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大学高校介绍,高考录取查询入口
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大学 >

石家庄市老年大学社会保障调查报告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3 21:07
tags:

-

社会保障调查报告2020年12月13日发(作者:穆瑞五)


社会保障调查报告


xx

xx

区社会保障状况调查


劳动关系系调研小组


一、调查方案


调查思路


该项调查分四步 进行:第一步,搜集资料,对劳动和社会


保障有初步认识;第二步,实地调查,掌握

xx

xx

区劳动和社会


保障 法律法规及具体方针政策;第三步,走访群众,了解政策落实


情况及群众的满意程度;第 四步,案例分析,剖析该区劳动和社会


保障工作情况,写出全程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目的


基于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从城市到农村的不断落实、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对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我们


决定对社会保障制度 做一次课题研究,以求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现


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调查其落实情况,并从 大学生的角度对其在推


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具体研究目标如下:


深入学习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及其法律保障


调查社会保障的落实情况,分析现有的执行机制是否合理


找出促使我国社 会保障走上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道路


的科学依据


提出合理建议, 构建更加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促使其进


一步发展。


调查方法


个别案例分析法


“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政策


“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政策


对“零就业家庭”的帮扶措施


走访调查法


走访

xx

xx

区韩村河镇,实地调研


调查时间


2008/3/20----2008/3/31


二、调研报告: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 飞速发展,国内各种不安定因素及各种矛


盾不断变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已经成为关系 到国计民生的大


事,政府对此的重视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对于劳动和


社会保障所做出的每一项法规、政策及举动,都密切的关系到了人


民的 生活和国家的发展,都在社会和群众中产生非同一般的影响,


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人民的 生活得到保障,减轻了负担,感受到了


党和国家的温暖关怀。但同时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 、政策落实力


度、地域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并没有


形成一个完善有序的体系,法律法规并不十分完备,各相应机构在


落实现 有的政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漏洞和不足。因此我们对

xx


xx

区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调查,从而进一步了解我国现


有的各项社保政策,并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综合我国社会保障发


展历程和经验,提出可 行性建议,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做出


贡献。


····


(二)发展历程与社会现状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是民生之本,是维护社 会稳定的朝阳


产业。该地区社会保障事业由无到有,由低到高,由点到面,随经


济增长稳步提高,在近几代社保人的努力下,该地区形成了一套基


本完善 、符合本地自然条件、有益于民计民生的社会保障体系,从


而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和 便利。


该地区常住人口

88.6

万,户籍人口

75.8

万,其社会保障


工作成绩优异,每年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都在

x x

地区名列前茅,


07

年为例:


养老 保险参保单位

2531

家,人数

11.13

万人, 比上年增加


0.97

万人;失业保险参保单位

2483< /p>

家,人数

12.87

万人,比上年


增加

0.98

万人;工伤保险参保单位

2821

家,人数< /p>

13.57

万人,比


上年增加

3.46

万人;生育保险参保单位

1831

家,人数

6.77< /p>

万人,


比上年增加

0.94

万人;医疗保险 参保单位

2523

家,人数

17.90


人,比上年增加

2.56

万人。


该地区在扩大社 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也加快建立覆盖城


乡所有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实现社会 保险与社会保障制


度的有机衔接,为维护该地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


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

政策举例分析


随着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也亦步亦趋


地前进,根据特有的社会状况,该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一


系列政策法规,下面 举例进行分析:


案例

1

“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政策


1.

政策由来


体系结构的缺陷 :近年来,

xx

市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覆盖范围不断 扩大,但是,目前仍有包括部分大学生、中小学生和


婴幼儿以及部分城镇老年人在内的相 当一部分群体没有纳入到医疗


保障范围,他们的看病就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特别是


部分大病、重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

< br>担,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法律法规依据:

2007

年< /p>

6

8

日,

xx

市政 府下发了《关于


建立

xx

市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 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实


施意见》(京政发

[2007]11

号),这意味着本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制度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转型,医疗保 障体系将不断完善,覆


盖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2.

具体实施办法


给付标准:


1

)城镇 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报销的起付标准为

1300


元,超过部分按

60%

的比例报销,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累计支付


的最高限额为

7

万元。


2

)学生及婴幼儿大病医疗 保险报销的起付标准为

650


元,超过部分按

70%

的比例报销,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累计支付


的最高限额为

1 7

万元。


缴费标准:


1

)城镇老年人大病医疗保 险筹资标准:每人每年

1400


元,其中城镇老年人个人缴纳

< p>300

元;财政补助

1100

元。


2

)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每人每年(按学


年)

< p>100

元,其中个人或家庭缴纳

50

元;财政补助

< p>50

元。


参保方式:


城镇老年人以每年

1

1

日至

12

31

日为 大病医疗保险


年度。在每年

9

1

日至

11

30

日按缴费标准一次性缴纳 大病医


疗保险费,从次年的

1

1

日起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待遇。当年符合


参保条件的人员,自达到参保年龄之日起

90

日内持本人户口簿到户


籍所在地社保所办理城镇老年 人大病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手续,按缴


费标准一次性缴纳当年的医疗保险费。自参保缴费的 次月起享受城


镇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待遇,享受待遇时间至当年的

12< /p>

31

日。


学生儿童以每年

9

1

日至次年

8

31

日为大病医疗保险


年度。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负责本校在册学生和儿童大病医 疗保险


的参保缴费工作,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学生儿童在每年

7

< p>月

1

日至

9


30< /p>

日前按缴费标准一次性缴纳大病医疗保险费。非在校少年儿童


和散居婴幼儿 在每年

6

1

日至

8

31

日由其家长持参保人员户口


簿到户籍所在地街道 (乡镇)社保所办理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参


保缴费手续,按缴费标准一次性缴纳大病医 疗保险费,自

9

1


起 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就医和结算:


城镇老年人和学生儿童需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发的《

xx


市城镇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手册》和《

xx

市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


手册》就医。


城镇老年人和学生儿童住院治疗或进行特殊 病种门诊治疗


的,就医时由个人先交付预交金,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


记帐。结算时,按规定应由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部分,由定点医


疗机构 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结算,其余医疗费用由个人与定点


医疗机构进行结算。


3.

政策特点


这项大病医疗保险具有五个特点:


一是大病有保障 ,将住院和门诊大病列为保障内容,化解


大病重病风险。


二是政府补贴高 ,政府每年为参保的城镇老年人补贴

1100


元,每年为参保的学生儿童 补贴

50

元。


三是个人缴费少,城镇老年人每人每年仅缴纳

300

元,学


生儿童每人每年缴纳

50

元 。


< p>四是覆盖人群多,此项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将覆盖

200

人,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五是制度衔接好,此次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与现有城镇职


工医疗保险、公费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少儿互助金等制度有


效 衔接。


4.

实施后的成果


把“一老一小”人群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改善民生的


重要举措。为了保障“一老一小”顺利参保,

xx

xx

区劳动和社


会保障局采取了多项措施,使“一老一小”取得了 突出成绩:


< /p>

截至

2007

年底,

xx

地区参加一 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单位


163

家,参保人数

66555

人。其中,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

10079


人,占年初 调查参保人数的

148.21%

,学生、儿童

56476

人;城镇


户籍

45190

人,农业户籍

< p>11286

人。另外,

xx

地区有

4.10< /p>

万农业


户籍学生、儿童已自愿选择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前

xx

区已


223

名城镇无保障老 年人、学生儿童审核报销医疗费

35.45


元。


5.

群众的看法


“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政策实施以来,所属范围内的


大多数老年、儿童和学生都积极参保,政策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受


益 人群不断增加,有关民生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促进了整个


社会的和谐稳定,为经济 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然而,越是发展就越容易发现问题,尤其是站在政策最前


方的受益群众最容易发现体系的不足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为此,


本小组专门与受益群 众进行了访谈,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


的”,因此,群众的意见亦是值得重视的:


首 先,大多数群众在谈及这项政策时,认为政府能够有这


样的举动是对民生问题的极大重视 ,但也不能说明政策就是完美无


缺的。他们认为,“一老一小”医疗保险政策中所涉及的 各项医疗


费用报销条件限制太多,比如大病治疗过程中占医疗费用比重较大


的器材费并没有包括在报销范围内,折合下来,真正能够报销的费


用往往只是 少数,大部分费用还得由群众自己负担。当然,这并不


完全是政策体系的问题,国家的经 济水平还处在欠发达状态,要发


展就不能只顾公平不顾效率。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社会保障


可以和经济得到同步的发展。


其次,多数群众有这样一种看法。在他们的 就医治病过程


中,医院一方往往利用群众对医药方面知识的不了解加以冗杂多余


的用药和检查项目,院方认为群众有医疗保险,所以并不会因此而


加重负 担。我们认为,这种想法和做法在是极其恶劣的,这不仅是


对国家财产的掠夺,更是对社 会资源极大的浪费,在经济迫切要求


又好又快发展的今天,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应该出现的 。本小组认


为,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国家监督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另一方面

< p>
也是由于群众知识的欠缺。因此,加快完善国家在这一方面的制度


体系和加 大科教文卫事业的宣传力度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当务之


急。


案例

2

“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政策


1.“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的含义


城镇或农村中年满

60

岁的老 人,且不含有下列各条件中的


任何一条的老年人属于“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的范畴:< /p>


1

)享受机关、事业单位离休费、退休费、退职费;


2

)享受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发放的离休退休退职费、退养


人员的生活补 助费;


3

)享受工伤保险基金发放的一至四级工伤人员的伤残津


贴,公亡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


4

)享受建设征地超期人员生活补贴;


5

)享受自主择业军事干部退役金,移交地方管理军队干


部退休金,无 军籍职工退休金;


6

)享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7

)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2.

政策由来


社会原因: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老年居民


的基本生活,实现“老有所养”的社会建设目标,根据《

xx

市城乡


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办法》,

xx

xx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


局加紧实施了“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 老”保障待遇的政策。


现实原因: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

xx


内城镇户籍居民男

60

周岁以上、女

50

周岁以上老年人

15003

人,


其中

80

周岁以上

634

人,

7 0

周岁至

80

周岁

3056

人,< /p>

70

周岁以下


11313

人;

1000

人以上的乡镇

5

个(拱辰街道、城关街道、燕山办


事处、河北镇、琉璃河街道)人数为

8796

人,占总

25

个乡镇人数


59%


由 此可见,老年居民在

xx

地区占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口比


重 ,做好老年居民的社会保障工作不仅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大飞


跃,也是

x x

地区社会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老年人的社会保障


落到了实处,才 能真正体现社会保障意义。


3.

具体实施方案


1

)地区 社会保障部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使人们了


解该项政策,人们采取自愿申报的方式参 加这项社会保障活动。


2

)本政策从

2008

1

1

日起实施,满足无社会保障


老年居民条件的老人可通过当地社会保障机构领取“xx

市城乡无社


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个人申请表”,照实填写表中各项信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3 21: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5300.html

社会保障调查报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