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2 10:57
tags:

-

2020年12月12日发(作者:章晨)



2019-2020

学年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三第六次模拟考


试生物


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 ,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 榜定题名。

温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


金榜题名,高考必 胜

!

蝉鸣声里勾起高考记忆三年的生活,每天睡眠不足六个小时,十二节四十五分 钟的课加上早晚自习,每天可以用完一支中性笔,在无数杯速溶咖啡的刺激下,依然活蹦乱


跳,当我穿过昏暗的清晨走向教学楼时,我看到了远方地平线上渐渐升起的黎明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很多考生失 利不是输在知识技能上而是败在信心上,觉得自己不行。临近考试前可以设置


完成一些小 目标,比如说今天走

1

万步等,考试之前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一定行”

!


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 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 样去做题,做完检


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 试结束。




一、单选题:共

6


1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 确的是



A.N


是磷脂、核糖等分子不 可缺少的组成元素



B.


脂肪为生物大 分子其单体是甘油和脂肪酸



C.


细胞 膜上的载体和基因工程中所用载体的化学本质相同



D.


水参与细胞中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



【答案】


D


【解析】核糖是五碳糖, 不含有


N



A


错误;脂肪不属于生物大分子,


B


错误;细胞膜上的

< p>
载体是蛋白质,基因工程的载体是


DNA


,二者化 学本质不同,


C


错误;葡萄糖先在细胞质


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然后在线粒体中被彻底分解,水参与彻底分解,


D


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对化合物的理解,同时考 查对有氧呼吸的理解。




2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被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B.


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C.


生物体成熟后不再发生细胞凋亡



【答案】


B


A


错误;

【解析】

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主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尾 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B


正确;成熟的生物体内也有细胞凋 亡,


C


错误;细胞凋亡是特定的凋亡基因选择性表达的


结果,


D


错误。



D.


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无关




【备注】本题考查对细胞凋亡的理解和分析。




3



埃博 拉病毒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为:粘附到宿主细胞膜表面



被内吞形 成内吞体



病毒表


面糖蛋白被处理,< /p>

暴露出受体结合位点



与内吞体膜上的受体结合< /p>



释放病毒的核酸。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宿主细胞为吞噬 细胞,则该病毒侵染后不影响特异性免疫



B.


该病毒可以被浆细胞识别



C.


可通过阻止病毒与内吞膜受体结合,来阻断该病毒的入侵



D.


该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并释放其核酸的过程 依赖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


C


【解析】

如果宿主细胞是吞噬细胞,

则吞噬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

对特异性免疫也会产生相


应的影响,


A


错误;浆细胞是


B


细胞分化形成的,它的功能是产生特异性抗体,但不具有


识别功能,


B


错误;如果受体不能结合,则病毒的核 酸不能释放,这样病毒就不能复制并且


入侵其他宿主细胞,


C< /p>


正确,病毒侵染过程体现了细胞内部的信息交流功能,


D


错误。



【备注】本题考查对病毒感染的分析。




4



如图 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


O

2


浓度的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不同单色 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B.


加入< /p>


NaHCO


3


溶液的主要目的是吸收呼吸 作用释放的


CO


2


< br>C.


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


O


2


浓度高于单色光下


O


2


浓度



D.


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呼吸作用强度



【答案】


B



【解析】

通过不同的滤光片可产生不同的单色光,

由此可测定不同单色光对光合 作用强度的


影响,


A


正确;加入


NaHCO


3


溶液的主要作用是释放


CO


2


,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


B


错误;


自然光包括各种光,

它的光合 作用效率大于任何一种单色光,

因此产生氧气的速率大于单色


光,


C


正确;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可通过上述装置测定呼吸 作用强度,


D



确。

< br>


【备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实验的分析。




5



芽变 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即突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细胞中,当芽萌发长成枝条,在


性状上 表现出与原来不同的性状。下列有关芽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引发原因是基因突变



C.


具有不定向性



【答案】


A


【解析】该生物的体细胞 变异可以是基因突变,也可以是染色体变异,


A


错误;如果利用 芽


繁殖,则相关的性状可以遗传,


B


正 确;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


C


正确;分生组织的细


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分裂过程中可有能产生芽变,


D

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分析。




6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 是



B.


可以传递给子代



D.


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A.


群落中的不同个体属于同一物种



C.


合理密植会增加种群数量并提高


K




【答案】


B


B.

生物自身特点会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



D.


群落演替不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解析】群落是由不同的物种组成,不同个体可能分属于不同物种,

A


错误;生物自身的特


点如对光照的需求等对群落的水平结 构有一定的影响,


B


正确;

如果食物、

空间等资源不增


加,仅仅合理密植,则不会提高


K


值,只是使种群达到


K


值的时间缩短,


C


错误;群落演


替过程中,种群不断进化,种 群的基因频率改变,


D


错误。



【备注】本题考查对种群和群落相关知识的分析。




二、综合题:共

6



7



某研究 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研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备


5

支盛有等量胰蛋白酶溶液、


pH


各不相同的缓冲液的试管;



第二步:每支试管加入


1cm


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块,试管均置于


25


℃室 温条件下。



第三步:记录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并绘制成曲线图。



实验结果:图甲。



3



(1)pH=5

< br>时蛋白块消失需要时间较长,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


想要确定酶的最适


pH


,需要在


pH



_________


范围缩小 浓度梯度,重复实验。



(3)


请根据 图甲,在图乙中绘制出


pH


与酶活性关系的曲线图。

< p>


(4)


使实验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实验的改进 措施是


(


写出两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pH


过低, 酶结构发生改变而活性降低



(2)7-9


(3)


见下图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2 10: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3064.html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