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
歌除外。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可以使人随时随地联系,
也容易使人与人的交流因习惯用表情符
号变得程式化。……科技的发展是增进还是减弱
人与人的情感?
后视镜视角下的大众偏见
张弛
对于新科技新媒介的产生,
我们似乎习惯于站在后视镜中看待问题现象而 并非本质。
麦
克卢汉的经典
“后视镜理论”
揭示了人们对于前景的忽视所体现的视角局限而导致产生了偏
见的根源。
而关于科技发展对于人情感是增进还是减弱的问题,
我没有认为两者存在任何对
抗关系或是科技发展有什么原罪。
首先难以否认的是对于科技
发展人类没有办法与其前进的脚步作阻碍的对抗,
这是一种
在时代之下不
难预料却又不断出乎预料的“宿命”
。于是在这样一片惊叹声中科技所带来的
弊端被无限放大到一种偏离于理智的程度,
集体情绪正在酝酿着一场站在历史与人类发展高< /p>
度上的时代控诉:愤慨,担忧,吐沫飞溅,我们在后视镜中振臂高呼:
“人 类啊!睁大眼睛
看清楚!
”
我
们看清楚了:
交流的程序化、
情感传达的廉价性……但是科技就应该遭到偏见的口 诛
笔伐吗?科技发展没有什么原罪。
人的情感不会轻易因为传播的媒介或 方式的发展进步而失
去其本质的价值——因为人的情感本身,就是其存在的全部价值。<
/p>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大好前景之下,
侯世达先生抛出疑惑:
人工智能有智能吗?数据集里
能够堆砌出智能吗?不带目的和情绪的,<
/p>
算得上智能吗?侯世达先生的问题尖锐地指出了科
技制造智慧的局限性,其
缺乏的不仅是“人格”
,还有对待世界的基本情感。从逻辑上讲,
恰恰反
正了,
人类的情感是无法被科技弱化或取代的,
科技无法干扰人类的情感,
再好的人
工智能也无法取代人类的情感存在。
人类情感的伟大之 处并不仅在于几十万年的历史演变经
验,
更在于其所具有的难以模仿或超 越的内涵与真挚的表达。
即使人类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
发展强人工智能(
即让这种人类孕育的智慧具有与人相同的思维能力与人格)
,但这并不代
表人类情感的崇高价值将会被取代或是变得没有那么可贵。
再退一步讲
,
人的情感延续并不依靠传播的媒介或方式,
即使情感交流的过程呈现出一
系列令人失望的问题,
也并不意味着科技就是这此问题的罪魁祸首。
< p>因为,真正的情感传达
甚至可以不见面或是无语言,
“心有灵犀一点通”
,
正是人类情感智慧的表现。
后视镜视角下< /p>
的大众偏见让我们忽视了人与人情感的本质基础而对于形式与最终造成的表面影响过度敏<
/p>
感。
这两者的问题指向了后视镜的局限性与对真实的肤浅理解。
< p>后视镜所映射的现象值得警
惕但不可胡乱猜疑或盲目推断,
止步于浅 层的理解往往会轻易被后视镜牢牢框住而错失事实
真相。
请对人类情感自信些,别被大众偏见轻易洗了脑。
精神的防盗门
唐怡
< br>“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时隔千年,这些愁绪可化为一个个微信符号, p>
甚至是一个哭泣的表情。
距离千里变成无距,科技的发展使得想念的身影变得越来越暗淡而模糊。
从长句子到短句再到语音最后简化为一个个设定好的表情符号,情感的表达越来越简
p>
单,越来固定,
越来越符号化。
即使分居两地理应闲话一番的 家人,也很难自我抒发或是聆
听他人的鸡毛蒜皮,语言渐渐地越来越“凝练”
活滋味,少了无话不说的“话”
。随之而来的是,渐渐地两个人便不再像以前那样心连着心
了。实际上,语无伦次
,没想过腹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闲话废话长句往往才是真实的生
活场景,那些无关紧
要的关怀,
没有意义的罗索才是真爱的表达。
表情包输出单一,在强调
< p>一个情感的同时屏蔽了其他的声音:
像在敷衍,像在急躁,像在掩盖内心的空空如也 。
我不
想说话,你也别说话,我想说什么,啊什么都说不出。渐渐的,我
们失去了语言的欲望,我
们不再渴望表达。
可
怕的是,即使不再远隔千里,即使相处一室,我们也不再拥有表达的欲望了。
-
-
-
-
-
-
-
-
-
上一篇:作文怎么表达真实情感 如何写出有感情的作文
下一篇: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