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
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
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
而就是
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那个时
刻,很
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 力和情绪的事
情。
而如今,
已 相隔一年的时间,
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
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
< br>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
觉中发生了变化。
曾经让自己大为
恼火,
让自己费尽心力 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
而之所以会
有这样的心境变
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
一个全然自我,
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
琐
< p>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
若说在初期,
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
生活的灾难的话,<
/p>
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
不知不觉中进
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
么会叫作修行了。本来无一物,何
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
而且也成功上岸。
正如我预期的
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
也希望各位
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
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
所以本篇内容会比
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暨南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的初试科目为:
(101)
思想政治 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p>
数学一和
(819)
材料力学
参考书目为:
1.
刘鸿文
.
材料力学
I
、
II
(第
6
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年
7
月
2.
孙训方
.
材料 力学
I
、
II
(第
5
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年
< p>5月
3.
单辉祖
.
材料力学
I
、
II
(第四版) p>
.2016
年
6
月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
一
.
词汇
词汇
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考研要求掌握
5500
的
词汇量,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
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 要有两本,
一
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
另一本是 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
也就是所
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
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
很精练,
适合后期重
点巩固使用,
工作量也不是很大。
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
因为我们掌握词
汇是服务于阅读的,
题做多了就会发现,
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
2000
多个词,
到后 期一定要发现规律,
把握重点。
还有一点就是在做阅读的过程中要
学会归纳形近词,有些词出现频率高而且很容易混淆,必须分清楚。
二
.
阅读理解
都说考研最难的是英语,
英语最难的是阅读。
那这阅读究竟难在哪里呢?以
四六级作为比较,
攻克四六级阅读的关键是词汇,
只要一篇文章 传达的意思你基
本清楚,考题对应的细节你能找到,看得懂,基本上就没太大问题了。但
考研英
语还不止于此,
它还要求就是我在最开始提到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为什么呢?因
为大家都知道,
研究生是要查阅很多文献的 ,
很多甚至是国外文献,
这就要求我
们不仅要能看懂一篇
文章而且要能看透一篇文章,
这才能服务于我们的研究工作。
这也是为什
么考研英语取消了听力考试,加大阅读所占比重的原因。
至于如何提高
这种能力,
我只能在宏观上提供方法:
学会总结。
必须要在做 p>
题的基础上不断总结题型和方法,
归纳出自己的心得。
我个人 的经验是考研阅读
训练不在量大,而在精。
从
复习流程上来说,
当词汇量掌握到差不多有
3000
的时候就可以 开始接触
阅读了,前期可以随便找本阅读训练的辅导书,刚开始
4
篇文章可能只能做对
7-10
个,当我们的水平提高到
11-14
个时候就会觉得再要提升很难了,而且很
多题目都让人
犯迷糊,
即使看了解答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选。
恭喜,
这就是传说
中的瓶颈期。
如果复习顺利的话,
这段时间你的词汇应该 至少复习了两遍,
那么
现在就是攻克长难句的最佳时期
三
.
大小作文
作文这一块一共是
30
分(英语一和二不一样)
,比重不小,要突 击拿分很
容易,要拿高分很难。而考研复习是要讲究策略的,
4
门考试,动辄
10
几
20
几本复习
参考书,
哪些内容是重点要心里有数,
所以作文这块放在最后
2< /p>
个月突
击拿分是最合理的。
刚开
始接触作文的时候仍然会遇到词汇的问题,
因为虽然很多单词已经认识
了
,但却不会写。可以从图书馆借一本针对写作的词汇书,或者平时注重积累。
< br>作文真题仍然是最关键的资料,大作文在这段时期应当至少背诵
15-20
篇
范文,尽量做到可以默写出
10
篇真题的范文,最后归 纳出自己的作文模板,再
锻炼
5
篇左右。小作文我只在最 后
10
天每天背诵了一篇范文,自己写了
3
篇,< /p>
最后上考场也是得心应手
四
.
新题型阅读
新题型阅读有
2
篇,
第一篇是排序或者选标题,
第二篇是翻译。
第一篇的复
习在论坛里有很多这方面的精华帖,
方法都很精练,
我的心得就是找关键词,
既
可以抓
住解题重点又可以节省时间,
可以后再着手复习。
翻译是比较难的,
但如
果你的长难句复习比较认真,
知道怎么把握句子主干,
< p>找主谓宾表状,再看下比
较流行的三步翻译法或者四步翻译法,多分
析真题,也是可以拿到
8
分以上的。
五
.
完形填空
先做个比较:阅读理解,
20
个题
40
分;完形填 空,
20
个题
10
分。从分
数比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孰轻孰重,而且完形填空是最考察综合能力的题型,
如果我
们的词汇、
阅读和作文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
完形填空的能力自然也水涨
船高了。
英语的备考就说这么多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819
材料力学专业课复习
其
实专业课考的东西还是很基础的,
个人感觉,
把最基础的书读好用好,
< p>考
高分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例如韧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发生产生明显 的宏观塑性变
形的断裂,
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断裂过程,
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的消耗能量。
韧性断裂的断裂面一般平行于最大切应力并于主应
力成
45
度角。考试的时候合
理的安排下时间,
当初我就是看错了时间,
导致后面的题写的很匆忙,
所以没有
到理想分。希望想考高分的引以为戒。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但大家也不要松懈。
毕竟我的好盆友挂在了专业上。
专业能报班就报个班,
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当初
5
月份才开始看专
< p>业课,
完全摸不到头脑,
像包申格效应是什么,
我一 开始都不知道,
后来才知道,
包申格效应与金属材料中位错运动所受的阻
力变化有关。
在金属预先受载产生少
量塑性变形时,位错沿某一滑移面运
动,遇林位错而弯曲,结果,在位错前方,
林位错密度增加,
形成位错缠 结和胞状组织。
这种位错结构在力学上是相当稳定
的,
宏 观上表现为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
而且总是对专业课有种莫名其妙的抵
触感,
所以就不愿意去看。
一天用在专业课上的时间绝对不超过一个小时。
什么
真题,
参考书之类的必备书都没看完一遍。
到最后就背了背课本和辅导班发的知
识点集锦。对于这个专业成绩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p>
在专业课复习上,
就我今年考的题来说,
10
个,
大概有
5
个是没有把握的,
完全没有见过的题型搭配,只能靠蒙了。所以,如果在这拿分,必须在平常积累
大量专业知识,
而且,
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自己去 积累去找各种各
样的知识考点。
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 p>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要等
到七月的时候才去开始做这一项工
作,这样是来不及的。
事先我并不知道有这一题,
所以事先做没有任何准备。
看起来简单而填起来
却是难度大得很。一个空好像可以填很多词,而有的空呢,好
像都不可以填。我
在最后的时间做的这一题,
而填的时候又举棋不定。< /p>
这些细小的地方在平常的学
习中极容易忽略,
大家一定要在 学习中做个有心人,
再小的知识点都不可以忽略。
这里要提一下我平时用
的练习题了,如下图
研教新版练习题的特点
是知识点很详细,
题型体系完善,
例题针对性强。
但
是这本书差不多是市面上难度最大的专业课测试题了,体系繁杂需要深入理解,
所以不建议基础差的同学入手,
对于基础较好,
而且专业课有志冲击高分的同学
还是推荐的。
而且会描述各种答题思路,
里面内容非常适 合进行精简性复习,
在
最后的冲刺阶段时候根据里面的框架可以解释很多
问题。
其实公共课也离不开做题,英语阅读理解所占分值较大,也最能
拉开分数,
但是阅读理解命题有比较强的命题思维和解题技巧,
不熟悉命 题思路的人即便能
读懂全文,却可能选不对选项,而通过大量真题训练的人,只读懂部分
段落,也
可得高分。
《木糖英语真题手译》中总结了很多好的解题技巧, 其实边做题边揣
摩命题人的命题思路,
过段时间就会发现,
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大同小异。
政治不
能只背诵也要多做题,多看李凡《
政治新时器》里的解析,结合解析来做题,认
真研究试题的题干及选项,
分析正确选项的特点,
分析错误选项的陷阱以及常见
套路。做材料题时,
要学会如何分析出答题点,要注重材料题问题的本质,分析
题眼。掌握了正确的答题思路
和方法,复习定会事半功倍。说了这么多,有些跑
题,我们继续聊专业课。
提醒大家的是,
模拟练习的作用,
除了让自己把握好 每道题目花费的时间外,
还有试卷的排版问题,有基本常识的应该都知道,专业课的考研
试卷都是白纸,
需不需要抄题目,
作答时页间距、
行间距 以及开头空两格这些
word
试卷排版也
很重要,一份笔
迹工整,答题有逻辑的考生,任何老师都会喜欢的。
后期课本书算是全
部读过一遍了,
有些知识点,
像表中公式只实用于圆形截
面的直杆和空心圆轴。
等直圆杆扭转的应力和变形计算公式可近似分析螺旋弹簧
< br>的应力和变形问题是应用杆件基本变形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很好例子。
可毕竟是
< p>参加考研的考试,
不求甚解肯定要吃亏的。
学姐当时建议我去看看参 考书。
所以
我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大堆有关的书,
之前帖 子所列的就是我在复习过程中觉得
很有参考价值的书目。这些书有的是论文的,有的是总
结、分析、评论等,对这
部分的复习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对照着之前 的两本参考书目,
理解起来轻松
很多。这时也开始尝试做笔记,不过内容
太多,没有做完。如果时间允许的话,
很建议把笔记做好些,这样以后复习起来就轻松很
多。
不知不觉啰嗦了好多,
其实我写之前有翻自己当初 的考研日记,
帮助回忆不
同时期的心境,尽量把现在能想到的认识都写下
来,特别用心希望能帮上大家,
可是挂一漏万,
大家觉得其他还差什么有 机会再补充交流。
考研说到底还是自己
的事,
比起高考需 要更多的自律和主动性,
过程不容易但也确实非常值得,
各中
收获只有走过的人才能感受到。
学习是痛苦的,这是肯定的。我复
习到
10
月、
11
月、
12
月的最后冲刺阶
段,
时常陷入崩溃,
不停的自我 怀疑自我否定,
总是担心自己万一考不上了怎么
办。
尤其
12
月,
看书看着看着就开始嚎啕大哭,
但是哭完 了又立刻滚回去背书。
实在没信心的时候,
就想想,
自己 现在考上了,
在理想的大学里读书就有信心了。
想贪玩的时候,
就想想,
要是因为自己这一时的懒惰而错失了自己的目标院校得
多
后悔,就又充满干劲儿了。你每天呆在图书馆,但真正扎进去的时间有多少,
自己到底收
获了多少,
有没有进步,
这些问题自己最清楚,
学习过程中最不应 该
的就是给自己的借口和欺骗自己,
你要相信,
因为自欺 欺人和自我安慰所带来的
学习漏洞,都会在考场上反映到你的试卷中。
就我个人经验来说,
考研真是一个人的战斗。
无论有没有 研友,
这份经历没
人能替你体验,
七月在外面租房子住,
把头昏脑涨的自己从书堆里拉出来,
走在
回去的路上,<
/p>
看着被路灯光拉长的影子,
油然而生一种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感觉。
其实这种独处也是挺好的,礼记说“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段时间是一个很好的
淬炼,能让你发明本心,不断反省内视,那些唤着我早起的春风,那些催着我脚
< br>步的夏日,那些映着我身影的秋月,那些暖着我手心的冬雪,真的谢谢他们。
< p>
写到这里,
我的经验就跟大家分享完了,
我个人的一些笔记和当时搜 集的真
题我都传到了
high
研
APP< /p>
,大家可以去
high
研网和
high
研
app
下载,因为
考研不易,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上
面私信我,一定知无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