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东华大学松江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的认识实践报告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3 19:16
tags:

-

2020年12月13日发(作者:鲁敬庄)


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的认识实践报告


——主观就业认识方向


于浩


作为一名大学生,

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

也要对自身未来有一个良好的规划,


们终将走上社会,也必须 走上社会,以此来证明我们的价值,回报祖国的培养。然而,我们


必须认识到目前的就业 形势,

从而能够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学校的毛概社会实践调查中


选用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的认识作为课题,一来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党中央、

< p>
国务院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关 系到现


代化建设、

社会政治稳定和实现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全 局性问题。

二来我们作为


一个大二学生,这个问题的研究对我们自身也十 分有益。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

我们小 组在前期相关信息调查中分成两个调查小组,

一组负责网上


公布信息的调 查,另一组负责图书馆文献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目前已有的教育现状。


在《国家中 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中提出,到< /p>

2010

年中国要进入世界人


才强国行列,

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

1.14

亿人增加到

1.8

亿人,

全国主要劳动人口受高等教


育比例将翻一番;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提出,

2009-2020


年,高等教育总规模从

297 9

万人增加到

3550

万人,毛入学率从

24.2 %

提高到

40%

,主要劳


动年龄人口(< /p>

20-59

岁)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从

9.9%

提 高到

20%

。这些目标体现了高等教


育发展规模将一直保 持稳步增长趋势,

届时毕业生的增加将直接影响到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不仅仅是外部因素的影响,

学生内部因素也对就业率有 很大的影


响,对此,我们展开了相应调查。


问卷调查结果


在结束初步信息采集后 ,

我们又采用两种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

其中我主要< /p>


负责了浙江工商大学的问卷调查。

问卷总共分发

100

份,

实际得到有效数据

100

份。

其中 包


含被调查人基本信息、选择题、判断题以及主观题四部分。被调查人群中男性占

35%

,本科


在读占

84%

,毕 业生占

16%

。在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后得到相应信息,提炼得到:大部分大学


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在面对就业形势时,直接就业、继续深造、创 业三种方向占


主要地位,且占百分比相近;普遍大学生认为自身学的专业在未来就业中起 到的作用不大;


46%

的学生了解招聘信息主要来自学 校组织的招聘会,

其中毕业生占大部分;

大学生一开


始对 于就业期望主要偏向自身热爱与薪资要求,

且男生主要偏向对工作的热情程度;

大 学生


对于未来就业能力主要来自专业知识的储备;大学生普遍反映在求职过程中缺乏求职 技巧,


其次是对于用人单位学历

“高消费”

的无奈。在判 断题中可以得出:

在大学生对于就业认识


的认识中,自身焦虑水平、学生 主体意识、学历、政治思想教育对就业率影响较大,而性别


歧视问题则只有

21%

的大学生认为存在影响。

在主观题中,

提到了

< p>“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好用”


问题,表明了当下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在得到的

100

份问卷中主要有

9


种看法 :

1

、大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现象。

2

、学校教 育方式太过传统,应该改革。

3

、这


是一种偏激的方法。

4

、企业缺少与学校的互动、希望企业可以多走进校园。

5

、这是一种社


会现象的反应,学生学的东西太理论化了,没有实际作用。

6

、政府、学校、学生、企业没


有做好自身定位工作。

7

、大学生一直待在校园里,缺少了对社会的了解。

8

、国 外的一些学


校分成研究类与技术类,我们国内的学校应该学习他们。

9< /p>

、没看法。


结论


在我负责的学生主观意识方向,

结合已掌握的数据,< /p>

我认为学生的焦虑水平、

主体价值


的认识对学生就业影响较 大。


焦虑性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学生对于未知事物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性,

而焦 虑水平则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心


态与就业行为。

当一个预料到外部不明的 危险刺激会对自身产生威胁,

而又感觉到没有能力


应付时,表现出来的焦 虑感将会导致错误的产生,

或者采取回避方式,

不利于就业。我认为


解决忧虑的问题,

首先要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知道自己的优势所 在,

知道自己的个性


特点更适合做什么工作,

自己喜欢做 什么工作,

自己需要什么工作,

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干什


么 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

面对就业现状,

首先要调整就业期望值,

克 服过度焦虑。

现在的就


业市场上,

用人单位找不到人,< /p>

大量毕业生无处可去的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的


就业期望值普遍 较高。

要顺利就业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优势,

从而有一个合理


的优势,即在就业时不要求全责备,

不要期望太高,要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 从而扬长避


短,

让自己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其次是树 立自主择业的就业观。

就业观是学生的世界观、


道德意识以及心理情况的 综合性表现,

现在很多大学生属于独生子女,

在家庭中总是处于中


心地位,

过多的呵护使得他们缺乏自主能力,

因此在面对就业时,

往往不能很好地抓住机会,


反而消极等待,

等待别人给自己工作 。出现这种现象时,

学生应该主动认识到自身缺点,并


勇于面对,积极改 正,认识到就业是自己的责任,应自己承担,而不是一味的依赖别人。在


就业中学会主动 出击,主动寻找机会,主动搜集相关的就业信息,

成为一个独立的、有思想


的人。面对就业大浪潮,创新就像是其中的漩涡,迸发出强大的力量,拥有创新的就业观,

是为自己开辟出新天地的基石。

目前,很多家长毕业生认为,

在国营单位、< /p>

事业单位找到一


个稳定的工作才算是拥有了一个好的职业,

才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而对一些合营合资企业不


屑一顾,面对现在多元化 的经济社会,这样的就业观已经显得过时。面对就业,不能抱有偏


见的思想,

< p>要树立新的就业观,

与时俱进,

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才能 不被这个时代淘汰。


学生主观意识对就业的影响


在问卷调 查中,

很多毕业生对自己未来依旧处于迷惘的认识阶段,

他们大多没有一个确


定的方向和准确的目标,

缺少自信心和主体意识,

不知道自己 拥有什么,

不知道自己能做什


么,不知道自己在这四年之中到底获得了什 么。相反的,也有人极具主观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填写问卷时能够侃侃而谈,

< p>激动地说着他们的梦想和人生规划,

积极参加学习和实践活动,


面对 竞争,

表现出来的不是怯懦,而是以一种积极地状态迎接挑战,在谈及就业问题时,也

< p>
表现出来明显的担忧,

却没有害怕,

敢于直面严峻的就业形势。

然而有明确目标的终究占少


数,大多数学生主体意识依旧不强,主要表现为:

1

、自身定位不清,没有做好合适的职业


生涯规划。

自身定位不清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方向不明确,

逐渐变的盲目,

产生依 赖心理或


者干脆随便找一个职业。也有人太过高估自身,对用人单位过分挑剔,从而失去 就业机会。


而在在读学生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很多人怀揣远大的梦想,< /p>

却因为缺少正确的生涯规划,


往虎头蛇尾,

最终放弃自己的梦想,

随波逐流,

四处碰壁。

2

专业能力不强,

学习意识弱。


这种现象一般在就读期间 就开始存在,

不管是否具有目标,

或自大或自卑,

对于专业知识的


不看重,最终将导致毕业时能力低下,缺少竞争力。所以在学生时期,

就 要提高自主学习意


识,学会探索,对知识抱有一颗好奇之心。

3

、缺少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目前的很多工


作中,

很少会要求一 个人单独完成一项工作,

更多的是团队合作。

这便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

< p>
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招聘期间也会特别关注一个人的涵养而不是单独注重专业技 术能力。


感悟


在进行完相关调查研究后,

我深刻的认识到就业是一门 很深的学问。

在外,

你不仅要学


会懂得寻求信息,你也要 学会运用信息。在这个严峻的环境中,要学会从中提取有利因素,


自我调整,

< p>在就业潮流中脱颖而出。

在内,

对于自我的认知十分重要,

你 不仅仅要了解自己,


还要面对自己,改正自身缺点,提高能力,做一个有自信的人,同时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选择就业时,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不盲目跟风,

要追求自己的内


心,坚信最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 的。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3 19:1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4915.html

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的认识实践报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