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真
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 p>
在每一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
的序号填在题后
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
1.
居
“
唐宋八大家
”
首位的作家是:
( )
A.
苏轼 p>
B.
王安石
C.
韩愈
D.
柳宗元
2.
被鲁迅喻为
“
< p>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是:
( )
< br>A.
《左传》
B.
《论语》
C.
< p>《史记》D.
《战国策》
3.
下列文章中不属书信体的有:
( )
A.
《答李翊书》
B.
《谏逐客书》
C .
《答司马谏议书》
D.
《报刘一丈书》
4.
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
( )
< p>A.
诗
B.
词
C.
曲
D.
赋
5.
《诗经 p>
·
氓》中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 )
A.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D.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
《楚辞
·
九歌
·
国殇》之
“
国殇
”
的含义是:
( )
A.
感伤未成年男子的早逝
B.
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C.
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
1
/
13
D.
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7
.“
想佳人、妆楼颙望
”
中的
“
颙 望
”
意思是:
( )
A.
远远眺望
B.
举首凝望
C.
低头凝思
< p>D.抬头仰望
8.
律诗中要求必须压韵的是:
( )
A.
首联与尾联
B.
颈联与颔联
C. p>
颈联与尾联
D.
颔联与尾联
9.
下列句中的
“
过
”
字不作 p>
“
错误
”
解的有:
( )
A.
无乃而是过与
?
B.
且尔言过矣
C.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
D.
臣闻吏议逐客,窃认为过矣。
10.
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 )
A.
辛弃疾
B.
李清照
C.
柳永
D.
苏轼
1
1.
在《秋水》中,庄子用以说明
“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
的是:
( )
A.
井蛙不可以 语于海
B.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C.
曲士不可以语于 道
D.
小石小木
之在大山
12.
典故运用是辛弃疾《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 /p>
(
楚天千里清秋
)
的一大特
色,下列词句中不属于典故的是:
( )
A.
红巾翠袖
B.
鲈鱼堪脍
C.
树犹如此
D.< /p>
求田问舍
13.
阅读下列句子,不是唐人作品的一组是:
( )
A.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B.
< p>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
绝。
2
/
13
C.
念去去千里烟 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D.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
肥。
14.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早高度评价和极 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是:
( )
A.
康有为
< p>B.梁启超
C.
鲁迅
D.
胡适
1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
A.
鲁迅的《灯下漫笔》、巴金的《家》、沈从文的《边城》都是小说
B.
曹禺的《雷雨》、《日出》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p>
C.
徐志摩、闻一多、艾青都是当代诗人
D.
《死水》、《日出》、《寒夜》都是话剧
16.“
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
”
这句话是 出自:
( )
A.
《风波》
B.
《断魂枪》
C.
《苦恼》
D.
《茶馆》< /p>
17.
歌颂母爱、赞美自然是
( )
早期作品的主要特色。
A.
梁实秋< /p>
B.
冰心
C.
朱自清
D.
< p>朱光潜
18.
下面对《论快乐》一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通过对快乐的阐说,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既表现出 积极的
人生态度,也鲜明地指出了通往快乐的途径。
< br>B.
文中第五自然段谈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苏轼有诗
“
因病得闲殊不恶,
安心是药更无方
”
恰当地说明精神作用 能使人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乐来。
C.
《西游记 》中一句
“
天上一日,下界一年
”
,与第二自然段 中
“
永远快
乐
”“
荒谬得 不能成立
”
是从同一角度论的同一个道理
——
欢娱 嫌夜短。
D.
作者对第五自然段结尾处
“
抱这种态度的人
”
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人是
< br>“
傻子
”
。
3
/
13
19.
论点可以多 种方式出现,《论毅力》一文的主要论点
“
有毅力者成,反是
者败
”
出现于:
( )
A.
文章的中间部分
B.
文章的结尾部分
C.
散见于文章的各个段落
D.
文章的起
首
20.
郁达夫是
“
五四
”
以来影响很大的一位作家,他的散文感情真挚、格调清
丽,其散文作品集
有:
( )
A.
《春风沉醉的晚上》
B .
《薄奠》
C.
《屐痕处处》
D.
《出奔》
二、填空题
(
每空
< p>2分,共
20
分
)
1.
《诗经》和楚辞历代习惯并称为
___________
。< /p>
2._________________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
______________
_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
李清照用
“
载不动、许多愁
”
来描摹
“
愁
”
之重,李煜 则用
______________
描
写
“
愁
”
之多。
4.
p>
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
“
曲状元
”
之称,他的《天净沙
·
秋思》
“
枯藤
< p>老树昏鸦,
___________
,
______ ___
。夕阳西下,
___________
。
”
被誉为
“
秋思
之祖
” p>
。
5.
《风波》总体上采用的是
< p>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如文中描写七斤抽烟和
补碗的动
作,七斤夫妇的对话等均采用这种手法,寥寥数笔,直接勾勒出生动
的人物形象。
6.
散文《背影》的作者是
______ p>
。
三、阅读分析题
(
共 p>
50
分
)
(
一
)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
[
双调
]
水仙子
4
/
13
杨朝英
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
p>
①
,骑驴踏雪溪桥路。笑王维作画图
②
,拣梅 花多处提壶
③
。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
【注】
①
老逋:北宋隐居在西湖孤山的诗人林逋,此处代指梅花 ,也指林
逋式的情调。
②
王维作画图:王维,唐代著名诗 人、山水画家,画有《孟浩然
雪中骑驴图》。
③
提壶:倒 酒。
1.
本曲表现作者怎样的情趣
?( 2
分
)
2.
作者为何笑王维作画图 p>
?(4
分
)
(
二
)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 p>
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阅读下列这则笔记,然后回答问题。
( 8
分
)
1.
找出文章中的两处 骈偶句。
(4
分
)
2.
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江南山水的美好意境
?(2
分
)
3.
作者以此文寄答友人,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2
分
)
(
三
)
城市和旷野
毕淑敏
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黑绿色大氅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
光。
5
/
13
我所说的旷野,泛指崇山峻岭,河流海洋,湖泊森林,戈壁荒漠
……
一切人< /p>
烟罕至保存原始风貌的地方。
旷野和城市,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
人们多
以为和城市相对应的那个词,是乡村。比如常说
“
城乡差别
”“< /p>
城里人
乡下人
”
,其实乡村不过是城市发育 的低级阶段。再简陋的乡村,也是城市的一
脉兄长。
< br>惟有旷野与城市永无声息地对峙着。城市侵袭了旷野昔日的领地,驱散了
旷野原有
的驻民,破坏了旷野古老的风景,越来越多地以井然有序的繁华,取
代我行我素的自然风
光。
城市是人类所有伟大发明的需求地,展览厅,比赛场,评判台。如
果有一
双慧眼从宇宙观看夜晚的地球,他一定被城市不灭的光芒所震撼。旷野是舒缓
p>
的,城市是激烈的。
旷野是宁静的,城市喧嚣不已
。旷野对万物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城市几乎
是人的一统天下
……
人们为了从一个城市,越来越快地到达另一个城市,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交
通工具。
人们用最先进的通讯手段联结一座座城市,
使整个地球成为无所不包的网
络。可以说,人们离开广义上的城市已无法生存。
我读过一则登山报道,一位成功地攀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勇敢者,在返回营
地的途中,遭遇暴风雪,被困,且无法营救。人们只能通过卫星,接通了他与
< br>家人的无线电话。冰暴中,他与遥距万里的城市内的妻子,讨论即将出生的孩
子的
姓名,飓风为诀别的谈话伴奏。几小时后,电话再次接通主峰,回答城市
呼唤的是旷野永
恒的沉默。
我以为这凄壮的一幕,具有几分城市和旷野的象征,城市是
人们用智慧和
心血,勇气和时间,一代又一代堆积起来的庞然大物,在城市里,到处文明
的
痕迹,以至于后来的人们,几乎以为自己被甲执兵,无坚不摧。但在城市以外
的广袤大地,旷野无声地统治着苍穹,傲视人寰。
6
/
13
-
-
-
-
-
-
-
-
-
上一篇:浙江大学教育硕士专业方向及学费介绍
下一篇:潘鹏举-浙江大学工学部引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