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河海大学设计院关于大学生宅现象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2 10:54
tags:

-

2020年12月12日发(作者:焦菊隐)


关于大学生宅现象问题研究




摘要:

< br>近年来常常听到宅这个词语,宅又不仅仅只是一个词,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


在宅文化的影响下,

宅男宅女成了大学生中最为普遍的群体。

他们大多都喜欢呆 在寝室很少


出门活动,

与外界的沟通很少,

经常活在自己 固定的圈子中,

宅文化从心理和生理上给大学


生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但更多的是消极的影响,

因此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应该引起极大重

< br>视。


关键字:


宅男宅女;大学生;大学寝室;网络


随着网络的普及,

“宅男”

“宅女”已 经成了早已流行的词语,也成就了一种新的特殊


的生活方式。所谓“宅”

,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当时日本出现一个名词,叫“御


宅男”

,御宅男专 指过分沉迷于网络、漫画、游戏的人,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每月拿着丰厚


的薪水,

对昂贵的动漫游戏及周边产品有着强大的购买力,

并有收藏癖好。

而如今 网络上俗


称的宅男宅女,

大多指那些痴迷于某事物,依赖电脑与网络,< /p>

足不出户,厌恶上班或上学的


新新人类,多为

80

后,甚至

90

后。


在网络上,一个自称“六星级宅女”的小李这样描述自己的每一天:起床,穿着睡衣开

< p>
电脑,然后打游戏、看电影、看漫画,吃饭在老妈的再三催促下胡乱吃几口??

[1 ]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的“宅男宅女”现象主要集中在两类人群:大学生和白领。这两 类


人群在“宅”的行为特征、社会生活背景及个人背景等方面都有较高的相似性。

[2]

面对宅


这个社会现象,我们要首先弄清楚什么叫“宅”< /p>

“宅”字

,

我国古已有之

,

《说文解字》中


“宅

,

所托也”

为住所、

住处。

从本义引申出名词

< p>“家”

之意

,

同时

,

可用作动 词

,

表示

“居住”


“居 于、处于某种境地”

显然

,

宅无法用传统词义来 解释。

现在

,

它们日益活跃在新闻中、


络中和口语中

,

而意义却和传统不相传承

,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些“宅”词呢

?[3]


“宅”一词源自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出现的名词“御宅族”

,由日 本漫画家中森明夫

19


83

年在漫画杂志上提出,主要 是指那些对动漫着迷到几乎不顾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


的人。而后由 我国台湾地区、香港逐渐进入大陆,

“宅”就逐渐演变成对那些待在家里,沉

迷于个人趣爱好,而与社会脱节的青年的形容。

[4]


大学生的“ 宅”主要表现为课余时间均居于室内,足不出户,渐成一种习惯性行为。调


查大学生身边 “宅”的程度时,

14.3%

的人认为很严重,

51.09%

的人认为较严重,认为不严


重的为

26.09%

另外

8.70%

的人表示不知道。

有宅行为的学生已经超过了

7 3%

可见

“宅”


现象较为普遍,已经成 为一个不容忽视问题

[5]


一、

大学生宅居现状


现阶段中 国大学校园里流行一种宿舍新文化:男生打游戏,女生看电影。无数风华正茂


的大学生不 再与精神良伴为伍,

也不再热心于精彩的或刺激的娱乐活动,

而是天天窝在宿舍,


守着电脑、漫画,甚至只是发呆。

[6]


在大 学生宅男宅女的生活中,电脑网络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平均


每天上 网时间能达到

10

小时,主要是游戏、论坛、聊天、电影、网购等。网络的强大功 能


和丰富性,

使其能够满足宅男宅女们的各个层次的需要

[7]

“御宅族”

的饮食睡眠极不规律,


经常吃零食、泡面,叫外卖,或让舍友带饭,他们玩累了就睡会,醒了继续玩,经常昼夜颠

倒。

高校“御宅族”经常自己想听的课就听,不想听的就 不去,他们经常逃课,只有在点


名、交作业或最后一次课才去,一般不喜欢本专业

[8]

。在御宅现象中,大学女生御宅程度


略高于男生;高年级 和低年级在“收藏癖”和“爱独处”这两个方面差异显著,前者御宅程


度高于后者。

[9]


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大学生宅人与非宅人群体的差异性所在:

1

、大学生宅人群体更擅


长伪装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及真实动机;

2

、大学生宅人群体单位闲暇时间做与工作学习无关


的事 情更多;

3

、大学生宅人群体在网络环境中交际广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较缺乏社 交活


[10]


二、大学生“宅”的成因


大学里相对轻松的排 课及寝室这个稳定的居所给大学生提供了“宅”的基础。事实上,


“充足的课余时间、< /p>

丰富的校园生活、

美好朦胧的校园爱情”

这样的大学生活只能在文学 作


品中得以实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活只用“宅宿舍”这三个字就能完全概括。

[11]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韩鹏副教授分析认为,

长时间沉 迷网络,

导致与人交往能力下降,


使得他们对人际交往恐惧、刻意回避人 群,以及部分学生自身性格内向,加重了社交障碍,


这是他院学生新生群体“宅一族”出 现的两种可能原因。

[12]


总的说来原因有三点,

1

.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生活环境的影响。

2

.部分大学生角色转< /p>


化过程中的迷失。

3

.部分大学生对自身定位偏差,对社会 认识不足。

[13]


三、宅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我们在看到互联网发展在缩小我们的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其在一定程度上也


拉伸了我们的认知空间。

大学生若能利用网络平台搜寻信息、

扩 展视野、开展调查研究、学


习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适度的“宅”生活能实现 个人更全面的发展。

[14]


(

)

积极影响


1

释放了一部分人的精神需求。

在社会竞争愈演愈烈的压力下,

宅反而能在某种程度


上,缓解 了内心的压力,释放了精神。


2

带动新的消费市场,推动力社会的变革。


3

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们的认知空间。

[15]


(二

)

消极影响

“宅”

,对于大学生而言,能够使大学生自由自在地生活,抛弃压力,简化了生活方式。


但是,

“宅”的坏处远远要大于它的好处。

[16]


1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长期不规律和不充足的睡眠会引起睡眠周期紊乱和神经 衰弱

;


长期饮食不规律

,

造成营养不均衡 。

[17]


2

、对学业发展的影响。学业荒废,成绩下 降,学习态度很悲观


[18]


3

< p>、对人际交往的影响。长此以往,会导致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下降,也使得部分同学


疏远现实人际沟通,冷淡处理现实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从而疏离了亲情,冷漠了友情。


[ 19]


四、大学生“宅一族”的对策分析



(一

)

提高个人自觉自律


心理咨询学有一句经典的话:

助人自助。

作为大学生本身,

< p>真正要克服御宅带来的负面影


响,还需要从个人角度出发加以努力。

[20]

大学生需加强自觉性,积极与外界沟通,逐步提


高人际交往能力 。

[21]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生力军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积极的 人生观,并脚


踏实地的向着目标去努力。

[22]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2 10:5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3047.html

关于大学生宅现象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