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控制工程-中南大学控制工程
第一章
特别重大火灾案例
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园区在建附属文化中心
工地火灾
2009
年
2
月
9
日,
北京市中央电视台新 址园区在建附属文化
中心工地因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
造成
1
名消防员牺牲,
6
名消防员受伤,工程主体建
筑的外墙装饰、保温材料及楼内的部
分装饰和设备不同程度过火,直接经济损失总计
p>
16383
万元(其
中直接财产损失
1507 2.2
万元)
。
火灾发生后,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p>
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
委
员、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公安部副部长
刘金国及时到场指挥,北京
市委、市政府,公安部及部消防局,
北京市公安局以及相关委办局有关领导亲临一线组织
灭火指挥。
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接到报警后,先后调集
85
辆消防车、
595
名
官兵到场扑救,共疏散人员
800
余人,并于
2
月
10
日凌晨
2
时
将大火彻底扑灭,确保了该建筑北立面及西
侧演播大厅、南侧央
视主楼和北侧居民楼安全,实现了中央及北京市领导关于防止建
p>
筑物坍塌,造成群众伤亡等次生灾害的指示要求,最大限度地减
少了
人民群众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
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
北京市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附属文化中心工地位于朝阳
区东
三环中路
32
号,
建设单位为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办公 p>
室,施工总承包单位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外装修单位
为中
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
该工程东侧
94
米为央视服务楼;
南侧
93
米为央视新址大楼;西侧
49
< p>米为东三环中路;北侧38
米为两
栋居民楼。
该工程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的混合结构,地上三
< br>十层、地下三层,建筑高度
159
米,总建筑面积
1036 48
平方米。
该工程于
2005
年
3
月开工建设,
起火时尚未竣工。
其一层为录音
棚、剧场影院、宴会厅;二层为新闻发布厅、数字传送机房;三、
四层为
视听室和水疗室;五层为酒店公共活动场所及大堂;六至
十二层、十五至二十六层为酒店
客房;十三层为设备层、十四层
为避难层;二十七、二十八层为酒廊和餐厅;二十九、三
十层为
设备层。南、北外立面装修材料为玻璃幕墙,东、西外立面为钛
< br>锌板(一种以高纯度金属锌与少量的钛和铜熔炼而成的材料,溶
融点为
℃,热容量大,液流性良好,在火灾情况下极易融化
流淌)<
/p>
,使用挤塑板(一种保温材料,可燃烧,自燃温度
500
℃,
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对呼吸道有较强烈的刺激作用)
、聚氨
酯泡沫(又名硬质聚酯型聚氨酯泡沫塑料,主要起保温、隔音等
作用,可燃烧
,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对呼吸道有较强烈的
刺激作用)等作外墙保温材料。
央视新址园区内部共有地下消火栓
23
个,< /p>
其中附属文化中心
9
个,能源服务楼
2 p>
个,央视主楼
12
个,管径为
300
毫 米,环状
管网。附属文化中心建筑内有墙壁消火栓
435
个,管径为
150
毫
米,消防水箱
2 p>
个,总储水量
84
吨,分别位于十三层(储水量
60
吨)和二十三层(储水量
24
吨)
。消火栓 水泵结合器
6
个(位
于大楼正北侧,由东向西依次排列,
距离大楼约
15
米)
,喷淋水
泵接合器<
/p>
6
个(位于大楼西北侧,由东向西依次排列,距离大楼
约<
/p>
20
米)
,央视新址园区
500
米范 围内共有市政消火栓
6
个,其
中朝阳路
4
个,
管径为
600
毫米,
光华路< /p>
2
个,
管径为
300
毫米。
火灾发生时,气温
2-5
℃,风向西南,风力< /p>
2-3
级。
二、起火经过和扑救情况
这次火灾扑救分为四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快速反应,加强调度,深入内部搜救人员。
2
月
9
日
20
时
27
分,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
119
指挥中心接
< p>到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发生火灾的报警
后,立即启动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灭火救援预案》
,调集主管的朝
阳支队红庙中队
p>
6
辆消防车、协管的建国门中队
4
辆消防车及红
庙中队
1
辆元宵节驻点执勤车辆,
共计
11
辆消防车赶赴现场,
并
调派朝阳支队全勤指挥
部到场指挥。同时,指挥中心通过图像监
控系统观测火势发展情况,确认起火建筑顶部有
明火并生成大股
黑烟,
迅速将现场情况通报总队全勤指挥部。
< p>张久祥政委坐镇119
指挥中心,赵子新总队长带领其他党委成员及
总队全勤指挥部全
体成员立即赶赴现场,各部门副职以上领导到场协助开展工作,
并指示
119
指挥中心迅速做出增援调度。
< /p>
指挥中心按照《灭火救援等级调度方案》
,升级警情,迅速增
调朝阳、崇文、海淀、丰台支队的
13
个中队,共计
3 5
辆消防车
增援火场,并将火灾情况上报市应急办及市局指挥中心,建议
启
动《北京市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调集各医疗急救、工程抢险 p>
等应急处置力量到场配合火灾处置工作,同时协调交管局开辟绿
色通
道,保证救援车辆及时到达现场。
20
时
36
分,责任区红庙中队及烟花爆竹驻点执勤消防车同
时到达现场。通
过外部观察并向现场单位人员了解,该建筑物顶
部起火,呈燃烧状态,此时火灾尚未蔓延
至建筑内部,楼内尚有
施工单位人员。中队指挥员张建勇命令大力
A p>
类泡沫车停于大楼
北侧,占据地下消火栓连接水泵接合器,做好为建筑内消防
管网
加压供水准备;同时带领
4
名战斗员佩戴呼吸器,携 带水枪、水
带等器材,在
2
名施工单位人员引导下,迅速 登顶进行火情侦察
并搜救被困人员,准备利用墙壁消火栓向楼层顶部出水灭火。
建国门中队
4
辆消防车和朝阳支队全勤指挥部到 达现场后,
迅速成立火场前沿指挥部,部署红庙中队云梯车占领大楼西北角
阵地,准备升梯出水炮堵截向西侧演播大厅蔓延的火势;五十铃
泡沫车占据<
/p>
2
号消火栓准备出水炮扑救飞火,水罐车占据
1
号地
下消火栓为云梯车供水;
照明车迅速停靠在附属文化中心东北角,
对现场的东北侧进行火场照明;建国门中队的高喷车迅速停靠在
大楼东
北角,
支起升高臂出水压制火势;
2
辆水罐车在北门外占领
朝阳路上消火栓,铺设水带干线为高喷车供水。
与此
同时,指挥中心确认火势有从顶层起火点向下蔓延的趋
势,立即调动第二批增援力量共<
/p>
12
个中队的
34
辆消防车赶赴现
< br>场。同时调动西城、崇文、丰台
3
个支队的全勤指挥部到场协助
< p>前沿指挥部进行灭火指挥;协调市应急办迅速调集市政供水车辆
到场配合火
灾处置工作;按照《战勤保障预案》启动战勤保障机
制,调集器材供应、油料供给、车辆
维修、饮食保障等到场配合
火灾扑救。
第一阶
段共部署
11
辆消防车,占领地下消火栓
4
个,形 成
4
条供水干线,设置水炮阵地
3
个。< /p>
第二阶段:强力外攻,营救人员,集中兵力,确保重点
21
时许,总队赵子新总队长等党委成员、全勤指挥部及第一
< p>批增援力量陆续到达现场,
总队全勤指挥部迅速接管现场指挥权,
< br>在市政府总指挥部和市公安局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在火场
东南侧成立火场前
沿指挥部,赵子新总队长任总指挥。
前沿指挥部根据火势发展状况,<
/p>
经过对火场情况的全面评估,
确定了“外攻控火、搜救人员、确保重点”的
作战方针,围绕保护西
侧演播大厅、建筑北立面、北侧居民楼及央视主体大楼展开战斗<
/p>
行动,并重新调整作战部署:由朝阳支队于永林支队长负责组织
搜
救小组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深入火场内部搜救被困人员;同
时将火场划分南、北两个作
战区域,南部作战区域由李进副总队
长、陈广民副参谋长负责,北部作战区域由武志强副
总队长、李
洋波参谋长、焦文宝副参谋长负责。李建春副参谋长和战训处王
仕国处长负责部署和协调后方供水车辆,
确保向前方不间断供水。
< /p>
公安部消防局陈伟明局长、谢模乾政委等部消防局领导和灭
火救援
专家组成员及时赶到现场,全程督导,强化了前沿指挥部
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工作。
随着外部火势蔓延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大,前沿指挥
< br>部命令:建筑北侧各水炮阵地出水控制火势,保护建筑北立面和
西侧演播大厅,防
止北侧居民楼受到火势威胁;在建筑物南侧占
据有利地形再设置
2
个水炮阵地,分别由左家庄中队大力
A
类泡
沫车
、
望京中队
90
米云梯车从东西两个方向控制南立面火势,
从
外部全力阻截火势继续蔓延。照明车停于大楼东南侧,负责火场
东南部照明。
21
时
15< /p>
分,通过搜救小组搜救,在大楼三层发现被困的管
强、杨毅两名战士,并将
其救出。
各作战单元按指挥部命令展开过程中,建筑外立面火势向下<
/p>
流淌、蔓延的速度越来越快,短时间内形成了大面积的立体燃烧,
并伴有大量高温燃烧物体、幕墙玻璃等频繁坠落,严重威胁人员、
车辆安全,前沿指挥部
立即命令,内攻搜救人员迅速撤出,火场
东侧、南侧车辆全部后撤。火场西侧、北侧的水
炮阵地继续出水
控制火势,全力确保西侧演播大厅、建筑北里面和北侧居民楼安
全。
22
时许,
根据火 势发展情况,
前沿指挥部迅速抓住有利战机,
再一次重新部署力量,在建
筑东侧、南侧部署云梯车、高喷车、
水炮车控制建筑外立面火势;
1 p>
辆五十铃水罐消防车停靠演播厅西
北侧,出移动水炮控制火势向演播厅蔓延。
各水炮阵地全力打压
火势,确保西侧演播大厅、建筑北立面、北侧居民楼以及南侧央
p>
视新址安全。
其余车辆占领周边
10
个消火栓 组成
10
条供水干线,
采取接力供水的方式,向前方不间
断供水,保障各主攻力量供水
充足。
期间,大
楼北侧居民楼部分外阳台被飞火引燃,北区指挥部
立即命令建国门中队、垡头中队和金融
街中队进入居民楼内与公
安民警共同疏散未撤离的群众,同时由建国门中队利用高喷车调
转方向出水迅速扑灭居民楼各阳台火灾,避免了火势向居民楼内
蔓延。
在大火被压制,增援力量陆续到达现场的情况下,前沿指挥
p>
部及时将南、北两个战区划分为四个作战单元,分别由到场的朝
阳、
西城、崇文、丰台
4
个支队全勤指挥部组建火场前沿分指挥
部,按照前沿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具体负责各区域灭火作战指挥
工作。
同时,为确保下一阶段内攻需要,
119
指挥中心按照前 沿指
挥部命令,从
10
个中队调集
50< /p>
台
4
小时氧气呼吸器到场。
23
时
18
分,经过全力搜索,红庙中队搜救小组在一层西北< /p>
侧通道处发现了
2
名战士和
1
名员工被锁闭的通道门困住,立即
向前沿指挥部报告。前沿指挥部随即命令搜救小组全
力营救被困
人员。
23
时
28
< p>分,搜救小组利用破拆工具将锁闭的通道门破拆,
将张洁、张浩及
1
名施工单位人员成功救出。与此同时,四惠中
队搜救小组报告,在大楼十
四层发现张建勇、张少辉、魏明杰
3
名被困官兵,正沿楼梯向下运送,请
求增援。前沿指挥部立即命
令朝阳支队战训科科长王永波带领
5
名战斗员组成第三批搜救力
量进入大楼,协助四惠中队搜救小组将楼内所有被困人
员全部救
出。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
4
条供水干线的基础上,经过调整又
形成了
6 p>
条稳定的供水干线,水炮阵地由
3
个增加到
9
个,加强
外部攻势,全力控制火势,同时组成三批搜救小组,先后将
8
名
被困人员成功救出。
第三阶段:强攻近战,内外夹攻,逐层消灭内部明火。
23
时
58
分,大楼外部大火已经基本扑灭,部分楼层内 部仍
然有明火。前沿指挥部决定不失时机发起内攻,进一步确定了“强
< br>攻近战,内外夹攻”的战术。命令各区域分指挥部立即组织人员开
展内攻,全力扑
灭建筑内部明火,各举高车辆继续出水炮从外部
扑灭余火并对建筑主体结构实施冷却,防
止坍塌。随即进行了第
三次战斗调整:
朝阳支
队全勤指挥部组织红庙、
亚运村、
左家庄等
12
个 中队
力量逐层向上推进,负责扑救
11
至
30
层内部火点;丰台支队全
勤指挥部组织方庄、大红门等
4
个中队的力量,负责扑救
1
至
5
层内部火点;崇文支队全勤指挥部组织所属力量,负责扑救
6
至
10
层内部火点;西城支队全勤指挥部组织府右街中队、金融街中
队力量将移动水炮更换为两支水枪负责扑灭演播厅内零星火点。
在保留外部
6
个水炮阵地持续不间断出水冷却建筑结构的同
< br>时,红庙中队利用大力
A
类泡沫车铺设一条水带干线由西北侧楼
< p>梯进入大楼,
采用垂直铺设方式至
29
层,
出
A
类泡沫逐层向下灭
火;花市中队铺设一条水带
干线由东南侧楼梯进入大楼,采用沿
楼梯蜿蜒铺设的方式,
向上供水至< /p>
10
层出两支水枪灭火;
丰台支
队大红门中
队由西南侧楼梯进入大楼,采用沿楼梯蜿蜒铺设的方
式,向上供水至
5< /p>
层出两支水枪灭火;府右街中队铺设一条水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