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3 18:47
tags:

-

2020年12月13日发(作者:纪润)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科带头人现状与需求




现有人员


陆熙炎院士


戴立信院士


麻生明院士


侯雪龙研究员


唐勇研究员


丁奎玲研究员


姜标研究员


施敏研究员


刘元红研究员


陈耀峰研究员


游书力研究员


李玉学副研究员


目前学科方向


金属有机,有机合成


不对称催化,有机合成


金属有机,有机合成


不对称催化,有机合成


金属有机,高分子化学


金属有机,有机合成


不对称合成,有机合成


金属有机,有机合成


金属络合物化学


稀土金属络合物化学


不对称催化,有机合成


金属计算化学



发展学科方向


金属催化的小分子活化


金属络合物及反应化学


后过渡金属有机化学


导向高分子的金属有机化学


金属有机计算化学


前过渡金属有机化学


稀土金属有机化学


主族元素金属有机化学


需求计划人数


1


1


1


1


1


1


1


1



1


2OO6

年重大记事



.

完成

2006

-< /p>

2007

年基金项目申请


共资助了

30

个项目,其中有机所

12

个,外单位

18

个,资助总额

113.35

万。




二.中科院创新团队



7

10~14

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均相催化研 究”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团队


在成都召开了团队

2006

年 的工作研讨会,

会议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高技术与发展局


化工处白路娜同 志和综合处崔丽娟同志参加。

团队海外成员:

美国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的张绪穆教授、

美国

University of Virginia

的蒲林教授、

美国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的王鹏教授、美国

Texas Tech Univers ity

的李桂根教授、香港中文大


学的谢作伟教授、

香港 科技大学的贾国成教授和团队有机所成员:

麻生明、

侯雪龙、

唐勇、丁奎岭、施敏、刘元红全体共

12

位成员在会上分别作了

20

分钟学术报告,


主要交流团队近一年来的工作进展及将来的工作打 算。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团队现在


的合作形式非常好,交叉效果明显,无论是在基础研究方 面还是面向国家需求方面


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所以一定要争取更多的支 持,

保证团队长久地开展合作研究,


以期取得更好地结果。



.

组织召开

China-Germany Bilaterial Symposium on Organocatalysis


and Certain Aspects of Green Chemistry

The 2


nd


International Forum


on

Homogeneous

Catalysis

and

The

First

China- Switzerland

Bilateral


Symposium on Catalysis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科学研究中心主办,德国

Max- Planck-Institut

r


Kohlenforschung

Benjamin

List

教授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麻生明教授共


同组织的

China-Germany Bilaterial Symposium on Organocatalysis and Certain Aspects


of Green Chemistry

2006

4

2

~6

日在杭州金溪山庄召开 。

中德科学研究中心德


方常务副主任赵妙根和中方常务副主任陈乐生,上 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处处长傅国庆


和基础处副处长胡睦,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局化工处白路娜 老师以及上海有机所科研


2


处处长傅克洪应 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邀请了

25

名中德科学家参加

(

德方

13

名,

中方

12


)

,会上

24

名报告人各作了< /p>

30

分钟的学术报告,并安排了

5

分钟的讨论。在会 议期


间与会代表就有机催化及绿色化学的一些关键领域如:

有机小分子催 化、

金属催化,


不对称催化、超临界液体、离子液体、绿色化学过程等方 面进行了充分地交流,并


将向中德科学中心提交双方在这一领域的合作项目的课题申请。


在中瑞双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上海有机所资助下,由瑞士

ETH


Antonio

Togni

教授和我所麻生明研究员共同组织的

The

2


nd


International

Forum

on


Homogeneous

Catalysis

and

The

First

China-Switzerland

Bilateral

Symposium

on


Catalysis

2006

9< /p>

25

~29

日在苏州市苏州饭店 召开,

会议邀请到了

20

名科


学家分别作

30

分钟的学术报告,

每个报告安排了

5

分钟的讨论。

其中中方代表分别


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的陆熙炎、林国强、唐勇和侯雪龙研究员,中国


科学院化学所的范青华研究员,

香港中文大学的谢作伟教授,

苏州大学的沈琪教授,


北京大学的席 振峰教授,安徽煤炭师范大学的王磊教授,以及四川大学的冯小明教


授;瑞士方面代表分 别是

University of Geneva

Alexandre Alexakis

Peter Kü

ndig


教授,

University of Basel

Hans-Ulrich Blaser

博士和

Andreas Pfaltz

教授,

University


of Neuch?

tel

Thomas R. Ward

教授,

ETH

Roel Prins

教授和

EPFL

Albert Renken


教授;还有日本

Kyoto

University

Tamejiro

Hiyama

教授,西班牙

Universidad

de


Oviedo

José

Barluenga

教授和荷兰

Universiteit Utrecht

Gerard van Koten

教授;


瑞士

ETH

Antonio

Togni

教授由于身体原因临时取消了报告。在会议期间与会代


表讨 论了均相催化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包括配体的设计、筛选,催化剂的负载以及


工业化的过 程及应用前景,代表们还就反应试剂的设计、反应过程的控制,利用新


技术对反应机理及 过程的研究,以及人工修饰的金属酶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等议题展


开了深入的讨论。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和苏州大学的

40

< p>余名


老师和研究生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

实验室承担的科研项目运行正常


3


由吉林大学裘式纶教授和我室麻生明研究员作为首席科学家的

973

项目“创造


新物质的分子工程学研究

去年通过了结题验收,今年在此基础上我们和吉林大学


等单位又共同申请新的

973

项目“物质创造与化学转化过程中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

研究”

,

已经获得批准,我们实验室主持了两个子课题“手性分子的构筑及 相关规


律研究”

“手性分子的构筑及相关规律研究”< /p>

丁奎岭主持申请的基金委重点项目


“手性催化剂负载化中 若干新方法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重大项目“不对称催化反


应研究”以及中科院方向性项 目“手性诱导、传递与放大中的科学问题研究”今年


已经获得批准,明年开始执行。


以我室学术带头人为主的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导向有机合成的金 属


有机化学”

和国家基金委优秀实验室重点项目“

金属催化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


进展良好,后者还通过了基金委组织的项目 中期检查;麻生明、唐勇和侯雪龙研究


员分别主持的基金委重点项目“过渡金属催化的含 碳化学键的活化和反应性控制”


“导向有机合成的杂原子化学”和“有 机化学反应中的选择性控制”以及麻生明研


究员主持的基金委国际合作交流重大项目“金 属催化的化学键形成和断裂的调节和


控制”今年均进展顺利。


实验室固定人员

通过上述等项目的研究,共发表

93

篇论文,其中

SCI

收录

91


篇,

I

区论文有

14

篇。同时实验室客座人员在实验室基金 资助下共发表

78

篇论文,


其中

SCI< /p>

收录

74

篇,

I

区论文有

< p>2

篇。



五.对外交流


在基金委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项目资助下,实验室今年 按计划邀请了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Michael J. Krische

教授来室作短期工作访问,

不仅


作了相关的学术报告,还分别 与我室科研人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实验室还分


别接待了美国、日本、法国和瑞士等 国的

15

位科学家来室访问,并作了

13

个学术< /p>


报告。



六.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工作


实验室今年

10

17

19

日在苏 州召开了

2006

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会上荣幸


4


地邀请到了科学院基础局黄勇副局长和高技术局化工处白 路娜老师的参加,他们为


实验室的发展提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本届学术会上很 高兴地邀请到苏州


大学的沈琪教授和复旦大学的赵东元教授分别作了题为

“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


内酯开环聚合的研究”和“

有序介孔高分子碳 的合成与结构

的学术报告。会议就


实验室今后的学术发 展方向、优秀人才的引进尤其是金属络合物化学方面的人才引


进工作和实验室如何保持并 发展研究特色及优势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七.获奖情况


麻生明研究员等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题目:金属参与的联烯化学中的选择性调控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题目:过渡金属卡宾和卡拜络合物化学研究


上海市第三届青年科技英才


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获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


Eli Lilly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 in China (ELSEA)


获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陈家碧研究员等



丁奎岭研究员


唐勇研究员


钱长涛研究员


姜标

研究员


丁奎岭研究员


丁奎岭、麻生 明和唐勇

3

位研究员获中科院研究生院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王兴旺博士


陆梁华博士




获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沈增明、邓贤 明和荆庆

3

位博士获中科院研究生院优秀毕业生


陆梁华博士

获中科院研究生院三好学生标兵称号


实验室

6

名学生

中科院研究生院三好学生称号


(叶龙武、舒伟,陈敬金、王庆刚、李跃辉、陆梁华)


郑君成和顾振华

2

位博士获罗氏创新化学奖


5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第二届第一次会议简报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 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今年

10

17

< p>-


19

日在苏州召开,

十八位学术委员中有十五位出 席会议,

中科院基础局黄勇局长和


高技术局化工处白路娜老师与会指导。 会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丁奎岭研究


员主持。这次会议的议程是

1 )

室主任作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

2)

专家学术报告和


交流,

3)

部分课题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4)

国际学术会议介绍,

5)

实验室今后工


作讨论。



.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唐勇研 究员汇报了实验室一年来的工作


唐勇常务副主任首先欢迎并感谢各位领 导和专家的到会,并感谢大家在过去一


年中对我们实验室工作的大力指导和支持。然后他 汇报了实验室一年来的工作,主


要是研究工作及其水平

(包括基础研究、

国家需求和研究成果)

实验室建设和人才


培养(包括科研梯队、研究生培养和创新文化建设)

,项目申请及执行,课题管理,

< p>
学术活动,存在的问题等六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对实验室一年来的重要科研进展作

< br>了较为详尽的报告。



二.专家学术报告和交流


会上由

苏州大学沈琪教授

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

分别作了题为“稀土金 属有机


配合物催化内酯开环聚合的研究”和“

有序介孔高分子碳的合成与 结构

”两个精彩


的学术报告,与会代表对每一个报告都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和交流。



.

课题组工作进展汇报和讨论


这次会上共有六个课题组进 行科研工作进展汇报,分别由上海有机所施敏研


究员

(

基 于联萘胺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

、上海有机所陈耀峰研究员

(

硼杂苯稀


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 /p>

、上海有机所游书力研究员

(

布朗酸催化


的 不对称傅克反应

)

、上海有机所唐勇研究员

([O


-


NX]

钛配合物在烯烃聚合中的应


)

、大化所余正坤研究员

(

利用过渡金属卡宾化合 物的有机合成与催化研究

)

和上海


有机所李玉学副研究员

(

计算化学在金属有机中的应用

)

到会汇报交流工 作。委员们


6


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进展情况和 今后

工作设想,并就研究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


意见和建议,进行了 广泛的学术交流。



四.国际学术会议介绍和讨论


本次会上共介绍了三个国际会议和两个双边会议的内容:


1

、南开大学的王佰全教授介绍了今年

7

月在西班牙召开的

XX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会议的情况

,

重点介绍了大会报告的相


关内容,我室的麻生明研究员在会上做了邀请报告。


2

上海有机所的麻生明研究员介绍今 年

6

月在墨西哥召开的

16


th


IUPA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rganic Synthesis

会议的情况

,

重点介绍了和金属有


机化学相关的一些大会报告,我室麻生明研究员在会上做了邀请报告。


3

、上海有机所的丁奎岭研究员介绍今年

7

月在日 本召开的

12


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ymers and Organic Chemistry

会议的情况。


4

、上海有机所的侯雪龙研究员介绍了今年在法国召开的

2006

年中法双边会议和在


中国苏州召开的

2006< /p>

年中瑞双边会议的具体情况。


通过这些介绍和讨论,使到 会代表及时了解国际上金属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和


掌握目前文献还来不及报道的热门学科 前沿资料,对拓宽工作思路起到了一定的作


用。



五.今后工作讨论



会上委员们

就实验室今后的学术发展方向、优秀人才的引进尤其是金属络合物

< p>
化学方面的人才引进工作和实验室如何保持并发展研究特色及优势等方面展开了热

< br>烈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作为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学术研 究方向,


要坚持自己的特色,才能保持并增加实验室在国内国际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而 目


前国内从事络合物研究的学科带头人比较少,大家都不太愿意做,因为这方面的研


究出成果比较慢,经费难以申请,在当前国内的研究大环境下生存不太容易,因此

< p>
实验室要创造条件招聘并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保持实验室在这方面原有的研究特色。


同时大家意识到金属有机中没有研究到的金属还很多,研究范围需拓展。


7


2006

2007

资助课题一览表




2006-01

陆熙炎

上海有机所

二价钯催化的芳基对碳

-

杂原子重键的


加成反应


2006-02

麻生明

上海有机所

金属参与的偶联反应研究


2006-03


2006-04


2006-06


2006-07


2006-08


2006-09


2006-10


2006-11


2006-12


2006-13


2006-14


2006-15


2006-16




侯雪龙


陈家碧




丁奎岭



刘元红


陈耀峰


李玉学




席振峰


周锡庚


上海有机所


上海有机所


上海有机所


上海有机所


上海有机所


上海有机所


上海有机所


上海有机所


上海有机所


浙江大学


苏州大学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钯催化烯丙基取代的选择性研究


从双金属端羰基化合物合成金属桥卡宾和


桥卡拜络合物的研究


基于环芳烷骨架的配体合成及其在不对称


合成中的应用


有机功能小分子在

Baylis- Hillman

反应中的


立体选择性控制研究


手性催化剂负载化的新方法研究:手性催化


剂的自负载


一些新型的叶立德成环反应研究


基于共轭双炔与多炔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


形成及反应化学研究


硼杂苯稀土烷基和胺基化合物的合成及


催化性能研究


Au

Pd

非对称催化加氢机理的对比理论研究


过渡金属参与下亚烃基环丙烷和亚烃基苯并

?


环丙烯的高选择 性反应


氮杂环卡宾稀土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及反应性能


双铜有机合成试剂的合成与应用


稀土引发的硅自由基催化反应研究


8




2006-17

王佰全

南开大学

侧链官能取代的环戊二烯或茚与金属羰基


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2006-18

王绍武

安徽师范大学

稀土金属化合物引发的芳香醛新型歧化


反应研究


2006-19

秦金贵

武汉大学

金属络合物强双光子吸收材料的设计、合成


2006-20


2006-21


2006-22


2006-23



2006-24


2006-25


2006-26


2006-27


2006-28


2006-29


2006-3O


2006-31




甘良兵


朱成建


陈忠宁




周永贵


苏成勇


郎建平


施章杰


吴劼


张兆国


余正坤


游书力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福建物构所


淮北煤炭


师范学院


大化所


中山大学


苏州大学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交通大学


大化所


上海有机所


与性能


由富勒烯过氧化物制备富勒醇的研究


手性金属配合物诱导的不对称多组分


合成反应


金属有机炔分子光电功能材料


过渡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有机合成


中的应用


钯和镍催化的不对称氢化研究


线性和三角架氮杂环金属配位光分子


材料的控制合成


具有胺基稀土含硫醇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


性能研究


过渡金属催化的氧气作为氧化剂的氧化研究


铑催化的芳基磺酸酯偶联反应研究


富电子、大位阻膦配体的合成及其在催化


反应中的应用


利用

1-

炔基

Fischer

卡宾化合物的含氮


功能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金属杂环卡宾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反应


化学研究


9






2006

年全室专利申请、授权一览表


2006

年申请专利





专利名称

申请日

专利号

发明人


麻生明


陆平、


侯海荣、


韦捷敏、


何绮雯、


陆梁华、


顾振华、


姜雪峰、


金鑫


姜标


赵小龙、


王万军、


徐向亚


姜标


赵小龙、


王万军、


董佳佳、


徐向亚


姜标


赵小龙、


王万军

< p>
2005.04.14


一类

2

-氮杂的甾体 骨架化合


1

分案提交日

2.5


物和合成方法


2006.08.31


高对映体选择性制备

2

-二苯


2

甲基亚磺酰基-乙酰胺单一对

2006.02.17

2.X


映体的方法


3


高对 映选择性制备

(S)-

奥美拉


2006.02.17

2.4


唑的方法


[(

取代的吡啶基

)

甲基

]

亚磺酰

< p>
4


基-

1H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

2006.02.17

2.9


其对映体的锌盐的制备方法


4,4-

二取代的

-3,4-

二氢

-2(1H)-

< br>姜标


5


喹啉酮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和


2006.04.07


2.6


董佳家


应用


姜标


6

制备光学纯阿巴卡韦的方法

2006.06.13

2.8

赵小龙、


王万军


黄浩、


酸和丙酮水溶液一步法制备酸

曹星欣、


7

2006.07.14

2.4


性棉酚衍生物的方法

姜海霞、


姜标


乙氰菊酯的光活异构体、制备

姜标


8

2006.12.01

2.0


方法及其用途

汪桦


Zr

化合物在催化水杨酸类化合

高骏、


9


2006.05.26

2.3


物的清洁硝化方法中的应用

郭英文、


10


施敏


蒙脱土催化合成萘和茚衍生物

陆建梅、


10

2006.10.13

2.4


的环境友好方法

施敏


手性膦硫脲化合物、合成方法


时永灵、


11

及其应用

2006.11.10

2.7


施敏



联萘酚骨架的取代双齿亚邻酰


丁奎岭


12


胺配体在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

2005.06.09

2.3


赵宝国


的应用


丁奎岭


侯雪龙、


李欣、


一种丙烯氢甲酰化催化体系和

朱霞珍、


13


2006.12.22

2.2


方法

吴良泉、


蒋文、


赖春波、


陈建伟


唐勇


高明丽、


王聪、


14


烯烃聚合催化剂

2006.04.21

2.7

孙秀丽、


谢作伟、


高原、


马志


唐勇


孙秀丽、


刘博、


一类单活性中心齐革勒-纳塔


15

2006.05.22

2.8

马志、


烯烃聚合催化剂


王聪、


高原、


杨小红


唐勇


马志、


一类含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及

杨小红、


16

其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中的

2006.05.22

2.2

刘博、


应用

孙秀丽、


高原、


王聪


一种非茂金属聚烯烃催化剂在

唐勇


17

合成乙烯

/

极性单体的共聚物

2006.07.14

2.7

王聪、


中的用途

郭阳辉、


11


孙秀丽、


刘博、


高原


唐勇


高明丽、


一种非茂金属聚烯烃催化剂在


王聪、


18

合成乙烯

/

环状烯烃共聚物中

2006.07.14

2.1


谢作伟、


的用途


孙秀丽、


刘博


刘元红


3-

位取代中氮茚类化合物和高


19

2006.11.06

2.X

宋智泉、


效合成方法


闫彬


邓敏智


一种制备

< p>2

-酰基-

4

-烷基苯


20


2006.03.24

2.3

严政军、


酚的合成方法


李超忠











12


2006

年授权专利





1


专利名称


专利号


发明人


麻生明


段德慧、


王意中


麻生明


金鑫


蔡杨君


麻生明


吴滨


姜标


储惠兰


施敏


崔世聪


施敏


邵黎雄


丁奎岭


赵东波


丁奎岭


赵东波


唐勇


孙秀丽、


胡蔚秋


唐勇


张玉良


万小兵、


孙延晖、


罗云飞、


张兆国


张兆国


王峰、


童晓峰


4

位含有芳基取代基的

γ-丁烯酸内酯及


ZL 01131977.1


其固相合成法


1

2-

二烯丁酸甲酯的生产方法物

ZL2.1

2


3


4


5


6


7


8


9


E-

?

-

氯代亚烷基

-

?

-

内酰 胺化合物、

合成方


ZL2.2


法及其用途


碘酸盐类组合物及其在环境消毒中的应用

ZL03117027.7


苯酚类化合物的绿色硝化方法

ZL02145268.7


铃木偶联反应合成

1,1, 2-

三芳基

-1,3-


ZL2.0


二烯类化合物


香豆素二聚体的光学拆分方法

ZL01126762.3


含手性四元环骨架的新型膦配体、合成方< /p>


ZL03115826.9


法及其用途


烯烃聚合及共聚合催化剂、合成方法及其


ZL01126323.7


用途


ZL2.6


10


乙烯齐聚催化剂、合成方法及其用途


11


手性膦配体、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


ZL2.7


中的应用


一种多取代苯并杂芳环及一步合成多取代


ZL2.8


苯并杂芳环的方法


12





13



2006

年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来访人员名单



冯小明教授





四川大学

2006,2,28


Prof. Gregory R. Cook


Prof. A. Berkessel


美国

North Kakota State Univ.

2006,3,20


德国

Chemie der Univ. Zu Koeln 2006,3,29


德国

Technische Univ. M

ü

nchen

2006,4,7


美国

Univ. of Texas at Austin


日本理化研究所


2006,5,18


2006,5,24


Prof. Thorsten Bach


Prof. Michael J. Krische


周绍满


Dr. Boping Liu







日本

Japan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6,13


2006,6,26


2006,7,3


2006,10,12


张绪穆教授








美国宾州大学


Prof. Lutz H. Gade


Prof. H. G

. Alt


德国

Univ. of Heidelberg


德国

Univ. of Bayreuth


Prof. Shannon S. Stahl

美国

Uni. of Wisconsin

Madison 2006,10,31


Prof. Hans-Joachim Hn?

lker

德国

Technische Univ. Dresden

2006,10,31


Prof. Tsuneo Imamoto


Prof. Remi Chauvin


Prof. Claude Lapinte


Prof. Hubert Le Bozec






日本

Univ. of Chiba


法国图卢兹大学











2006,11,2


2006,11,6


2006,11,7


2006,11,7


2006,11,7


2006,11,7


2006,11,23


法国

Univ. of Rennes 1


法国

Univ. of Rennes 1


法国

Univ. of Rennes 1


法国

Univ. of Rennes 1


美国

Uni. of Wisconsin


Prof. Jean-Fran?

ois Halet


Prof. Vé

ronique Guerchais


刘国生博士


14


00

六年专著目录




专著

(

章节

)

题目



作者


麻生明


魏晓芳


专著名称

出版社名称

年份

页码

主编姓名


< p>出


2006


全文

麻生明


反应

版社

293

魏晓芳


356



Xue

Long

Progress

in

Pergamon:

2006


30


G

.

W.


Furan and Benzofuran

Hou,

Zhen

Heterocyclic

Amsterdam

Gribble



Yang and H.

Chemistry

,

and

J.

A.


N. C. Wong

V

ol. 18

Joule,



不对称

Baylis-

徐永梅,


2005

316-


李月明,


330


范青华,

Hillman

反应

施敏

反应

阪社


陈新滋


芳烃官能团化的

施敏,


2006

434-


何鸣元


469


绿色化学

赵刚

机< /p>

版社



绿色化学


烯烃复分解反应

罗治斌、

< p>中

科学出版社

2006

92-95


研究进展

丁奎岭、

2006

科学发


戴立信

展报告


15


00

六年论文目录


课题负责人:陆熙炎

课题编号:

2006-01


1.

Phosphine- Catalyzed

One-Pot

Synthesis

of

Cyclopentenes

from

Electron-Deficient


Allene, Malononitrile and Aromatic Aldehydes


Lu, X.*; Lu, Z.; Zhang, X.


Tetrahedron

2006

,

62

, 457-460.



2. Highly E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Benzene Ring in Carbazoles by Palladium-Catalyzed


Endo

-Mode Oxidative Cyclization of 3-(3

-Alkenyl)indoles


Kong, A.; Han, X..; Lu, X.*


Org. Lett

.

2006

,

8

, 1339-1342.



3.

Palladium(II)-Catalyzed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

Z

)-a-Alkylidene-g- Butyrolactams


from (

Z

)-

N

-Allylic 2-Alkynamides. Total Synthesis of (-)-Isocynometrine


Xu, W.; Kong, A.; Lu, X.*


J. Org. Chem

.

2006

,

71

,

3854-3858.



4.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exocyclic

double

bond

of


N-tosyloxazolidinones

catalyzed

by

a

neutral

rhodium

complex

and

its

synthetic


applications


Shen, Z.; Lu, X.

*; Lei, A.


Tetrahedron

2006

,

62

, 9237-9246.



5. Palladium(II)-catalyzed addition of arylboronic acid to nitriles


Zhao, B.; Lu, X.*


Tetrahedron Lett

.

2006

,

47

, 6765-6768.



6.

Palladium- bipyridine

catalyzed

conjugate

addition

of

arylboronic

acids

to


???

-unsaturated carbonyl compounds in aqueous media


Lin, S.; Lu, X.*


Tetrahedron Lett

. 2006

,

47

, 7167-7170.



7.

Palladium(II)-Catalyzed

Tandem

Intramolecular

Aminopalladation

of


2-Alkynylanilines

and

Conjugate

Addition

for

Synthesis

of

2,3-Disubstituted

Indoles


Derivatives


Shen, Z.; Lu, X.*


Tetrahedron

2006

,

62

, 10896-10899.



8. Cationic Palladium(II)-Catalyzed Addition of Arylboronic Acids to Nitriles. One-Step


Synthesis of Benzofurans from Phenoxyacetonitriles


Zhao, B; Lu, X.*


Org. Lett

.

2006

,

8

, 5987-5990.



9.

Cationic

Palladium

Complex

Catalyzed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Intramolecular


16


Addition of Arylboronic Acids to Ketones. A Convenient Synthesis of Optically Active


Cycloalkanols


Liu, G.; Lu, X.*


J. Am. Chem. Soc

.

2006

,

128

, 16504-16505.




课题负责人:麻生明

课题编号:

2006-02


1.

From

allene

to

allene:

a

palladium-catalyzed

approach

to

-allenyl

butenolid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the synthesis of polysubstituted benzene derivatives


Shengming Ma*, Zhenhua Gu and Youqian Deng



Chem.



Commun.

2006

, 94-96.



2. Gold-Catalyzed Cyclization of Enynes


Shengming Ma, Shichao Yu, Zhenhua Gu


Angew. Chem. Int. Ed.

2006

,

45

, 200-203.



3.

Water-Compatible

Highly

Active

and

Reusable

PEG-Coated

Mesoporous

Silica


Supported Palladium Complex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uzuki Coupling Reaction


Qing Yang, Shengming Ma,* Jixue Li, Fengshou Xiao,* and Hai Xiong


Chem. Commun.

2006

, 2495-2497.



4. Sequential Rearrangement of 1,2,4

Z

,7-Tetraenes Involving [1,5]-Hydrogen Migration


and Electrocyclization: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Eight-membered Cyclic Compounds


Shengming Ma* and Zhenhua Gu


J. Am. Chem. Soc.

2006

,

128

, 4942-4943.



5.

Pd(OAc)


2


-Catalyzed

Coupling-Cyclization

of

2,3-Allenoic

Acids

and

Methyl


Propiolate:

An Unexpected

?

-Bond Migration Proceeds

Through Double

1,7-Hydrogen


Shifts


**


Zhenhua Gu and Shengming Ma*


Angew. Chem. Int. Ed.

2006

,

45

, 6002-6005.



6.

Pd(Ar- BIAN)(Alkene)-Catalyzed

Highly

Chemo-,

Positional-

and

Stereo-selective


Semi- Hydrogenation of 1,2-Allenylphosphonat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Hao Guo, Zilong Zheng, Fei Yu, Shengming Ma,* Alexandre Holuigue, Dorette S. Tromp,


and Cornelis J. Elsevier,* Yihua Yu


Angew. Chem. Int. Ed.

2006

,

45

, 4997-5000.



7. Palladium(0)-Catalyzed Highly Regio- and Stereo- selective Addition of Organoboronic


Acids

with

1,2-Allenylphosphonates

Forming

Tri-

or

Tetrasubstituted


1(

E

)-Alkenylphosphonates


Shengming Ma,* Hao Guo, and Fei Yu


J. Org. Chem.

2006

,

71

, 6634-6636.



8.

Palladium- Catalyzed

Functionalization

of

Indoles

with

2-Acetoxymethyl- Substituted


Electron-Deficient Alkenes


17


Shengming Ma*, Shichao Yu, Zhihua Peng, and H. Guo


J. Org. Chem.

2006

,

71

, 9865-9868.



9.

Ring-Opening

Cyclization

of

Alkylidenecyclopropyl

Ketones

with

Amines.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2,3,4-Trisubstituted Pyrroles


Lianghua Lu, Guofei Chen, Shengming Ma*


Org. Lett.

2006

,

8

, 835-838.



10.

The

cyclopropyl

effect

on

the

regioselectivity

of

coupling

reactions

involving

the


lithiation of 1-cyclopropyl-2-arylacetylenes


Shengming Ma* and Qiwen He


Tetrahedron

2006

,

62,

2769-2778.



11.

Highly

Efficient

Suzuki

Coupling

Reaction

of

?

-Chloroalkylidene-

?

-lactones

and


?

-lactams with Organoboronic Acids


Shengming Ma*, Xuefeng Jiang, Xin Cheng, Hairong Hou


Adv. Synth. & Cat

.

2006

,

348

, 2114-2124.



12. Controllable [2+2]-Cycloadditions of 1,5-Bisallenyl-Substituted Compounds


Shengming Ma*, Xuefeng Jiang, and Xin Cheng


Angew. Chem. Int. Ed.

2006

,

45

, 8009-8013.



13.

Copper(I)

Chloride

Mediated

Cyclization

of

Optically

Active

2,3-Allenoic

Acid

or


1:1 Salts of Optically Active 2,3-Allenoic Acids with Chiral Amines


Shengming Ma*, Zhanqian Yu


Synthesis

2006

, 3711-3714.



14. Transition- metal-catalyzed reactions of allenes


Shengming Ma


Pure Appl. Chem.

2006

,

78

, 197-208.



15.

Studies

on

the

Cu(I)-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anti

-Carbometallation

of

Secondary


Terminal Propargylic Alcohols


Zhan Lu and Shengming Ma*


J. Org. Chem.

2006,

71,

2655-2660.



16.

Electrophilic

Interaction

of

2,3-Allenoates

with

PhSeCl.

An

Unexpected

Highly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3-Phenylseleno-4-oxo-2(

E

)-alkenoates


Guofei Chen, Chunling Fu,* and Shengming Ma


*



J. Org. Chem.

2006,

71,

9877-9879.



17. Studies on Electrophilic Addition Reaction of 2, 3-Allenoates with PhSeCl


Guofei Chen, Chunling Fu,* and Shengming Ma*


Tetrahedron

2006,

62

, 4444-4452.



18.

Copper(I)-Mediated

Highly

Stereoselective

Syn

-carbometalation

of

Secondary

or


18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3 18: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4790.html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