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文档
此生未完成的读后感范文
5
篇
此生未完成的读后感
1
读完了于娟的《
Being alive is a gift...
此生未完成
一个母亲、
妻子、女儿的生命日记》
,没有在‘读完了’三个字前添加‘带着沉
重的
心情’,是因为读的不是书,不是情节,不是故事,而是于娟的
心境。结局,固然凄美,
但是于娟想向读者传达的是一种洒脱,一份
乐观,一丝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书中讲述了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女子,
一个拥有留洋经历和博士
学位的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一个拥有幸福家庭,一个拥有爱她、疼她
的父母、丈夫及她爱的儿子的女人,在癌症晚期对往事的追忆、对生
命的向往,要知
道,她是在极其痛苦的治疗过程完成这本遗作。
谨将书中一些自认为动情的描述,跃然于此文中,共赏共鸣。
“我曾经的野心是两三年搞个副教授来做做,
于是开始玩命想发文章
搞课题,虽然对实现副教授的目标后该干什么,我非常茫然。为了一
个不知道
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拼了命扑上去,
不能不说是一个
傻子干的傻事
。
得了病我才知道,
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
人
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名利权情,没有一
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
一样可以带去。”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
你会发现,
任何的加班,
给自己太多的压力,
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
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
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
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
和相爱的人
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1
精品文档
“哪怕就让我那般痛,
痛得不能动,
每日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政立路
的十字路口上,
任千人唾万人践踏,
只要能看着我爸妈牵着土豆的手
去幼儿园上学
,我也是愿意的。” 备注,土豆是她儿子的小名。
“小时看杂书,喜
欢华词丽句,后喜人行文巧思,再后来欣赏文人文
风品行,到后来,却发现,读书,要读
的是别人的思想,花鸟鱼虫固
然是天然趣,仁孝廉礼立的是忠义魂,此间要参透的,是高
尚悲悯的
人性,
矜贵持重的品行,
洞明豁达的修养, p>
锲而不舍的理想与追求。
”
“不知道在忙什
么,反正总是在忙就是了。有人会和你谈股票,有人
会和你谈利率、谈房市、车市、外汇
市场,也有人和你谈化妆品、谈
美食,
甚至,
有人和你谈 情说爱,
有人告诉你他的专业就是陪你谈心,
他们叫心理医生。
没有人陪你谈哲学。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距离哲
学太远,还是,
我们距离哲学的人太远。”
娟姐,希望你在天堂里,完成未了的梦想。
此生未完成的读后感
2
本来以为这是一本挺沉
重的书,
毕竟是一位面对死亡威胁的作者在生
命为数不多时候的作品。<
/p>
读了开篇就发现着实不然,
轻快的笔风和时
不时对自己病情
,
身边的人的调侃让人很难想象这是癌症晚期患者的
文章。光凭这一点,
就值得我们敬佩。不是所有人,在面对死亡时都
能如此坦然。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
你会发现,
任何的加班,
给自己太多的压力,
买房子买车的需求,
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使劲,
好好陪陪你的孩子,
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
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
和相爱的
2
精品文档
人在一起
,蜗居也温暖。”作者用生命告诉我们,平常我们费尽心机
绞尽脑汁去争取的,竟是如此
不值一提。活着,已经是的幸福。很多
简单的道理我们都听过,
都觉得自 己懂了,
但却做不到。
买房子买车,
会不买吗?不会去追
求升职加薪吗?亲人家人,
当然也想关心,
但潜
移默化的
已经把这些事放在了末位。
很多人,
只有到最后的时候才幡
然醒悟,懊悔多么的不值得。
于娟在随后的几章着重分析了自己得癌
症的几方面原因,
给我们这些
还没有收到病痛折磨的人提了醒。饮食习惯
,暴饮暴食,什么都吃;
经常熬夜;还有丈夫的实验。读的时候不紧一惊,这些事情,自
己注
意到了没有?或者说,
知道其中的危害,
自己是不是 还是置若罔闻?
在新闻上读到食物致癌,
晚睡影响健康的信息远远没有这 位濒死的患
者的真情抒发来的震撼。
我自己是
不是也是这样?每天无肉不欢,
虽然也吃蔬菜但是一顿只要
没肉那肯定是
没胃口。
熬夜虽然不经常也没那么夸张,
但是一到假期
总
会各种理由晚睡,十一二点也是家常便饭。如此以往,现在看似健
康的身体何时会忍耐到
极限,
给自己致命的一击?阵阵冷汗之后我觉
得是时候改变自己的一些饮
食习惯了,
不一定要求每天都有肉排之类
的不健康肉类,新鲜果蔬要像以
前一样多吃。
“再大的痛苦,
都会过去。
凡事不能杀死你的,
最终都会让你更强。
”
我的信条也
在书中出现,
只要自己没有离开这个世间,
在今生所遇到
的挫折苦难都不过是磨炼,
都还有机会将一切重新书写。
再看看于娟
发自内心的感叹,
为了活下去,
为了能看到儿子上幼儿园可以让自己< /p>
3
精品文档
整天被人踩踏,
这样的呐喊让我有些说不出话来。
很多人可以为 了多
几年生命放弃如此之多而我们这些拥有者却视若无物。
今天早上的太
阳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求的明日之光,
痛心和遗憾无法言表。
珍惜生命,
这个主题不但不沉重,
更应该渗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 节,
因为
你不知道,你还能不能看到第二天的光亮。
< /p>
亲情更是支撑于娟走在生命最后旅程的力量。
她告诉了我们亲情是最
为可贵的。
也许只有在生命终结的时刻我们才能体会更深。
人一 生之
中,无怨无悔为自己付出的有几个呢?树欲静而风不止。
合上书,我懂了题目的含义,此书未完成,此生未完成,不管是对于
娟,
还是对我们!
此生未完成的读后感
3
这本书看完有段时间了,
伴着真空泵隆隆的声音,
现在开始写读后感。< /p>
作者于娟,女,
79
年四月生人,复旦大 学经济学博士,执教于复旦
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患乳腺癌于今年四月份去世。
第一篇序是周国平写的,
他说于娟是个拥有优美个性和 聪慧的悟性的
可爱女子,结尾处唏嘘地感慨苍天不仁。
扉页上写着这样一个疑问句:
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
才能认清活着的 p>
意义
?
是的,
这本书记录了于娟在 身体被病魔折磨的不成样子后,
仍然思考
着、
探寻着活着 的意义。
于娟及她的家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表现出的
坚强让人敬佩,他们
对于彼此的信任更让人敬佩。正是这样的信任,
成全了于娟,让她对于活着的认识有了新
的高度
;
也成全了读者,有
4
-
-
-
-
-
-
-
-
-
上一篇:励志文章读后感_读后感(精华版)
下一篇: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的读后感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