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计算机学院-广州大学计算机学院
吉林大学古代文学报考指南
一般是收
12-14
人,
5
人保送。导师有沈文凡,木斋,王昊,马大勇等。
< br>一
关于参考书的问题
文学综合的书目是:
《文学通论
——
导论》黄也平,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
《欧美文学史》李尚信,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现代文学基础》刘中树、张福贵等主编,北京大
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中国文学史:《中国文
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吉大的招生简章上给了游国恩和袁行霈两套教材。关于这两套教材,最 理想的复习是都看
看。毕竟编者不一样,侧重点也不一样,答题的时候若是能综合两套教
材应该是最完美的
答案了。但是看了吉大的真题后就会发现,吉大出题比较侧重袁本教材
。我个人认为,时
间充足的同学可以两个版本一起看,时间比较紧的话可以着重袁本,实
在来不及的话甚至
可以放弃游本。
二
关于吉大真题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整
试
验
;
通
电
检
查
所
有
设
备
高<
/p>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相
力
互
保
作
护
用
装
与
置
相
调
互
通
试
关
技
系
过<
/p>
术
,
管
,
根
线
电
据
不
力
生
仅
保
产
可
护
工
以
高
艺
解
中
高
决
资<
/p>
中
吊
料
资
顶
试
料
层
卷
试
配
配
卷
置
置
要
不
技
求
规
术
,
范
是
对<
/p>
高
指
电
中
机
气
资
组
设
料
在
备
试
进
进
卷
行
行
问
继
空
题
电
载
保<
/p>
与
,
护
带
而
高
负
且
中
荷
可
资
下
保
料
高
障
试
中
卷
资
总
料
各
体<
/p>
试
类
配
卷
管
置
调
路
时
控
习
,
试
题
需
验
到
要
;
位
在
对
。
最
设<
/p>
在
大
备
管
限
进
路
度
行
敷
内
调
设
来
整
过
确
使
程
保
其
机
在
中
组<
/p>
正
,
高
常
要
中
工
加
资
况
强
料
下
看
试
与
卷
过
安
度
全
工
护
,
作<
/p>
关
并
下
于
且
都
管
尽
可
路
可
以
高
能
正
中
地
常
资
缩
工
料
小
作
试<
/p>
故
;
卷
障
对
连
高
于
接
中
继
管
资
电
口
料
保
处
试
护
理
卷
进
高
破<
/p>
行
中
坏
整
资
范
核
料
围
对
试
,
定
卷
或
值
弯
者
,
扁
对
审
度
某
核<
/p>
固
些
与
定
异
校
盒
常
对
位
高
图
置
中
纸
资
,
保
料
编
护
试
写
层
卷<
/p>
复
防
工
杂
腐
况
设
跨
进
备
接
行
与
地
自
装
线
动
置
弯
处
高
曲
理
中<
/p>
半
,
资
径
尤
料
标
其
试
高
要
卷
等
避
调
,
免
试
要
错
方
求
误
案
技<
/p>
高
,
术
中
编
交
资
写
底
料
重
。
、
试
要
管
电
卷
设
线
气
保
备
敷
、<
/p>
设
护
高
设
电
备
、
装
中
技
气
调
管
置
资
术
课
试
路
动
料
件
高
敷
作<
/p>
试
包
中
中
设
,
卷
含
调
资
技
并
试
线
试
料
术
且
验
槽
试
拒
方
、
卷<
/p>
绝
案
管
技
动
以
架
术
作
及
等
,
系
多
来
统
项
避
启
方
免
动
式
不
方<
/p>
,
必
案
为
要
;
解
高
对
决
中
整
高
资
套
中
料
启
语
试
动
文
卷
过
电<
/p>
突
程
气
然
中
课
停
高
件
机
中
中
。
资
管
因
料
壁
此
试
薄
,
卷
、
电<
/p>
电
接
力
气
口
高
设
不
中
备
严
资
进
等
料
行
问
试
调
题
卷
试
,
保
工<
/p>
合
护
作
理
装
并
利
置
且
用
调
进
管
试
行
线
技
过
敷
术
关
设
,
运
技<
/p>
要
行
术
求
高
。
电
中
线
力
资
缆
保
料
敷
护
试
设
装
卷
原
置
技
则
做<
/p>
术
:
到
指
在
准
导
分
确
。
线
灵
对
盒
活
于
处
。
调
,
对
试
当
于
过<
/p>
不
差
程
同
动
中
电
保
高
压
护
中
回
装
资
路
置
料
交
高
试
叉
中
卷
时<
/p>
资
技
,
料
术
应
试
问
采
卷
题
用
调
,
金
试
作
属
技
为
隔
术
调
板
是<
/p>
试
进
指
人
行
发
员
隔
电
,
开
机
需
处
一
要
理
变
在
;
压
事
同
器
前<
/p>
一
组
掌
线
在
握
槽
发
图
内
生
纸
,
内
资
强
部
料
电
故
、
回
障
设
路<
/p>
时
备
须
,
制
同
需
造
时
要
厂
切
进
家
断
行
出
习
外
具
题
部
高
电
电<
/p>
中
源
源
资
,
高
料
线
中
试
缆
资
卷
敷
料
试
设
试
验
完
卷
报
毕
切
告<
/p>
,
除
与
要
从
相
进
而
关
行
采
技
检
用
术
查
高
资
和
中
料
检
资
,
测<
/p>
料
并
处
试
且
理
卷
了
。
主
解
设
要
现
保
场
护
装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p>
布
置
情
况
与
有
关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系
统
接
线
等
情
况
置
。
,<
/p>
然
后
根
据
规
范
与
规
程
规
定
,
制
定
设
备
调
试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方<
/p>
案
。
考过研的人都知道,不管是什么专业
,真题是很重要的。仔细研究真题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从真题中可以找到学校出题的侧重
点,总结一些出题规律,在复习的过程中就知道哪些是
重点,哪些是次重点,哪些是非重
点。这样的话就会节省很多的时间,也提高了复习效率。
古代文学的笔记其实是比较重要
的。一般来说,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大家都会做笔记。刚开
始复习大家的心其实是比较浮躁
的,单纯的看课本效果不是很好。在看的过程中做笔记,
不仅加深印象,还能让自己的心
静下来,慢慢地进入考研复习的良好状态。第一次做笔记,
要详细。我比较喜欢用出题做
题的方式来记笔记。在看的时候把自己当做出题人,每一部
分可以出什么样的题,该怎样
来回答,都可以写在笔记上。如果认认真真的用心做笔记,
那么笔记将会成为很好的复习
资料。
2008
年吉林大学古代文学试题
一:文学综合
1
,
名词解释:
(
1
)
文学作品内容(文学理论)
(
2
)
鸳鸯蝴蝶派
(
3
)
春柳社(李叔同,曾孝谷)
(
4
)
沉郁顿挫(杜甫)
2
,
简答与论述
(
1
)
元杂
剧体制
(
2
)
常州派(清词派之一)
(
3
)
当代战争题材小说的不足之处(当代文学
论述题)
(
4
)
波德莱尔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欧美文学)
(
5
)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文学理论)
(
6
)
文笔之辩(魏晋南北朝)
(
7
)
论述忏悔贵族聂赫留朵夫 形象(托
尔斯泰《复活》
)
(
8
)
论述京派小说与海派小说(区别与联系,各自特色)
(
9
)
文学
风格与时代关系(文学理论)
对
全
部
高
中
资
料<
/p>
试
卷
电
气
设
备
,
在
安
装
过
程
中
以
及
安
装
结
束
后
进
行
二,中国文学史
1
,
填空:(给出
15
个古代诗人,词人的作品集,填写作者)
——
eg《六一词》
p>
《龙州词》
2
,
名词解释与简答:
(
1
)
两晋诗坛
(
2
)
元诗四家
(
3
)
说话四家(宋代)
(
4
)
原始先人的思维(思维方式)
(
5
)
中国初期话剧(清末)
(
6
)
鲍照的诗为何被 视为
“
险俗
”
(七言歌行)
3
,
论述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
1
)
苏轼的文学思想主张?(文学成就,地位)
(
2
)
李商隐诗歌的朦胧情思与意境创
造(结合地位)
4
,
作品欣赏
(
1
)
吴文英的词《八声甘州》
(袁行霈文学史上有)
(
2
)
刘湾的一首诗
2006
年吉林大学古代文学试题
一,文学综合
1
,
解释下列文学现象(每题
5
分,共
30
分)
(
1
)
元和体
(
2
)
竟
陵派
(
3
)
文学研究会
(
4
)
特征化
(
5
)
流浪汉小说
(
6
)
“
多余的 人
”
(也就是
“
多余人
”
)
2
,
简答题 (每题
10
分,共
40
分)
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备考资
料
历年真题
考试心得
模拟试题
(
1
)
简述元杂剧兴盛原因
(
2
)
分析《雷雨》作为
戏剧文学的艺术特征
(
3
)
怎样认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
4
)
简述波德莱尔
《恶之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
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80
分)
(
1
)
苏轼辛弃疾词
异同论
(
2
)
如何认识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
3
)
如何认识
“
女性文学
”
的
概念
(
4
)
试论《麦克白》的悲剧主题
二,中国文学史
1
,
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
1
)
指出下列诗话作者
《岁寒
堂诗话》
p>
,
《沧浪诗话》
,
《四溟诗话》
《后村 诗话》
《一瓢诗话》
《滹南诗话》
《薑斋诗话》
《 随
园诗话》
《饮冰室诗话》
《六一诗话》
(
2
)
指出下列总集的编者
玉台新咏,唐音癸签,
< br>乐府诗集,宋文签,中州集,诗归,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唐诗别裁集,唐文粹,全上古
< br>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世说新语
(
3
)
指出下列篇名的作者
《咏怀诗》82
首,永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拟行路难》18
首,与山巨源绝交 书,西厢记诸宫调,倩女离魂,遗悲
怀三首,剪灯新话,梧桐雨,哀盐船文,
,
名词解释(每题
5
分 ,共
20
分)
(
1
)
新
体诗
(
2
)
初唐四杰
(
3
)
后七子
(
4
)
复社与几社
3
,
简答题(每 题
10
分,共
40
分)
(
1
)
屈赋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
(
2
)
周邦彦的艺术追求和贡献
(
3
)
金诗发展的
三个阶段
(
4
)
关于《水浒传》作者的几种说法
4
,论述题(
30
分)
试论唐代中期重
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与诗歌创作
5
作品分析题(
30
分)
试以《寄黄几复》为例,分
析黄庭坚诗歌以故为新,另辟境界的艺术特色
“
我居北海君南海
......”
2005
年吉林大学古代文学试题
中国文学史部分
1
名词解释
(
1
)
楚辞
(
2
)
兰亭之会
(
3
)
传奇
(
4
)
三言
2
简答题
(
1
)
庄子自称其创作方法是< /p>
“
以卮言为曼衍,以重
要为真,以寓言为广
”
,试结合其创作
实际加以论述
(
2
)
为什么说清初移民诗人肇开
清诗发展的新天地?
3
,
论述题
(
1
)
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是 岑参一生中最有意义的
壮举,试就其第二次出塞所创造的
边塞诗加以评述
(
2
)
试论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4
,
作品分析题
明代诗评家钟惺说
“ p>
玄晖以山水作都邑诗
”
《古时归》
。试结合谢朓的《晚 登
三山还望京邑》加以分析
2004
年吉林大学古代文学试题
中国文学史部分
1
名词解释
竹林七贤,四唐,桐城派,
永嘉四灵,世界革命派
2
简答题
(
1
)
如何看待梁陈宫体诗在艺术形式上的贡献
(
2
)
简述唐传奇对后代戏曲的影响
(
3
)
简析贾政人物形象的特征(《红楼梦》
)
3
论述题
(
1
)
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李白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艺术个性
(
2
)
试结合具体作品,
分析辛弃疾摧刚为柔,刚柔相济的词风
4
作品分析题
李商隐《曲江》
“
望断平时翠辇
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
。
。
。
。
”
2003
年吉林大学古代文学试题
中国文学史部分
1
名词解释
四家诗,永明体,古诗十九
首,西昆体,大历十才子,诸宫调,公安派
2
简答题
(
1
)
杜甫五七言律诗艺术成就
(
2
)
姜白石词的词境及艺术手法
(
3
)
元好问
“
纪乱诗
”
思想价值
(
4
)
梁启超新文
对
全
部
高
< br>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设
备
,
在
安
装
p>
过
程
中
以
及
安
装
结
束
后
进
行
< br>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整
试
验
;
通
电
p>
检
查
所
有
设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 br>电
相
力
互
保
作
护
用
装
与
置
相
调
p>
互
通
试
关
技
系
过
术
,
管
,
根
< br>线
电
据
不
力
生
仅
保
产
可
护
工
以
p>
高
艺
解
中
高
决
资
中
吊
料
资
顶
< br>试
料
层
卷
试
配
配
卷
置
置
要
不
技
p>
求
规
术
,
范
是
对
高
指
电
中
机
< br>气
资
组
设
料
在
备
试
进
进
卷
行
行
p>
问
继
空
题
电
载
保
与
,
护
带
而
< br>高
负
且
中
荷
可
资
下
保
料
高
障
试
p>
中
卷
资
总
料
各
体
试
类
配
卷
管
< br>置
调
路
时
控
习
,
试
题
需
验
到
要
p>
;
位
在
对
。
最
设
在
大
备
管
限
< br>进
路
度
行
敷
内
调
设
来
整
过
确
使
p>
程
保
其
机
在
中
组
正
,
高
常
要
< br>中
工
加
资
况
强
料
下
看
试
与
卷
过
p>
安
度
全
工
护
,
作
关
并
下
于
且
< br>都
管
尽
可
路
可
以
高
能
正
中
地
常
p>
资
缩
工
料
小
作
试
故
;
卷
障
对
< br>连
高
于
接
中
继
管
资
电
口
料
保
处
p>
试
护
理
卷
进
高
破
行
中
坏
整
资
< br>范
核
料
围
对
试
,
定
卷
或
值
弯
者
p>
,
扁
对
审
度
某
核
固
些
与
定
异
< br>校
盒
常
对
位
高
图
置
中
纸
资
,
保
p>
料
编
护
试
写
层
卷
复
防
工
杂
腐
< br>况
设
跨
进
备
接
行
与
地
自
装
线
动
p>
置
弯
处
高
曲
理
中
半
,
资
径
尤
< br>料
标
其
试
高
要
卷
等
避
调
,
免
试
p>
要
错
方
求
误
案
技
高
,
术
中
编
< br>交
资
写
底
料
重
。
、
试
要
管
电
卷
p>
设
线
气
保
备
敷
、
设
护
高
设
电
< br>备
、
装
中
技
气
调
管
置
资
术
课
试
p>
路
动
料
件
高
敷
作
试
包
中
中
设
< br>,
卷
含
调
资
技
并
试
线
试
料
术
且
p>
验
槽
试
拒
方
、
卷
绝
案
管
技
动
< br>以
架
术
作
及
等
,
系
多
来
统
项
避
p>
启
方
免
动
式
不
方
,
必
案
为
要
< br>;
解
高
对
决
中
整
高
资
套
中
料
启
p>
语
试
动
文
卷
过
电
突
程
气
然
中
< br>课
停
高
件
机
中
中
。
资
管
因
料
壁
p>
此
试
薄
,
卷
、
电
电
接
力
气
口
< br>高
设
不
中
备
严
资
进
等
料
行
问
试
p>
调
题
卷
试
,
保
工
合
护
作
理
装
< br>并
利
置
且
用
调
进
管
试
行
线
技
过
p>
敷
术
关
设
,
运
技
要
行
术
求
高
< br>。
电
中
线
力
资
缆
保
料
敷
护
试
设
p>
装
卷
原
置
技
则
做
术
:
到
指
在
< br>准
导
分
确
。
线
灵
对
盒
活
于
处
。
p>
调
,
对
试
当
于
过
不
差
程
同
动
< br>中
电
保
高
压
护
中
回
装
资
路
置
料
p>
交
高
试
叉
中
卷
时
资
技
,
料
术
< br>应
试
问
采
卷
题
用
调
,
金
试
作
属
p>
技
为
隔
术
调
板
是
试
进
指
人
行
< br>发
员
隔
电
,
开
机
需
处
一
要
理
变
p>
在
;
压
事
同
器
前
一
组
掌
线
在
< br>握
槽
发
图
内
生
纸
,
内
资
强
部
料
p>
电
故
、
回
障
设
路
时
备
须
,
制
< br>同
需
造
时
要
厂
切
进
家
断
行
出
习
p>
外
具
题
部
高
电
电
中
源
源
资
,
< br>高
料
线
中
试
缆
资
卷
敷
料
试
设
试
p>
验
完
卷
报
毕
切
告
,
除
与
要
从
< br>相
进
而
关
行
采
技
检
用
术
查
高
资
p>
和
中
料
检
资
,
测
料
并
处
试
且
< br>理
卷
了
。
主
解
设
要
现
保
场
护
装
p>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布
置
情
况
与
< br>有
关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系
统
接
p>
线
等
情
况
置
。
,
然
后
根
据
规
< br>范
与
规
程
规
定
,
制
定
设
备
调
试
p>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方
案
。
一、名词解释和填空
1
、九辩 p>
(
人大古代文学
00)
2
、九 歌
(
人大古代文学
00)
3
、淝水之战
(
北大古代文学
9x)
4<
/p>
、
《天问》的作者是
()(
南开大学文学综合
00)
5
、春秋三传
(
徐州师大 古代文学
03,
南京师大古代文学
02
、
03)
6
、孔子有关诗乐的主张有
()()()(
浙大古代文学
05)
7
、孟子的论文主张 是
()()(
浙大古代文学
05)
8
p>
、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
()()(
浙大古代文学 p>
05)
9
、
“
齐人有一妻一妾
”
故事出自
()(
复旦大学古代文学
05)
10
、
《诗三百》
,
< p>一言以蔽之,
曰
()(
复旦大学古代文学 p>
05)
11
、尚书
(
南大古代 文学
03
、
04,
四川大学古代文学
02)
12
、楚辞
先秦
(
北师大古代文学
93)< /p>
13
、四家诗
(
四川大学古代文学
03)
14
、
“
阳春白雪
”
的典故出自于
()
的《对楚王问》
( p>
四川大学古代文学
02)
15
、汉人传授《诗 经》
,
有古今文之分
,“
毛诗
”< /p>
为古文经
,
今文经有
“
鲁诗
”“
齐诗
”
与
()(
四川大 学
古代文学
02)
16
、
《老子》又名《道德经》
,
由
()
与 p>
()
两部分组成。
(
四川大学古代文学
02)
17
、三家诗
(
北大古代文学 p>
04)
18
、变风变雅
(
苏州 大学古代文学
04)
19
、春秋笔法
(< /p>
苏州大学古代文学
04)
20
、比兴
(
华东师大中文
03)
21
、春 秋内外传
(
湖南师大古代文学
xx)
22
、风雅颂
(
北大文学史
04)
23
、
〈庄子内篇〉
(
苏州大学
03)
24
、笙诗
对
全
部
高
中
资<
/p>
料
试
卷
电
气
设
备
,
在
安
装
过
程
中
以
及
安
装
结
束
后
进
行
高
中<
/p>
资
料
试
卷
调
整
试
验
;
通
电
检
查
所
有
设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相<
/p>
力
互
保
作
护
用
装
与
置
相
调
互
通
试
关
技
系
过
术
,
管
,
根
线
电<
/p>
据
不
力
生
仅
保
产
可
护
工
以
高
艺
解
中
高
决
资
中
吊
料
资
顶
试
料<
/p>
层
卷
试
配
配
卷
置
置
要
不
技
求
规
术
,
范
是
对
高
指
电
中
机
气
资<
/p>
组
设
料
在
备
试
进
进
卷
行
行
问
继
空
题
电
载
保
与
,
护
带
而
高
负<
/p>
且
中
荷
可
资
下
保
料
高
障
试
中
卷
资
总
料
各
体
试
类
配
卷
管
置
调<
/p>
路
时
控
习
,
试
题
需
验
到
要
;
位
在
对
。
最
设
在
大
备
管
限
进
路<
/p>
度
行
敷
内
调
设
来
整
过
确
使
程
保
其
机
在
中
组
正
,
高
常
要
中
工<
/p>
加
资
况
强
料
下
看
试
与
卷
过
安
度
全
工
护
,
作
关
并
下
于
且
都
管<
/p>
尽
可
路
可
以
高
能
正
中
地
常
资
缩
工
料
小
作
试
故
;
卷
障
对
连
高<
/p>
于
接
中
继
管
资
电
口
料
保
处
试
护
理
卷
进
高
破
行
中
坏
整
资
范
核<
/p>
料
围
对
试
,
定
卷
或
值
弯
者
,
扁
对
审
度
某
核
固
些
与
定
异
校
盒<
/p>
常
对
位
高
图
置
中
纸
资
,
保
料
编
护
试
写
层
卷
复
防
工
杂
腐
况
设<
/p>
跨
进
备
接
行
与
地
自
装
线
动
置
弯
处
高
曲
理
中
半
,
资
径
尤
料
标<
/p>
其
试
高
要
卷
等
避
调
,
免
试
要
错
方
求
误
案
技
高
,
术
中
编
交
资<
/p>
写
底
料
重
。
、
试
要
管
电
卷
设
线
气
保
备
敷
、
设
护
高
设
电
备
、<
/p>
装
中
技
气
调
管
置
资
术
课
试
路
动
料
件
高
敷
作
试
包
中
中
设
,
卷<
/p>
含
调
资
技
并
试
线
试
料
术
且
验
槽
试
拒
方
、
卷
绝
案
管
技
动
以
架<
/p>
术
作
及
等
,
系
多
来
统
项
避
启
方
免
动
式
不
方
,
必
案
为
要
;
解<
/p>
高
对
决
中
整
高
资
套
中
料
启
语
试
动
文
卷
过
电
突
程
气
然
中
课
停<
/p>
高
件
机
中
中
。
资
管
因
料
壁
此
试
薄
,
卷
、
电
电
接
力
气
口
高
设<
/p>
不
中
备
严
资
进
等
料
行
问
试
调
题
卷
试
,
保
工
合
护
作
理
装
并
利<
/p>
置
且
用
调
进
管
试
行
线
技
过
敷
术
关
设
,
运
技
要
行
术
求
高
。
电<
/p>
中
线
力
资
缆
保
料
敷
护
试
设
装
卷
原
置
技
则
做
术
:
到
指
在
准
导<
/p>
分
确
。
线
灵
对
盒
活
于
处
。
调
,
对
试
当
于
过
不
差
程
同
动
中
电<
/p>
保
高
压
护
中
回
装
资
路
置
料
交
高
试
叉
中
卷
时
资
技
,
料
术
应
试<
/p>
问
采
卷
题
用
调
,
金
试
作
属
技
为
隔
术
调
板
是
试
进
指
人
行
发
员<
/p>
隔
电
,
开
机
需
处
一
要
理
变
在
;
压
事
同
器
前
一
组
掌
线
在
握
槽<
/p>
发
图
内
生
纸
,
内
资
强
部
料
电
故
、
回
障
设
路
时
备
须
,
制
同
需<
/p>
造
时
要
厂
切
进
家
断
行
出
习
外
具
题
部
高
电
电
中
源
源
资
,
高
料<
/p>
线
中
试
缆
资
卷
敷
料
试
设
试
验
完
卷
报
毕
切
告
,
除
与
要
从
相
进<
/p>
而
关
行
采
技
检
用
术
查
高
资
和
中
料
检
资
,
测
料
并
处
试
且
理
卷<
/p>
了
。
主
解
设
要
现
保
场
护
装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布
置
情
况
与
有
关<
/p>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系
统
接
线
等
情
况
置
。
体散文的特点
3
论述题
分析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歌
“
我居北海君南海。
。
。
”
2002
年吉林大学古代文学试题
中国文学史部分
1
名词解释
永明体,浙西词派
2
作品
分析
元好问《岐 阳》:
“
歧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
照空城。
”
试对其进行艺术分析。
3
论述题
(
1
)
陶谢诗风比较
(
2
)
杜诗对中唐诗
歌的影响
2001
年吉林大学古代文学试题
中国文学史部分
1
名词解释
话本,元代四大爱情剧,公
安派,南社
2
简答题
(
1
)
孟子和庄子都善于运用寓言说理,分析二者区别
(
2
)
鲍
照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
3
)
李商隐的诗句
< p>“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何以成
秒
(
4
)
唐传奇和六朝小说相比,主要有何发展
(
5
)
散曲在用韵上有何特点
(
6
)
《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在批判科举制度上有何差异
3
论述题
(
1
)
比较李白李贺
的诗歌艺术
(
2
)
阐释宋词
“
至柳永而一变。
。
。
。
。
。至苏轼而又一变
”
《四库提要》
(
3
)
分析李逵的艺术形象
4
作品分析
具体分析李煜《浪淘沙》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
锦不耐五更寒。
。< /p>
。
。
。
。
”
的艺术变 现手法
商业计划书
/
项目可行性报告
/
市场调查
/
,
然<
/p>
后
根
据
规
范
与
规
程
规
定
,
制
定
设
备
调
试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方
案<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