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部共建实验室
-
简介
地方基础研究工作是我国基础研究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升地方创新能
< br>力的根本保证。地方基础研究工作要在国家科技发展总体目标的指导下,结合地
方
经济、社会需求及人才、资源特点和优势,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为解决本地
区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供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知识储备和科学支
撑,提高地方基础研
究水平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依托单位重点加强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并着力改善实验室环境和条件,保证实
验室用房和仪器设备相对集中和统一管理。
各实验室以省部共建为契机,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建设高水平的
人
才队伍,
积极承担地方和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努力成为 地方组织开展高水平研究、
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带动地方
实验室的发展。
省部共建实验室是科技部加强和指导地方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省部共建实验室
-
申报基本条件
1.
遴选范围及重点
[1]
< br>:
主要在依托地方重点高校、科研机构或高科技企业组建的
优秀地
方实验室中遴选,要求对外开放运行
2
年以上。重点支持进入“
2 11
”工
程的地方高校。不支持跨地域的联合实验室申报。
2.
研究方向
:
实验室主要研究
方向
应符合地方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属前沿、交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3.
人才队伍
:
学术水平较高、学风严 谨、开拓创新精神强的学术带头人不少于
3
人。实验室主任应具有较高的
学术水平、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年龄不超
过六十岁。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开发队
伍,科研人员总数不少于
25
人,并有足
够的技术和服务
人员。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在读博、硕士研究生不少于
20
人。
4.
硬件建设
:
具备 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科研用房面积
2000
平方米以上,科研
< br>仪器设备总值
(
原值
)
不低于
1200
万元,并能统一管理,开放式使用。
5.
科研能力
:
实验室近
5
年间承担的 国家级科研项目不少于
5
项,
省部级重大科
研项目或资助强度
50
万元以上的科研项目不少于
3
< p>项,科研项目总经费
1500
万
元以
上,或人均科研经费不少于
10
万元
/
年,或年均 竞争性科研经费
(
不包括单
位、政府经常性拨款
)
不少于
200
万元。
6.
运行管理
:
实验室依托一级法人单 位跨学科组建,
已建立起较完善的管理办法
和开放运行的规章制度,初步
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7.
支持与投入
:
实验室建设以来,
地方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连续投入 实验室建设
和运行的经费不少于
1000
万元。
省部共建实验室
-2009
名单
2009
年新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名单
< br>[2]
序号
实验室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北京市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演变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依托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石家庄铁道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大学
吉林省人兽共患病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电介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重点实验室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上海市公安局
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