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大学生武术比赛规程改革及人才培养研究
1
前言
浙江省武术比赛经过多年发展,
共有 两项比较大型的武术赛
事:大运会、锦标赛,两项赛事交替进行。近几年浙江省武术比<
/p>
赛的规程和赛制的不断完善,
参与浙江省武术比赛的队伍日益庞
< p>大,比赛规模不断扩大,已然形成一个稳定的发展模式。但也存
在不少问题
:武术比赛赛制较为落后;武术竞赛规程变动小;高
校顶尖武术队不多等。
近些年来,
每年都通过大运会 和锦标赛来培养和选拔优秀的
人才来适应全国比赛的需要。
浙江省高校武 术竞赛平台进行有效
竞争,
使竞赛呈现出百家争鸣之态,
但仍存在省内高校武术发展
不平衡的态势。
2
结果与分析
2.1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武术竞赛规程的现状分析
2.1.1
对参赛代表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根据调查,浙江省高校共有
72 p>
所,但每届比赛中参赛队伍
仅占
28%
左右。 历年的参赛队伍分为甲乙丙三个组别,甲组:普
通高等本科院校;乙组:普通高等
?
?蒲
?
校与职业技术学院;丙
组: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院系。而
2016
年浙江省大学生武术锦标
赛参赛分组为甲乙丙丁四个组别,
甲组:
全省各普通本科类高等
院校;乙组:全省各高职专科类院校;丙组:全省各普通高等院
校体育院
(系)
;
丁组:
全省各普通高等院校高水平、 p>
三位一体、
特招生、
自主招生、
单考单招、< /p>
提前招生等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这体现了浙江省武术比赛规程正在改革,
将高水平和中低水平的
运动员分类进行竞技,一方面加强了各类运动员的
比赛积极性,
另一方面提高了同类比赛的观赏性和竞争性。
2.1.2
参赛项目奖项设置现状及成绩分布的调查与分析
2.1.2.1
项目设置与报名人数的调查分析
项目设置以甲、
丙组项目为例, p>
从历年的竞赛规程了解到两
者项目的设置是相同的,设有:(
1
)自选拳术一项(长拳、南
拳、太极拳任选);
( p>
2
)短器械一项(剑术、刀术任选);
(
3
< p>)
长器械一项(枪术、棍术任选);(
4
)
42
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
5
)< /p>
42
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6
)集体项目(男女六人 以上,
不含歌词的配乐)。而
2016
年浙江省武术锦标 赛分别在长短器
械添加项目,
另外还设置了传统拳术项目、
传统器械项目和规定
套路:南拳等,这类规程项目设置同类“合并”、增加项目等方<
/p>
面体现了武术比赛规程的改革。
从项目设置上可以看出,
武 术比
赛是以竞技套路为主,
传统教学套路为辅,
力图到达 普及与提升
相结合的阶段。
从报名人数来看,
武术比赛丙组运动员人数相对较少,
且竞
争并不激烈。甲组参赛的人数较多,竞争激烈,而且甲组初级教
学水平的人数偏多,
参赛的运队员大多是武术爱好者、
没有武术
功底的普通大学生。
这种形式的比赛一直以初级为主,
因此不能
体现各高校武术运动的发展特色,从而促进对武术课程的改革。
还有就是
42
式太极拳类的项目比赛中人数很多,有时会达到
20
人之多,甲组上场比赛一次最少
3
、
4< /p>
个人,在规则的评定判断
上对于区分度不好把握,
容易造成 名次上判断的误差,
学生积极
性受到影响。应以突出太极拳独特的健身价
值和文化价值为主
调,组织形式多样的竞技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促
进太极拳运动的普及。
2.1.2.2
项目奖项的调查分析
从近几年的竞赛规程中了解到,
大部分武术比赛均采用淘汰 p>
制和积分制。单项比赛中,甲组每一单项男女分别录取前
8
名 ,
分别按
9
、
7
、
6
、
5
、
4
、
< p>3、
2
、
1
分计入团体总分; 丙组每一单
项男女分别录取前
6
名,分别按
7
、
5
、
4
、
3
、
2
、
1
分计入团体
总分;
但是在单项人数不超过
8
人
(含 )
或者丙组不超过
6
人
(含)
时,
按实际报名人数减一的方法来录取名次:
如果报名人数少于
2
人时,可申请更改项目,若不加以更改只作表演不录取名次;
集体项目的成绩不计入团体分;
录取名次减少的话仍按照之前的
计分方
法。
团体比赛中,
团体的名次是由运动员各单项名次的得
分之和来判定,积分多者名次在前;要是遇到积分相等时,第一
名获得最多的团队名次靠
前,再相等,以第二名多者名次靠前,
以此类推,总分前
8
名的单位颁发奖牌。此外还设有个人奖、体
育道德风尚奖。
这极大地体 现了武术比赛新赛制的先进性,
优胜
劣淘,
解决了规则复 杂和裁判员操作困难的问题,
大大提高了武
术比赛的可比性和观赏性。<
/p>
因此,
急需加快改善浙江省武术比赛
规程,优化竞赛内容,
将轮竞制彻底变化到淘汰制。
2.2
浙江省大学生武术比赛规程改革的措施
2.2.1
改变浙江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的赛制
以往浙江省大学生武术比赛采取的轮竞制是竞争性项 目竞
赛的基本赛制之一,存在落后,且公正、公平不鲜明的问题。近
年来,
淘汰制开始出现在浙江省武术比赛中,
淘汰制作为先进的
竞赛赛制,采取减一录取末位的方法,加大了比赛的激烈性,适
当地解决了裁
判判决公平的问题。
因此要加快浙江省大学生武术
比赛从轮竞制过渡淘汰
制的步伐。
2.2.2
对比浙江省大学生健美操比赛模式的借鉴与分析
浙江省大学生健美操项目对比武术项目呈现更蓬勃发 展的
现状。
浙江省大学生健美操比赛除了大运会、
锦标赛 还有体育社
团运动会健美操比赛、全民健身操舞大赛、大学生操舞锦标赛,
基本保证一年两次健美操赛事。
浙江省健美操比赛竞赛类型包括
啦啦操、有氧舞蹈、竞技健美操、大众健美操等,以集体项目为
主。
浙江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可借鉴健美操比赛模式,不
断增
加不同类型的武术比赛,
比如武术挑战赛,
趣味武术比赛等;
优化竞赛项增加小集体项目的武术比赛,适当的加入音乐元素。
不但可以加强观赏性
,
也辅助武术动作增添古风元素,
有益于传
播浙江省的传
统武术文化。
2.2.3
浙江省武术比赛的市场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