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高考历年各省录取分数线比较与分析
主要以时间序
列来考察中央部属大学分省招生的公平性问题,本节主要考察恢复高考
以来各省分数线的
整体演变趋势,
这也是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具体来说,
依据
分省招生的数量、基础教育的水平和高等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三个因素来揭示其演
变的动
因。首先,
高考分数线的变化与招生名额的投放有很大关系, p>
即在相同的条件下,
招生数量
越多,
录取分数 线就越低;其次,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省生源的优劣程度,在同等
条件下,基础
教育水平越高,分数线也相应越高;
最后,
高等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了招 p>
生数量的多寡,也会影响到分数线的变化,其中,高校的数量,特别是“211
工程”院校
和“985”工程院校的数量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了本科一批分数线的高低。本节主要选取这三
个因素来反映各省高考录取分数线
的变化情况。
一、恢复高考以来各省分数线的变化趋势
高考建制之初,
由于招生数在整体上多于高中毕业生数,
所以录取分数线也较低,
并且
实行以大行政区为主的招生体制,
所以当时的分数线没有太多实质的意义。
1958
年高考制
度暂时中断,
次年旋即恢复,
并从此确立了 分省录取制度,
至此才出现了分省的高考录取分
数线。但因
20
世纪
60
年代强烈的
**
因素的干扰,高考制度经历了较大的反复 ,科目改
革频仍,且相关数据散佚难以获取。
故此,只研究恢复高考以来各省分数线的变化情况。笔者选取
1980
年、
1991
年和
1999
年的三个时间点的分省高考
录取分数线来研究其基本的走势,之所以选取这三个时间
点,出于以下考虑:
其一,
1977
年到
1979
年考生众多、竞争激烈,属于特殊时期
,从
1980
年开始,各
项教育事业和高考制度逐步趋于正常;
其二,
1999
年除广东实行“
3+X
”改革和上海单独命题之外,其他省区均采用全国卷,
分数易于比较,
之后因
“
3+X
”
改革方案在全国推广,
试卷纷繁多样而难以比较;
其三,
1991
年大致处于两者之间,且大多数省区
采用全国卷,
分数易于比较。
故此,选取以上三个年份
的
数据。大体而言,三个时段的分数线基本能够反应各省分数线变化的趋势。
将
1977
年至
1999
年的各省录取分数线整理如下
1
2
3
4
5
可以看出:
1980
年的录 取分数线只有本科和专科(没有列出)两条,理工类最高的为浙江
(
37 4
),其次为江苏(
364
)、天津(
360 p>
)、安徽(
360
)、湖北(
356
) 、江西(
355
)、
福建(
354
)、辽宁、上海和山东均为
350
,北京为
349
,与最高的浙江只相差
25
分;最
低的为青海(
240
)、西藏(
260
)、云 南(
265
)和宁夏(
270
),其余省区均在< /p>
300
分以
上。文史类最高的也是浙江(
365
)、其次为湖北(
356
)、安徽(
34 0
)、江苏(
336
)、福
建
333
)
、
山东
(
330
)
、
黑龙江
(
330
)
、
北京
(
329
)
,
最低的为青海
(
240
) p>
、
西藏
(
240
)
、< /p>
宁夏(
250
)、云南(
255
< p>)。由此可见,恢复高考之初的1980
年,各地分数线相差很小;
6
分数最高的为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省;北京和天津的分数线也较高,而且与最高的浙
江相差不大,天津的理科线甚至排名全国第三;文理分数线最低的均为青海、宁夏、西藏和
云南等西部边远省区。
再来看
1991
年的高考分数线,该年除了上海
(上海卷)
、
湖南、海南、
云南
(
“三南”
卷)和广东(标准分)之外,其他省区均为全国卷(原始分)。理工类重点线
最高的为浙江
和江苏,均为
547
,其次为湖北( p>
544
)、安徽(
539
)、河南(
5 33
)、江西(
532
)、山东
(
531
)、四川(
531
);最低的为西藏(
< p>370)、青海(
435
)、云南(
447< /p>
)和贵州(
471
),
北京和天津分别为<
/p>
490
和
495
,与西部的甘肃(
< p>497)和新疆(
499
)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仅比前面最低的四个省区和山西略高;
文史类重点线最高的是湖南
(< /p>
499
)
,
其次为山东
(
< p>497)
、
安徽(
493
< p>)、浙江(491
)、湖北(
491
)、河南 (
490
),最低的依次为西藏(
350
)、青< /p>
海(
400
)、
1977
年至
1979
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分别达到
573.1
、
610.2
和
468.4
万人,
录取率也分别只有
4.76
%、
6.58
%和
5.87
< p>%,属于较为特殊的时期。参见杨学为.
中国考
试改
革研究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第
363
页
.
云南(
440
)、山 西(
443
)、贵州(
447
)和甘肃(
448
),北京的分数为
455
,还低于
新疆的
456
,
天津为
460
,
也基本 上处于后列。
该年北京的理科录取线与最高分数线相差
57
分,文科录取线与最高分数线相差
44
分。
从以上三年高考分数线的整体走势来看:
第一,
全国各地的高考分数线呈现整体升高的趋势,
这既与高考科目和内容改 革有关系,
也是随高考竞争的水涨船高而反映出文化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第二,分数线一直较高的省份是江苏、浙江、湖北、安徽、山东和江西等
,基本为中部
或东部地区的省份,
原来分数较低的河北、河南、
山西等省份,近来分数线也有逐渐升高的
趋势;
第三,三年中分数线一直较低的省区有西藏、青海、云南、甘肃和新疆等,这与其基础
教育较为落后有很大关系;
第四,
上海和天津的录取分数线在恢复高考之初还是相对较高的,
但整体走势 是
逐渐降低,近期甚至还低于西部的某些边远省区,与高考大省分数线的差距逐渐拉大。
这就是各省分数线变化的整体趋势。
那么,< /p>
各省高考分数线的整体走势为什么会呈现如
此的特点?其背后的动因又是什
么?这是下面将要研究的问题。
二、招生数量与高考分数线的变化
毫无疑问,
高考分数线的起伏变化是由教育内外部的多种因素造成的。
< p>由于实行分省定
额录取的制度,
所以各省招生量的多寡便在很大程度 上影响到分数线的高低。
当一个地区招
生名额多、入学机会相对充裕时,
高考分数线可能就会
4221980
年,高考文理科总分均为
530
分,
外语成绩按
30
%记入总分;
1991
年,
文科总分为
640
,
理科总分为
710
;
1999
年
实行原始分的省份高考总分文理均为
600
,
实行标准分的省份高考总分文理均为
900
。
1980
年的高考总分参见谢青
汤德用
.
中国考试制度史
[Z].
合肥:黄山书社,
1995
,第
816
页
.
7
-
-
-
-
-
-
-
-
-
上一篇:英语四级是什么水平?相当于雅思、托福多少分!
下一篇:学费最低的三本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