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大学生参赛中国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3 10:30
tags:

-

2020年12月13日发(作者:容庚)



2007



年中国超市食品安全调查



报告




00

八年一月



报告概要


费者调查的主要发现

零售企业食


品安全工作发展现状

零售企业食品安


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建议


附录


告的概要:


1




(

)

在政府监管推动下,零售企业执 行各


项管理制度成效显著,包括:

1.

企业

100%


执行了供应商管理制度和商品索证索票管


理制度

2.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架构逐步完善、


管理制度的设置大幅度提升

3.

商品的质量


抽查水平有了整体提高,并与员工激励机


制挂钩

(

)

超市

+

基地的合作已见雏 形,这


种农产品经营模式将迅速发展

1.

< p>85%

的零


售企业认为,基地采购能够提高生鲜食品


的毛利率

2.

零售企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与


基地的紧密合作,

5%

的企业建立了基地管


理制度

3.

基地缺失采后处理设备,农产品


冷链的基础设备设施仍需加强

(

)

消费者


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对食品的安全与


否顾虑重重,因为:

1.

各种食品安全方面


的常识众说纷纭

2.

对众多的认证食品概念


不清让人混淆

3.

对认证机构是否严格审核


缺乏信任度

消费者调查发现:


2




(

)

消费者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大多


数消费者在生活中经历过问题食品;

(

)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健康安 全的食品


支付额外的费用,但是众多的食品认证让


消费者混乱;

(

)

城市消费者信赖大卖场


的食品安全工作,大卖场已经成为城市消


费者的主要购物渠道。

零售商调查发


现:

(

)

零售企业对供应链上游有了明确


的要求,并严格执行,但系统的管理体系


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 p>

(

)

与农产品基地进

< br>行合作,使生鲜食品为企业带来客流的同


时,还带来了利润;

(

)

超市的基础设施


建设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冷链方面的投资


还有待加强。

一、对消费者的调查


发现


3




食品质量和安全作为 一个举国关注的问题


已经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重视,在对食品安


全 相关法规的推行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和食品消 费模式的变


化正在推动着增值食品行业的爆炸性增长。


因此,广 大消费者对于食品卫生的重视也


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

96%


消费者非常关注食品安全 问题

2007

年中国


连锁经营协会食品 安全消费者调查显示,


超过

96%

的消费者已充分认识到 食品安全


与自身和家人健康有关,在生活中,他们


都非常关注食 品安全相关的问题。与

2005


年的

73%

相比,这一数值有明显的提升。


大多数消费者对解决食品安 全问题持乐观


态度。有

98%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日


常生活中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他们中的

40%


对 目前存在的问题感到非常失望;其余

58%


的受访者认为,虽然目前在食 品安全方面


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可以解决。

调查中< /p>


还发现,仅有

6%

受访者没有遭遇过食品安


全问题,

94%

的受访者曾经遭遇过不同的食


品 安全问题,而这其中,发生最频繁的食


< p>问

标< /p>


50%

、过期食品(

4 6%

)以及虚假或错


误标签标识(

45%


4




消费者担心的问题与曾经遭遇过 的问题


有关。

调查发现,农药残留(

51%

、食物


中毒(

45%

)也是消费者目 前最担心的两个


食品安全问题。

(二)六成消费者依靠


经验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调查显示,消费者


通过各种渠道对食品安全问题有了一定的


认识,但应对手段仍然有限,有

61%

的消


费者依靠他 们过去的消费经验,选购商品,


过去的消费经验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定


的最主要因素。此外,消费者也会受到电


视节目(

51%

)和产品品牌知名度(

44%


的影响。

大多数消费者依据经验来选购商


品,但他们对食品知识的了解 并不全面。


在所有受访消费者中,仅有三分之一的消


费者自称对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


食品有清楚的认识,剩余三分之二消费者

< br>完全不清楚各种认证食品之间有什么不同。


这和标准制定机构的不统一、宣传力度 不


够也有很大关系。同时,有

70%

的消费者

< p>
表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对比这些经过认


证的食品和其他无认证食品,他们 会选择


那些经过认证了的产品。

在预防食品安


全问题上,消费者进行 判断的重点各不相


同。

大多数消费者会在选购过程中,通过


食品外观

(60%)

、存储环境

(49%)

< p>、保存方法


46%

、以及标签(

45%

)来鉴别食品是


否安全。


5




消费者消极处理问题食品。

在处理食品


安全问题时,有近半数的消费者从来不投


诉,有

11%< /p>

的人不知道如何投诉,更多的


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认为投诉


并不能解决问题(

41%

,而且太耗费时间


39%

,自认倒霉(

9%

)算了。在曾经投


诉过的消费者中,四成表示投诉的问题没


能得到妥善解决,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对投


诉结果不满意。

(三)

75%

的消费者愿

< br>意为安全食品支付更多的费用

本次调查显


示,仅 有

7.5%

的受访者纯粹是基于价格做


出自己的购买决定 。其余

92.5%

的人认为品


牌、质量等因素都影响他们 购买商品。


约有

75%

的受访者愿意为食品安全支出更


多的额外费用,他们平均愿意多支付的商


品溢价为

8.5%

同时,有

2 5%

不愿为食品


安全付出更多的费用,他们认为超市中销


售的食品就应当是安全的,没有必要再为


食品的安全支付更多的费用。

在愿意支


出额外费用的受访者中,有

54%

的受访者

愿意为提高食品安全支付

5%

以上的溢价,


对比

2005

年,仅有

8.5%

的消费者愿意支付


5%

以上,这一比例有明显提高;而

8%

的受


访者愿意为提高食品安全付出超过

20%

< br>溢价,愿意支付的溢价最高达到

80%



6



图一:消费者愿意为安全的食品多支付费




605450

< p>消

40

30

< p>比



2012%81010>A+A*1%>A+A* 5%>A+A*20%>A+A*80%


(四)超市大卖场的食品安全备受信赖

在本次调 研中,我们向消费者


询问了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看法,以城市消费者为主的调查显示, 消


费者心中,我国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的平均得分仅为

69

分(

100

代表最好,


0

代表最差)

。然而,现代食品零售业态(大卖场、超市以及便利店)的


食品安全状况得分 则达到

75

,高于平均水平。

由于食品安全管理 措施和


食品保鲜设备相对完善,大卖场和超市仍然是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两类主

< p>
要零售渠道。消费者在这两个主要的渠道中,选购了他们日常生活中

70%


的生鲜食品、

88%

的常温包装食品、

92%

的冷冻和冷藏食品。






7



图二:消费者在不同 的场所选择商品的情


况(

05

/07< /p>

年对比)



农贸市场便利店超市大卖场生


2007


27%3%32%38%


鲜食品

2005


25%5%44%26%



4 %8%45%43%


2007


年常温食品

200 5


10%13%52%25%



2007


3%4%42%51%


冻 冷藏食


6%8%58%28%


2005

年品


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除去食品安全和价格,


消费者在购买生鲜食品时最看重的是新鲜度,而在购买非生鲜食品是,


最重要 的是品牌,这也是保证食品品质和安全的重要指标。相应的,在


所有的零售渠道中,大卖 场和超市由于能够兼顾食品新鲜度、品牌覆盖


面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其市场占有与

2005

年相比呈整体上升态势。

另外,


仍有

27%

的消费者在购买生鲜食品时选择农贸市场,这一数值与

2005


该比例为

25%

相 比,基本保持不变。

8



二、零售企业发展现状

(一)食品销售是


超市大卖场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超市和


大卖场中,食品已经成为其经营的重要组


成 部分。

调查表明,食品的销售已经成为


超市大卖场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组 成部分


之一。

2007

年,食品的经营面积占到受访


超市大卖场经营总面积的

43%

。其中生鲜

< br>食品占了

12%

,另外

31%

则是包装食品 。


受访的连锁企业中,平均有

51%

的销售额

< p>
来自食品类商品。

生鲜类食品在食品销售


中占有重要的位臵。

生鲜食品因为周转快,


虽然面积只占了食品面积的三 分之一不到,



但销售额则达到食品销售总额的

< p>44%

;而


包装食品面积占食品区域的三分之二,销


售额为

56%

图三:生鲜食品的坪效高于


包装食品



31%44%

生鲜食品生鲜食品包 装食品包装食品

56%69%



面积占比

销售额占比

(二)供


应商档案 管理落实到位,后续审核和退出


机制有明显提高


9




受访的企业中,平均每家门店有

360

个全


国 供应商,

450

个本地供应商和

170

个生


鲜食品供应商。因此,供应商的管理非常


重要。

在供应商档案管理方面,

100%

的受


访企业 已经建立了

供应商档案管理制度

< p>
平均计算,由企业总部向食品供应商索取


证照的占比达

93 %

,其余的

7%

为单店供应


商,在门店内 进行证照的存档审核。这些


证照主要包括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食

品生产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

对供


应商证照 的年度审核也在逐步完善。调查


中,有九成的企业制定了严格的

供应商违


规处罚和退出制度

。如果供应商无法 提供


零售企业要求的全部有效证照,而且限期


整改无效,零售企 业将对其进行清退处理。


以北京京客隆集团为例,在进行供应商证


照年度审核的过程中,如果供应商无法按


时提供有效证照复印件,负责审核工作的


人员有权利将该供应商的进货状态直接调


整为

禁止进货

,严格把关供应商后续审


核工作。 另外,有八成多的企业还建立了


供应商信用管理制度

调查还发现,有


72%

的受访企业对全部的供应商定期进行证


照或现场审核;其余

28%

的企业则是定期


对部分高风险的供应商进行证照或现场审

核,后续审核并不覆盖全部供应商。各个


零售企业称,如果对全部供应商进行现场< /p>


审核,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成本,投入大,


效果不明显,而且,我 国政府对生产企业


的监管


10




也更加严格和完善,所以,零 售企业更应


该相信政府检测的权威性,只对部分高风


险供应商进 行抽检。

对比往年数据,我们


发现,零售商对供应商的 整体要求有了大


幅度的提升。

图四:零售商对供应商的审


核在逐年提升



80%72%70%60%

全部供

45%50%

应商

39%40%


分供

30%

应商

20%10%0%2005

年< /p>

2006

2007


(三)


100%

执行索证索票,同时九成多企业对商


品进行抽检

调查显示,

100%

< p>的门店索取食


品的相关证明来进行初步的食品安全管理,


包 括肉类检疫证明、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产品质量检疫报告和食品企业准入证等。


另外,有

93%

的企业对门店的商品进行抽


检。同时,

93%

的企业严格实施了

商品进


销存(台帐)管理制度

1.

在食品安全抽


检方式上,受访企业平均采用两种 方式来


进行食品安全检测。


11




62%

的零售企业采取

企业自检

;有

62%


的企业通过

企业送检

进行检测;

48%

的企


业通过

政府公检

这一方式进行检测;还


24%

的企业通过

委托第三方

进行检测。


调查显示,有

14%< /p>

的企业只是通过

企业自


行检测

< p>”

这单一的方式进行食品安全检测。


仍有

7%

的企业没有采取以上任何一种的检


测方式进行检测。

图五:企业通过不同的


方式抽检商品



80%62%62%60%48%40%24%20%7 %0%

企业自检


企业送检政府抽检第三方检测没有检测

< br> 2.

在检测工作的


实施主体方面,进入第三方的 参与成为发


展趋势。

62%

的企业通过总部质量部实


施检测;

48%

通过门店 专职食品安全人员实


施检测;还有

41%

的企业通过第三 方检测


机构实施检测工作;但是仍有

7%

的企业,


通过门店的非专职食品安全人员实施检测


工作。


12



< p>
对比往年数据,零售企业逐步使用两方,


甚至是三方共同实施检测工作,因 此,各


个专业服务机构使用的比例都有大幅度上


升。特别是第三 方服务机构的企业,与


2006

年(

21%

)相比,

2007

年(

41%

)的


占比有很大提升。

图六:实施检测工作的


主体更加专业化



70%62%60%48%50%42%41%40%3 0%2006


21%20%2007

8%10%0%

第三方服务机构门店专职人员总部质检部门



3.

近一年来,

45%

的零售企业曾面对 食品质


量问题。

近半数的企业称,近一年中,曾


遇到过不同程度的食品质量问题,通过整


理发现,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 虚假错误标


签、农药残留超标以及过期食品等方面。


通过问卷的 整理,我们看到企业面临的问


题同消费者遭遇的食品问题有着惊人的一

< br>致。调查中,这些零售企业的主体消费者,


也正是零售企业应当重点关注的对象, 他


们反应的问题也正是零售企业需要进行提


高加强的方面。

4.

企业进行检测的项目,


也正是消费者关 心的项目。


13




调查发现,零售企业进行检测的项目与消


费者关心的问题非常相似。包括:熟食品


中的亚硝酸盐、面食及豆制品吊白块、 水


产品中的甲醛、蔬菜中的有机磷含量、注


水肉、以及瘦肉精、 重金属检测等项目。


消费者就是上帝,消费者关注的问题,也


正 是零售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受


访企业每天平均 检测商品次数为

1.54

次,


平均检测合格率为

98%

图七:消费者关


心的项目也是企业进行检测的项目



5.


不合格商品的处理不尽相同

对于不 合格商


品的处理,

66%

的企业会把产 品退给供


应商,并不介入供应商对产品的处理;有


48%

的企业会与供应商进行协议销毁;有


14%

的企业会把不合格商 品进行封存并移交


给政府部门;有

31%

的企业还会进行 罚款


处罚。


14




令人担忧的是,对于企业自身 查出的不合


格商品,仅有

21%

的企业会采取公示的方< /p>


法进行处理,这样势必造成消费者和社会


不知情的状况,也给未来 的食品安全供应


带来隐患。

图八:处理不合格商品的几种


方法



80%66%60%48 %40%31%21%20%14%0%

退给供应商协议销毁转


交给政府 部门对供应商罚款企业内公示


统计数据显示,


零售企业与供应商进行协议销毁的数值为


48%

,接近半 数,但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协


议销毁的商品数量非常小。门店为了与供

< br>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更愿意选择把


不符合超市要求的商品退回给供应商,而


不是销毁。这样处理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


消除问题商品的隐患, 但是零售企业称一


方面这样操作方便易执行,另一方面,零


售企 业没有权利直接销毁供应商的商品,


只能通过双方协议认可的方式,处理不合

< p>
格商品。

(四)开展基地建设,超市


蓄势待发


15



< p>
调查数据表明,零售企业采购农产品的模


式与

2006

年相比,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各种经营模式的占比与去年基本持平。


九:超市采购农产品的模式没有发生太大

< br>变化



40%32%30%30% 22%21%19%18%20%16%13%12%11%10%2%2%0%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3 10:3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4133.html

中国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报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