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书法-中国人民大学书法
南京医科大学
2017
年药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
南京医科大学药理学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从
1988
年起本学科 连续被遴选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2007
年被遴选为国家重点学科。 p>
学科于
1981
年成为硕士点,
1986
年成为博士点,
并先后于
2000
年和
2004
年为学校申请获得神经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硕士授权点。药理学科也是江苏省神经退行性
疾病重点实验室
和江苏省基因药物技术中心的依托学科,2003
年经江 苏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本学科成为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
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南京医科大学新
药创制与研究中心)。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在刘天培教授、饶曼人教授等老一辈药理学
家的带领下,在心血管药理学研究
领域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就,多次获得教育部、卫
生部和江苏省的科技奖励,为学科的持续发展积累
了坚实的基础。从“八五”开始,张银
娣教授最早在国内开展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相关药物药动学与
药效学影响的研究,开
拓了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从“九五”后期起,
学科进
一步拓宽研究领域,在学科带头人胡刚教授的带领下,神经精神药理学研究方向成为该学科发展的
新生长点,尤其在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神经损伤与保护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鲜明的特
色和优势。目前,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精神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
肿瘤药理学、免
疫药理学等,每个研究方向目前均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科
研任务,近
5
年来,以第一完成
单位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
SCI
论文
200
多篇,发表论文的篇数及累计影 响因子均名列全校第一;获得相关
专利
10
多项,先后获 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
5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 奖
5
项。长期以来,学科还积极为
国内医药企业开展药理
学、
药效学、
毒理学等新药研发工作,
为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 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立足国内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药理学科积极开展国际学术合作与交
流,与美国、加拿大、意大利、
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的实验室在科学研
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胡
刚教授、
杨俭教授分别以 项目负责人申请并获得美国
SMRI
和
NIH
的国 际合作项目。
学科向来注重研究生的
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培
养,始终保持
4-6
名研究生在国外实验室实施联合培养,近五年已经
< p>与美国等国家联合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
9
名。2002
年获得我校迄今唯一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近三
年内
5
人次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
硕士学位论文奖,3
位研究生获得江苏省研究生 创新工程项目,3
位在职
博士研究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在学科丰厚底蕴的熏陶下,在实施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一批富有学术竞争力的骨干脱颖而
出,形成了
一支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好的高素质年轻学术团队,为学科的可持续强劲发展
积累了人才基础。学科现有
教授
7
人,
副 教授
4
人,
具有博士学位
18
人。
其中,
学科带头人胡刚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江苏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和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 划的获得者,
受聘担任
SCI
刊物《Clin
< p>ExpPhysiol
Pharmacol》和《Acta
P harmacol
Sin》的编委;王斌教授和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