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大学兼职工资大学生“专业对口率”逐年下降究竟是好是坏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4 10:28
tags:

-

2020年12月14日发(作者:尹澄)


是好是坏?为何大学生“专业对口率”下降


调查显示,

2009

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仅 为

67%

———



俗话说,

“郎怕入错行”

< p>,选专业如同入行,

有可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而,

在热门专业报考率逐年升温的大背景下,

有调查显示,

< p>大学生的专业对口率却在不断下


降。对此相关专家



表示,

未来大学生的专业对口率仍将持续下降 。

那么造成各高校普遍存在的学非所用现


象的原因究竟何在?面对四年用 心苦读,

到头来却与就业毫不相干,

大学生们又将何去何从


——



●新闻现象●



大学生“所学非所用”现象逐年加剧



对于本科生来说,寒窗苦读四年,能够“学以致用”

,甚至能够在本专业内“有所建树”


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事。但近些年来, 不少大学生在毕业求职之际却不得不选择“转行”

,使


自己又完全投身于 一个全新的领域。

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的王同学现如今在北京


的一家时尚类公司做经理助理,现在的工作内容几乎用不到法语。王同学告诉笔者:

“转专


业主要是觉得法语专业的就业面比较窄,

在整个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加的形 势下,

仅有


语言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选择跨专业找工作,在职场中 磨炼自己的技能。

”同时他还


表示,

自己的理想是在未来 能够成立属于自己的公司,

单单一个法语专业的优势肯定无法满


足自己的 理想追求,

“我计划先积累一些工作经验,然后去读

MBA



小李是北京联合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应届生,

目前她的职业规划是成为一名小学美术老


师。她说:

“其实艺术设计也挺好找工作的,但大部分集中在私营小企业,各 种社会保障不


健全,工作时间超出身体承受范围,而且工资偏低。

”不少 毕业生在毕业之初就明晰了自己


的职业规划,

在他们看来,

自己的未来之路将不仅仅局限于本科专业,

而想要真正找到适合


自己的 职业道路,则要从专业领域跳脱出来,分析自身,才能从全局重新定位。



据麦可思调查公司

2010

年度颁布的本科专业对口率的调查结果显示,

2009

届本科毕业


生专业对口的比例为

67%

,较

2008

年下降了四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有近三成大学生毕业后


的工作与本科专业毫无关系。对口率最低的专业为哲学,仅为

41%

,而法律、教 育学、农


学专业对口率在

2008

年到

2 009

年变化无几。

据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预测,

未来这种


不对口率的现象总体上还将持续。

[

本文由

114

大学生网—

—大学生的百事


通< /p>

收集整理

]



●原因探究●



供求不对等、缺乏职业规划等成为“推手”



原因一:就业市场供求不对等



据了解,本科毕业生的“ 转行”之举,往往是由于该行业“供大于求”

,即毕业生数量


远远大于市 场需求,

使得不少毕业生只能重新定位,

“另寻出路”

。对此,< /p>

中华英才网职业专


家指出,

专业对口率与专业本身的性质,

与该专业在社会中所对口行业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对于一些专业对口率 不高的职业,

如保险代理人、

社会及社区服务经理、

房地产销售经 理等


职位,

职业性质决定了需要人才的素养:

较好的管理 能力、出众的表达能力等等,

对于专业


的要求反而不强。

尽管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

但可以在短期内培训出来,

并不需要长时间


的知识与实践积累。

据中华英才网掌握的情况,有些专业人才一直处于

< p>“供小于求”的紧缺


状态,例如同声传译、

3G

工程 师、

IT

工程师、物流师、环境工程师、精算师、医药销售等

等,而这些职业对专业的要求就颇高。



原因二:所学专业与自身兴趣落差太大



笔者走访了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几所高校,

< p>一些学生坦言,

自己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有失误


或者考虑欠周,

导致自己入学后对所学知识丝毫没有兴趣,

更不会选此方向作为今后的职业。

< p>



对此,

< p>北京联合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常海斌女士指出,

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


由于高考填报专业志愿时的盲从造成的。

首先,

填报前无专业人士指导 ,

缺少职业规划教育


环节,很多人存在从众心理,跟风填报。其次,对所 学专业不了解,认识片面,预期与实际


有偏差。

比如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喜 欢玩电脑就能学好计算机专业。

三是大学所学专业是非志


愿专业,即被调 剂的专业,在校期间学习动力不足,毕业后也不愿从事本专业。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则表示,

除了填报志愿的原因外,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国家


的本科转学校与转专业 非常困难,

而多数人在高中毕业的时候,

还很难想清楚或者明白自己


想要什么、

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以及相关的行业到底是怎么样的。

上大学后又很难调整


学校和专业,于是在毕业的时候就出现了大量转行的 现象。



原因三:学生缺乏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



小洋暑假期间在一家产权交易公司实习,

< p>本打算毕业后继续出国深造口译的她,

“无


心插柳 ”地留在了这家公司做文秘,放弃了原先的留学计划。

“我做过办公室行政、业务助


理、

HR

的绩效考评,还做过总经理助理。这些职位和专业完全没有任 何关系,完全是全新


的领域,我觉得很新鲜,而且有种冒险的感觉。

”然 而,在经过一年间“辗转”于公司内部


的多个职位、又跳槽了几个“东家”后,她又无奈 地回到了她的老本行,选择了一家翻译公


司。

“其实当时放弃留学开始上 班,并没有特别地考虑‘职业规划’

而是被眼前短期的利益

迷惑了。

在干过这么多职位后,

我发现非相关专业的员工上升空间存在限制,

所以我选择回


归自己熟悉的专业。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对此指出,当一个人越了解某个行当,或


者说把某个行当或者技能当成职业的时候 ,

就越容易看到某个职业或者行当的不足,

或者是


“黑暗 ”的地方,而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职业,往往看到的是风光的一面,反而更为喜欢。这


种倾 向很容易造成学生们在职业规划上的跟风现象,

而不是基于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根 据自


己的爱好,

以及行业发展情况,

做一个更清醒的职业 规划,

从而以此选择自己所应该选择的


职业或者岗位。



●专家看法●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4 10:2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6040.html

大学生“专业对口率”逐年下降究竟是好是坏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