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年金融学专业全国排名
篇一:
20XX
各大学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工资排名
1
2
3
4
5
篇二:全国大学金融专业大学排名
全国大学金融专业大学排名
作者
:
万抒看
20XX-12-3018:07[
查查吧
]
来源:
1.
人民大学
全国重点
,
在大学里,金融学的整体实力最强, 从早年的黄达到现
在的周升业都是金融学的有名人物
;
各 个分科目实力平均,不论是货
币银行,
证券投资还是国际金融都有一手< /p>
.
地区优势明显
,
学生素质高。
2.
五道口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
人民银行的嫡系,这一点优势无与伦比,学生水平高,基础条件
好
(
费用也高
)
注重实际,容易找到工作 。
3.
西南财经大学
(
原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第一高校
)
优势
:
< p>全国重点,
金融学中的货币银行学在全国最强,
从他的硕士招
生规模就可以看出来,校园环境好,清净。同学多,金融系统里校友
多,以后有好处。
4
上海财经大学
(
原财政部 直属第一高校
)
优势
:
全国重点
,
证券学好,
货币 银行,
国际金融一般,
保险也可以,
区位优势明显。
5.
北京大学
优势
:
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
不用别的,
只要是北大,
出来就不愁。
地
方好,学校景色建设好。
6.
厦门大学
985
全国重点
,
货币银行 p>
,
金融工程好,学校环境优美,有好的老师
(
张亦春
)
学生素质比较高。
7.
复旦大学
优势
:985 p>
全国重点
,
全国仅次与人大的金融综合性大学,在各方面
都比较强,尤其是国际金融,货币银行。接受西方知识比较新,学校
氛围也好
,有几个好老师
(
姜波克
)
。
8.
对外经贸大学
(
原对外经贸部直属第一高校
)
优势
:
全国重点
,
国际金融强,十分注重抓英语,注重实用能力,区
位优势明显
9
南开大学
优势
:985
全国重点
,
从解放开始就树立了自己在国际金融学的首席
地位,保险精算也是全国最好,学
校好,学生素质高
10.
中央财经大学
(
原隶属于财政部
)
优势
:
< p>区位优势,有好的学校条件,学生素质一流。
11.
东北财经大学
(
原隶属于 财政部
)
优势
:
环境好,上学可以当疗养
院,学生素质好
12.
西安交通大学
(
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
)
优势
:
名牌大学
,
货币银行学比较好,原来 人民银行直属学校
(
陕西
财经学院
) p>
,有几个好老师
p>
13.
湖南大学
(
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
)
优势
:985
全国重点大学
,
全国最早引如保险精算的学校,
保 险不错,
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
(
湖南财经学院
< p>)货币银行也不错。
1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原隶 属财政部
)
优势
:
合并后,比较重视金融学。
15.
清华大学
优势
:
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学校建设好,理工 科强,金融工程微
观金融以走在中国最前列。
16.
武汉大学
优势
:985 p>
全国重点大学
,
学校校园风景好,金融学最近记几年比较
重视,有好老师,黄宪好象是博导吧,金融工程也不错。
17.
辽宁大学
优势
:
< p>地方重点大学,
地方重视,
有好老师,
金融学 白钦先,孔祥毅
博导比较有名。
18.
中山大学
优势
:
< p>校园风景好,广州地方也不错,金融系在岭南学院,学生素
质比较高,毕业在南方比
较吃香。毕业领两个学位证,好象岭南学院
还发毕业证的。
实力强和就业是两个概念。就业是具有地域性质的。
就业第一档次【全国通行】
:北大光华、五道 口、清华、复旦、人
大、第二档次【区域通行】
:南开、对外经贸、厦大、上财、央财、
西财、
第三档次【部分区域通行】
:中南财、东财、西交、武大、辽大、
中山、湖南。当然最主要的是取决你大学
阶段付出的努力。
复旦大学:
p>
复旦大学地处我国最大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
上海,在金融人才
就业和发展前景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建设,
复旦 大学
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包含经济学、
哲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工学、医学、管
理学十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
现有直属院
(
系
)29
个,普通本专科专业
71
个,一级学科 博士学位授
权点
24
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 p>
154
个
(
其中自设专业
30
个
,
专业学位
1
个
)
,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专业点
229
< p>个(
其中自设专业
51
个
专业学位
10
个
)
,
并设有
29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有
11
个一级学
科国家重点学科、
19
个二级学 科国家重点学科。
有各类研究机构
340
多个,其中国家
重点实验室
4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3
个,教育 部
重点实验室
11
个,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9
个,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5
个,< /p>
“985
工程
”
科技创新平台
5
个,
“985
工程
”
哲学社会 科学创新基地
7
个。
学校现有在校博士生
4141
人、
硕士生
8325
人、
普通本科生
13067
人、高职生
507
人、留学生
2316
人
(
不含培训生
)
。现有教职工
5869
人
(
不含附属医院
)
,具有高级职称者近
2000
人,其中
“
两院
”
院士
35 p>
人,博士生导师
975
人,教育部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
特聘教授
49
人、 p>
讲座教授
25
人,
“973”
首席科学家
15
人。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