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叙文之作用题(一)
都会考查哪些作用呢?
构
成文章的元素都会成为考查的角度,如:
XX
词的作用
< br>XX
句的作用
XX
段的作用
文中
XX
段某
XX
内容的作用
< br>文中
XX
段中
XX
描写
(< /p>
环境、人物相关的描写
)
的作用
文题的作用
出题的思路是什么呢?
词、句、段为作者写作的中心服务
词、句、段为作者写作的结构布局服务
词、句、段为作者写作的内容表
现服务
词、句、段为作者写作的语言表达服务
明确这些点之后,
就知道出题老师的出题点在哪里了
下面开始一一呈现这些“服务”所对应的考点
答题的思路是什么呢?
词、句、段为作者写作的中心服务
先概括词、句、段都写出了什么内容(谁,事)
再看概括出的内容表现出:谁—
—情感
谁——品质
谁——心理
谁——深
思、共鸣
词、句、段为作者写作的结构布局服务
先看词、句、段
在文中的位置(开头、中间、结尾)
开
头:引出下文
XX
内容
为下文
XX
内容作铺垫
为下文
XX
内容埋伏笔
与结尾
XX
内容相呼应
中
间:开头
4
< p>点+
与上文
XX
内容相呼应
< br>结
尾:收束全文,点明主题
与开头相呼应
词、句、段为作者写作的内容表现服务
判断词、句、段是否与文中
XX< /p>
内容形成对比,突显
XX
判断词、句、段是否衬托文中
p>
XX
内容
若结尾,再判断词、句、段是否设置悬念
是否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1
答题的思路是什么呢
?
词、句、段为作者写作的语言表达服务
比较特别的一点,
p>
只针对句来说,
看是否涉及到了引用或是特殊的感情色彩,
只需再答中 心
时强化一下突显出
XX
情感
2
007
年真题
晶莹的泪珠
1
.我 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
2
.我要求休学一年。
3
.我敲响了教务处的门。获准以后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正伏在米黄色 的办公桌
上,手里拿着木杆蘸水笔在一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
“老师,给 我开一张休学证书。
4
.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然后拿起我的 申请书看着。她很快看完了,抬起头来
问:
“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 p>
?
”
5
.
“就是的。
”
6
.
“不休学不行吗
?
”
7
.
“不行。
”
8
.
“亲戚全都帮不上忙吗
?
”
9
.
“亲戚……也都穷。
”
10
.
“可是……你休学一年,
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见得能改变 ,
一年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呢
?
”
11<
/p>
.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父亲的精确计划
:
待到明年我哥哥初 中毕业,父亲谋划着
让他投考师范学校,师范学校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据说
还发三块零花钱。
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接着念初中了。
12
p>
.她轻轻舒了口气,拉开抽屉取出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用那支木杆蘸水笔,在墨水瓶里
蘸上墨水后又停下手,问
:
“你家里就再想不出办法了
?
”我看着那双充满忧郁的眼睛,
突然意识到因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
好。
她平时就是在教务处做些抄抄写写的事,
我
和她几乎
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我便说
:
“老师,没关系,我年龄 p>
小。
”她说
:
“白白耽误一年多可惜
!
”随之又换了一种口吻说
:
“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认 p>
得你。每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我都认识。
”我的心情忽然灰暗起来。我没有开口 。
13
.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线上盖 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
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上糨糊
,贴在公文存根上。
14
.她做完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学证书交给我,叮 嘱道:
“装好,别丢了。明年复学时拿着
来找我。
” p>
15
.
我把那张休学证书折叠了两番装进了口袋。
< p>她从桌子那边绕过来,又从我的口袋里掏出
来塞进我的书包里,说<
/p>
:
“明年这阵儿你一定要来复学。
”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 /p>
门去。忽然听到背后一声“等等”
,她跟上我,和我并排在廊檐下的台阶上 走着。我忽
然心情很不好受,在争取得到了休学证书后,我很不愿意看见同班同学熟悉的
脸孔,使
低了头匆匆走起来,凭感觉可以知道她也加快了脚步,几乎和我同时走出学校大
门。
16
.校门外拥来一拨偏远地区的学生,熟悉的同学便连连问我 p>
:
“你来得早,报到了吧
?
”我
含糊地笑笑就走过去了,
想尽快远离正在迎接新学期的洋溢着欢乐气氛的学校大门。
< p>她
又喊了一声“等等”
。我停住脚步。她走过来拍了拍我的书包 p>
:
“别把休学证书弄丢了。
”
我点点头。她又
安慰我说
:
“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
”< /p>
17
.我抬起头来,猛然看见那双睫毛很长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像雨雾中 正在涨溢的湖水,
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儿,
晶莹透亮。我瞬即垂下头避开 她的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处
多驻留一秒,
我肯定就会嚎啕大哭。我低 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块碎瓦片
2
来抑制情绪,<
/p>
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
我终于扬起头鼓着劲儿说
:
“
老
师……我走咧……”
18
.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
:
“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p>
”
19
.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睫毛上滑落下来,缓 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我
再次虔诚地向她鞠了一躬,然后转身走了。
20
.
25
年后,父亲在弥留之际,对坐在他身边 的我说
:
“我有一件事对不住你……”
21
.我惊讶得不知所措。
22
.
“我不该让你休那一年学
!
”
23
.我浑身颤栗,久久无言。我高 中毕业名落孙山,回到乡村,陷入无边无际的彷徨苦闷,
那时我曾经猴急似的怨天尤人<
/p>
:
“全都倒霉在休学那一年……”我
1962
年毕业 ,恰逢中
国经济最困难的年月,高校招生名额大大减少,我们班剃了光头,四个班也仅仅
考取了
几个人,而上一年我们学校有
50%
的学生考取了 大学。父亲说
:
“错过一年……让你错
过了
20
年……而今你还算熬出点名堂了…”
24
.
我猛然想起休学那年,
出校门时那位女教师溢满眼眶又流挂在鼻翼上的晶莹的泪珠。 p>
我
对已经跨进黄泉路上半步还向我忏悔的父亲讲了那一串泪珠的经历,
父亲听后喃喃地说
:
“可你……怎么……不早点给我……说这女
先生哩……”
25
.我今天把
40
年前的 这一段经历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当今,各种欲望膨
胀成一种强大的浊流冲
击着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人的心扉,
我企望自己的泪泉,
如女
< br>教师那饱含晶莹泪珠的泪泉,不至于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
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哦……
结合第(
20
)——(
24
)段内容,体会作者写父亲在弥留之际对
我< /p>
所说的话有什么作用。
(3
分
)
2009
年真题
又临黄河岸
1
.不知为什么,每当我看到黄河,眼中常渗出热泪。
2
.大约是少年时候的记忆老盘旋在我心里吧!那时,日寇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俯冲的
敌机,飞落的炮弹,爬满火车顶的难民……我被大人们塞进闷死人的车厢,暗夜中逃过
< br>黄河。在渭水之滨的山村里,我捏紧小拳头,眼里闪着泪星儿,跟流亡的大学生们学唱
那首悲愤的歌: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3
.直到建国后,我才第二次看见黄河。火车北上,欢腾地驶过新生的中原。当列车员告诉
< br>乘客们,火车就要跨过伟大的黄河的时候,我急忙把前额贴在车窗上,看浩荡的浊流沉
着而有力地漫过大地。一瞬间,我的眼睛润湿了,我胸中涌出了那首崇高的歌:
“啊,黄 p>
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4
.大 前年的秋天,我去访问呼和浩特。好友邀我一道去登大青山。汽车盘旋而上,窗外掠
过如
花的红叶和挺秀的白桦林。一路上,好友给我说了好些抗日战争时期蒙、汉人民并
肩战斗
的故事,那昔日的厮杀声和马蹄声,犹在耳边。车停在山巅,他遥指苍莽的土默
特平川,
深情地说:
“看,黄河!
”可不,远处不就是我久违的黄河吗?像一根不见首尾< /p>
的丝带,云中而来,雾中而去,千回万转,把我的无尽思绪缠入过去,引向未来。
5
.去年夏天,我又临黄河岸。不是在北方,而是在四川的若尔盖大草原。
3
-
-
-
-
-
-
-
-
-
上一篇:有关幸福记叙文的作文400字汇编8篇
下一篇:初三(记叙文)作文:我心中那一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