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类电视节目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也是迄今为止唯一没有 p>
出现过文化断层的国度。
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具有深邃的丰富
内涵以及历史价值。
笔者认为,
广播电视媒体在传播中国传统文
化中应起到主导作用,
充分体现与发挥好媒体的作用与功能,
让
电视节目成为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主渠道。
文化类节目热播赢好评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多元又精彩。< /p>
而现今不可回避的现状是,
当下我们国家的年轻一代,
基本 没有时间接触到四书五经,
没有
意识去翻阅经史子集……这样的情况一旦
蔓延,
民族文化将会出
现问题,民族精神将会受到损伤。面对这一现状,
广电媒体应担
起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 p>
开办出有
特色、有品味、有价值的原创文化类节目,在弘扬与传承传统文
p>
化中发挥引领作用。
可喜的是,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及部分省级广电媒体,
陆续推
出了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百家讲坛》
《中国诗词大会》
《朗读
者》《绿水青山看中国》《见字如面》《耳畔中国》等一批有内
涵、有
品味、有质量的文化类热播节目,掀起了电视文化节目的
一波波热浪,赢得了观众的眼球
,收获了好声一片。这些节目从
不同的方面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现代电视节目形态有
机结
合,生动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了独特的电视文化现象。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于
2001
年
7
月开
播的一档科教文
化类讲座式栏目。
这个栏目坚持以“让专家、
学
者为百姓
服务”的宗旨,从创办至今,邀请数以百计的历史、文
化、医学、经济、科技、军事、音
乐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为观众
授课。在节目中,众专家、学者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入浅出语
言的
方程剖析,将许多晦涩知识传播于民众之中,让观众备受感染,
受益匪浅。
①这档节目在专家、
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
互通的桥梁,
切切实实地达到了向普罗大众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
目的,成为中央电视台在亿万观众心目中的品牌栏目。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
2016
年推出 的一档特别节
目,栏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
通过演播室益智竞赛的形式,
展现了广大诗词爱好者的知识底蕴
和个性风采。
更重要的是,
节目让更广泛的观众有机会重温中华
传统诗词文化中的文字之美、内容之美、意境之美、韵律之美。
参赛者从五六
岁的蓬头稚子到七八十岁的耄耋老人,
参与者有产
业工人、学生、教师、
军警,至大学教授、专家学者等,充分展
现了国民对中国诗歌文化的热爱与追捧。
《中国诗词大会》的入
选诗词,时空跨越数千年,从中国诗歌的缘起《诗经》开
始,包
括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绵到现、当
< br>代的名人诗词,为观众展示了中华浩瀚壮丽的诗江词海。②
《朗读者》
则是中央电视台今年
2
月推出的又一档重点栏目,
每周六、日晚八点的黄金时间段在综合频道、综艺频道播出
。栏
目以“朗读打动人心”为口号,
每期由一位家喻户晓的明星或默 p>
默无闻的平凡路人,
通过朗读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得,
品
味经典美文。
节目播出后反响巨大,
并迅速成为了百姓 生活中的
文化新亮点,
栏目还引发了传统媒体、
新媒体的 全方位关注和海
量传播。③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灿烂不息,所积
淀的哲理思想丰富深邃。
《绿水青山看中国》栏目,是中央电视
台继
《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谜语大会》等节目之后,由科教频
道重磅打造的
一台大型益智类文化节目。这档每期时长为
90
分
钟的节
目,紧扣时代主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山、水、湖、
林、田进行融合,集知识性、趣
味性、竞技性于一体,充分展现
了美丽中国、生态中国、山水中国、文化中国,让一个色
彩斑斓
的、
美不胜收的中国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在视觉 上绘就了斑斓
彩梦,在情怀上书写了乡愁旧梦,在人文上构架了穿越奇梦,在
生态上再现了守护惊梦。④
这些文化类电视节目之所以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追捧,
不仅
仅缘
于这些文化类的电视节目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
髓和深邃的传统文化,
更重要的是,
节目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
并寻找到了民族价值观的
核心元素,
让国人找寻到了自己的文化
归宿和文化自信,
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增强了民族自
尊,维护了积极的主流价值
观。
节目创新
技术创新
线下互动受欢迎
-
-
-
-
-
-
-
-
-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作文350字
下一篇: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演讲稿-关于传统文化的英文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