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傻瓜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作者:初二(
7
)班
詹卉
|
点击:
1043 | 2011.11.29 |
编辑:吴玟
跌倒爬起,
他无忧无虑地
前行,面对浪涛,迎面直击。<
/p>
——题记
也许你看到这部影片的名字,
会觉得是一部单纯的喜剧片。
但我觉得它更是一部
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
两个小时的片长,
影片中人物的境界恐怕要尝尽世间冷暖
才能够体会得到。但我只能领悟其中浅显的道理。
故事发生在印度的一
所大学,
可以说那是一所封建的大学,
只把学习成绩放第一
位。那儿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被称为“病毒”的校长扼杀了无数学生的创新,
不考虑
他们的感受。
导致了许多学生自杀的悲剧。
直到兰彻的出现,
他是 一个与
众不同的学生,
幽默且聪明,
觉得做错了就要指出 。
他会在课堂上把老师辩得哑
口无言甚至面红耳赤,还敢顶撞“病毒”<
/p>
,质疑他的教育方法,成为了老师的眼
中钉。
他不迷信权威 和死读书,
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
虽然不能获得老师的好
评,
但学习却总是名列第一。
这种不拘小节的性格吸引了拉朱和法涵,
于是他们
三个变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兄弟。
兰彻总是和他的兄弟们说:
“
Aal Izz Well
,
一切顺利。
”
这也反映了他们乐观向上
的性格,
那段欢乐的极具印度风的歌舞不禁让我们开怀大笑。
不管 遇到什么都开
心得去面对,这样就会离成功更近一些。
不去思考影片中的一些负面问题,
仅仅是故事励志的方面,
就能让我们拥 有无限
的动力。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兰彻的性格也影响着他的兄弟们。
他不顾别人的眼光,总是我行我素,虽然风趣幽默,认真起来却一丝不苟,他
对
梦想的敢于追求敢于奋进的精神让人震撼。
法涵的梦想是当一名动物摄影师,
但在家庭的压力下而上工程学校,
在兰彻的影< /p>
响下他终于鼓起勇气和父亲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并努力成为了一名动物摄影师。
拉朱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
瘫痪的父亲,
唠叨的 母亲以及一个嫁不出去的姐姐,
可以说是非常不幸。想自杀却没成功,也是因为兰彻而当
上了一名大工程师。
这部影片所包含的奋斗、友情、爱情、学习和事业
的思想,都发人深思。它不是
一部简单的喜剧片,它蕴含着你人生所需要的哲理。
朋友,遇到困难时别烦恼,永不言弃,就会一切顺利。
Aal Izz Well.
初二(
7
)班
詹卉
这 部虽然只是喜剧,可是真的很有深度。因为它批判了那种教育制度,其实中
国也是这种制
度,
为了学位为了分数。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
我也曾经很恨这样的
制度。
觉得老师只为了分数,
而不是知识。
可是现实是无奈的,
为了很多的东西,
所以还是屈服与这样的制度。有
些东西,太大了,很难靠人为改变。既然不能改
变它,
就选择适应它。< /p>
虽然我并不赞同那样的制度,
也很欣赏电影里兰彻的勇气
和
能力,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像他那样,虽然他讨厌那样的制度,以及教法,但
是他依然因
为他的兴趣,
努力学习理论知识,
获得第一的好成绩,
不仅理论成 绩
好,而且能用于实践。真的很难得!
其实这部电影主要是讲在这样一种制度下,仍有这样难得特别的学生,充满
了创新精神。他很聪明,而且很重友谊,真是个很完美的人。不过,这是电影,
所以他
能这样获得了
“
病毒
”
的钢笔,
而 且成了出名的人。
我不是说现实中不可能,
只是会很困难。其实有些成功
的人,就是在大学里,自己退学,出去闯世界的。
比如微软总裁比尔盖茨,
还要其他些人,
我想不起来了。
这部电影是部很励志的
电影,特别适合给学生看,不是鼓励他们全都退学,不学习学校理论知识。而是
鼓励他们
,在活学活用,不要死读书,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将知识用于在实践
中。
不过话说回来,
正是因为我们中国很少有这样的人,
所以培养出来的都是没
什么实践能力,没创新精神的人,所以很难跟世界上那些大国相比了。
那天和一个客户吃饭,他说他的一个朋友去过印度,给人家做设 备的调试,
回来后对他说的一句话就是
“
印度若干年后肯 定会超过中国
”
。
他说那里好多工厂
是没
有围墙的,只打几个木桩。因为在印度,和美国类似,私人的领地是不容侵
犯的(这部电
影中也反映出来这一点,又的家里有围墙但大门好像是不锁的)
,
哪个小
偷会冒死去偷东西呢?郭德纲如果移民到这些地方,
记者还不怕死吗?看
完这部电影后让我对印度有了一个新的了解。
这部电影感人的地方就是弘扬了友谊,讴歌了现代爱情,又始终鼓励着血液
里流淌着热情
、冲动、迷惑、恐惧的优秀青年们大胆的追随心底最真实的梦想,
勇敢的去追逐,终将一
切顺利,功成名就!看着看着你会不经意间受到感染,不
经意间泪流满面。就像电影结束
时的那句话:
“
神圣智者兰彻达斯说得对
:
追求卓
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
思绪还是很乱,
显然头脑经历了一场风暴,< /p>
但是要让我好好整理下再写出只言片
语又怕失去现在这种观影后的激情。<
/p>
尽管写的不好,
也要发表出来供大家参考下,
也供日后的我
回味。
在本片之前,对印度电影的认识,即对宝莱坞的认识,仍然只有那蹩脚的
剧情和动作以
及无法忍受的歌舞。
无法接受印度电影,
不止因为文化的差异,
更
多的是无法接受拖沓长篇的歌舞,
彷如导演为了充填电影时间而做的安排 。
但是,
在这部好电影里面,
歌舞的插科打诨却做到了有 节奏的松弛,
不至于让观影者神
经紧绷,可以在这闲暇的几分钟内思索与
回味。
在说这部电影的 千般好之前,我还是得说下这部电影的缺憾之处。印度英
语不是一般的难听啊,我的意思
不止不好听,是难听懂啊。虽然这点无足轻重,
好的文化是无所谓人种,
语言的,
更何况只是蹩脚的印度英语呢
(当时看美剧
《英
雄》
时已察觉印度博士的英语稍有蹩脚了)
?只是让我对本国的字 幕组工作人员
的感激与赞赏之情更甚而已。他们就是现代的穆旦、王道乾,让外国文化,
特别
是优秀文化能为我们这种英语能力一般的人所接触
(我相信你英语过 了八级都听
不懂印度英语)
。在百年后,说起新中国的文化史,国外电影 肯定是对当代青年
的影响最为深刻的源泉,
而说到传播者,
肯定不是广电总局,
而是那么多的默默
无闻的字幕组人员。
拍摄手法
一部好电影,导演确实非常重要,虽然导演不一定是拿最高工资的,但是
对电影的影响
诚然最重要。一个好剧本,就好像食材,如龙虾什么的,但是若交
给一个烂大厨,
那也是白搭。
如何让一个好剧本活色生香,
还是得看导演添油加
醋把握火候的功夫。君不见,
PTU
系列除了杜琪峰导演的,哪部 有好名声?
本片一个让我印象较深的镜头,就是莱俱家中的画面,都用黑白化处理,
还真的如电影原话:
“5
0
年代黑白电影的翻版
”
。非常有趣,大家看时应该有同
感。
中国拍电影,这么多年来还是脱离不了
“
人山人 海充画面,劣质特技放卫
星
”
。人家印度人口不比我们少 ,也不见得动辄几百上千人的群众演员吧?宁浩
的存在曾经让我小激动了一下,但是看到
《疯狂的赛车》里的大量软广告,我就
知道希望又要破灭了。
教育与理想
原本是想把教育与理想分开写的,但是发现,这两者应该是属于同个社会
大前提的。没
有好的教育,又怎么能引导真正的理想呢;没有好的社会氛围,又
怎么能有好的教育制度
与富有理想的青年呢?
“
两种方法让自己 拔尖,要么提高自己,要么降低别人。
”
我们的教育,和
印度的差不多,
总是在提高一方和降低另一方中恶性循环。
或者说,
就是在提高
成绩和降低理想中徘徊。韩寒有句话:
“
一 个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居然还不知
道自己以后的理想是什么,自己喜欢的是什么,那真
是教育的失败。
”
如果迈克
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一
个拳击手,
如果拳王阿里的爸爸硬逼他去唱歌,
那
将多可
怕,但是不止印度存在这样的现象,中国也确实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譬如我现在所选择的,不可以说全是受我父亲的影响,但是也不是我的理
想。严格来说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理想十分模糊,或者说我曾经拥有许多理想,
但是我没能去做,也没
人支持我去做。所以,有人给我一条路,我能走下去,我
已经庆幸。迷茫如我的青年,不
在少数。
主角兰彻:
“
大学填鸭式教育也许能救你,但之后
40
年你不得不和它
-
-
-
-
-
-
-
-
-
上一篇:电影《致青春》观后感高中作文
下一篇:高三《他的国》读后感1500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