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邀请函-大学毕业邀请函
上海财经大学
500
强企业竞争力指数
上海财经大学
5
0
0
强企业竞争力 指数
一、上海财经大学
5
00强企业竞 争力指数编制的背景和意义
(
一)上海财经大学5 p>
00
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编制的背景
中国企业
500
强是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
,
是推动经济增长 的动力引擎。
500
强企业在改革
开放的历程中谱写了辉
煌的篇章,
为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
< p>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正在悄悄的改变
:
经济结构转型、国际金
融动荡、
世界经济放缓、
高成本时 代来临、
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1
、培育新竞争优势的挑战——低成本优势与高成本竞争
改革开放的
30
年
,
是中 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
30
年
,
企业作为 市场经济的主体,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力军,
进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关注 的焦点。
中国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极大
地解放了自身的生产力
,
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凸显了“低成本”优势,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
际
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不断提高。
中国企业追求低成本优势所付出的代价是
巨大的,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
节约资源和土地,
< br>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 /p>
自然资源价格的攀
升、
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生态保护标准的确立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中国企业建立在
“低成
本”基础上的竞争优势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低成本竞争优势很难维系的情况下
,
新
的竞争优势却未显现。因此
,
在高成本时代,中国企业 如何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不断提升自
身竞争力
,
是必须攻 克的难题。
2
、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的挑战——被动国 际化与主动国际化
中国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原因和社会体制性因素<
/p>
,
中国大企业的政府主导型超常规发
展模式短期内不会改变
。同时由于中国自身拥有的巨大市场
,
使得中国企业在国内具有广阔
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因此,
跨国经营没有成为它们早期发展的生存之道 。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
的迅速提高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
中国市场对外国企业的逐步开放,呈现出国内市场国际
化的发展趋势
p>
,
世界级的跨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攻城略地
,
出现了徐 工案、达能与哇哈哈之争
以及可口可乐欲购汇源等案例,都显示出了民族企业“被国际化
”的危险趋势。
尽管国内大多数企业早已经意识到
:< /p>
固守本土市场,企业的竞争优势已不明显,走出国
门开展跨国经营,
参与全球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无法回避的抉择。
但由于受体制惯性、
文化
理念、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能力的提升并不理想。近年来,联想、
海
尔、
TCL
、长虹、宝钢、首钢、中远集团、中国移动 等都进行了的国,但都付出的学费是高
昂的。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
,
中国企业则是在自己不够强而大的基础上走出去的
,
缺少
必要的积累
,
凸显出国际化经营的规则不太熟悉与经验不足的的 劣势。
国际化趋势已成为世界潮流
,
中 国企业如果不主动国际化
,
就会“被国际化”。因此,如
何提升自身的国际化经营能力,为走出去做好充足的准备
,
就成为中国企业的必修 课——这
一任务任重而又道远啊。
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做强做大与可持续发展
企业之强
,
在于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运作效率等。企 业之大
,
在于资产、规模、营业
额或销售收入及市场占有
率等;在中国由于理念方面的原因
,
企业过分追求大。因此,中国
企业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
从
2002
年起发布的中企 联5
00
强企业排行榜,
就是以大为评
价
标准的,每年进出这一榜单的企业大约在
8
0至
1
0
0
家左右。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说明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
展,为企业快速扩张提供了机会和空间;另一方面
,
说明了中国企业发展
并不稳定
,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
500
强企业竞争力指数
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孪生物
,
是由企业的内外 部原因导致的。强的企业由于
机体的强大,能够安然度过危机难关;大而弱的企业由于机
体的免疫力差
,
难以度过危机之
关
, p>
如以雷曼兄弟为代表的一批大而弱的企业在
“次贷危机”中的破产。 因此,评价企业家
的标准,
不是看你在顺境中积累了多少财富,
而是看你能不能建立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
企业,并能够在危机中屹立不倒,继
续前行。因此
,
中国企业要想成为世界级大企业
,
就必须
树立强而大的理念
,
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 p>,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
,
全力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企
业。反之,若企业在“政府主导型超常规发展模式”的短期内,依然靠剥夺消费者的利益为
p>
代价取得发展和收益
,
则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步入死 亡。
竞争力是企业的一种综合实力,
不同的企业提升竞 争力的途径和方法可能会存在较大差
异。但在目前的关键时期,中国企业应该在经营理念
、发展方式、商业模式、体制机制、竞
争手段等方面全方位地推动企业的战略转型
,
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提升国际经营能力、
才能在国际舞台
上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
)
< p>上海财经大学500
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编制的意义
与世界
500
强企业相比
,
中国< /p>
50
0强企业的成长环境具有特殊性
,
表现为市场化 程度较低
和垄断性明显。而中企联以“营业收入”为指标排名的中国企业
500
强排行榜
,
是“
50
0大”
还是“5
00
强”一直存在争议。通常意义上
< p>,我们指的“大”衡量的是企业规模,而“强”
则衡量的是企业竞争
力
,
所以
,
单纯以“营业收入”指标进行排名 p>
,
更加贴近“5
0
0大”,而
非真正意义上的“5
00
强”。
受
p>
20
0
8
年经济危机的冲击
,2009
年的世界
500
强企业有
12
5家 亏损,
中国
500
强企业
有
33
家亏损
,
这一现象引发了大家对
500 p>
强企业的再思考。《
FORT
U
NE
》 以“营业收入”
为指标推出世界5
00
强企业,也不过是 是世界“5
00
大”。自
2002
年以来
,
中国企业联合
会和企业家协会同样以“营业收入”为指标推出中
国企业
500
强。虽然“营业收入”是企业
综合经营的表
现之一
,
但其更加侧重衡量企业规模的大小。
< br>1
、上财
500
强指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为了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科学的衡量和评价,我们
以 强而大的可
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在客观、公正、科学、全面的原则指导下,
的基础上,
博采众长
,
为我所用,
研制了包括盈利、成长和规模三个方面的
“上海财经大学 p>
50
0
强企业竞争力指数”
(
以下简称“上财
50
0强指数”
)
。
2、上财50
0
强指数的内容和作用
“上财5
00
强指数”
排行榜——
对企业的竞争力指数测评和排名,
包括对企业竞争力
指数的排名
“上财
5
0
0
强”、对企业盈利指数的排名“上财 盈利
100
强”、对企业成长指
数的排名“上财成长
p>
100
强”和对企业规模指数的排名“上财规模
1
00 强”,排行榜将会
充分发挥激励企业和导向投资的作用。
“上财
500
强指数”
运行线
——以< /p>
2
0
04
年为基年
,
对上榜
500
家企业竞争力指数运行
状况进行时间序列分
析并绘制竞争力指数折线图
,
包括“上财
500
强 竞争力指数图”、“上
财50
0
强分行业竞争力指数图” 和“上财
500
强分地区竞争力指数图”,运行线将每年的
企业竞争力运行状况表现得一目了然,从运行线的跌宕起伏中反映上榜的
50
0 家企业、各
地区和各行业的竞争力变动情况,便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和把握趋势。
p>
“上财
50
0强指数”评估——
< p>对“排行榜”和“运行线”的结果进行描述和评价,
发
现新现象、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原因
,
提出改进思路
,
预测发展和变动的趋势
,
从而凸显“上
财
50
0强指数”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作用,引导中国企业走“大而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p>
。
因此
,
我们坚信“上海 财经大学50
0
强企业竞争力指数”
,
必将彻底改 变中国企业由
“大”
变
“强”
的传统成长 路径,
必将引导中国企业改变成长理念和路径
,
走向
“强”
变
“大”
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
必将成为中国大企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上海财经大学
500
强企业竞争力指数
二、上海财经大学5
0
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的说明
(
一
)
指标及其权重确定
由于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
,
可以进行多方面 的比较分析,
因而可以利用众
多指标从不同的方面来测评企业的竞争力。
无论选择哪些指标以及各指标的权重如何确定,
都多少含有一定的主观判断因素。我们对
指标的选择及其权重的确定是由上海财经大学
50
0强企业研究中心的专
家团队及其特邀研究员经过多次修正而确定的,见图1。
选取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时我们运用了德尔菲法,具体的步骤见图1,指标体系
见表
1
。
表
1 < /p>
上海财经大学
5
0
0
强企业竞争力指 数体系
目标层
要素层
要素权重
指标层
营业收入
规模指数
3
1.
3
总资产
从业人数
∑
净利润
< br>上海财经
大学
500
强企业竞
争力指数
盈利指数
36.
3
销售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
人均净利润
∑
营业收入增长率
(3
年年均)
总资产增长率
(3
年年均)
成长指数
3
2
.4
净利润增长率(
3
年年均)
资产负债率(安全性指标)
∑
∑
指标权重
4
5
.0
33.
0
2
2
.0
1
00%
3
3
.
0
25.0
23
.
0
1
9.0
1
0
0
%
33.
0
16
.0
27
.
5
23.5
10
0%
——
10
0
%
——
上海财经大学
500
强企业竞争力指数
(二)数据的处理说明
根据评价指标性质的不
同,需要分别对定量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我们选择了动态
功效系数法,
将不同度量的指标转换为无量纲的相对数
,
将定量指标原值转换为指标评价值。
1、动态功效系数法
动态功
效系数法的定量评价标准体系由标准值
(
Δ
)
和与 之对应的标准得分()组成。
(1)
标准值的测算
++
p>
+
=
定量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分为优秀值
( p>
Δ
)
、良好值(Δ
)
、平均值(Δ p>
)
、较低值(Δ
-
-
-
)
和较差值
(
Δ
)
五个档次。
其中:
优秀值表示该指标的最高水平
,
良好值表示较高水平,
平
均值表示平均水平
,
较低值表示较低水平,较差值表示最低水平。
测算标准值采用了
递进平均法。对于某一指标,其样本数据为
标准值的测算步骤为:
p>
第一步
,
计算该指标全部样本数据的平均值
(
=
)
,
将其作为评价标准值的总 体
“平均值”
,
(Δ
),
即Δ
=
=
。
第二步,在所有样本数据中
,
筛选出大于“平均值”(Δ
)
的样本数据
,
计算出这些样本
数
据的平均值
(
+
=
=<
/p>
=
),
作为评价标准的“良好值”
(
Δ
)
。
=
+
第三步,对大于“平均值”
(
Δ
)
的样本数据进行进一步筛选,挑选出大于“良好值”
(
Δ
)
的样本数据,计算出其平均值
(
+
p>
++
),
作为评价标准的“优秀值”
(
Δ
++
)
。
第四步
,
同理可以计算出评价标准值的“较低值”
(
Δ
)和“较差值”
(
Δ
)
。应当指
出的是
,
标准值应根据新的年 度数据进行更新。
(2
)
标准得分(< /p>
)
的确定
定量评价指标的标准得分是对应
五档标准值所确定的水平参数
,
用来计算指标实际值
对应
于五档标准值的得分。标准值得分
(
)
分别用0、
1
、
2
、
3
、
4< /p>
、
5
等六个数值表示。
(
3)
定量评价指标的计分公式
评价指标的实际值达到哪一档次,
就得到哪个档次标准得分,
超 过该档次标准的部分,
根据实际值所处的上下两档,
通过功效函数进行调 整。
某一指标样本值为
,
其标准化得分
Λ
i
的计算公式如下
:
-
--
上海财经大学
500
强企业竞争力指数
2
、适度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有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和适度指标之区别,所谓正向指标是指数值
p>
愈大愈好的指标
,
所谓逆向指标是指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 p>
,
适度指标是指数值在某一最佳区间
为最好。对于适度指标不
宜使用一般的标准化处理办法
,
本指标体系中的资产负债率就是适
度指标
,
本指标体系采用的是模糊数学中的隶属赋值方法
,
计算公式如下
:
3
、评价指标的模型
上海财经
大学
500
强企业竞争力指数(
S
h
ang
ha
i
Un
i
versi
t
y of Fi
n
ance &
E
c
o
n
o
mics Top 500
Ent
e
rp
r
ise
s
C
o
m
peti
tive
Po
we
r
I
n de
x
)
简称
“财大
500
强”(
SU
F
E500)
的模型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