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自考生到名牌大学研究生
金子终究
会发光
2012-11-08
考研为了重圆一个大学梦,这是我考研的初衷。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历经坎坷。就拿考试来
说吧,我
的一位同学的同学从小学一直到硕士全部都是保送,而前不久在考研
论坛上看到一位考研
战友连考九次不中(我绝没有嘲笑他的意思,相反,我很
佩服他的信心、耐心和决心)。
我的考研历程既没有前者那样幸运,也不象后
者那样悲壮,只是其中有些曲折,感受颇深
,所以一直想把它变成文字,给大
家提供一个前车之鉴。
93
年初中升学考试,我校的第一名考上中专,第二名考上中师(这在一所乡级
中学已经很不错了)。第三名的我差十几分没能上炙手可热的中专或师范,父
< br>母为了能让我早一工作,便决定让我读委培中专。分也上了,钱也交了,最后
因为
关系不到位,被人给黑了,只能读高中。父母挺沮丧的,我便安慰他们,
三年之后儿子给
你们考个大学。
我就读的高中学校是
91
年才创办的省重点中学,学校起点很高,竞争很激烈。
招收的都是全县各乡镇中学的前
几名,考上这所学校就意味着一只脚踏进大学
门。我的进校成绩在班上排
1 1
位,全年级排在第
50
名左右,很差。和大家一
< p>样,进了高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大学。我脑子不笨,也比较用功,到高一期末
全年级统考,便考了班上第二,年级前十名。老师鼓励我说:保持这样成绩,
重点大学
没问题。正当我准备再接再厉时,学生会主席相中了我,让我参加下
一届主席竞选。当时
我校学生会职权大,威信高,是个锻炼人的地方,对我很
有吸引力;再加上老主席三寸不
烂之舌的游说,我心动了。一年学生会工作下
来,做了不少事,也觉得很有收获,但学习
成绩一落千丈,跌到进校时的位
置。高三奋起直追,效果不大,两次模拟考试都没有上重
点线。本想补习一
年,考个理想中的大学,但想到年迈的父母,还有正读高一的弟弟也像
我一样
渴望读大学。如果这样做肯定会伤父母和弟弟的心,纵然考上理想中的大学又
p>
有什么意义呢?我动摇了,服从了调配,来到了海南,读了会计专业。
p>
96
年
9
月,挥手告别送行的亲人,只身来到 海南。刚到学校,看见满地落叶黄
沙,成群的蚂蚁硕鼠,顿时有一种被充军发配的感觉,
老生们又添油加醋数落
学校的不是,再想想自己梦中描绘已久的象牙塔,就像从天堂落到
地狱让人心
伤之极却又无所适从。记得当时是这样形容自己的:鬼使神差到海南,莫名其
妙读会计。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既来之,则安之。现在回想起来,
当时的感觉和想法可以理解却有失理性,理想和现实肯定存在着差距,当到了
一个远不如理想的现实的新环境时,我们应该做的是先适应环境,再改变环
境,而不是听天由命,自暴自弃。客观环境固然重要,但起决
定作用的还是人
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学校虽然地处偏远
,信
息不畅,但远离喧嚣,是个难得的读书的好地方;而且现在随着校园网的建
成,
I NTERNET
将使我们突破地域的限制,改变信息不畅的劣势。
好在我比较能适应环境,同时又得到了一些老师的帮助,所以及时调整自己的
心态,很快进入了角色。记得在新生入学教育课上,经贸学院的张继友老师
(现在的院校
团委书记),给我们出了一道思考题:“大学期间,你想要得到
些什么?”不知别人是怎
样完成这道题的,我是反反复复思考了好长一段时
间,又主动和一些老师、学长谈心,最
后在学习方面给自己定了个很实际的、
现在想起来很幼稚的目标:英语
C ET―4,计算机二级,法律专业,会计专
业。现在想起来,入校时,老师,学长指点迷
津是相当重要的;而此时老师面
对众多的学生,精力十分有限,我们的主动就显得尤为关
键。主动和老师、和
优秀的学长聊聊天、谈谈心,会让你受益非浅。俗话说得好:与君一
席话,胜
读十年书。
当我立下了目标,并为自
己的目标努力奋斗时,整个人便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97
年
1
月,我报名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踏上漫长曲折的自
考之路。
一旦选择了远方,便只顾日夜兼程,风雨无阻。
说起自考,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很喜欢
法律,我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二、大一时间较松,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后来才明白
自考对我考研有很大的
帮助,能考上研究生自考功不可磨,这是当时我根本没有想到的。
海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在我校成教学院设有报名点,每年
p>
1
月、
7
月
报名,同年
4
月、
10
月考试。一共开设了
20 p>
多个专业,我校有很多人在自
考。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是英语、汉语言文学和
法律。法律专业共
1 4
门课
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
程,基础课程有大学语文、政治经济学和普通逻辑
学三门;专业课程有法理、宪法、民法
、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
政法、经济法、国际法、婚姻法,
1 4
门课程共考了
18
次,其中大学语文、行
< br>政法、经济法、和刑法分别考了两次。到
99
年
12
月知道最后两科成绩为止,
历时近三年的自考终于结束,我获得海南大学颁发的
毕业证书,那一刻才发现
自己这一路好辛苦,也为自己而感动。
关于自考,我有些感受和收获。自考是一种开放式教育模式,只要你愿意、只
< br>要你努力,你就能参加考试、学到知识、获得文凭。三年的自考培养了我两种
素质
,一是自学能力,自考没有老师授课、没有重点范围,有的只是一本教材
和一本大纲。完
全靠自己自学掌握知识体系,区分热点重点。二是自觉性,常
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
人。自考连个领路人都没有,没有人强迫你,也没
有人监督你,只有自己管好自己,自己
靠自己。自考要舍得投入,一是时间上
的投入,自考三年我很少去“三室一厅”,周末几
乎都在自修室里度过的。二
-
-
-
-
-
-
-
-
-
上一篇:放弃大学选择自考 上线考生为何如此青睐自考.
下一篇:大学统招和自考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