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援藏公务员-大学生援藏公务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是(
)
。
A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B
、 三权分立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
D
、市委员会制
2
、根据联合国的规定 ,成年型城市是指
65
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比例的(
)
。
A
、
4%-7%
B
、< /p>
10%
以上
C
、
7%
以上
D
、
4%
以下
3
、把居住区放在首要位置的是(
)
。
A
、
《理想的城市》
B
、
《雅典宪章》
< p>C、
《建筑十书》
D
、
《马丘比丘宣言》
4
、
市长议会制中的首席行政官直接向(
)负责。
A
、选民
B
、法院
C
、市长
D
、议会
5
、通过(
)能把城市与城市加以区分。
A
、
主导功能
< /p>
B
、特殊功能
C
、综合功能
D
、共同功能
6
、城市人际关系主要以(
)为主。
A
、地缘
B
、业缘 p>
C
、志缘
D
、趣缘
7
、城市政府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市政职能的(
)
。
A
、规范性
B
、广泛性
C
、公共服务性
D
、实现方式多样性
8
、
中等城市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
)
。
A
、
50~100
万的城市
B
、
100
< p>万以上的城市C
、
20~50
万的城市
D
、
10~20
万的城市
9
、
市人民检察院设置的依据是城市的(
)
。
A
、行政权限 p>
B
、行政职能
C
、行政地位
D
、行政区划
10
、
城市带状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
、霍华德 p>
B
、索里亚
C
、维特鲁威
D
、帕鲁
11
、
我国不设区的市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是(
)
。
A
、市委任命< /p>
B
、人大任命
C
、间接选
举
D
、直接选举
12
、下列有关城市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内容属于正确表述的是(
)
。
A
、第一产业持续增长,第二产业先减少后增加,第三产业持续减少。
B
、第一产业先增加后
减少,第二产业持续增长,第三产业先减少后增长。
C
、第一产业先增加后减少,第二产业
先减少后增加,第三产业
持续增长。
D
、第一产业持续减少,第二产业先增长后减少,第三
产业持续增长。
13
、在我国不设市辖区的市是(
)
。
A
、地级市
B
、直辖市
C
、县级市
D
、省会城市
14
p>
、
1933
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了对各国城市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的第一个城市规划大
纲,即(
)
。
A
、
《雅典宪章》
B
、
《建筑十书》
C
、
《马丘比丘宣言》
D
、
《理想的城市》
15
、根据联合国的规定,年 轻型城市人口是指
65
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比例的(
)
。
A
、
7%~10% B
、
4%~7% C
、
10%
以上
D
、
4%
以下
16
、各国普遍采用的衡量城市规模的基本指标是(
)
,
A
、城市国民生产总值
B
、城市进出口总值
C< /p>
、城市人口数量
D
、城市占用地面积
17
、表明城市个性的功能是城市的(
)
。
A
、共同功能
B
、特 殊功能
C
、综合功能
D
、主导功能
18
、市政协委员会副秘书长的任免是根据市政协(
)
。
A
、主席的提议
B
、副主席的提议
< p>C
、秘书长的提议
D
、常委会委员的提议
19
、英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是(
)
。
A
、市长议会制
B
、议会市长制
C
、市议会制 p>
D
、市委员会制
20
、市长议会制中的首席行政官直接向(
)负责。
A
、选民
B
、法院
C
、议会
D
、市长
21
、把市政职能划分为一般职能和专门职能,其根据是(
)
。
A
、现代城市事务 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B
、职能的性质和实现方式
C
、历史的线索
D
、职能的发展和趋势
22
、日本城市普遍实行的市政体制是(
)
。
A
、市议会制
B
、议会市长制
C
、市委员会制
D
、市经理制
23
、各国普遍采用的衡量城市规模的基本指标是(
)
。
A
、城市人口数量
B
、城市占用地面积
C
、城市国民生产总值
24
、城市灾害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是(
)
。
A
、发动群众参与救灾
B
、储备生产资料
C p>
、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
D
、普及防灾救灾知识
25
、下列关于市政学学科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市政学是基础性学科
B
、市政学是边缘性学科
C
、市政学是应用性学科
D
、市政学 是技术性学科
26
、采用市委员会制的国家是(
)
。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日本
27
、当前我国不属于城市权力政治系统的是(
)
。
A
、共产党市委
B
、城市居民委员会
C
、市政府计 划生育委员会
D
、市政府教育委员会
28
、城市各类要素在城市某一空间范围内的 分布,是指(
)
。
A
、城市布局 p>
B
、城市形态
C
、城市密度
D
、城市体系
29
、市政职能的状况取决于城市的(
)
。
A
、行政职能
B
、行政地位
C
、行政权限
D
、行政区划
30
、市经理制中的经理市政经理人直接向(
)负责。
A
、选民
B
、市长
C
、议会
D
、法院
二、多项选择题
1
、根据环境 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签订市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的人有(
A
、市委书记
B
、市人大主任
C
、副市长
D
、市环保局长
E
、市长
2
、
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主要包括城市人口的(
)
。
A
、就业结构
B
、户籍结构
C
、性别构成
D
、文化素质结构
E
、年龄构成
3
、
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有(
)
。
A
、秘书长
B
、市长
C
、副局长
D
、副市长
E
、局长
4
、美国市政体制的形式有(
)
。
A
、市议会经理制
B
、市议会制
C
、市委员会制
D
、市长议会制
E
、议会市长制
5
、城市人口中属于正常人口流动的有(
)
。
A
、公务出差
B
、逃避计划生育
C
、探亲访友
D
、劳务输出
E
、求学
6
、我国市政职能具有的特点是(
)
。
A
、规范性
B
、服务性
C
、广泛性
D
、多样性
E
、自主性
7
、下列城市属于副省级城市的是(
)
。
A
、济南
B
、宁波
C
、长沙
D
、西安
E
、昆明
8
、下列各项中属于非国家机关市政主体的是(
)
。
A
、市政协
B
、市人大
C
、政党
D
、市政府
E
、市司法机关
9
、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有(
)
。
A
、市长
B
、副市长
C
、局长
D
、秘书长
E
、委员会主任
10
、城市规划的基本特性包括(
)
。
A
、综合性
B
、政策性
C
、预见性
D
、区域性
E
、固定性
11
、与市政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
)
。
A
、历史学
B
、工商管理学
C
、政治学
D
、行政学
E
、城市学
。
)
12
、市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活动要坚持(
)
。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
、检察独立原则
C
、法制原则和实事求是原则
D
、双重领导原则
E
、互相配合原则
13
、人口质量主要由(
)等因素构成。
A
、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
B
、人口的身体素质
C
、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
D
、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
E
、人口的年龄构成
三、简答题
1
、简述城市的特征。
①人口
集中的程度较高,密度大,而且异质性强。②经济和各种活动经常性地发生,各种
职业门
类多。③具有结构复杂的各种群体和组织,社会结构复杂,而且还有有各种复杂的
制度、
信仰、语言和多样性的生活方式。④家庭的规模和职能在缩小,血缘关系淡化,人
际关系
以业缘关系为主。⑤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⑥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
。
2
、简述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①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主导(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
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
转移受政府控制;
城市初始阶段的资金积累以政 府政策为保障;
城市化速度受政府控制。
)
②中国的城市
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而展开的,是体现为城
乡协调发展。③
人口压力大,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④农
村剩余劳动力的职
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⑤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发展模式
3
、简述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组成。
(
1
)社会 救助。这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其最主要的政策目标就是克服贫困,起“雪
中送炭”的
作用。
(
2
)社会保险。其目的在于确保人们在 遇到人生主要风险时能够得到
及时有帮助,起“化险炎夷”的作用。(
3
)社会福利。其目的在于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
量、保证社会成员能够及时
共享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的社会制度。
4
、简述市政体制的主要内容。
(
1
)城市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横向);(
2
)城市的国家
机构与政党组织、社
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3
)市级国家机构与所辖区、县的国家机
< br>
构之间的关系(纵向)。
5
、简述市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①信息原则;
②预测原则;
③可行性原 则;
④系统原则;
⑤择优原则;
⑥民主原则。
6
、简述我国市政主体的基本组成。
< br>市政主体是参与市政活动的各类组织,包括①国家权力机关的市政主体,具体是城市国家
< br>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及司法机关;②非国家机关的市政主体,具体有中国共产党组织、各
< br>民主党派、市政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