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位考试-电大学位考试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的方向其实很多的,
不过大家所知道甚少,
笔者就搜集整理一些 有关
该专业的考研方向,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研方向 中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
分为一级学科
是学科大类
, p>
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对于学校而言,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
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
学位授予点,
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
其下的 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
予点。
例如:
0809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1
物理电子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我找了以下专业方向以供大家参考,共十二大类。其中有些是与物理、机械、光电、电<
/p>
气、自动化、计算机等交叉的学科,但电信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
。
一、
电路与系统
二、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三、
通信与信息系统
四、
信号与信息处理
五、
电子与通信工程
六、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七、
光电信息工程
八、
物理电子学
九、
自动控制工程
十、
集成电路工程
十一、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
十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一、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
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
通信、 p>
控制、计
算机乃至电力、
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 术基础。
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
持,
才使得利用现 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
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
系统成为现实。
学科概况
信息与通讯产业的
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
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
走向
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
电路与系统学科理论逐步由经典向现代过渡,同时和信息与
< p>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科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边缘、交
叉学科,如新的微处理器设计、
各种软、
硬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 计、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硬
件实现等。
电路与系统专业排名是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2
电子科技大学
A+
3
东南大学
A+
4
北京邮电大学
A+
5
复旦大学
A+
6
清华大学
A
7
华中科技大学
A
8
北京大学
A
9
西北工业大学
A
10
南京大学
A
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2
重庆大学
A
13
天津大学
A
14
浙江大学
A
15
上海交通大学
A
16
西安交通大学
A
17
安徽大学
A
18
华南理工大学
A
B+
等
(28
个
)
: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
南京理
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燕山大学、
宁波大学、东北大学、杭州电子科
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师范大
学、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安
徽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学科研究范围
根据国内需要及本学科在国际发展趋势,
具体 研究方向可归纳为:
电路与系统理论,
语、
声和图像处理
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专用电路设计,网络与滤波器理论及技术,
VLSI
电路与< /p>
系统设计,信息与通讯系统和网络的设计,电路与系统
CAD
及设计自动化,功率电子学,
非线性电路与系统,
自动测试系统与故障 论断,
优化理论及人工神经网络应用,
智能信息处
理与识
别。
培养目标
< p>
研究生应掌握数字、
模拟、
线性和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的理论与技术,
信号处理理论及技
术,
电路与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p>
现代信息与通信网络的理论与技术;
在本研究方向有系
统和
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实验技术;
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能力,
具备成为学术带头人或课题负责人的素质;
能胜任在科研单位、< /p>
生产部门或高等院校从事有
关方面的研究、科技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
/p>
主要研究方向
1.
现代电路理论及其应用
与信号实时编码技术
3.
嵌入式系统
4.
非线性电路与系统
5.
生物医学图像处理
6.
智能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7.
信息网络与编码技术
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
、学科概况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在 信号处理、
人工智能、
控制论、
计算机技
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
该学科以各种传感器为信息源,
以信息处理 与模式识
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
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
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
分
类、
理解并在 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或装置的方法、
途径与实现,
以提高系 p>
统性能。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具 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控制科学与
工程的重要学科分支。
2
、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从事模式识别
与智能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
1
)
.
博士学位
应具有模式识别、信息处理、人 工智能与认知科学及有关数学领域坚
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对于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前沿领域有深入了
解;
能独立开展模 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有关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工作,
并取得具有创造性的
研究成果;
学风严谨;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 有一定的
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
2
)
.
硕士学位
< p>应具有坚实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对于模式识别
与智能系统某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学术动态有较深的了解;
能够熟练利用计算
机解决本学科的有关问题;
具有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的某一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或独< /p>
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取得有意义的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3
、业务范围
(
1 p>
)
.
学科研究范围
模式识别,图象处 理与分析,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人工智
能,计算智能,信号处理。
(
2
)
.
课程设置
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矩阵论,优化理论,近世代数,数理逻辑,数
< br>字信号处理,图象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人学,计算智能,
非线性理论(如分形、混沌等)
,控制理论,系统分析与决策,计算机网络理论等。 p>
4
、主要相关学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系统,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生物学,
心理学
三
.
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
Communicationand Information System
)
通信与信息
系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
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国民
经济的神经系统和命脉。
本学科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以信息获取、
信息传输与交换、
信息网络、
信息处理及信息
控制等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
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
包 括电信、
广播、
电视、
雷达、
声纳、导航
、遥控与遥测、遥感、电子对抗、测量、控制等领域,以及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
门的各种
信息系统。
本学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
控制理论与技术、
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
以及兵器科学
与技术、
生物医生工程等学科有着相互交叉、
相互渗透的关系,
并 派生出许多
新的边缘学科和研究方向。
学科研究范围
1.
通信理论 与技术信息论,编码理论,通信理论与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
多媒体通信理论
与技术等。
2.
电子与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
模式识别,
计算机视觉,
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 自动化等。
3.
控制理论与技术
智能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理论,工业监控系统设计等。
通信与信息系统培养目标及研究方向
培养目标
研究生应掌握通信科学、
并具有电子
科学、
计算机科学以及控制科学方面的一般理论与技术:
能从事通信、
信 息科学及相关领域
的科研开发与教学工作;
热爱祖国,
献 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有严谨求实的学
风与高尚的职业道德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主要研究方向
1.
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2.
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3.
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控制
4.
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自动化
5.
信息网络与信号编码
6.
多媒体系统及应用
通信工程专业全国排名:
通信与信息系统
排名
单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1
清华大学
A++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3
北京邮电大学
A+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4
电子科技大学
A+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5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
A+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7
武汉大学
A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8
北京理工大学
A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9
北京大学
A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0
东南大学(南京)
A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1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
A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2
浙江大学
A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3
上海大学
B+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4
北京交通大学
B+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
B+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
学
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7
南京理工大学
B+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8
山东大学
B+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9
四川大学
B+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厦门大学
B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吉林大学
B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西南交通大学
B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天津大学
B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南京邮电学院
B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四
.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
Signal andInformation Processing
)
1
、学科概况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是集信息采集、
处理、
加工、
传播等多学科 为一体的现代科学技术,
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重点,
也是国家科技发展 战略的重点。
该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应在信号
与信息处理方面具有坚实、<
/p>
深厚的理论基础,
深入了解国内外信号与信息处理方面的新技术
和发展动向,
系统、
熟练地掌握现代信号处理的专业知识,
具 有创造性地进行理论与新技术
的研究能力,具有独立地研究、分析与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
的能力。
科学研究领域
该专
业的研究主要领域有:信息管理与集成、实时信号处理与应用、
DSP
应用、图像
传输与处理、光纤传感与微弱信号检测、电力系统中特殊信号处理等。还开展了
FPGA
的
应用、
公共信息管理与安全、
电力设备红外热像测温等领域的研究,
形成了本学科的研究特
色,
力争在某些学科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除上述主要领域外,
还开 展了基于场景的语音
信号处理,指纹识别技术以及图像识别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也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
、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方向
(
1
)
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内容: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析、
DSP
的开发和设计、
信号控
制技术。信号的采集、压缩编码、传输、交互和控制技术,流媒体技术以及多人协同
工作
方式研究,从而实现在
DSP
和互联网上的视音频、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实时交互和 协同
工作。
(
2
)语音与图像处理该研究方向主要负责研究和探索数字语音和图像处理领域的前沿
< p>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内容包括:语音的时频分析和算法、声场分析和目标跟踪、动态范围< p>
(
HDR
)图像处理技术和算法、图像加速硬件(
G PU
)的应用等。
(
3
)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该研究方向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在理论上主要开展基
础研究
,
以发现新现象,
开发传感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
在应用上主要结 合电力系统的应用
需求,开发各种传感与检测系统。
< br>(
4
)
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现代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其核 心问题是密码理论及其应用,
其基础是可信信息系统的构作与评估。
该方 向主要研究与通信和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有关
的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
主要包括密码理论与技术、
安全协议理论与技术、
安全体系结构理
论与技术、信息隐藏理论与技术、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研究。
< /p>
(
5
)智能信息处理主要侧重于研究将现代智能信息处理的 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现
实的各类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中。
为企业培养掌握现代智能信息处理的理论、
技
术和方法,
研究与开发各类智能信息处理系统的技术人才。
其主要研究内容有:
数字图象处< /p>
理、视频信息的检测、分析、传输、存储、压缩、重建以及模式识别与协同信息处理;视觉
计算与机器视觉、智能语音处理与理解、智能文本分类与信息检索、智能信息隐藏与识别
。
(
6
)
信息电力为信 息科学与电力系统两学科的边缘新学科
(筹)
,研究内容包括:数字
电力系统,
电力通信技术与规程,计算机软件与网络,电力生产和运营管理,信息技术 及其
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
7
)现代电子系统现代电子系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使用当今最流行的电子系统设计工
具,如嵌入式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
DSP
系统等实现诸如信息家电 、通信、计算机等相
关领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的设计方法。
(<
/p>
8
)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研究单片机、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 /p>
)
、
DSP
、
ARM
等在
智能测量仪表、交通管理、信息家电、家庭智能管理系统、通信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
应用。
(
9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该方 向主要研究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着
重研究这些理论和技术在实际系统
、
尤其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解决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
题,包括智能化信号处理、图像型非图像型目标识别,人工种经元网络、模糊信息处理、统
计信号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以及信号的超高速多通道采集与实时处理技术等。
3
、信号与信息处理
排名
单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1
清华大学
A++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2
北京邮电大学
A++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4
东南大学
A+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5
电子科技大学
A+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6
天津大学
A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8
北京交通大学
A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9
北京大学
A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0
北京理工大学
B+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2
浙江大学
B+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3
大连理工大学
B+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14
华中科技大学
B+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南京邮电学院
B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华南理工大学
B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南京大学
B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山东大学
B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武汉大学
C+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南京理工大学
C+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合肥工业大学
C+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西南交通大学
C+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上海大学
C+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
工学
五、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是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
电子技
术是利用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础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 、
集成电
路、仪器仪表及计算机设计和制造等工程技术问题;信息技术研
究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
息处理、
信号检测等理论与技术。
< p>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讯
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元器件、
集成电路等工程技术的高级工
程技术人才。研修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理论
课、外语课、矩阵论、泛函分析、数值分析、半
导体光电子学导论、
半导 体器件物理、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技术、
现代材料分析技
术、电
路设计自动化、电路优化设计、数字信息处理、信息检测与估值理论、导波原理与方
法、
导波光学、微波电路理论、高等电磁场理论、应用信息论基础、数字通讯、系统通信网
络
理论基础、现代管理学基础等。
1
、概述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经济 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信息产业,
包括信息交流所用的媒介
(如通信、广播电视、报刊图书以及信息服务)
、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所需用的器件设备 p>
和原材料的制造和销售,以至计算机、光纤、卫星、激光、自动控制等由于其技术新、产值<
/p>
高、
范围广而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
电子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迅猛
发展给新技术革命带来根本性和普遍性的影响,
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既出现了超大规
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
又促成了现代通信的实现。
电子技术正在向光子技术演进,
微电子 集
成正在引伸至光子集成。
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与发展,
正在推动通信向全光化方向通
信的快速发展,
而通信与计算机越来 越紧密的结合与发展,
正在构建崭新的网络社会和数字
时代。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涉及了信息与通信系统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以及通
信
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
、微
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六个二级学科。研究内容包括信息传输、信息交换、
信息处理、
信号
检测、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微波与
天线、仪器仪表技术、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等。
2
、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
子与光电子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学科,从事光纤通信、计算机与数据通信 、卫星通
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网设计与管理,集成电路设
计与制造、
电子元器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领域从事管理、
研究、 p>
设计运营、维修和开发的高级工程
技术和管理人才。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要求掌握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
管理知识,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 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p>
3
、领域范围
由于工程硕士是直接为企业培养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以行业来看覆盖面
为:通信系统与通信网及其设备,广播电视系统与设备,
电子仪器仪表,集成电路 与微电子
系统,电子、光子及光电子元器件,电真空器件,家用电器,微波器件、设备与
系统,电子
材料与纳米材料等。
从工程技术角
度来看,
本领域包括:
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其安全技术,
移动通信与 个人通
信,卫星通信、光通信,宽带通信与宽带通信网,多媒体通信,语音处理及人机交
互,图像
处理与图像通信,信号处理及其应用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设计自动
化(
E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