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介绍-中山大学介绍
中国民航航空器追踪监控体系建设
实施路线图
中国民用航空局
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
录
一、
背景
......... .................................................. ........................................1
< br>(一)国际动态
................................. ..............................................1 p>
(二)中国民航航空器追踪工作情况
.................. ....................2
二、
目标和任务
.............................................. ........................................3
< br>(一)总体目标
................................. ..............................................3 p>
(二)关键任务
........................... .................................................. ..3
三、
实施路线图
.............. .................................................. ......................5
(一)现阶段(
2 015-2016
)
........................... .............................5
(二)近期(
p>
2017-2020
)
..................... ........................................6
< br>(三)远期(
2021-2025
)
.......... .................................................. .7
四、
路线图的修订
.............. .................................................. ..................8
附录
1
定义
........................................... .................................................. .9
附录
2
相关技术介绍
...... .................................................. ..................10
附录
3
ICAO
相关概念介
绍
............... .................................................1 3
附录
4
缩略语表
......... .................................................. ........................18
一、背景
2014
年
3
月马航
MH370
失联在 全球引发极大震动,
ICAO
各成员国及全球业界正系统推进航空器追踪 监控工
作。
习总书记做出了重要批示,
要求加强航空安全 保障体系、
航空安全监控能力、技术装备支撑能力和应急反应处置能力
< br>建设。
(
一
)
国际动态
MH370
事件促使全球民航界重点关注航空器追踪监控。
ICAO
通过了“全球航班遇险与安全系统(
GADSS
)< /p>
”运行概
念,包括高层次要求的概念要求、主要特性、系统规范及当
前运行环境需改善的方面等。
2015
年
11< /p>
月,
ICAO
理事会
通过了
《国际民航公约》
附件
6
第
I
部分 的第
39
次修订,
制
定了例行航空器追踪
规范,并强制要求航空承运人在
2018
年
11
月
8
日前实现对其海洋区域运行至少每
15
分钟通过自
动报告对航空器位置进行追踪
(
4D/15< /p>
追踪)
。
2016
年
3
< p>月,
ICAO
理事会通过了对附件
6
的第
40
次修订,
提出关于正常
运行中对
飞行记录器记录进行保护的建议,包括自动脱离式
飞行记录器(
ADFR
)
、恢复飞行记录器数据、延长驾驶舱话
音记录器记录时
间
(
25
小时)
和确定遇险航空器位置等要求。< /p>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ATA
)在
MH370
事件发生后,于
2014
年
4
月成立航空器追踪任务组(
ATTF
)
, 旨在研究使
用现有技术在短期内应对解决航空器追踪问题,并对各种方
< br>1
案进行审查以制定航空器追踪性能标准建议。
国际电信联盟(
ITU
)针对远期规划成立了航空云焦点
工作组(
FG AC
)
,旨在研究利用“云技术 ”实现飞行数据实时
监控,建立相关的通信标准;并于
2015
年通过决议,对卫
星接收
1090MHz
ADS -B
信号的频谱予以保护,为星基
ADS-B
用于航空器 追踪监控打下基础。
(
二
)
< p>中国民航航空器追踪工作情况
民航局于
2015< /p>
年成立了中国民航航空器追踪监控体系
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推进中国民
航航空器全球追踪监控
体系建设的规划与实施,决策重大项目、解决重要问题。
民航局提出了分三阶段实施航空器全球追踪,最终建成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器追踪监控体系的总体计划,并于
2016
年< /p>
6
月组织开展了航空器全球追踪监控区域演示验证,
结果显
示:中国民航已具备基于现有技术在国际运行中实施
4D/15
追踪监控 的技术能力和运行保障水平。
2016
年
8
月,< /p>
民航局下发咨询通告《航空承运人航空器追踪监控实施指
南》
p>
(
AC-121-FS-2016-127
)
,要求航 空承运人应建立与其
运行区域范围和运行复杂性相适应的例行航空器追踪监控
能力,
在中国
9
大飞行情报区之外运行时需要满足< /p>
4D/15
追
踪能力要求。
截至
< p>2016年
12
月底,
具有国际载客运行资格
的
18
家航空公司全部完成航空器追踪监控补充合格审定 。
2016
年
12
月< /p>
13
日,中国民航航空器追踪监控体系建
2
设领导小组在京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要求各方建立航空器位<
/p>
置信息共享平台,协力开展“北斗”通航应用,不断提升中国
民航
运行监控水平,扎实推进航空器追踪监控“三步走”实施
工作。
二、目标和任务
(
一
)
总体目标
建成中国民航航空器追踪监控体系,实现对中国民航航
空器全球运行持
续监控、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
推动以“北斗”为代表的国产装备在民
航的应用,积极推
进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标准在国际上的应用与引领。
建立并持续完善相关运行规章标准体系、设施设备测试
验证体系
、人才培养与技术支撑体系。
(
二
)
关键任务
1.
法规标准制定
修订《民航法》有关航空器追踪内容。
配套制
定航空器追踪相关规章和技术标准,涵盖机载设
备和航空器适航资格、人员训练、运行程
序、审定标准、监
督检查等各方面。
2.
航空运营人航空器追踪能力建设
< br>航空运营人应按相关法规要求开展航空器追踪监控能
力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流程
和工作程序,改造升级机载和
地面设施设备,开展相关人员培训,完成相应审定工作。<
/p>
3
3.
航空器位置信息共享
积极
推进航空器追踪信息开放共享。建立航空器追踪信
息共享平台,完成对航空公司、空管局
的航空器位置数据引
接,实现航空公司、空管局、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之间的航
空器追踪信息的数据融合与共享。
4.
合作与协调
航空器追踪监
控是全球航空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
民航开展此项工作需要广泛开展合作与协调,具
体包括:
(
1
)联合部委、工业界等, 共同在自主知识产权资源
利用、平台建设、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等方面深入合作,促
p>
进军民航融合发展。
(
2
)与其他国家、地区民航当局协调与合作,避免国
家、地区间重复性适航与运行批
准。
(
3
)跟踪国际业界最新政策标准 、要求及实施进展;
与国外运营人和相关组织沟通,使其了解中国民航航空器追
踪监控工作进展。
(
4
)与航空器制造商、航电厂商等协调,了解最新的
航空器机载性能,提出相应的适航和运
行批准。
(
5
)向
IC AO
通报中国实施航空器追踪监控进展情况,
提出国际发展建议。
5.
宣传与培训
在航空器追踪监控实施进程中,参与航空器追踪工作的
4
各单位应加强宣传与培训工作,培训对象包括局方、空管、<
/p>
航空运营人等单位与人员。培训材料应及时更新,确保参训
人员及
时了解和掌握航空器全球追踪的最新进展和技术信
息。
三、实施路线图
中国民航航空器追踪监控体系
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即现
阶段
(
2015-2016 p>
)
、
近期
(
2017-2020
)
和远期
(
2021-2025
)
。
“三步走”实施路线图如图
1
所示。
图
1
“三步走”实施路线图
(
一
)
现阶段 (
2015-2016
)
目标:
实现基于现有技术的境外运行航班
4D/15
追踪。
< /p>
航空公司建立基于
ACARS
等现有技术的正常航班全球< /p>
追踪监控能力;
下发
《航空承运人航空器追踪监控实施指南 》
咨询通告;实现中国民航各航空公司在中国九大飞行情报区
外
运行的航班满足
4D/15
追踪要求,
完成相关补充运行审定 p>
工作。
(
二
) p>
近期(
2017-2020
)
目标:
实现基于空管信息、
新技术的航班全球无缝追踪。
p>
空管信息包括二次雷达、
ADS-B
等。
新兴 监视与通信技
5
术主要包括星基<
/p>
ADS-B
、
宽带航空通信等。
开展基于新技术 p>
的航班追踪信息融合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区域性示范验证。
为航空公司提供雷达和
ADS-B
等空管监控信息;大力
推进航空公司卫星通信建设和应用;航空公司建立综合了新
技术的航空器追踪监
控能力;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在
2017
年完成对国内航空公司航班追踪
数据的引接与集中监控,完
成航班追踪信息综合处理平台的研发与部署。
按照
“
先通用,
后运输;
先监视,
后导航
”
的实施策略,
开展“北
斗”系统通航应用示范,
对通航飞行器进行“北斗”设备
加改装,实现在
通用航空中的监视与导航应用。启动运输飞
机的“北斗”实验验证。
< /p>
根据
ICAO
对
2021
年 后新适航取证机型飞行记录器、
驾驶舱话音记录器、遇险航空器位置确定等要求,密切跟
踪
国际相关政策动态、运行标准、技术进展并提前开展应用研
究
,视情出台相关政策、标准等。
(
三
)
远期(
2021-2025
)
目标:
建成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器全球追踪系统。
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设备、平台主要包括“北斗”系统、
自主星
基
ADS-B
系统、自主卫星通信系统以及自主知识产
权
机载设备的制造、测试与适航审定等。
继续推动“北斗”在民航中的应
用,
开展“北斗”在运输航空
的示范和应用;加强与国内工业界的合作,
利用国产大飞机
6
等自主优势平台
,在适航审定、航电系统制造与测试等方面
实现突破。
航空公司建立不正常运行追踪监控、确定遇险航空器位
置能力,包括运行政策、
流程及程序制定、航空器机载设备
加改装、地面设施与系统升级、相关人员训练等。
p>
跟踪国内外新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提升航空器追踪监控
水平。充分利用我国卫星星座资源,打破行业界限,形成自
主创新能力,为实现民航
强国目标、拥有国际话语权奠定基
础。
航空器
追踪监控技术演进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图
2
技术演进示意图
7
四、路线图的修订
本文件为中国民航航空器追
踪监控实施路线图第一版,
将根据实施情况,对本路线图内容进行适时更新。中国民航<
/p>
局欢迎对本路线图提出建议和意见。
8
株洲有哪些大学-株洲有哪些大学
大学最牛专业-大学最牛专业
东北理工大学-东北理工大学
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
波尔图大学-波尔图大学
江苏的211大学-江苏的211大学
宁波大学内网-宁波大学内网
大学英语四级总分-大学英语四级总分
-
上一篇: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地区2020招飞简章
下一篇:中国AOPA无人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