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教探索
2008年第5期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中国大陆公立高校本科全英语教学定位思考水
——基于暨南大学全英语教学的案例分析<
/p>
蒲华林阙英
摘要:本科全英语教学在大陆高校渐成蓬勃之势,但是
不少公立高校的全英语教学存在教学语言、教学
安排、教学服务以及教学效果等多方面的
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办学定位不准导致的投入产出矛盾。公立
高校的性质和使命与
全英语教学培养对象的人生理想或职业规划很难契合,因此,公立高校的全英语教学不适
宜定位为普通国民学历教育,而应该定位为外向型高等教育服务,实行市场化办学。
关键
词:全英语教学;教学改革;国际学院
一、选题背景
学模式从试
验班发展到独立的院校,教学内容从专业
主干课程扩展到整个专业的所有课程,招生数量
从数
百人到数千人均有,每学年的收费标准从数千元到数
万元不
等,学校性质包括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
具体而言,有大学专科层次的民办高校如苏州<
/p>
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本科层次的国民教育如清
华大学、华中科
技大学;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
如西南交通大学:本科层次的中外合资大学如宁波
p>
诺丁汉大学、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生层次的
办学如北京大学的
国际MBA,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
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第8条提出:“本科教育
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
学。对高新技
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
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
专业,
更要先行一步,力争在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
开课
程的5%一10%。”上述意见奠定了国内高校使用
外语进行本科教学的政策基础。如今
,七年快过去了,
国内(大陆)高校使用外语进行本科教学的现状如何?
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如何解决?目前,几乎所有
关于全英语教学的文献都
局限于讨论一些操作层面
的问题、经验和教训,比如,有的侧重讨论教学模式11Ⅱ2I
131,有的涉及教学管理14115I,更多的是讨论某门具体课程
< br>的教学问题[O]TISIg],还有个别学者专门探讨了针对留
学生的全英语教
学技巧。嗍迄今为止.鲜有文献触及
全英语教学各种问题的根源。本文拟从办学定位这个
角度,以暨南大学全英语本科教学为案例,结合国内
其它高校的
实际做法,对上述问题展开初步探讨。
二、大陆高校全英语教学概况
根据网络、问卷和电话调查的结果来看,国内实
三、大陆公立高校全英语教学存在的
问题分析
1.教学语言问题——教师的问题?
由语言文化障碍导
致的交流理解困难是大陆公
立高校全英语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导
致不少先行者失败的重要原因。学校的教育管理部
门在寻求全英语教学的症
结以及提高全英语教学效
果的途径时,常常归咎于教师的英语水平不够高,
倾向于对教师进行英语培训,或者引入英语水平更
高的教师。①这些措施当然
是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的,
但是,客观地分析,由语言文化障碍导致的交流理
解困难才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
按照来源归类,教师大致可分为外
国教师、海归
教师(含外籍华人)、本土教师(即未出国留学)三类。
< br>行全英语授课的高校越来越多,其现状基本可以概括
如下:地区分布包括沿海和内
陆.专业范围比较广,办
收稿日期:2008—05一15
作者
简介:蒲华林,暨南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阙英,暨南大学外语学院商务英语系经济师。(广'Rt/51063
2)
雄本文是暨南大学第八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作者感谢国际学院刘明
主任提供的资料。
?90?
万
方数据
< p>
?课程与教学?
中国大陆公立高校本科全英语教学定位思
考
就外国教师而言.有的来自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有的
来自英语
移民国家,如美国和澳洲,有的来自英语为第
二语言(非外语)的国家,如印度和爱尔兰
,还有的来
自多语言国家,如欧盟诸国,少数来自英语为外语的
国家,如Et本。母语为英语的外国教师基本不存在表
达障碍.但是.有的专业课教师喜
欢使用俗语、习惯语
或时尚的报刊网络语言,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理解障
< br>碍;移民和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外国教师,其英语表达
流畅,主要问题是地方性发音
。就暨南大学的情况来
看,中东、印度籍教师的英语相对比较费解,学生需要
较长的适应期:来自多语言国家的教师情况比较类
似。海归教师(含外籍华
人)的英语表达层次分明,有
的语音语调完全达到录音标准;有的表述自信流畅,
发音不够准确清晰:少数教师表达和语音语调均有进
一步提高的必要性
。在暨南大学任教的著名美籍华人
科学家潘毓刚教授就坦言他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不
p>
够好,因为他留学美国之前学习的外语是德语,在美
国生活多年也没
有完全融通英语口语。‘鞋未出国留
学的本土教师中。青年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一般都有
相当的基础.缺乏的是对话题或者授课内容进行引申
扩展的英语
驾驭能力,存在说中国式英语(Chinglish)
的现象;部分本土专业教师曾经专
门学习过英语,对
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掌握都比较到位,用英语讲授专业
< br>课程基本上都有信心。相对于外国教师而言,中国教
师一般更加熟悉本国的历史和
现实、语言及文化,因
而具有将讲课内容适当本土化的可能性,但是,如何
用英语进行正确或者生动的转述,却是包括海归教师
在内的所有中国教师深感
头疼的难题。就暨南大学国
际学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面对西方留学生时,教
师才可能进行简化翻译,大部分情况下直接用汉语讲
出来,尤其是涉及到
一些行业术语、成语、俗语、歇后
语、诗词、典故、经史子集引语等等的时候,更是如此
。
类似地,将学生按照来源分类,可以粗略地分
为外国留学生(
含交换生)、华人华侨子弟、港澳台
学生(这二三类学生统称为外招生)、大陆学生(内
招
生)。暨南大学国际学院外招生比例占76%。其中华
侨华人
子弟占21%.香港学生占41%,学院内招生
仅仅占24%。外国留学生英语水平存在
一定的差异,
但是,他们的英语听力基本都不存在障碍。华人华
侨子弟来源遍及全球,包括一些小岛国,英语水平
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港澳台学生情况
比较类似,
不少学生英语听说均有障碍,难以理解用非母语授
课
的内容。能够进入国际学院的大陆学生都是考分
万
方数 据
比较高的,他们的共同问题是表达中常常会出现比
较明显的翻
译痕迹和语法错误,即中国式英语:在
听课的时候.对一些比较专业的术语很难理解和接
受,而一旦讲出这些术语的中文含义,则立刻露出
豁然开朗、如
释重负的表情。武汉理工大学谢科范
等对该校全日制本科生的问卷调查表明,
由于词汇
量的限制和听力不过关,能够完全听懂或基本听懂全
英语教学的比例只有24.44%。1111我们没有在国际学院
进行类似的
问卷调查,但是,就经济学这一门课程
而言.有相当多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同时使用英语教
材和该教材的中文翻译版本。
2.教学安排问题——课程设置不
满意?
按照教育部文件的精神,提倡进行外语授课的
是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具有国际通
用性特点的专业的部分课程,但是,在实际操作的
时候,存在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
(1)哪些专业不
具有国际通用性?新闻专业?食品安全专业?药学
专业?会计专业?
(2)如何招生收费?高等教育不
属于义务教育,成本收益核算是各高
校必须做的工
作。全英语教学的成本显然高出中文授课的相同课
程。以教师的报酬为例.全英语授课教师的工作量
一般计算为中文授课教师的2—3倍。
如果不能够提
高全英语授课专业学生的学费,学校显然是缺乏持
续大规模开设全英语授课课程的财务激励机制的。
在高校学费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审批的制
度下,提高
学费的合法途径就是改变招生口径,即必须证明学
生
入学之后该专业所有课程均为全英语教学.方可获
批。③但是,目前公立高校的全英语授
课专业的培
养方案是直接照搬中文的培养方案,其直接问题之
一
就是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也必须用英语讲授,
比如财经专业的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中
国税法、中
国政府与政治等。这些课程很难找到好的英语教材,
遑论国外原版教材。问题之二是某些课程内容大同
小异。学生感觉浪费时间和学分,比如
行政管理专
业的公共经济学和财政学。问题之三,由于师资捉
襟
见肘,一些课程无法按照教学计划如期开课,或
者缺乏足够的全英语选修课,学生无法选
修足够的
学分。因此,课程设置问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3
.教学服务问题——配套措施不到位?
全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学语言的改变。而是教
p>
育理念的转变.它带来教学活动的一系列变化,比
如教务安排、学生
课外活动辅导、教学文件档案管
理、全英语氛围的营造、图书资料的准备、毕业论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