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乐喜剧人》观后感
幽默对男人来说相当于女人身上的香味儿,
它 是男人大脑里散发出的费洛蒙。
你看,
女孩子一般都会说:我喜欢幽默风
趣的男人。
从《欢乐喜剧人》的第一期看到总决赛,基本上每期都有一两个节目能把我笑成 一
条直不起来的蚯蚓,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笑点低。
即 便如此,
总决赛楞是没找到几个笑点,
感觉每个团队都在端出一碗又一碗
的情怀,让观众干了。
选手们基本上都是喜剧界一线的腕儿,有唱二人转的赵家班,有说相声的德云社 弃
徒,有演小品的贾玲,有演话剧的开心麻花。演艺界跟学术界一样,也有一个鄙视链,
就像
理科生瞧不起工科生,工科生瞧不起文科生,文科生瞧不起艺术生,演话剧的看不上
演电视
剧的,演小品的看不上说相声的。
就喜剧形式来说,我最喜欢相声。 原因有二,一个打磨得好的相声段子,语言上反
复听仍觉得有趣,甚至每隔一段时间重听
,还都能发现新的有趣之处;可以解放双眼,单纯
的靠耳朵就能把快乐传递给大脑,
p>
非常的轻松和健康。
可惜的是,
《欢乐喜剧人》
里的那 些相
声都是神马玩意儿:
先从相声出身的贾玲谈起。贾玲最 大的名气是冯巩的徒弟。在以前中央电视台相声
大赛上,似乎沾了评委冯巩老师的光,混
过三等奖。那时候贾玲还没那么胖,长得也不错。
张寿臣说过,
女的 不要说相声,
不美;
李金斗也说过,
女的不要说相声,
< p>会很短寿。
女人长得好看了,做逗哏去自嘲,氛围总是怪怪的,做捧哏被讥讽,女权主义的 观
众不买账,女人长得难看了,更能触发女权者的脆弱神经。钱钟书有句名言:夸一个女
人有
才就像夸一朵玫瑰称起来有白菜的重量一样。
我觉得幽默也一样,< /p>
陈佩斯曾说喜剧离不开性,
不论何种尺度的荤段子由女人说出来或者当面说
女人都会使笑果大打折扣。
贾玲大概也知道自己说不好相声,体型肥起来后改演小品,走 的是扮丑路线。其实
大可不必的,她不知道相声有一个路数叫文哏,可以不用扮丑也能说
得好。关于这点,我觉
得比较成功的有一个女说相声的,就是复旦大学的于丹教授(非北
师大讲论语的那个于丹)
。
也可能是贾玲基本功不够,驾驭不了。
p>
技不如人也就罢了,我最看不惯的就是在作品里打感情牌博得支持率。有一期贾玲
通过自己的节目把自己如何走上喜剧这条不归路,如何艰难辛酸,如何被周围的人不理解,
< br>如何被男朋友抛弃都诠释了一遍,把现场女观众感动了个稀里哗啦。这跟那些唱歌类的选秀
节目里说自己家庭如何苦难、自己如何辛苦有什么区别?我并不认为贾玲真的是那种骨子里
有梦想就义无反顾的理想主义者,从她最近就花木兰道歉的事情可以看出她是那种很容易为
了眼前利益妥协的现实主义者。
贾玲是唯一一个
12
期节目一期不落坚持下来的,
确实不容易,
但她每期都要炫苦就让人反感
了,就像一个每天数落孩子抱怨丈夫的妈妈我有多辛苦你知道
么,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
你们,纵观一线的成名喜剧演员,哪一个不辛苦,苦而不说等而
上之,怕苦就别吃这一行
的饭。
p>
再说曹云金和高晓攀,照理说他俩算是比较有基础和天分的,起码比德云社扮娘的
岳云鹏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可这俩货就不好好说相声,
而是学贾玲在舞台上 卖起了鲜鸡汤。
几乎每一期都在过分强调捍卫相声、为相声正名这些个宏大主题。其实在
这个舞台上一而再
再而三地谈捍卫相声、
不能忘了传统,
作出的作品往往比较牵强;
踏踏实实地说好一个故事、
前面铺平垫稳、后
面三翻四抖,作品好笑了,观众反而喜欢。这时,你不天天说捍卫相声,
相声自己也就活
了。
p>
这就好比上学的时候,
学霸从来不高呼我要好好学习了我一定要努力读书这些誓言,< /p>
反而是好多学渣一次次地表决心要开始努力,或者炫耀自己如何努力。用成绩说话就好了,
同样,用作品说话就好了。三流作品往往是反映一个大主题,以口号式的立意和空洞的语
言
结束。中规中矩的作品则是踏踏实实讲好一个故事,首先有一个清晰的故事主线,其次
不断
往故事主线里面加包袱、加笑料,造成一个又有笑、又有戏的效果。
李菁曹 云金起码说的还是相声,高晓攀完全就是在炖大杂烩。把相声的多种艺术表
现形式通过一
个节目表现出来,有点不伦不类,况且还不是由一个人表现,而是找一堆亲友
团表现。完
全没必要,演自己擅长的就可以了。从艺术造诣上说,有老艺人说过,相声以前
没有全才
,马三立柳活不行,刘宝瑞根本不能唱,侯宝林贯口差点。唯有郭德纲,柳活贯口
都不错
,而且正经学过戏,学过大鼓,学的很杂,但他一般也不敢这么玩,炖一锅没有重点
-
-
-
-
-
-
-
-
-
上一篇: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的感想作文300字满分指导版
下一篇:《哲学视角看人生》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