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植物我来夸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可曾发现,当我
们每天
嬉笑、
悲伤的时候,
我们身边还有一群群大自然的
精灵,
默默关注着我们成长的足迹。
因为有了它们, p>
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
因为有了它们,
我们
< p>的世界才充满了生命的律动。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
< br>走近它们,
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植物,
去品味它吧!
p>
感,
也为读者创造了具体感人的形象,
从而实现描
< p>写的目的。
二、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有什么区别
动态描写
指描写对象
(景物或人物)
在运动中
的状态。描写范围包
括:活动中的人们、阳光的变
化、水流、云朵、风中的叶子……
静态描写指像画家画静物写生似地描写对象
【达人支招】
亲爱的小朋友们,通过前面小故事的学习,
我们已经知道写
植物时可以把比喻、
拟人、
反问等
各种修辞请到作文中。
当然只有这些是不够的,
还
要做到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
结合。
那么,
什么是
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呢?我们一起看看
吧!
一、什么是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法,
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
景物作运
动
状态的描摹状写,
创造具体的、
栩栩如生的感人
形象的一
种描写方法。
动态描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运动着 的景物
的描写,一是对静物所作的动态
(
包括比拟动态< /p>
)
描写。
动态描写是记叙文中运用最普遍、
最基本的
一种方法,
常与静态描写联袂相生,
从不同角度 刻
画景物和人物的特征,
赋予客观事物以运动感、
活 p>
力感、变化感,以克服形象的单调性,丰富形象的
多样性,
达到更好地表现事物、
更强烈地感染读者
的艺术效果。
静态描写法,
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
景物作静 p>
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
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
一
种写作方法。
静态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使用最普遍、最基
本的另一种表现方法。就其手法说,主要有白描、
细描等;
就描写对象说,
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等。
这种描写是为客观事物本体造
形,
以寄托作者的情
(景物或人物)
在静止中的状态,< /p>
静态描写应注意
不要过于细致,
以免使读者感到呆板、 p>
冗长而影响
可读性。描写范围包括:景物或人物整体的样子、
位置、颜色、形状的变化……
三、如何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毛泽东同志
在《沁园春·雪》中,描绘登高远
望
“北国风光”
的雪景 时,
有这样一句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这也是一个绝妙的描写,展现在我们
脑海中的是,
群山恰似银蛇在舞动 ,
高原好像白象
在奔驰。
静止的景物动起来了。
这样的描写是非常
形象、生动、传神的,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
与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成功的例子就在于作者注意到对
事物的
静态与动态的描写,并采取形态“异化”的方式,
做到以
静写动、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景物或场
面活化起来,产生画面动静交融的和谐美。<
/p>
【佳作赏析】
花
生
陈贝雅
前几日,读了许地山先生写的《落花生
》
,不
禁使我想起第一次品尝刚出土的花生时的情景。
< br>(从一篇文章引入到对花生的描写,
让读者读着这
篇文章的时候,
可以联想到《落花生》的文章,显
得意味深长)
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
风和日丽。
我和几个小
伙伴到田
野里玩,
看到一位农民伯伯正在用锄头挖
出一把把黑乎乎的东西,
放进一个大竹筐。
我们都
感到好奇:
“伯伯,您 在挖什么?”
“花生。
”
“这是
花生吗?
怎么跟我在商店里看到的不一样?”
我望
着那一团团黑乎乎的东西,它<
/p>
发出一股湿臭的泥土味,刺激
着我的鼻子。老伯伯笑了,送
了一些花生给我们。我们将信
将疑地拿到小溪边洗,它终于
露出了米白色的外壳,
每一粒都有大拇指大小,
周
< br>身布满了一条条小沟,
虽然没有苹果、
草莓的鲜红
嫩绿,倒也显得玲珑可爱。
(花生的外表很普通,
小作者从颜色等方面进
行了细腻的描写)
我们把洗干净的花生拿回家中,在锅里添了
水,放了盐巴和花生一起煮。煮好了,揭开锅,一
股香味扑鼻而来,
p>
很快弥漫了整个厨房。
花生们一
粒粒在水中滚动着身子,
p>
看上去就像一个个可爱的
小天使在欢乐地舞蹈。
“真香呐!< /p>
”有人发感叹了。
我们把花生捞起,剥开来,看见它白嫩的果实,像
汉白玉石雕一样,吃到嘴里,香喷喷的,有一种说
不出的美味。
(呀,原来花生的美是要在煮熟了之
后才能发现的,这美,不仅是“汉白玉石雕
一样”
的颜色形状,还有“香喷喷”的味道哦)
现在读了《落花生》这篇文章,我对花生有了
更深的理解。
我想到我们 生活中的一些人,
他们外
表看上去普普通通,
没有什么吸 引人的地方,
但到
了关键时刻,
他们的优点就显露出来了 ,
让人惊叹
不已。
我喜欢花生,
更喜欢那 些才华藏而不露的人。
(结尾呼应开头,引到《落花生》一文中对花生的
描写,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名师点评】
这篇作文是读了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受
启发写的,
其中有两点值得学习:
一是观察比较仔
细。在对事件的叙述中,花
生刚出土时,洗干净之
后,以及煮熟了之后的形状、色泽、气味描绘得比
较生动,
充分渗透了小作者自身的感受。
二是结尾
的启发比较出色,
能在回忆往事和读
《落花生》
后,
< p>有自己的看法。这样的结尾使得整篇作文意思贯
通,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美文赏析】
想起那棵银杏树
马浩
汶川
5
·
12
周年祭,我不想说 地震,那个伤痕
正慢慢地愈合,新嫩的肌肤还很脆弱,不过,脚一
踩着五月,
心便会隐隐地痛,
这是无法避开的话题。
这让我莫名地想到院中一株银杏树,高大挺
拔,冠盖小院,站在村口便可
见其在风中招摇,成
了我居所的标志。坐在树阴下,望着枝繁叶茂、硕
< br>果累枝的它,便觉造化的奇伟、生命的诡秘。
我初领它回家,高
不
盈尺,
栽下的当年便拔出米
余,亭亭玉立,令
人怜惜。
不觉几年已过,
它早身高过
墙,
树粗对掐,
大有赶超西
邻那株梧桐的苗头。
就在 它
大有可为之时,一日深夜,
骤起狂风暴雨,
西 邻的梧桐树被风摧折,
砸倒的院
墙连带了银杏树。
这是我 做梦都不曾想到的,
真是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我以为银杏树是在劫难逃了,
清理之后,还好它还没有连根折断,扶起它,却无<
/p>
法直立,我用根木棍顶着,以帮它挺直腰身,这才
见它遍体鳞伤,
最重处树皮剥落,
已露银白的树骨,
我用稀泥糊住它的伤
口,
外面包扎上塑料薄膜,
我
以为这次怕是不行了,
p>
这次要比多年前被羊啃食重
-
-
-
-
-
-
-
-
-
上一篇:最美(600字)作文
下一篇:美丽的大自然(3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