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最新卢永根时代楷模观后感范文
3
篇 p>
2019
年< /p>
8
月
12
日
4
时 p>
41
分广州,我们又永远失去了一位科学家,卢永根院士,
享
年
89
岁。他是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
1930
年
12
月
2
日生于香港,广东花都人,
< p>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小编整理了
2019 p>
最新卢
永根时代楷模观后感范文
3
篇,欢迎参 考分享。
卢永根时代楷模观后感
< /p>
1983
年,卢永根担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开始了长达
13
年的校长生涯。上任之初,
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的专访时,卢永根谈到自己的
党员、校长、教授这三个角色
的关系,说自己谨记
“
先党 员,后校长
;
先校长,后教授
”
的原则,这个简单 原则体现了
卢永根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学校利益高于一切的责任感。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真正要把握好这三 种角色的关系很难。卢永根用自己的行动
表明,他真正做到了。
在卢永根看来,很多人是有多重身份的,比如说既是 专家,又是党员。如果他们
在党内以专家自居,在党外的专家面前又标榜自己为党员,这
是不行的。而他自己首
先是一个党员,工作上首先要从大局出发
;
在校长和教授身份上,自己首先应该考虑校
长这个角色。既然是校长,就要着眼
于学校的发展,就要把自己教授的工作和身份暂
时放下。特别是不能利用校长的身份,给
自己的教授身份获得好处,比如学校的资源
向自己的研究方向或实验室倾斜,利用自己的
地位帮助自己的团队获取研究经费等种
种好处。
这一点,给张桂权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据他回忆,老 师卢永根担任校长的
13
年,
完全是全心全意站在学校的
高度,为学校全局谋发展,但也恰恰是他自己的实验室发
展受到
“
不公正待遇
”
的时期。
身为校长,卢永根坚持着自己的治校理念。在他的回 忆中,当校长期间他主要做
了三件事,摆在首位的是学校的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
;
第二,坚决抵制住了学校为主体
的商业行为
;< /p>
第三,不遗余力地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在若干年后的今天看来,这三件事,
都交出了让人满意的答卷,而正是这份答卷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卢永根时代楷模观后感二
2019
年
8
月
12
日
4
时
41
分广州,我们又永远失去了一位科学家,卢永根院士,
享年
89
岁。他是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
1930
年
12
月
2
日生于香港,广东花都人,
中国共产
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
由于不在领域内,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卢永根院士,是啊,我们每天都知道某些
明星的消息,某些烂七八糟网红的消息,可是科学家,我们太少知道他们的消息了。
p>
我们儿时,有多少人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啊,成为了科学家就更好地回报社会,报效
祖国,现在我们都长大了,这份理想早已离我们远去,科学家,听起来多么光荣的称
号,渐渐被我们这琐碎的生活给彻底淹没了。
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数学,那时候的想法就是要想成为科学家,必须学好数理化 ,
后来渐渐地,分数就成了我们追逐的目标,高考成了我们必须逾越的龙门。为了分数<
/p>
而学习,为了高考而学习,完全取代了为了理想而学习。很多时候,我们不再爱学习
了,考试就是痛苦,分数就是折磨,总是考第一的人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大多数人
的努力,都被名次压垮了。
后来加入了社会,工作了,科学家的梦想就彻底远离我们了,为了枯燥乏味的琐
< br>碎生活有那么一点色彩,我们拼命挣钱,似乎挣钱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科学,那是
别人的生活,那是另一个世界,另一个离我们很远很远的世界。
甚至连我们能接触的所有媒体,都充斥了各种明星、 网红的消息,是啊,他们更
具谈资,他们表面上的光鲜似乎更值得我们追捧,他们是这个
社会浮于表面的美,他
们可以使我们暂时忘却生活的艰辛,以为嘻嘻哈哈地可以这样走完
一辈子,但事实上
呢
?
真正让我们这个世界更进步的还是科学家,是他们通 过一点一滴的努力,让我们
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更深刻,让我们懂得更多的真理,让技术更
先进,让我们这些普通
人的生活更美好。他们仍然是最伟大的,不会因为甚少有人关注就
会失去光彩。我们
最敬爱的科学家们,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一辈子都不会被人知道,他们
只是在自己的
岗位上,为这个社会,为你我,默默地奉献了一生,他们是最值得我们铭记
的。
卢永根时代楷模观后感三
丁颖去世之后,卢永根回到华南农学院,继续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的教学和研究工
< br>作。他带回丁颖院士生前收集的七千多份稻种,成为华南农学院开展水稻育种最宝贵
的资源。据他的学生刘向东介绍,这个种质资源库,不仅学校的研
?
咳嗽笨梢岳 用,
-
-
-
-
-
-
-
-
-
上一篇: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550字
下一篇:辩论赛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