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精华篇】
一、当前国际形势浅析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国际形势的主要基调,是
人类社会的主题,但国际安全问题从来不能掉以轻心。
从当前国际形势的大环境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崛起,不但仅包括我们经 常谈到的中国、
巴西、俄罗斯和印度,这样公认的金砖四国,还包括其它在经济或政
p>
治上追求独立,追求平等发展的国家。这样国家不追求挑战现有的国
际关系,而是更多在现有框架内寻求发展
;
这些国家普遍不结成军事同
< p>盟
;
这些国家有类似的利益,又存有着不同的诉求
;
这些国家发展的背
景是世界财富和权力向着更均衡的方向发展。
第二个特点是经济世界化进程是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变化的最
基本的动力。各国之间相互依赖持续加深,逐渐形成你中
有我,我中
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
同时,用武力追求国家利 益不易为国际社会接受,
越来越成为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事情
;
和平崛起是明智的选择,更是
自然的途径。
第三个特点是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以世界治理应 对世界挑战。
世界当前面对着自然灾害、疾病、资源、恐怖主义、贫困等多方面的
困难,世界治理需要制度,但在安全威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国际体
系
出现了制度赤字,现有制度明显不足,需要合理构建,同时需要对
现有制度实行合理改革
;
新兴国家在现有国际制度框架下的发展,发展
权利需要
得到承认,诉求具有合法性。
二、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
展的道路,这个原则立场一直没有变化。从当前主要的外交关系来看,
有如下几
种情况。
从中俄关系来 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提升,十年前两国
签订了中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把世代
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以
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近些年解决了共同边界问题。<
/p>
从中美关系来看,当前中 美关系总体处于积极、合作、全面的关
系,机制化越来越强,第一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也取
得成功,但总体发
展中有起有伏,如售台武器问题,会见达赖等问题也对双边关系造成<
/p>
了负面影响,同时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引发着美国的不安。
从中日关系来看,日本政局的变动对双边关系也有 所影响,钓鱼
岛也一直是双方问题集中的焦点,从
08
年 开始,随着胡主席的破冰之
旅,第四个政治文件是中日关系的新起点。
< br>
除此以外,台海问题、南海问题、朝核问 题也是我们非常注重的
方面。
从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和平发展,平等发展,权益均衡等
方面的要求越来越成为发展的主流,同时,我国周边局势还存有着很
多的问题与
矛盾,国家安全还是比较严峻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壮大国
力的同时,根据我国的外交政策
,使用外交智慧去实行妥善解决。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二】
近年来
,
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
,
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
势
,
加 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
,
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 p>
大学
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
,
已成为全社会 普遍注重的热点问题。大学生
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
,
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
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
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
需要
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曾几何时
,
被誉为“天之骄子”
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
失
,
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
2006
—
< p>20xx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
,20xx
年中国大
学毕业生
30%
没有找到工作
,
就是有
< p>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
还没有就业
,20xx< /p>
年有
100
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
,
加以中国数以万
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
,
即便政府 每年提供
900
万的就业机会
,
还
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
,
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p>
一、大学生就业背景: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
且有可能
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
3
年来连遭打
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相关,更和当今大学
生的就业观滞后相
关。据统计,
2011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
640
< p>万,
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注重的焦点。新的一年中,
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
道路,
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在水平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
就业水平并不是基于职业路
径的需要实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
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
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
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
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
1.
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 出
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
< br>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
向及大学生所
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2.
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 为
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能够在工作过程中逐渐
< br>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3.
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 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
缩财政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
用于培养与
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
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
学生
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