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四川师范大学论坛2016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名单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1-27 07:31
tags:

重庆市的大学有哪些-重庆市的大学有哪些

2020年11月27日发(作者:张庭)


附件

3


2016

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名单

< p>
一、


一等奖(

100

项)

< br>


序号

成果名称


大土木

”< /p>

教学理念下岩土工程


1


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与成



主要完成人


龚晓南、王奎华、胡安峰、詹良通 、


应宏伟、林伟岸、唐晓武、朱斌、


谢新宇、杨仲轩、谢康和< /p>


浙江大学


单位


时空融合、

虚实结合、

知行耦合

陆国栋、 费少梅、顾大强、黄长林、


2


的机械大类课程教学新范式

王进、李立新、李凌丰、金逸峰


邱利民、唐晓武、钟蓉 戎、陆国栋、


周永明、叶景佳、张慧、金一平、


章志英、吕成祯 、程思遥、唐


楼杨钇、张云箫、王瑞


罗建红、巴德年、夏强、俞方、韩


临床医学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 、

魏、黄河、陈智、沈华浩、方向明、


4


实施及成效

陈周闻、王青青、王一红、石淑文、


张咸宁、刘有恃

< /p>


以基于创新的创业(

IBE

)为特

严建华、 林伟连、陈凯旋、朱佐想、


5


色,

全链条构建 具有时代特色的

高峰、留岚兰、王璐莎、邬小撑


浙江大学


求是为基创新为魂

——

竺可桢


3


学院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p>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 1 -



一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骆仲泱、王勤、岑可法、俞自涛、


邱利民、赵传贤、周昊、刘震涛、

< p>
孙志坚、张小斌、黄兰芳、方惠英、


陈炯、朱燕群、唐黎明、黄瑞


吴晓波、邱利民、魏江、寿涌毅、


金一平、王瑞飞、郭 斌、郭继强、


凌春华、方毅、杨泱、戚译、杜健


浙江大学


立足能源学科发展前沿,建设


6


“< /p>

三位一体

能源与动力专业实


践教学体系< /p>


浙江大学


创新为本

< p>?

创业引领:浙江大学


7


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十八年


探索与实践


建设一流团队

整合课程资源


8


强化创新实践

--

《生物生 产机器


人》

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实践


应义斌、崔笛、叶尊忠、

N. Kondo


徐惠荣、蒋焕煜、

K. C. Ting


浙江大学


程序设计类在线课程建设及实


9


践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探索


陈越、翁恺、何 钦铭、颜晖、王从


银、张高燕、吴明晖


浙江大 学、

浙江大


学城市学院、

吉首


大 学


以科学素质教学为目标的

科学


10


与人类文明

系列通识课程的 建


设与教学改革


基于软硬件课程贯通和分级分


11


层次的系统能力培养创新体系

施敏华、陈建海、何钦铭


陈文智、施青松、姜晓红、王总辉、


盛正卯、蔡天新、王彦广、 叶高翔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 2 -



构建


医教协同创建卓越全科医学人


12


才 培养新体系

——

十六年探索


实践


蔡秀军、方力争、戴红蕾、朱文华、


陈丽英、陈周闻、臧国尧、卢崇蓉 、

浙江大学


张佳、晁冠群、李利


吴越、罗卿平、王竹、徐雷、葛坚、


王晖、林涛、陈帆、陈翔、吴< /p>


金方、曹震宇、贺勇、王卡、陈林、

< br>王雷


欧阳宏伟、王青青、邵吉民、柯越


海、罗建红


综合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专业


13


创 新复合型人才

特质化

培养

模式探索与实践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


14


系的构建与实践


五提升双对接

为抓手,

构建


15


经济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与


保障体系


过程设备设计核心课程创新建


16


设与引领发展

20


浙江大学


黄先海、潘士远、陆菁、顾国达、< /p>


朱柏铭、杨晓兰、范良辉


浙江大学


郑津洋、陈志平、顾超华、刘鹏飞、


杨健、郑水英


胡旭阳、邬小撑、楼艳、周伟辉 、


包松、尹金荣、林伟连、陈君芳、


沈玉、沈燎、卢军霞、吴为 进、姚


青、宓旭峰


浙江大学


基于

KAQ

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17


体系构建与实施

——

全面发展

目标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浙江大学


- 3 -



郑树森、王伟林、徐骁 、蒋建文、


吴李鸣、吴健、周琳、蒋国平、耿


磊、陈新华、张珉 、严盛、卞丽芳、


胡振华、鱼达、陆定、郭华、董燕


萍、谢琴芬 、谢海洋、胡晨、杨


尉建锋、李建辉、徐小波


创客教育模式推动工程训练


19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钱俊、唐洁、吴森洋、张林初


李兰娟、阮冰、陈智、盛 吉芳、蒋


国平、徐凌霄、何剑琴、曹红翠、


徐佳、陈俊春、章益 民


吕淼华、叶恭银、徐国斌、单珏慧、


马君雅 、徐敏娜、张馨月、王立忠、

浙江大学


王家平、葛盈辉


杨华勇、邹俊、徐兵、傅新、 谢海


波、龚国芳、阮晓东、周华


浙江大学


傅建中、周继烈、徐志农、沈洪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医学中心背


1 8


景下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外科学


教学及人才培养体系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协同创新机制下的感染病学研


20


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

全方位育人

的研究生导


21


师育人机制构建与实践


基于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生教


22


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大学


全过程、

多层次、

多方位能源领

高翔、陈 玲红、邱坤赞、薄拯、吴


23


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


索与实践


学成、方惠英、骆仲泱、严建华、


倪明江、岑可法


浙江大学


- 4 -



陈学新、祝水金、喻景权、赵建明、


五优

工程培养农科博士生的


24


探索与实践


张国平、袁熙贤、叶恭银、陈昆松、

浙江大学


华跃进、周雪平


工艺美术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25


— —

专业链状工作坊教学模式


的建构与实践


地方工科院校基于产出导向的


26


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



地方工科院校

五位一体

培养


27


理工结合的物理应用型创新人


才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

OBE

理念的地方工科院校


28


计算机类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


体系研究与实践


适应区域经济的机械工程卓越


29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周武、刘正、戴雨享、汪正虹、李


文、韩熙


中国美术学院


华尔天、计伟荣、吴向明、方学 礼、


高云、卢丽、张建勇、应四爱、潘


海涵

< /p>


施建青、隋成华、徐志君、张航、


魏高尧、朱杭军、鄢波、严金华 、


林国成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王万良、范菁、江颉、戴光麟、 王


卫红、朱李楠、陈蓉蓉


浙江工业大学


潘柏松、梁利华、计时鸣、卢波、


胡珏


浙江工业大学


四结合、

六平台

的创新创业人


王卫红、虞晓芬、李正 卫、吴向明、


30


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卢纯福、汪杰、王志军、陶鹏、李


浙江工业大学


- 5 -



攻、姚晓敏、蔡立东


服务国家战略的非洲学人才培


31


养实践创新与理论探索

徐丽华、毛力群、刘贵今


刘鸿武、陈德喜、王珩、陈明昆、


浙江师范大学


以技育道

大学生人 文艺术素


蒋国俊、赵雷洪、施章清、王锟、


32


养成探索与实践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综合改革


33


实践与创新


基于实践反思性教学智慧提升


34


的全员教研探索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

融合递


35


进式

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五位一体

研究生创新环境建

< br>36


设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兴趣驱动、

导师引领和工程实践


37


一体化的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


探索与实践


基于多维协同的服装创新创业


38


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玉秀


屠春飞、杨厦


刘友女、胡铭、周星宇


刘友女、单佳平、姜文 达、金一波、


应若葵、蒋杰


郑孟状、周青、张 义廉、王晓东、


钱淑英、刘彦顺、殷晓杰、蒋晓玲

李伟健、赵雷洪、葛永海、孙炳海、


吕迎春、潘蕾


张先亮、陈青松、傅惠钧、李圣华、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


陈本永、胡明、竺志超、陈文华、


胡旭东、李秦川、叶海荣


浙江理工大学


胡迅、邹奉元、蒋彦、须秋洁、阎


浙江理工大学


- 6 -



基于概念教学的大学数学课程


39


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雪芬、胡觉亮、徐宇清、徐映红、


韩维


梁宗锁、盛清、丁先锋、吕正兵、


浙江理工大学


面向产业发展的生物类专业人


40


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张燕、杨东风、侯卓妮、程


霞英、吕洪飞、杨宗岐、陈海敏、


于威、陆秋萍、王江


浙江理工大学


互联网

+

行业特色

的地方高校


41


信息经济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



开发

OTS

自动化仿真教学工厂,


42


创新过程自动化工程实践教学


体系

< p>
胡华、徐江荣、陈建华、贺武华、


刘春英、孟晓俊、陈临强、韩建平、


徐毅鹏、陈南松、吴卿


杭州电子科技大



薛 安克、侯平智、徐晓滨、王建中、


胡晓敏、孔亚广、吴锋、李勇


杭州电子科技大


学、

杭州言实科技

有限公司


虚实融合、

校企协同、

自 主开放

王光义、陈龙、张钰、刘国华、黄


43


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模式及其


支撑资源平台建设


继业、刘顺兰、程知群、张

、刘


公致


陈寿灿、厉小军、刘海生、华就昆、


林 家莲、何波、宋兴无、金锦华、


王忠华、王任达


王勋、琚春华、傅培华、蒋长兵、


杭州电子科技大



基于

一体多元

课堂协同的大


44


商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浙江工商大学


45


面向智慧商务的

分层组合、工

浙江工商大学


- 7 -



管融合、多元结合

三创人才培


养探索与实践


质量管理理念引领的质量专业


46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项益鸣、杨柏林、厉 小军、谢波、


王慧燕、伍蓓、邵俊


孙长敬、张 月义、洪涛、曾其勇、


钱晓耀、杨其华、周立军、宋明顺


吴常文、吴中平、杨宁、郭志平、


邓一兵、俞存根、邓尚贵、李强、


唐志波、竺柏康


浙江海洋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


构建

五维协同

育人模式,

培养


47


海洋类应用型人才


基于

爱海、懂海、用海

专业人


48


才培养目标导向的特色实践教


学体系构建与优化


基于政产学联动的林业

IT

应用


49


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虞聪达、俞 存根、邓一兵、谢永和、


黄永良、郭志平、金武州


浙江海洋大学


方陆明、吴达胜、徐爱俊、唐丽 华、


李光辉、楼雄伟、任俊俊、夏凯


瞿佳、赵 云娥、陈浩、诸葛晶、屠


理理、陈洁、袁一民、木霄挺、吕


帆< /p>


王世泽、曹建明、李章平、诸葛启


钏、卢欣杰、 赵京丹、邵大展


浙江农林大学


眼视光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50


的二十年探索与实践


温州医科大学


医教协同视域下医学生临床实


51


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温州医科大学


自主高效、

层级 递进的国际化会

于永生、汪祥耀、张红英、邓川、


52


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傅黎瑛


浙江财经大学


- 8 -



卓越播音主持人才

六位一体


53


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戚姚云、刘力军、倪琦

、唐银国、

王福生、高文苗、邱蔚、张晓燕、


童肇勤、孙璐

< br>鲁恒心、吕海舟、徐利平、杨培强、


虞紫英、刘建铅


浙江传媒学院


产教深度融合的艺术设计类应


54


用型跨界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嘉兴学院


专业

?

企业

?

行业:经管人才校企

潘煜双、徐永良、佘明龙、李勇、< /p>


55


协同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王筱萍


杜卫、何俊、王利琳、沈忠华、季


诚钧、章鹏飞、谢琪、章剑林、詹


国华


王利琳、项红专、蒋永贵、徐凌芸、


白彦


童富勇、孙德芳、叶哲铭、肖正德、


王强


嘉兴学院


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应用型人才


56


培养十年探索与实践


杭州师范大学


基于

一制三化

的卓越中学教


57


师培养的五年探索与实践


浙 派名师

引领下的卓越小学


58


全科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


项目驱动、

平台协同、

虚实结合


59


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


探索


杭州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周宏明、周晨、陈亚绒、姜锐、周


斯加


温州大学


分层分类、

深度融合 :

地方高校

王佑镁、施永川、曾尔雷、陈赞安、


60


创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王志强


温州大学


- 9 -



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应用型人才


61


培养探索与实践


徐绪卿、金劲彪、陈新民、周朝成

浙江树人学院


浙江树人学院、


三融合、

四对接

的计算机软 件


叶时平、陈超祥、徐萍、张华音、


62


类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赵方、丁伟可

有限公司、

浙江省


服务贸易协会


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

三位一


63 < /p>


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



州东忠科技股份


孙惠敏、高宝岩、赵迎军、白 峰、


林豪杰、李继芳、陈工孟


宁波大红鹰学院


应用技术型人才软硬技能并重


64


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徐金寿、郭晓梅、方荣 、董邑宁、


万军、张运涛、刘学应、赵玉铃、


俞先锋、王丽


浙江水利水电学



构建开放性课程体系,

实现西方


65


音乐多层次教学资源共享


基于

CDIO

理念的产教深度融


66


合应用型工程人才创新培养


“4C+4P”

为核心的独立学院


67


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



朱宁宁、杨九华、瞿枫、李鹏程

浙江音乐学院


魏新江、吴央芳、蒋吉清、应小宇、

浙江大学城市学


陈春来、张宇、黄召


张学昌、高德、施岳定、贾志欣、


张炜


浙江大学宁波理


工学院


- 10 -



浙江师范大学行


素养能力并重

校企协同三


68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探索与


实践


卜月华、陆竞红、俞敏华、苏煜、


徐洪、陈小玲、章子贵、方文彬、< /p>


陈红儿、余水宝


知学院、

浙江校 友


邦人力资源有限


公司、

金华新高电

< p>
子科技有限公司


践行

“OBE”

理念,

探索技术本科

林雪明、王爱琦、蒋亚南、刘继华、

宁 波大学科学技


69


人才培养有效途径

姚松林

术学院


杭州师 范大学、


课程改革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


70


数学教育课程群建设及教学改


革的实践探索

< /p>


州师范学院、

温州


大学、

绍兴文理 学


(数学类专业教


学指导委员会)

< p>


基于国际化校企合作的高职汽


71

车专业

双主体、

多元化

人 才培


养创新与实践


叶立军、沈忠华、唐笑敏、 斯海霞、


吴利敏、方均斌、王晓军


马林才、刘 美灵、刘大学、朱福根、

浙江交通职业技


陈文华、吴志军

术学院


金华职业技术学


学、训 、管、评:学前教育专业

成军、方卫飞、余俊帅、纪红霞、


72


教学资源一体化构建与应用

吴春瑛、张淑琼、许兴建、樊丰富

际幼儿园、

金 华市


机关婺江新村幼


院、

兰溪市锦绣国


- 11 -



儿园


面向中小微企业的

四方选择、


73


三段结合

现代学徒制模式创新


与实践


戴欣平、戴素江、刘鲁平、徐振宇、


沈建鹏

< /p>


金华职业技术学


院、

皇冠投资集团


有限公司


宁波职业技术学

郑卫东、周亚、沈文 天、邱渡军、


基于

能学辅教

的物流教学资


74


舒旭丽、刘智慧、王顺林、章玲玲、

院、

高等教育出版


源库可持续开发、

应用 及共享机

欧阳泉、宋文官、都国雄、梁世祥、

社有限公司、

北京< /p>


制探索与实践

薛威、仪玉莉、杨明、胡延华、肖


旭、杨紫袁


络捷斯特科技发


展股份有限公司


温州职业技术学


院、

瑞安市职业中


等 专业教育集团


学校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

设计工匠


75


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王志梅、童卫军、施凯、叶 志远、


祝成林、钱小微、邢旭佳、谢炳冲、


张建兴


训研创一体化的国际协同网络


76


营销人才培养体系


孟昊雨、田启明、陈国浪、 张浩、


胡林娜、鲁丹萍、吴淑英、王璋、


叶子


温州职业技术学



高 职教师专业发展

四位一体


77


校本助推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梁耀相、金欢阳、 杨振梅、武俊梅、

温州职业技术学


潘玲珍


- 12 -



公共实训基地

杭州模式

创新< /p>


78


与实践


贾文胜、梁宁森、童国通、张赵根、


卢红华

< /p>


杭州职业技术学


院、

杭州市公共实


训指导中心


高职数字校园学习平台专业教


79


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


借鉴、

吸收与创新

国际贸易实


80


务专业中澳合作办学十年

本土


实践探索


标准与竞赛双驱引领基于制品


81


生产流程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探索与实践


四创

特色的高职电气电子类


82


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


实践

< p>
徐高峰、童国通、徐江城、涂金德、

杭州职业技术学


姚瑶< /p>


陶宇、陈竹韵、郑荷芬、任聪敏、< /p>


王铁铭、马建、史奕、陆胜蓝


浙江机电职业技


术学院


徐志扬、吕永锋、孙佳楠、范建蓓、


韩权、董一嘉、陈川、徐春伟、刘


彦国、叶俊


金文兵、张耀、刘哲纬、黄忠慧、


丁明军、王芳、程文锋、夏敏磊、


江炳林、胡幸鸣、朱荔


浙江机电职业技


术学院


浙江机电职业技


术学院


以个性化与工程实现为特色的


83


多途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探索与实践


虞建中、沈悦、许慧珍、陶勇


浙江机电职业技


术学院、

杭州源骏


工业产品设计有


限公司


张启富、程方启、王希旗、邬琦姝、

浙江工商职业技


84


供给引导型现代学徒制的校本


- 13 -



实践

李媛媛、陈明

术学院


浙江商业职业技


术学院、

浙江百诚


网络科技发展 有


限公司、

物美集团


华东公司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商业类人才


85


培养系统化改革与实践


张宝忠、沈凤池、孙玮 琳、王慧、


朱有明、周鸣阳


新一代戏曲传承人群培养的三


86


联模式


朱海闵、支涛、李旭芳、杨晓


陈丽、谢青


浙江艺术职业学



浙 江金融职业学


院、

广州番禺职业


技术学院、

全国金


融职业教育教学


指导委员会


浙江建设职业技


高职金融专业国家级数字化教

< br>87


学资源研发与应用


郭福春、董瑞 丽、李敏、张国民、


吴金旺、刘丽、杨则文


高 职土建类专业

互联网

+”

校内

< br>88


实训智慧工场的探索与实践


何辉 、沙玲、徐哲民、夏玲涛、金


睿、陈伟东、姜健、邵梁


术学院、

浙江省建


工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


产教深度融合,

高职建筑类专业

杜国平 、蒋晓燕、杨震樱、吕淑珍、

绍兴职业技术学


89

五化

教学体系的研创、

应用与

< p>
戚甘红

院、

浙江广厦建设


- 14 -



推广

职业技术学院、


州太学节能科技


有限公司


浙江工业职业技


术学院、

绍兴市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局


绍兴 模式

中小城市公共实训


王良春、陈剑 峰、林克伟、万志平、


90


基地有效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



范一鸣、许雪贵、叶盛、张桂燕、


冯旭芳


培养高职国际化人才

服务国


91


一带一路

战略的创新探索


与实践

< /p>


面向现代服务业的

五融合、五


9 2


柔性、五优化

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与实践


校局联盟

协同育人

——

监狱类


93


专业

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的


创新与实践


对接产业新业态,

创建教学新课


94


堂,

培养

财务业务一体化

会计


管理型人才


李慧玲、程路、陈宇鹏、盛湘君、


龚苏娟


义乌工商职业技


术学院


胡新根、张小冰、杜友爱、刘杰、


熊萧


浙江东方职业技


术学院


黄兴瑞、殷导忠、孔凌海、孙培梁、


吴新民、杜风雷、冯萌


浙江警官职业学


院、

浙江省监狱管


理局


王碧秀、梁伟样、钭志斌、叶慧丹、

丽水职业技 术学


李永波


- 15 -



五 引领

木雕非遗传承创新人


95


才培养


王晓平、张伟孝、张岚、陈霞艳、


陆光正


浙江广厦建设职


业技术学院

< br>杭州万向职业技


术学院、

杭州嘉玺


服装有 限公司


双创交融、

五位贯通

的高职服


李志梅、黄格红、仇晓静、刘士瑾、

< br>96


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刘玲


基于

三课联动< /p>

的农业类


97


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创新

< p>
赵国富、金士平、金啸胜、徐森富、

台州科技职业学


杨照渠 、郑春明


温州科技职业学


院、

温州市农产品


经纪人协会


衢州职业技术学


院、

浙江灵动广告


有限公司


衢州职业技术学


三创型

农经人才培养创新与


98


实践


潘凤钗、周胜芳、杨露、陈方丽、


陈国胜


校企共成长

为目标的高 职


99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许金友、叶云龙、陆小赛、霍庆福、


温百秋


计算机应用技术跨专业复合型


100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马文龙、李杰、余建军、叶云龙、


张丽娜


院、

衢州乾坤图像


数字科技有限公

< br>司


二、二等奖(

150

项)


序号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人

单位


- 16 -



以知行合一、学养兼修为导向


1


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


探索和实践


张光新、熊蓉、丁立仲、周春琳、谢


依玲、

刘勇、< /p>

陶安娜、

戴连奎、

王慧、

浙江大学


梁军、张宏建、孙优贤


浙江大学、

< p>复旦大


丁平、于明坚、杨万喜、王国强、傅

学、南京师范大


承新、杨卫军、乔守怡、杨继、戴传

学、

南京大学、


超、徐驰、张炜、张雪洪

京农业大学、

上海


交通大学


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体系与模


2


式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性大学电气类本科生工程


3


实践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


4


的《妇产科学》立体化教材建


设(教材)


面向电子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发


5


展新常态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建设


国际本土深度融合,能力为导


6


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改革


实践

< p>
马皓、韦巍、杨敏虹、卢慧芬、王慧


芳、姚维、王正仕、卢琴芬、姚缨英< /p>


浙江大学


谢幸、吕卫国、程晓东、王新宇、徐


向荣


浙江大学


章献民、杨冬晓、杨建义、于慧敏、


金心宇、詹美燕、吴叶飞


浙江大学


王建安、王凯、胡新央、范让、郑芬



浙江大学


- 17 -



求是强鹰开创人才培养的


7


边界共同体


基于全过程模块化实践创新能


8


力培养的药学专业综合改革体


系构建与探索


以人为本

多元创新

——

国际


9


化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探索与实践


阮俊华、王承超、潘蕾、张川霞、陈



浙江大学


高建青、杨波、娄小娥、韩峰、朱卡


林、吴昊姝


浙江大学


何莲珍、蒋景阳、方富民、周颂波、


熊海虹、杨青青、林晓、傅莹、丁展

浙江大学


平、汪洁、鲍泓、章红新


徐岱、范捷平、瞿海 东、沈坚、王云


路、潘晓松、李媛、韦路、李红涛、

浙江大学

< p>


杨路


浙江大学、

国家海


洋局第二海洋研


究所


中国学硕士十年:本土化理念


10


与国际化实践


涉海留学生六位一体人才培养


11


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陈子辰、陈丽、韩喜球、叶 瑛、袁雯


静、陈建芳、曾江宁、张誉译


以学科视野与学术洞察力培养


12


为目标的大化工博士生学位课


程建设


基于

内外打通、跨界互动

的< /p>


13


跨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的探索与


李伯 耿、王文俊、任其龙、陈丰秋、


许亚洲


浙江大学


高士明、管怀宾、李振鹏、高世强、


任晓栋


中国美术学院


- 18 -



实践


中国美术学院 、


刘智海、

苏夏、

吴小华、

< p>林勇、

韩晖、

京电影学院、

杭州


宣学 君、姬鹏、宿志刚、楼晓楼

嘉视年华影视制


作公司


王赞、

何鸿、

胡惠君、

王雄飞、

黄骏、

< br>叶小峰


《建构视觉文化特色的影视学


14


协同创新教学模式》(教材、


视频)


西域传统文化遗存保护传承创


15


新的教学与活化实践


地方高校化工类人才递进式工


16


程设计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与实



理实一体

德能并举

道技相融


17


——

地方院校多 维递进教师教


学发展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地方高校理工类研究生学术能


18


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化工制


19


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


与实施


中国美术学院


李小年、项斌、王丽丽、强根荣 、刘


华彦、吕德义、佘远斌、姚楠


浙江工业大学


计伟荣、汤智、周国君、李昌祖 、顾


容、朱敬东、郑泽文、高剑、刘青


浙江工业大学


俞立、

仇翔、< /p>

欧林林、

何德峰、

< p>
徐建明


艾宁、王鸿、强根荣、阮慧敏、於建


浙江工业大学


明、顾容、董华青、冯雯、周欢怀、

浙江工业大学


郑哈哈


- 19 -


加州大学在哪-加州大学在哪


大学考研是大几考-大学考研是大几考


西安著名大学-西安著名大学


大学专业如何选择-大学专业如何选择


大学生短期目标-大学生短期目标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优秀论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优秀论文


中南大学博士毕业要求-中南大学博士毕业要求


西北最好的大学-西北最好的大学



本文更新与2020-11-27 07: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8118.html

2016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名单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