
2019
年·
(选考)浙江卷 】
美国生猪养殖实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下图为美国部分农
业带分布图。
完成第
5
~
6
题。
5.
美国生猪养殖场集中分 布在甲带内,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自然环境
B.
饲料供应
C.
交通条件
D.
市场需求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甲位于美国的玉米带,
生猪养殖分布在玉米带内,可以为生猪生长提
供丰富的饲料供应,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和市场需求无关,故选
B
。< /p>
6.
乙农业带为(
)
A.
棉花带
B.
混合农业带
C.
亚热带作物带
D.
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乙位于美国南部沿海地区,
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
丰富,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种植,主要有水稻等作物,故选
C
。
【
2019
年·
(选考)浙江卷 】
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即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
口比重变化统
计图。完成第
7
~
8
题。
7.
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④所占比重最小,应为农业(第一产业)
。浙江为我国东部 经济
发达地区,
2018
年城市化水平不可能在
60
%以下,城市化水平不断降低也是不可能的,因
此,①表示城
镇人口比重,故选
A
。
8.
图中折线反映了(
)
A.
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
B.
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C.
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D.
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正相关
答案:
C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②③应为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随着经济发展,
第三产业比
重上升,则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二产业。由于①折线表示城镇人口比重,可见,城镇人口
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
A
错。第一产业比重略有降低,但是由于总产值 升高,第一产业产值
不一定降低,
B
错。第三产业与城镇 人口比重变化为正相关的关系,是城市化动力,
C
对。
第
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呈负相关,
D
错。故选
C
。
【
2019
年·
(选 考)浙江卷】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
局
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
a< /p>
为黄浦江
部分江段示意图,图
b
为上海市黄 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第
9
~
10
题。
9.
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
)
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
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
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④受台风
影响,易发生暴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D
解析:黄浦江沿岸地
区纬度低,蒸发量大,①错。河网密度小,汇集地表径流少,不易
发生内涝,②错。地势
低平,流水缓慢,洪水下泄不畅,容易发生内涝,③对。夏秋季节多
发台风,暴雨导致短
时间内流量增大,形成内涝,④对。故选
D
。
< br>10.
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A.
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
B.
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
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
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答案:
B
解析:黄浦江流经地
区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河流淤积少,
A
错。由材料可知,
由于全球变暖,
导致海平面上升,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使得黄浦江防汛墙高 度
变高,
B
对。在短时间内,陆地构造不会发生明显抬升 ,
C
错。地下水水位升髙,与防汛墙
没有关系,
D
错。故选
B
。
【
2019
年·
(选考)浙江卷】
总和生育率是妇 女在生育年龄期间,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
数,数值低于
2.1
< p>为低生育水平。下图为1980
~
2015
年 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变化图。完成
第
11
~
12
题。
11.
1980
~
2015
年,我国(
)
A.
新生儿数量持续增加
B.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
C.
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D.
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
/p>
1980
~
2015
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总体上呈 下降趋势,新生儿数量
不可能持续增加,
A
错。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受多重因素影响,
与短时间内的总和生育率关系
不大,
B
错。由于总和生育率降低,所以人口岀生率降低,自然增长率降低,老年 人口比重
上升,
C
对。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但不会在短 时间内变为负值,
D
错。故选
C
。
12.
1995
年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偏低的原因有(
)
①女性人口比重低
②子女养育成本高
③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④妇女生育观念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C
解析:
总和生育率是妇女在生育年龄期间,
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数,
与女性人口比重高
低无关,①错。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子女养育成本高,造成妇女生育观念的改变
,
使得妇女生育率降低,
②对。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p>
会随着人们的生育观念和国家的生育政
策,有时促进生育率上升,有时降低
生育率。因此,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其本身对总和生
育率影响不大,关键在于人们的生育观念和国家的生育政策,③错④对。故选
C
。
【点睛】
生育率水平是岀生率水平的基础,
一般说来,
妇女生育率愈高,
岀生率也愈髙;
生育率愈低,
出生率也愈低。
出生率变动除受生育率影响外,
还受育龄妇女人数在一个人口
集团中所占比例大小的影响。
在同一生育率 水平下,
育龄妇女比例大的人口集团,
其岀生率
高。从整
个国家范围来看,在一个时期内人口性别构成变动不大,
对岀生率变动影响小,但
在一个地区,
由于行业结构不同,
人口的性别构成可能有很大差别。 p>
例如重工业城市女性人
口比例小,
妇女在同样生育率水平下,
该地区的岀生率就较低,
主要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
2019
年·
(选考)浙江卷(改编)
】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
图(图中虚线为
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
。完成第
13
~
14 p>
题。
13.
若该 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
)
A.
动力
辐合上升
B.
热力
辐合上升
C.
动力
下沉辐散
D.
热力
下沉辐散
答案:
B
< /p>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在近地面等压线向下凹,说明该地气压较周边地区低 ,受低压系
统控制,气流辐合上升;
该地等温线向上凸岀,说明该地气温 较周边地区高,气流在垂直方
向上升。因此,最合理的解释是,该地受一热低压的控制,
热力因素导致气流辐合上升,
B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B< /p>
。
14.
易形成这种大气物理状况的是(
)
A.
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
B.
冬季晴朗夜晚的山坡
C.
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
D.
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
注:
B
答案原题中“山坡”为“谷底”
,但笔者认为,如果是谷底的话,则符合 热低压
情况,因此,本题在此处把原题中“谷底”改为“山坡”
。
答案:
D
解析:夏
天内陆地区的湖泊气温较周边地区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
A
错。冬季晴朗 p>
夜晚的山坡上气流下沉,
B
错。郊区与城市之间,由于城市热 岛效应,郊区为高压,下沉气
流,
C
错。冬季暖流流经地 区,热力因素导致气流上升,
D
对。故选
D
。 p>
【
2019
年·
(选考)浙 江卷】
随着产业升级发展,外资研发中心相继进入我国。下图为
2000
-
2016
年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市空间布局演化示意图。完成第
15
~
16
题。
15. 2000
-
2016
年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市空间布局演化的特点是(
)
①空间差异扩大
②从城市核心区向郊区迁移
③大分散,小集中
④从城市核心区向远
郊扩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
外资研发中心分布空间逐渐从核心区向 近郊和远郊扩散
(并非迁移)
,
空间差异变小,①、②错
。另外,分布特点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从核心区向外围扩
散,③、④对,故选<
/p>
D
。
16.
2016
年,影响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市空间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①地价
②劳动力
③集聚
④市场规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
A
解析:
研发中心对于劳动力需求不大,而市场是面向国际市场的,
②④错。
随着城市用
地逐渐紧张
,
地价成为影响布局的主要因素,小集中体现 了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可以加强
信息的交流与合作,①③对。故选
A< /p>
。
【
2019
年·
(选考)浙江卷】
近年来,浙江多地将农作物秸秆、农药包装物等分散分布
的农业废弃物收集起来,集中进行循环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完成第
17
~
18
题。
17.
影响农业废弃物分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土地
B.
技术
C.
资金
D.
劳动力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
农业废弃物主要是由农作物秸秆及农药包装物组成的,
而这些物质
主要与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有关,与技术、资金、劳动力无关,故选
A< /p>
。
18.
与分散处理农业废弃物相比,集 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进产业集聚
B.
降低运输成本
C.
提高规模效益
D.
促进产业协作
答案:
C
解析:
集中处理废弃物,
可以提高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利用率,
提高规模效益,并非是产
业集聚,更谈不上产业协作,运输废弃物的成本较分散处理要高,故选
C
。
【
2019
年· p>
(选考)浙江卷】
“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
< p>大陆。
图
a
为
“理想大陆”
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图
b
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第
19
~
20
题。
19.
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带的分布, 图
b
与图
a
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距海远近
B.
沿岸洋流
C.
海陆分布
D.
海拔高度
答案:
C
解析:在北回归线,
理想大陆东部沿海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而非洲形成热带沙漠。
< /p>
因为理想大陆东部面临广阔海洋,
季风气候显著;
而非洲大 陆东部北回归线附近隔红海与亚
洲大陆相邻,几乎不受海洋的影响。因此,海陆分布是主
要的影响因素,故选
C
。
20.
图
b
中甲自然带为图
a
中(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B
解析:读图可知,图
b
中,甲位于非洲最南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形成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图
1
中的②, 故选
B
。
【
2019< /p>
年·
(选考)浙江卷】
下图为某湖泊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等值 线为该区域
250
万年以来沉积物等厚度线。完成第
21
~
22
题。
21.
该湖湖盆形成主要因(
)
A.
风化侵蚀
B.
搬运沉积
C.
构造抬升
D.
断裂下陷
答案:
D
解析:读图结合图例
,该处湖盆周边地区为抬升地区,湖盆地区应为断裂下陷形成,
C
错、<
/p>
D
对。而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均属于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一般使地表趋于平坦,不是 湖
盆形成的原因,
A
、
B
错。故选
D
。
22.
在 外力作用下,该湖盆区的湖泊最容易形成陆地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A
解析:图示甲处在四
地中,等厚度线稀疏,说明湖盆平坦;而且甲处距离湖岸最近,说
明深度最小,最容易被
泥沙淤积形成陆地,故选
A
。
【
2019
年·
(选考)浙江卷】
遥感图像是地物反射特征 在图像上的反映,地物在某波段
反射率高,则其在遥感图像上的亮度高
(
图中显示为浅色
)
,反之亮度低
(
图中显示为深色
)
。
图Ⅰ是不同波段红树林的遥感图像。
图Ⅱ是红树林反射率曲线。完成第
23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