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励志小短语高一语文作文专题集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0-12-30 09:05
tags:语文, 高中教育, 高一语文

-

2020年12月30日发(作者:伍先华)



第三部分

写作


第十讲

思考与表述训练一·观察与思考


【训练要求】


认识表达的内容

(

包括说话和写作的材料

)

大多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并了解观 察与思考的


几种常见思路,为开展经常性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广开题源。



【知识导引】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包罗万象;社会生活,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能触动我们的情思、引起我 们遐


想的事物,层出不穷,数不胜数。可是,每当让同学们讲述一点见闻,或发表一点见 解时,有些同学却感


到无话可说,无文可作。这是为什么

?

除了其他因素之外,缺乏必要的观察与思考的意识和训练,也是一


个重要原因。由于没 有学会观察与思考,往往是“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或“见而不思”

“闻而不想 ”


所以说话难以张口,

写作难以动笔。

如果真正学会了观察与思考,

善于从繁复万状的日常生活中捕捉信息,


探 求真谛,就会有说不完的话题,写不尽的题材。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 行观察与思考呢

?

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思路。





(

)

观形而思神。

< /p>


形,指事物外在的可观可感的形貌、姿态、声色等等;神指最能体现“形”的外在特征的东 西,也指


“形”内所蕴含的精神。属于“形”的东西,靠一般的感知即可获得,而属于“ 神”的东西,却只有用思


考来把握。借助思考,才能深入理解事物并有所发现,如发现特 点,发现美,发现规律,等等。本来“只


有一些野草”的百草园,鲁迅却发现了它的美, 发现了它作为儿童“乐园”的特点,给读者描绘了一片令


人神往的乐土。蜘蛛织网,人所 习见,甚至有几分讨厌,而周建人却去“留心这八只脚的‘诸葛亮’怎样


捉飞来将,并且 看出

(

也就是‘发现’

)

,它有各种各样捉拿的方 法”

,从而写出了趣味盎然的文章,传播


了有益的知识。

冰心从一盏小橘灯发现了小姑娘对光明的渴望,

以及她的镇定、

勇敢、

< p>乐观的精神。

这些,


都是观“形”而思“神”的结果。


1

.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 /p>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 丈以内绝


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 ,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


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 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


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 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


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 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 不是平凡的树


这一段写了白杨树的干、枝、叶、皮, 这就是它的“形”

。但作者没有停留在观“形”上,而是由形


及神,感悟 到了白杨树伟岸、正直、质朴、严肃以及坚强不屈、团结上进的品质。正是有了这种感悟,在

描写白杨树外形的时候,才能做到形神兼备;也正是有了这种感悟,才能进而联想到北方的农民和守卫家


乡的哨兵,联想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思考< /p>

:下列诗句都是对松树的歌颂,也是诗人观形而思神的结果,你能从中读出怎样的“神”?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李群玉《赠元绂》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岁老:年代久长。弥:更加 。阳骄:太阳暴晒。阴:枝叶繁茂。宋·王安


石《孤桐》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罹:遭遇。

汉·刘桢《赠从弟》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唐·李白《古风》




(

)

观物而思理。

< /p>


物,是客观存在的,而理却蕴含其中。这“理”

,包括一般的事理,也包括 更高层次的哲理。

“物”是


可感可观的,

“理”只有靠思 考才能获得。苏东坡观石钟山之景而得“事不目见耳闻”则不可“臆断其有


无”之理。王 安石观褒禅山之景而得做事必“尽吾志”

,为学必“深思而慎取”之理。茅盾的《风景谈》


更是体现“观物而思理”这一思路的典型。当时的塞外沙漠、黄土高原,是够荒凉的了,而茅盾 却从中发


-

1

-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现了“美”

,为读者勾勒了六幅生动的画面。不仅如此,他更能由物及理,指出: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


类更伟大。

“自然是伟大的 ,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


!

”正是这种“理”

,成为文章的灵魂,增强了文章的认识价值。


1

.


粘在铜胎上的 图画全是线条画,

而且一般是繁笔,

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

这里头有道理可说。


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 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


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 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


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 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


打磨的手续,打磨 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


分 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较比细微,又较比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

< p>
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 的形


式。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画的图案画,在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 占的面积相当宽,那


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形的铜丝。为什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

?

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


这一段显 示了作者观物思理的心理过程。在参观景泰蓝制作过程时,作者看到“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

< br>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

,于是思考其中的道理

< p>(

也许还要向人请教、看书


面材料

)

。道理弄明白了,给人讲讲,使人受益,写成文章,也有价值。


思考:请对“圆规画圆”和“订书机订书”进行“格物致知”。






(

)

观此而思彼。


看 的是眼前之景,

眼前之物,

眼前之人,

眼前之事,

而所思所想的却是与此有关的他景、

他物、

他人、


他事, 这就是“观此而思彼”

。可从观“此”而思相类相似之“彼”

。巴金的《灯》

,由眼前之灯,想到自


己过去在灯光的指引下赶路的经验,又想到传说中哈里 希岛上的长夜孤灯,希腊女教士所点燃的火炬,又


“想起了”友人被救时所见的一盏油灯 。这两个名篇的产生,不正是“观此而思彼”的结果吗

?


也可以观“此 ”而思相反相对之

“彼”

,或观“此”

而思相关相联之

< p>“彼”

。总之,有了“观此而思彼”


的思路,要说话,要作文,就不 愁没有材料了。


1.

< p>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

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揪 着草,

攀着乱石,

小心探身下去,


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 ,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


随潭水 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

!

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 想张开两臂抱住


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 呢

!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


实可爱。

她松松的皱缬着,

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她滑滑的明亮着,

像涂了< /p>

“明油”

一般,

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

我 曾见过北京什


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 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


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 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


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

?

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

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 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


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 /p>

!

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


她必能临风 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

得你呢

?

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 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


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

,好吗

?


这一段的思路是

“观此而思彼”

作者面对着的是梅雨潭,

感知最强烈的是潭水的绿。

那绿

“醉人”

“奇


异”

“平铺着、厚积着”

“着实可爱”

,以至使人的心也“随潭水的绿而摇荡”起来,甚至产生“抱住她”


的痴念。如果观察、感受至此为止,话也就只能至此而止了──还能说出什么来呢

?

但作者却还有许多话


可说,能够把那潭水之绿描写得更鲜明, 更突出,他靠的就是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先是想到相类相似的事


物:少妇拖着的裙幅,又 软又嫩的鸡蛋清,一块温润的碧玉;又想到相差相别的事物:什刹海的绿杨,虎


跑寺的绿 壁,西湖和秦淮河的波;最后,又把那绿想像成可裁以为带的丝绢,可挹以为眼的神液,一个十

< br>二三岁的小姑娘。有了这样的一些思考,在表达上就有了比喻、比较、比拟等手法,而那绿的“醉人”与< /p>


“奇异”也就表达得淋漓尽致了。



-

1

-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2.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 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

!

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 /p>


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图画

!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 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


里;

一片幽辉,

只浸着墙 上画中的安琪儿。

──这白衣的安琪儿,

抱着花儿,

扬着翅儿,< /p>

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 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 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


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 旁


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 赤着脚儿,向着我


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 是哪儿看见过似的

!

”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


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 鲜丽。──


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

连忙走下坡儿去。

迎头 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

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

站住了,

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

如登仙界,

如归故乡。

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

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这是冰心< /p>

1920

年写的一篇散文,题为“笑”

。要说思路,也只是“观此而 思彼”

;借着雨后的清光,她看


到了安琪儿

(

< p>基督教称天使

)

向着她微笑;这微笑又使她联想起五年前一个孩子向着她微笑 ,于是又回忆起


十年前一个老妇人向着她微笑。

如果孤立地看某一个微笑 ,

固然也是美的,

但几个

“同样微妙的神情”

“绾


在一起”

,给人的感受就不一样了:

“这时心下光明澄净 ,如登仙界,如归故乡。

”似乎整个生活都充满着


微笑,充满着爱。这在 人生,确是一种享受;读这样的美文,自然也是一种享受。



(

)

观果而思因。


世 界不是杂乱无章的,不是偶然事件、孤立事物的随意堆积,而是存在着种种因果“链条”,有章有


序的。

一事为因,

引发结果,

果又为因,

因又生果,

如此相生相连,

以至于无穷。

而我们所能观察的事物,


常常只是链条中的一环。这一环是怎么来的呢

?

就得靠思 考来推断

(

当然也可以去调查,不过有些事物是不


易调查 或根本无法调查的

)

。如果要想预知这一环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那就要“观因而 思果”了。这可


以放在一起来说。一天雨后,老舍的院子里落了一只小麻雀。老舍对它作 了观察,发现它翅翎不整,飞得


不高,

眼睛里有一种要亲近人而又不敢完 全信任人的神气。

为什么会这样呢

?

老舍观果思因:

“我想到了:


这是一只养熟的鸟,也许是从小便养在笼里的,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可是 它的左翅也许是被养着它的或是


别个孩子给扯坏了,所以它爱人,又不完全信任人。”在 这样推断了原因之后,老舍又想到:“这只小鸟


儿离开了人恐怕不会活……”这就是推想 结果了。在这里,观果而思因和观因而思果构成了连续的思考。


而正是这样的观察与思考 促成了《小麻雀》的写作。



1

.


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 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也不是偶然的。人类的视觉最发达,可是语言诉


之于听觉。 这是因为一切倚赖视觉的手段,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光线,夜里不成,黑暗的地方或者有障碍

物的地方也不成,声音则白天黑夜都可以发挥作用,也不容易受阻碍。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


的有效距离大得多。打手势或者画画儿要用手,手就不能同时做别的事,说话用嘴,可以一边 儿说话,一


边儿劳动。论快慢,打手势赶不上说话,画画儿更赶不上。声音惟一不如形象 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


久性,但在原始社会的交际情况下,这方面的要求是次要的, 是可以用图形来补充的。总之,正是由于采


用了嘴里的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 程万里的发展。


这一段的内容是对语言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人类语言采 用声音作为手段,世界各民族没有例外,一般人对


这种现象确是“视而不察”“听而不闻 ”的,

语言学家注意到这种现象,

并进一步思考了其中的因果联系,


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2.


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消费者:明 知地摊上的“红塔山”香烟和茅台酒有假,却照购不误;明知


街头小贩兜售的“皮尔·卡 丹”

“阿迪达斯”服装并非正品,却仍乐得买来穿上显派。人惊问其故,或曰:

< br>“假的不一定不好

!


这是一种 知假买假的行为。不过,它与王海式的“知假买假”进而打假不同,而是一种基于“名牌崇


拜”的心理,知假、买假、用假,姑且称之为“崇名买假”


-

1

-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假的不一定不好”

?

非也。

假的就是假的,

因为假名牌中不可能像真名牌那样凝聚着独特的工艺、


高科技成果以及企 业的信誉,

因此,

无论其使用价值或者自身价值,

都不可能与真正 的名牌商品同日而语。


假名酒可以喝死人,

假化妆品可以毁人容颜,

假名牌服装可以让人随时出丑……假的不仅不好,

而且有害,


这个道理,

“崇名买假”者不会不知。知之而买假,无非是看中了假名牌能够提高身价,满足其虚 荣心这


一点。

“崇名买假”者也许这样认为:我买假是“周瑜打黄盖”< /p>

,愿打愿挨,并不犯法,对社会有什么害处

?


不错,买假 并不犯法,但如果认为买假无害他人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须知正是这些买假者的需求


和纵容,才使得造假者“心有灵犀一点通”

:你乐意买假,我乐意造假,心照不宣。这也正是假冒 伪劣产


品屡禁不绝的内在原因之一。


假作真时 真亦假。

“崇名买假”之风,不仅纵容了造假行为,增大了社会打假的难度,而且使得真名


牌名誉受损,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可谓罪莫大焉。所以,打假不能只打造假的,还要时刻警惕 消费中的


这种“崇名买假”现象。


这一段文章 ,先对“知假买假”的原因做了分析:是一种“名牌崇拜”心理在作怪,是借“名牌”之


名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提高自己的“身价”;同时也还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是自愿的,并不犯法,也


不危害社会。所以接着又由因思果,把“知假买假”的行为看成“因”,分析它会引出的后果:不 仅纵容


了造假行为,

增大了打假的难度,

而且使得真名牌 名誉受损,

生产、

经营陷入困境。

这就把“崇名”而“买


假”的现象分析透了,对买假者是很好的教育。


思考:

有这么一则幽默故事笑话:某动物科学教授暑假前给不同国家的学生布置了一个关于大象的研


究功课,放假回来后学生递交了各自的论文,中国、英国、德国、法国学生交上来的论文题目 各不相同。


请你猜一猜,这些论文题目分别是哪个国家的学生的,为什么?


①《大象罗曼史》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猎象记》

_____________


③《有关大象的百科全书》

_____________

④《象肉烹调法》

_____________



(

)

观难而思解。

< /p>


人们在生活中、

工作中总会遇到、

看到、

听 到种种“问题”──困难、

障碍、

疑团、

令人不满的现象,


等等。如果是“当局者”,自然得想一想办法;如果是旁观者,常常就“高高挂起”了。其实, 这时候动


动脑筋,是极有益处的。小而言之,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一个人说话、作文的水平 ;大而言之,这也是改造


自然、改造社会的起点。就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为例,需要思考“ 怎么办”的问题就不少。比如逢年过节燃


放烟花爆竹,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容易引起火灾 和人身伤害,近几年各方面多次呼吁“移风易俗”,也采


取了一些措施,但总的看效果不 很显著。这事大家都知道。于是有人又做了进一步的思考。人们为什么非


要放花炮

?

这里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复杂的社会心理根源,

简而言之,

一是解闷图热闹

(

平时太寂寞了

)


二是驱邪图吉利

(

平时总有些不顺心不满意的事

)

。所以,要解决问题,一要丰富平时的特别是节假日的文


化生活,让 大家钱有地方花,乐有地方找,并在“找乐”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二要努力发

展经济,并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祥和的人际关系,让大家神安气顺,回顾往事,可心可意,瞻望前程,


充满信心。

有了这两条,

人们自然会减弱对花炮的兴趣。

这一番“观难而思解”的结果,

说出来或写出来,


不就是一段 有内容有水平的谈话或文章吗

?



1

.


这些年来,

< p>“要敢讲真话”

,叫得很响,在弄文墨者的圈子里,是人人皆知的。我偶尔写点杂感,也觉< /p>


得这话很好,不说真话,就没有正义的呼声。要敢讲真话,这是没有疑义的。不过,生活告 诉人们,还没


有哪一位作者、作家、演说家,不标榜他讲的是真话。那么,我们周围真的 都是一片真话声吗

?

显然还不


是。

张三说 他讲的是真话,

李四却在摇头;

王五指责赵六讲的不是真话,

赵六 一定要驳斥王五。

孰是孰非,


较真起来,问题就复杂了。


言为心声,

当然也算是一种真,

即口头讲的,

< p>真是心里想的。

但这种真,

却不表示话的本身就是真理。

看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提倡“口心一致”的“真话”上,还要进一步提倡实事求是的“真话”

。人们还


记得,关于什么是真理的标准,曾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绝大多数人最终统一 了认识,承认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惟一标准。话总是愈接近真理愈真。

< /p>


当然,提倡追求真理的“真话”

,并不否认讲心里话。同志之间,朋友之间 ,包括对待上下级,都应


该敞开思想,有话就说,不必顾忌。但是,写文章,做演说,搞 创作,情况有所不同。那是用自己的话,


去宣传人,影响社会。这就要顾及讲话的效果。 如果认为,只要是心里想的,口里就要讲,而不管这些话


符合不符合实际,那就不妥当了 。


这一段抓住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这就是“观难 而思解”的思路。人人都认为自


-

1

-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己讲了“真话”

,可对同一问题又常常不免有是非之争。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

作者想出的办法是把“真


话”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口心一致”的真话 ,在同志之间、朋友之间、上下级之间要提倡讲这种真话,


即所谓“敞开思想,有话就说 ,不必顾忌”

;一是“实事求是”的真话,也即符合真理的话,这是更高层


次的“真话”

,是更应该提倡的,特别是当用自己的话“去宣传人,影响社会”的时候,决不能 只顾“口


心一致”

,而要考虑是否合乎实际,是否合乎真理。

< p>



2.


你尝过失败的滋味吗

?


测验不及格,升学考试 不到录取分数线,比赛不出线……这都叫失败。失败的滋味当然是苦的。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那样的失败,不过有的人栽跟头栽得多些,有

< p>
的人栽得少些罢了。可以说,人生是不断栽跟头,而又不断爬起来前行的漫长过程。


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

,但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这岔道口分岔出 两条路:一条是心灰意冷、


一蹶不振的路,这路通向彻底的失败,这时的失败才是真正的 失败;另一条是汲取教训、奋起拼搏的路,


这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成功,

但只有踏上这条路,

才有成功的希望。

因此,

一个人遭 到了失败,


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问题在于,站在“痛苦”这个岔道口的时候, 自己选择哪一条路。


19

世纪初,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 场上吃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


丧。

茫然中,

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

蛛丝一次次被吹断,

但蜘蛛一次次拉丝重结,


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 旗鼓,终于在滑铁卢之役打垮了对手拿破仑。这位将


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威灵顿将军的故事,不正好说明失败并不尽是最终结果这个道理吗

? < /p>


失败并不可怕,痛苦并不可怜,只有怯懦才是可悲的。失败是个未知数。当我们在失败之后 ,勇于化


痛苦为动力,那么,就有可能从“痛苦”这个“岔道口”找到通向成功之路。< /p>


测验不及格,升学考试不到录取分数线,比赛不出线,等等,这是中学生 经常看到甚至遭遇到的事。


有的同学可能想过一些具体的对策。这里的一篇短论则是把这 一类

(

失败

)

现象综合起来,进行总的思考。


各有各的意义。不过,这也启发我们,在“观难思解”的时候,既要注意对具体问题的解决, 也要逐步学


会由个别到综合,使自己的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深刻。


作业:思考以下材料(任选两题)


1

.花草树木给我启迪


2

.印度人与蝎子的故事


有一个故事, 一个印度人看到一只蝎子掉进水中团团打转,他伸出他的手想把它捉上岸来,可就在他


的 手指能够到蝎子的时候,蝎子猛地蜇一下印度人,但是他还是想救那只蝎子,于是他再次伸出手去想吧

< p>
蝎子救上来,但是蝎子在一次蛰了他。旁边的一个人问:“他老这么蜇你,你还救他干什么?”这个 印度


人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爱是我的天性,我怎能因为它蜇人的天性而放弃我爱的 天性呢?”


3

.勤奋不一定出天才


4

.著名政治家 邱吉尔说过: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根本的利益。”

毕淑敏


说:“我不相信有永久的利益,我更珍视患难与共的友谊。”

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观点的?请


说明理由。







第十一讲

思考与表述训练二:阅读与思考


【训练要求】


认识阅读与思考是说话与写作材 料的来源之一,

并了解在阅读时与写作有关的几种常见思路,

以便沟


通读与写的联系,进一步开拓题源。


【知识导引】


从认识生活的角度来看 ,阅读也是一种观察,不过是一种间接的观察。阅读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没有思


考,区别只 在于思考得是否自觉,是否深入。古人主张

心到

,主张

熟读精思

,就是说思考要自觉,要< /p>


深入。所以,跟观察与思考一样,阅读与思考也和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写作来说,阅 读与思考也是


-

1

-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一种积累知识、锤炼思想、丰富情感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会相互迁移的;


阅读与思考又常常是触发写作动机的媒介,只要注意就会发现,许多文章甚至大部头的著作,都 是起源于


阅读和阅读中的思考的。


下面介绍几种与写作有关的阅读思路。


(

)

提要钩玄。


韩愈说,读书的时候应“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就是说,对于叙事性文章,一 定要抓


住其中最主要、最能反映作者思路或最精彩的地方,抓住最重要的事实;对于议论 性的文章,必须抓住最


能反映作者见解的词句。抓住记事之“要”,议论之“玄”,这是 对读物的分析、判断、选择,也就是对


读物的思考。把这思考的结果写下来,就是一种写 作活动。


“提要钩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摘抄,一种是提要。阅读后 ,把重点部分、精彩部分、有资料价值


的部分摘录下来,既能积累知识,储存资料,还能 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摘录的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还


可以从中获得新的启示,产生新的 见解。摘抄,文句一定要准确,一个字、一个标点也不能改动,并且要


注明作者、出处。 这不仅是为了保证摘抄的资料价值,也是为了培养严谨的学风。提要,是用简明扼要的


话 概括读物的主要内容。可以写成提纲式,就是把原文的每一部分的要点逐段写出,能反映原文结构安排

< p>
上的特点,

语句不要求连贯

;

也可以写成概要式,< /p>

这也是综观全文,

但不是逐段概述,

而是抓住基本内容,

< p>
用连贯的语句叙述,一般要用自己的话,尽量少引原文。摘抄或提要,可以写在卡片或活页纸上,这 样便


于分类保存,也便于查阅。



1.


林肯和他的继母


美国前总统林肯八岁丧母,过 了一年,他的父亲汤姆又娶了一位妻子,名字叫莎腊。莎腊来时,除带


了两个儿女外,还 带来了一条鸭绒毯子、几个鸭绒枕头。


新母亲为孩子们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给林肯姐弟洗了个热水澡。

晚上,

她把林肯姐弟睡的玉蜀黍梗 垫


子撤掉,给他们换上了鸭绒枕头和毯子。林肯那又黄又瘦的小脸露出了笑容。


林肯很爱读书,莎腊虽然没念过书,可她总支持林肯学习。林肯后来成了律师, 又参加了总统竞选。


莎腊赶到城里,想看看林肯,但为了不妨碍他,她只是静静地站在人 群中,望着做讲演的林肯。林肯看到


了莎腊,

马上从马车上跳下来,

与莎腊拥抱。

莎腊从不掉眼泪,

但当林肯当选总统时,

她激动地哭了起来。


1861

年冬,林肯赴任总统前,冒着风雪回乡与莎 腊告别。


四年后,林肯遇刺身亡。当人们来探访莎腊时,她重复了她以 前对人说过的话:

“他

(

指林肯

)

从来不


曾对我说过一句使我难堪的话。

”林肯当选总统后曾经这样说:< /p>

“我的一切都属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

摘自

1982

3

12

日《青年报》

)


这是一篇记叙文的“摘要”,< /p>

情节和语句都是连贯的,

但要比原文简明多了。

这是一种语文能力的 训


练,也是一种资料的积累。


(

)

判断是非。


一般 读物都包含着作者观察

(

包括间接观察

)

与思考的 结果。

他观察得是否合乎实际,

思考得是否合乎


逻辑,作 为读者,都不能不加以考虑。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实际上

< br>都是提倡思考,反对盲从,反对迷信。经过怀疑和思考,发现事实有出入,观点有错误,就来一番说明,< /p>


来一番辨正,这就是话题,就是文章。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就是在读《史记·孟尝君列 传》时有感而


发写成的。这篇不足百字的小文章,对世上流行的“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 观点进行了反驳,指出“孟尝


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称不上“能得士”。虽然他门下食 客三千多人,但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士”。若


真得“一士”,可以使齐国强大,制服秦国 ,孟尝君也就不会有秦难,也就用不着鸡鸣狗盗之徒了。正因


为他网罗的人都是鸡鸣狗盗 之徒,所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真正的“士”也就不会出自他的门下了。王安石


以一个政治 家的敏锐思考和卓越见识,对孟尝君这个历史人物作出了独到的评价,议论精警、深刻,令人

信服。



1.


-

1

-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真的“水至清则无鱼”吗

?


柳宗元《至小丘西 小石潭记》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 /p>


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这段文字, 不仅说明了水至清而有鱼,而且还说明了水之至


清景色十分迷人。


“凡景语皆情语”

难道不正是至清之景深深地打动了柳宗元 的心,

使他不能自已,

才写出了这段

“情


语”吗

?

我想,不仅是文学家,凡有爱美之心的人,处于这种至清至洁至美至圣的 透明景色的氛围里,都


会将自己的感情净化。入洁室脱鞋,入幽境敛声,新沐者弹冠,新 浴者振衣,

“鸢飞戾天,望峰息心”

,皆


环境而使然。< /p>


如果说朦胧也是一种美的话,那么这种朦胧须靠近透明;倘若近于浑浊, 它还美吗

?

如果把“水至清


则无鱼”

理解 为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纯,

这是有道理的,

但如以此作为谋私的借口则就 不可取了。


这一段是对“水至清则无鱼”这种观点的反驳。

< p>作者在阅读中不是盲从他人,

而是注意分辨是非,


现读物中提倡的所谓“朦胧美”,实际上是提倡“浑浊”,是给人以“谋私的借口”,于是提笔作文,批


谬正名,防止错误流传。


(

)

评价优劣。


是与非,是对读物的最基本的思辨。在“是”的前提下,读物的思想还有高下之分,读物的表达还有< /p>


优劣之分,这也是阅读中应该思考的项目。评点法,是对文章进行品评褒贬的传统形式。可 以一语道破,


说出自己的见解或感受,也可以融会贯通,写出较长的评语。如果话语不多 ,就可以写在天头地脚、字侧


行间;如果文字较长,可以在书页中夹附纸条,或用其他形 式代替。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毛宗岗评点


《三国演义》

,脂砚斋评点《红楼梦》

,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们的评点文字都获得了独立的学术价值。< /p>


评价优劣自然也可以独立成文,这就是我们常见的书评、文论。



2.

白居易以诗说乐、评乐,对音乐哲理多有阐发。他的《琵琶行》写乐人,写乐态,写听众,又写出诗


人对音乐的精微灼见。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 时无声胜有声”

,就包含


着重大的音乐认识价值。


白居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判断,来自无声之时所产生的幽愁与暗恨的心理。此处采用无 声的处


理,恰好表达了有声没能表达的内容。白居易盛赞无声是有条件的:无声只能在“ 此时”胜有声,无声也


只有在成功地表现了人物心理的情况下才能胜有声。


白居易“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审美判断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认识过程的结果。没有器乐 知识的人,再高


超的器乐表演也无法领略。白居易“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论断,建立在丰 富的音乐知识的基础上。

“初为


《霓裳》后《六么》

”< /p>

,表明其对唐代乐曲的知识很了解。他对琵琶构造与音乐也非常熟悉:

“大弦嘈嘈如


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他深谙琵琶演奏技巧:

“轻拢慢捻抹复挑。


在这样的基础上,白居易细微地体察到演奏者的拢之轻、捻之慢、挑抹 之交错,才能从“冰泉冷涩”的音


乐,发现弦之凝绝,以及随之而来的“声暂歇”

。白居易此夜是“寻声”而至“邀相见”

,该女是“千呼万


唤始 出来”

。加之“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声不得志”的音乐内涵,与白居易心情相通:

< p>“同是天涯沦落


人”

,就不能不为之动情以至泪湿青衫了。可见,无 声这一音乐范畴的提出并非偶然。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提出的无声这 一音乐范畴,在中外音乐思想史上是空前的。

《琵琶行》这篇杰


出的音乐 评论诗也成为唐代音乐思想在世界上焕发异彩的例证。


白居易的长诗《 琵琶行》是唐诗中的瑰宝,评价的文章难计其数。例

2

也是“评优”的,但它却是 从


音乐哲理的角度入手,说白居易是“以诗说乐、评乐,对音乐哲理多有阐发”,并特别 肯定了“此时无声


胜有声”这一判断,指出这“在中外音乐思想史上是空前的”。角度新 颖,分析精辟,为《琵琶行》的读


者又开辟了一个新的审美角度。


(

)

比较异同。


拿不同的读物比较着阅读,或求其同,或求其异,是阅读思考中的重要项目,也是由读到写的 通常路


径。求同,是对读物中所包含的普遍性、规律性的思考。阅读归有光的散文,可以 发现他的散文的共同特


点是多写生活琐事,文字朴实平易,而感情深挚动人。读了古今中 外许多散文,最后可以归纳出这样的规


-

1

-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律:散文可以叙事,可以写景,可以刻画人物……但如果要它打动读者的心,就总归要以抒情为“点睛”


之笔。这都是“求同”的结果。求异,就是思考读物之间的差异,从而发现其特点,发现其个性 ,当然也


可以从中发现矛盾,发现问题。由于不同的读物对同一观点的表述有差异,通过 对比,有助于加深认识;


由于作者水平不一,对同一问题观点不同,论据有别,多看几种 ,可以集思广益;有些文章难免有误,通


过比较,易于找到谬误所在;有的读物文笔犀利 ,有的读物资料翔实,有的读物议论高妙,在比较之中,


可以博采诸家之长。无论是发现 了规律、特点,还是问题,都可以作为话题,这就有文可作了。



1.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

(756)

六月,安禄山、史思明的军队攻破潼关,唐玄宗仓皇奔蜀。行至陕西兴平县


的马嵬坡时,发生兵变,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

。 此后,诗人对这一历史事件吟咏


颇多,但立意不尽相同。晚唐李商隐的《马嵬》诗很有名 ,有一首是这样写的: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


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鸣 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 有莫愁。

”这首诗对比今昔、生死、贵贱,寄予了更多的同情。北宋李觏的《读长恨辞》也咏此< /p>


事: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 心。

”这首诗表现了强烈的批判


精神,指斥唐玄宗不哭将士哭美人。清代 袁枚的《马嵬》诗也很有名: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


河。石壕 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这首诗更是直说唐玄宗与杨贵妃不值得同情,民间的生离死别< /p>


要比他们更可歌可泣。同题所咏,李商隐的诗缠绵哀婉,十分感伤;李觏的诗言辞犀利,意 味深长;袁枚


的诗直言快语,不饰锋芒。相比之下,前一首属对工巧,情韵优美,艺术成 就很高;后两首则以警人的议


论见长,轻天子而重普通人,道是无情却有情。

< p>


这一段比较了三首同题咏史诗在思想、

艺术方面的差异。

由于诗人的性格、

气质、

经历、

感受、

观念 、


创作风格的不同,对同一事件的吟咏也不相同。李商隐纯是诗人

(

多咏爱情

)

,李觏是哲学家兼诗人,袁枚


是诗 人兼学者,这与他们诗意、诗风的不同大有关系。比较分析这些诗,对阅读是一种深化,对写作更是


一种锻炼。


(

)

展开想像。


在阅 读文学作品的时候,

想像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活动。

如果没有适当的想像,

仅照字面意思去理


解,就不能深刻体会作品的意境。如能结合想像去探求作品 的意境,这样,在阅读时是一种美的享受,要


是写出来,就会成为有价值的文章。叶圣陶 先生曾举高尔基的《海燕》为例,来说明阅读中展开想像的必


要。他说,要领会这首诗, 得在想像中生出一对翅膀来,而且展开这对翅膀,跟着海燕“在闪电中间,在


怒吼的海上 ,得意洋洋地飞掠着”。这时候,就仿佛看见了聚集的乌云,耀眼的闪电,以及汹涌的波浪,

就仿佛听到了震耳的雷声,怒号的海啸。同时仿佛体会到,一场暴风雨之后,大地将被洗刷得格外清明,


那时候在那格外清明的天地之间飞翔,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舒适愉快。这时候你会产生一种感情 :暴风雨有


什么可怕呢

?

迎上前去吧

!< /p>

再看看那些苟安怕事的企鹅之类,你会禁不住激昂地叫道:“让暴风雨来得更猛

烈些吧!”这样,就真的触及作品的意境了:不回避生活的战斗,惟有迎上前去,才能享受生活的战斗的


快乐。叶圣陶是单从阅读的角度说的,但他把这一段想像写了出来,不就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章 吗

?

另外,


所谓“扩写”,由短文扩展为长文;还有些“ 改编”,由一篇短篇小说改编成一部剧本或影视剧,也都可


以说是想像的产物。



2.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小诗,

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像,

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

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

写远客思乡之情,


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 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 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


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 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


-

1

-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30 09: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11664.html

高一语文作文专题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