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
——挑战与机遇并存
摘要:
经济发展与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扩大社会就业岗位 的
基础。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
就业问题已成为党和 政府关注的重点,
而大学
生就业更是就业问题的焦点。所以我们要学会抓
住机遇,迎接挑战。
关键字:
经济形势
挑战
机遇
大学生
就业
正文:
近几周来,
我每天都会上网进行在线学习形势与政策的相关内容,
并听了形
势与政策的相关讲座,
使我了解了当前中国以及国际的 形势与政策,
使我在繁重
课业及压力下变得日益淡薄的爱国意识重新被激
发起来,
本不关心时事的我都由
此培养了对政治的浓厚兴趣。
报刊等途径,
我对当前的形势也有了些
微
了解,
其中最令我关心的要数当前国际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了。
因为再
过不了多久,
我也将走进社会,
加入上班族的行列中去,
而当前国内就业困难带
来的压力不容忽视。寻找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机遇与挑
战并存的形势。
近两年,大学生就业已逐渐成为世界性难题。据统计,
目前全世界有
15
亿
年龄在
12
至
24
岁的青年,其中的
13
亿生活在发展 中国家,这个数字比世界历
史上的任何时候都要多。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这么多年轻人,
既意味着将会拥有
人数更多、
也意味着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
就会有
更多的人找不到好工作。
与此同时,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 ,
不少企业的
招聘计划被冻结或缩水,
对原本就面临巨大 就业压力的
2013
届大学毕业生而言,
无疑是雪上加霜
。
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
2009
年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由于解决
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
很重,
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
期,
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 年增量多、
压力大,
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
相
对趋紧。
在中国毕业生网发布的
2008
年和
20 09
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
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
学生就业形势,而根据
2008
年的大学生
就业情况来说
,
我们应该用
“就业冬天”
来描述
2009
及
10
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如今席卷全球的金
融危机对
2011
到
2013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产 生仍然有极大影
响,但经济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仍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
据教育部的统计
,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
559
万人 ,比
2007
年增
加
64
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
2009
年高校毕业生规模
达到
611
万人,比
2008
年增加
52
万人,
2010
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
630
余万
人,比
2009
年增加
19
万人。
二、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前,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己经形成了用人单位的买方市场,
加之用人单位的
用人自主权不断扩大
,
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越来越高。
1
、
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要求越来越多。
市场经济 条件下,
用人单位作为
“自
主管理”
、自 主经营的利益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他们首要的目标。一般情况
下,
应 届毕业生需要经过一个熟练和培训过程,
才能熟悉新的岗位,
才能发挥其
潜能和作用。
所以,
从短期来看,
聘用无经验的新 手不如聘用有经验的员工更利
于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来 说,
工作经验最为缺乏。
尽管大部分
高校毕业生在高校学
习期间,
都参加过实习,
但由于时间短,
实习的深度一般也
达不到专业工作的水平。
所以,
现在有很多用人单位喜欢招聘有 几年工作经验的
往届毕业生,
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
用 人单位招聘对工作经验的要求,
无疑对
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是一种严峻
挑战。
2
、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用 人单位都把学历作为能力大
小的一大标准,认为学历高,能力相应就强。再者,部分单位
把员工的高学历作
为美化单位形象、提升单位知名度、装点单位“门面”的重要手段,所
以,在招
聘员工时,
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直接导致 现实的毕业生就业中,
研究生较
受欢迎,本专科生备受冷落。这种招聘的
“高学历门槛”人为地给大学毕业生设
置了就业障碍。
此外,
< p>用人单位招聘在注重学历的同时,也比较看重和青睐名牌
高校毕业生
,
而对一般的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不屑一顾,
这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
业形成挑战。
三、就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快
当今时代,
科技迅猛发展,
生产结构的调整日益加快,< /p>
市场需求结构急剧变
迁,
一些落后的产业逐渐被淘汰,
而另外一些新兴产业和部门迅速成长,
相应的
新的就业岗位迅
速出现,
需要大量的新型人才。
为此,
要求高等教育适应这种变< /p>
化,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但是,由于高校自身和其他多方面的原因,高校的
现有专业结构不能及时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直接导致大学生在校所学专业
与现实社会需求的矛盾,出现有者不需,需者无有,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导致
结构性待业。随着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
-
-
-
-
-
-
-
-
-
上一篇: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