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
蕉国!坚堡2Q!Q堡垒旦笙8鲞苤2塑jQ丛旦道遁£gB
挚!!璺£垂量丛£ni璺!旦£查虫:△西!垫!Q:yQ!:8
1盥Q:2
高中生和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认识差异调查
江西省新余高等专科学校(33
8000)
江西省新余六中
张永忠
林卫
【摘要】为探讨高中生和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认识差异,实现高中与大学教育的有机衔接,
随机抽取江西省
新余第四中学、新余第六中学、新余第九中学140名高三学生和江西师
范大学、宜春学院、新余高等专科学校91
名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用自编大学生活认识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与大学生在大学整体生活状态、大学发
展能力、大学学习专业
的了解、大学学习方式、大学人际关系的状态、大学时间支配、大学生活目标、大学生活心理
压力源的认识与高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学学习专业的满意度、大学考试成绩、大学 独立生活能力
上大学生的认识与高中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高中生与大学
生对大学生活认识存在较多差异,这
些差异会影响高中生进入大学后对大学生活的适应。
更多地导致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建议在高中阶段要更多地
了解大学生活,加强高中与大
学之间的衔接教育。
【关键词】学生;生活方式;社会适应
人的
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发展心理学的
角度出发,大学阶段的心理问题与中学时期没有
建
立起有效的心理防御有直接关系。要解决大学生的
心理问题,
就必须从中学开始,高中与大学能够顺利
地衔接,当学生升人大学后才能更自然、更顺利
地适
应大学生活。实现高中与大学的有机衔接,是研究解
决大学
生心理问题的一种必然趋势。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本
次调查的抽样对象:高中以江西
省新余市第四中学、第六中学、第九中学高三学生为
p>
对象,3所学校分别为省重点高中、省重点建设示范
性高中、一般高
中。共调查140人,其中男生76人,
女生64人。大学以江西师范大学、宜春学院、
新余高
等专科学校大二学生为对象,3所学校分别为一本、
二本
、专科学校。共调查91人,其中男生41人,女生
50人。
1
.2调查工具:针对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学习
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心理问题【l’
习,设计问卷,高中
生与大学生所用问卷一样。高中生是根据他们认识
< br>的,或想象的大学生活作答,大学生则根据他们现实
经历的,体验到的大学生活作
答。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SPSS
13.0进行录入
和统计,分析方法主要采用r检验[31。
2结
果
统计学意义(P<0.05)。
3讨
论
本研究显示,高中生更多选择社会实践(如兼职
等)、自己的兴趣爱好
;大学生更多选择社会实践(如
兼职等)、专业学习。两者都对社会实践重视,但高中<
/p>
生更理想化,更重视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大学生受
学习压力、就
业压力等因素影响,更着重培养自己的
专业能力[41。大学学习专业的了解,高中生选
择不太
了解的占60%,大学生选择了解和较了解的多,主要
是
高中生在中学阶段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没有或
很少关心专业的事情。大学学习方式,高
中生更多选
择课堂听讲为主,这主要是受中学的教学方式影响,
认为大学仍和中学一样,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学习
方式的转变。大学人际关系的状态,高
中生选择很
好,非常融洽的比大学生多,大学生选择一般,交往
平淡的更多,原因可能是高中生并没有经历真正意
义上的独立生活,对人际关系看得更美
好,大学生在
生活中碰到的人际关系问题更多,对人际关系的复
杂体会更深。这与高中生没有真正意义的独立生活
经验有关,大学时间的支配,高中生选
择交友的更
多,大学生选择游戏的更多。大学生活目标,差异主
要存在:高中生选择获得真爱的更多,这和高中生现
在单调、压抑的高中生活有关,认为
上大学了,解放
了,要好好谈谈恋爱;大学生选择目前没有目标的相
对较多,反映出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丧失目标,处
于目标真空期。生活心理压力源
,高中生更多选择对
于新环境的不适应,这反映出高中生对新生活的担
< br>高中生和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认识调查:见第
101页表l。其余大学学习专业满意
度、大学考试成
绩、大学独立生活能力大学生与高中生比较差异无
万
方数据
-
-
-
-
-
-
-
-
-
上一篇:大学生暑假打工社会实践报告
下一篇:2016年6月毕业生销售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