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大连理工大学食堂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毛概重点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1 22:49
tags: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2020年12月11日发(作者:郗照明)


毛概重点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 的总目标,

也在总目标统领下明


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 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


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


2

、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坚持什么样的改 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中国

30

多年改革


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

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


向和改革立场,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就是 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

最核心的是


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 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党提出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 和实践创新,

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


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 题。


3

、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处理好整体推进和整体突破的关系


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4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对


外开放,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二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


三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四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5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6

、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p>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

目前 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


的变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 继续显现。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以开放促发展。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既要借鉴其他文明,

也要推动中 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


做出更多的贡献。


全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

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


全。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7

1992

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基础性

作用。

(选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


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基础性

作 用”改为“

决定性

作用”

(选择)


8

、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还不够发达,

发 展也很不平衡,

需要在


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一切符合

“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所有制形式 ,

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


主义服务


9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按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生 产力发


展水平决定的。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11

、生产要素的分类


一类是各种物质的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各种生产资料;


另一类是人的劳动,

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

技术、

信息、

管理等。


12

、经济发展新常态特点


①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②经济结构不断 优化升级,

第三产业、

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

城乡区域差距逐< /p>


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③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3< /p>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如何正确理解三者有机统一?)


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 br>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p>


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体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5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全面依法治国,

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 现


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

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引领、

规范、

促进和保


障等重要作用。


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


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


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全面从严治党、

保持长治久安,

都必须在全面 依


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

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制度规则。

全面依法


治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又是基 本保障。

要让全面深化改革、


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

车之双轮,

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 p>
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一致、辩证统一。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


16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和 依法治国


是高度统一的。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17

、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 目标,


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③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9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开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积极引导各种社会思潮 ,

坚定人们的道路自


信、

理论自信、

制度 自信,

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旗帜下。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


生活的基本遵循。


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


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


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1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怎样理解大力推进的重要意义?)


1

)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 /p>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

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 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

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 中,

主动保护自然,

积极改善


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 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

< p>
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顺应自然,

人和自然和谐共生,

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要求


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 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


2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①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②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③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④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3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①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②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③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


22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①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③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 br>23

1982

1

月,邓 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


1982

12

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使实

< p>
行“一国两制”有了宪法的保证


1985

3

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


项基本政策


24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①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②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③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25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

“港人治 港”

“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的方针,


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


26

、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 /p>


①坚持“九二共识”

、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 心是


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②深化两岸 利益融合,

共创两岸互利双赢,

增进两岸同胞福祉,

是推动两岸关 系


和平发展的宗旨


③两岸交流,

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

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

两岸同胞要以

?


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④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

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

不仅要求 同存异,

更应努力聚同


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


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

只要两岸同胞、

全世界的 中国人团结起来,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指日可待的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27

、毛泽东提出的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战略


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


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日本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三 个世界: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


第二个世界 ,亚洲除了日本,非洲,拉丁美洲都是第三世界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1 22:4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2499.html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毛概重点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