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掏鸟大学生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对策分析-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3 19:07
tags:

-

2020年12月13日发(作者:叶子楣)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对策分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

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启动,我国教育事业又将进入一


个改革发展 的新时期。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

提高高等学校办


学质 量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今后十年高等教育事业主


要任务,积极举措,探索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


竞争力同样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999

年高校推行扩招政策以来, 高等教育规模呈显著增幅,


大学生由原来每年不到

700

万人一跃而为

2979

万人。据统计,


目前我们有大学学 历的人口是

9830

万人,

2020

< p>年,

只需每年


增加

1.6%,

也就是 每年增长

50

万人,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


可以达到< /p>

40%

的目标,换句话说,十年之后,中国可能拥有

2

亿


大学学历人群,

超过目前世界第五人口大国巴西的总人口数。


方面,

高校扩招,

使数以万计的适龄青年获得 了进修深造的机会,


国民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从过去的“精


英”滑落为“蚁族”而在就业市场举步维艰。


二、政府部门应对措施与态度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

如果说


2009

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2010

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


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

那么,

2010

年的毕业人数

630


万,

< p>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

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


想而知”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

2010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


作视频会上如是说。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


难点问题。虽然政府、社 会、高校甚至家庭为“80

后”、“90


后”大学生就业出台了很多政策 、

采取了许多措施,

但面对庞大


的就业人口数量和有限的 就业岗位,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呈现


“僧多粥少”的局面。

究其具体原因 ,

经济学界人士认为主要是


经济结构与地域发展不平衡;

社会学家坚持观点认为:

大学生和


他们的父母就业观念上存在难以平复的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绝大


多数家庭对教育的高投入,

就业 的期望自然伴随其提高,

甚至出


现“啃老一族”“有业不就”的现象;< /p>

还有观点认为,

扩招后大


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 育,

大学生教育质量普遍下降


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置疑的问题 等等,

各执一词,


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剖析了大学生就 业难的原因,

这些观点、


论不无其道理。

笔者站在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角度,

认为大学生就


业难的主要症结在于当 前的人才培养体制上,

现有教育环境下培


养的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理论 脱离实践”,

“缺少实际操作技


能”等现象,教学与实践严重脱钩。有专 家预测,

2020

年北京


技能人才总需求量将达到

400

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需求量为


120

万 ,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行业仍存在很大缺口。


到那时面对

2< /p>

亿大学毕业人口的庞大队伍,

如果不改变现有的就


业环境,

“蚁族”群落也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今年三月就业“畸


形 ”――“蚁族”挣扎在就业线上下之际,

中国部分地区还存在


“用工荒” ,

尤其是缺乏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这一现象会


继续 重演。


欣喜地是教育部的相关负 责人和教育专家也注意到了这个


问题的严重性,在

2010―20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


要》

向社会征求意见过程中,

有专家提出“结构性矛盾最根本问


题是劳动者的素质,

很多高校毕业生 都没有专业技能以适应岗位


的需求。

”,

“而这个问题在 我们国家加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


后显得更为突出”;

教育部部长袁贵人 特别强调“这次改革与过


去改革相比,

我们着重推行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

“这次的位


置排序是先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说起,

然 后是考试招生制度,


次是学校制度、管理制度”。


三、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分析


结合当前在校大学生实际状况和教育特点,

笔者认为要提升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方面应该将就业工作作为系 统工程,

由专


门的机构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有组织有 计划地逐步开展;


一方面,

加强培养体制改革与创新,

着力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方向


迈进。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


1.

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完成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辅导


的转变,全面系统地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择业 能力。目前,绝


大部分高校主管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是招生就业处,

直接 承担该


项工作是下属的就业办公室,

各学院主要承担该项工作的主要是< /p>


主管毕业年级的辅导员。虽然也开展职业能力测试、职业辅导、


就 业市场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工作,但由于人手少、事务性


工作多、

历 届毕业学生规模大等原因,

他们工作重心主要在毕业


安置方面,如毕业政 策研究与决策、接洽用人单位、组织大型招


聘会、毕业动态统计与分析等。难免出现工作 力度不够,覆盖面


不广等局限,

而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教育工作,

不仅仅是一项行


政事务性工作,

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不仅需 要系统地掌握教


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对国家政策、国际经


济发展趋势、

与各学科紧密联系的各行业的发展态势等有全面的

< br>分析和研究,能熟练掌握应聘、咨询技巧,能为同学们提供建设


性和指导性的建议 意见。

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


大学生就业 指导中心,

由学校安排编制组建一支专业化、

专家化、


职 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就业指导中心可以依据大学生心理咨询


中心模式组 建,

直接挂靠学工部。

它的工作宗旨是帮助同学们做


出有 意义的受用终生的职业抉择,

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工作


内容包括教学、培训、咨询等;工作对象不仅仅是大四毕业生,


而是面向所有在校大学 生;

工作方式上分类指导、

区别对待。

如:


将职业生涯规划课、

就业指导课纳入必修课,

大一开始进行职业


教育,

大三大四重点进行就业指导,

由专业指导老师进行系统授


课,通过丰富的课堂知识,增强职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和择业


技能;< /p>

开展大学生就业技巧培训、

从业工作人员如辅导员工作技


能 培训等提升就业水平;

设立就业指导咨询点,

长期为同学们提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3 19: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4881.html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对策分析-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