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新概念作文网2013全国新课标卷1 马文升传(逐字逐词详细注释)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06 01:57
tags:2013新课标语文

歌颂党的文章-登岳阳楼其一

2021年1月6日发(作者:巫箴)


2013全国新课标卷1 马文升传, 共93个注释,(文767
个字,注释1283 3个字)。每一篇人物传记都有其复杂的政
治、军事、人事背景,详细注释,让历史不那么神秘,让文< br>言文不那么晦涩,追求知识性、趣味性。

《明史?马文升传》
老马文升”之称。又与王恕、刘大夏合称“弘治三君子”。
五朝 :【明代宗】:朱祁钰(1428~1457),明朝第七位皇帝(23
岁即位,1450-1457在 位,共8年)。30岁去世。 【明英宗】朱祁
镇(1427—1464),明朝第六位皇帝( 9岁即位,公元1435-1449年,
⑦【历按】:逐个、依次的巡查、巡视。【历lì】逐一;逐个 地 [one by
one]历历可听;历历在目;历观文囿,泛览辞林。——萧统《文选序》 【按
àn】 1. 巡视考查,研求:~验(审查验证)。~察(稽查审察)。按察
(巡行视察 );巡按(官名);按察司(官名。提刑按察使司的简称。明、清时一
已净尽,流移归业。”梁启超 《袁崇焕传》 “招流移,缮守具,简士
马,肃军令,主固守不战。”2.流亡;迁移。《后汉书·朱穆 传》:“百姓
荒饉,流移道路。”
?【绩甚著】:功绩特别显著,明显。
?【败】:动词,击败,打败。
?【勒lè石纪之而还】:勒石——刻字于石;纪之——将事 情的始
?
马文升
1
,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2
。登
3
景泰二年
4

省的司法和检察机关);按临(按察考核;巡行到达)2. 止住:~捺。~耐。~
公元1457-1464年两次在位,共在位23年)。38岁病逝
压。3. 依照:~照。~理。~例。~说。~质论价。4. 用手或手指压:~
【明宪宗】朱见深(1447 -1487),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明朝第八位皇
铃。~键。~钮。~脉。~摩。
帝(18岁即位,1464-1487年在位,共24年)。41岁病逝。 < br>士
5
,授御史
6
。历按
7
山西、湖广,风裁
8
甚著
9
。成化
10
初,
召为南京大理卿
11,满四之乱
12
,录功
13
进左副都御史
14
,振15
巩昌、临洮饥民,抚安
16
流移
17
。绩甚著
18
。是时败
19

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20
。进右都御史
21

总督
22
漕运
23
。淮、徐、 和
24
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
五万两振之。

?
孝 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1
。弘治元年
2
上言十五事
3
悉议行
4
。帝耕藉田
5
,教坊
6
以杂戏进
7< br>。文升正色曰:“新天
子当使知稼穑
8
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 部
尚书
9
,督团营
10
如故。承平
11
既久,兵政
12
废弛
13
,西北部

14
时伺
15< br>塞下
16
。文升严核诸将校
17
,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
人< br>18
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
19
射入东长安门内。

?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
1
,于屯田
2
、马政
3
、边备
4

守御
5
,数条上便宜
6
。国家事当言 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
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
7
。请择醇谨
8< br>老成
9
知书
史者,保抱
10
扶持
11
,凡言 语动止
12
悉导之以正
13


?
山东久旱,浙 江及南畿
1
水灾,文升请命
2
所司
3


4
,练士卒以备不虞
5
。帝皆深纳
6
之。在班列
7
中最为耆硕
8

帝亦推心
9
任之。诸大臣莫敢望
10
也。吏部尚书屠滽
11
罢,
倪岳
12
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 、凤阳
13
大风雨坏屋拔
木,文升请帝减膳
14
撤乐,修德省愆15
,御经筵
16
,绝游宴
17

停不急务
1 8
,止额外织造
19
;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
部职掌
20十事。帝悉褒纳
21


?

正德
1
时,朝政已移于中官
2
,文升老,连疏
3
求去
4

许之。家居
5
,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
6
不答。
五年卒 ,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
7
,朝端大议
8
往往待之决
9
。功在边镇
10
,外国
11
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
廉隅< br>12
,直道而行
13
。卒后逾年
14
,大盗至钧州
1 5
,以文升家
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
①【马文升】:(1426年—1510年7月13日),字 负图,号约斋、
三峰居士,晚年更号友松道人、三峰居士。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人。
景泰二年 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迁福建按察使,升左副都御
史,入为兵部右侍郎,历辽东巡抚、右都御 史、总督漕运,弘治初任兵
部尚书,后任吏部尚书。卒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师,谥号端肃。一生功
勋显著,先后辅助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后人有“五朝元

【明孝宗】朱祐樘 chēng(1470―1505),明朝第九位皇帝,(18
岁即位,1487-1505在位,共9 年)36岁病逝。 【明武宗】朱厚
照(1491年-1521年),明朝第十位皇帝(15岁 即位,1505年-1521
年在位,共17年),31岁病逝。【弘治三君子】,指明代中期的三位贤
臣王恕、马文升、刘大夏,他们辅佐明孝宗朱祐樘实现了“弘治中兴”。
②【瑰奇多力】:容 貌奇秀、力气很大。【瑰奇】:本义瑰丽奇异、
美好杰出例:瑰奇的黄山云海。《晋书·桓玄传》:“﹝ 玄 ﹞及长,形貌
瓌奇,风神疏朗。” 【多力】:谓力大。《东周列国志》:“子段,面如傅
粉,唇若涂朱,又且多力善射,宜立为嗣。” 【瑰】:(形声。从玉, 鬼
声。本义: 美玉; 美石)1、 珍奇:~异。~丽。~奇。~宝。~玮 。~
岸。~意琦行(赞颂卓越超人的思想和行为)。2、次于玉的石头。3、
玫瑰[méi g uī]一种花,人们赋予它有象征爱情的文化涵义。在希腊神话
中,爱神阿佛洛狄特为了寻找她的情人阿 多尼斯,奔跑在玫瑰花丛中,
玫瑰刺破了她的手,刺破了她的腿,鲜血滴在玫瑰的花瓣上,白玫瑰从此变成了红色的,红玫瑰也因此成了坚贞爱情的象征。 玫瑰象征
爱情和真挚纯洁的爱。人们多把它作为爱情的信物,是情人间首选花卉。
③【登dēng】:1、考中,考上。谓科举考试中选 登博学弘词科。
——欧阳修《新唐书》 又如:登龙(登龙门。比喻科举中试);登科发甲(考
中进士为“登科”。发小同登科);登乡荐(考取乡试)2、谷物成熟:~岁(丰
年)。五谷丰~。 【登堂入室dēng táng rù shì】【解释】:堂、室:古
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 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
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褒义词,用于称颂人。现实生活中容 易把
它错用为小偷登堂入室。
④【景泰二年】:1451年, 景泰为明朝皇帝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
相对于公元1450年至1457年,前后共八年。
⑤ 【进士】:1、中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郑玄 注:“进士,
可进受爵禄也。”可进受爵禄之人。 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
“明经”科就是通晓经学,即先秦儒家经典了;而“进士”科诗赋是 主要考试
内容,难度也最大。简言之“明经”科只需要你会背书就行,而“进士”科则
要求你原 创,到宋以后,被慢慢取消。从隋代至清末,科举制实行了一
千三百多年,共745榜约106855人 ,每三年一榜,平均每榜143人,
折算每年48人,古时进士类似于今天各省市的文理科状元,不容易 啊。
因殿试时皇帝要到场,他不一定阅卷,但因为在天子宫殿内考试,并授
予等次官职,所以 考中进士的又称为“天子门生”,即天子的学生,然后
再分配权力他们,让他们去帮皇帝治理各部各郡县 ,尽守土之责。 2、
荐举贤士。《墨子·亲士》:“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⑥【 御史】御史,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同
时也负责保管朝廷的档案文件。由于御史大 夫掌握监察大权,一般官员
都对其十分畏惧。 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正
二品),下设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御史有时
还监察军粮供应、河道修缮、 农业生产、市场秩序等重要事务。
⑧【风裁甚著】:为官风格著称于世(像刚正不阿、明察秋毫的风
格、)【风裁fēng cái 】偏义副词,偏“风”。1、风格、风纪。《后汉书?
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廷日乱,纲纪穨阤, 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
【裁 cái】(1) (形声。从衣,( zāi)声。本义:裁制,剪裁)(2) 同本义 [cut]
裁,制衣也。——《说文》 十四学裁 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
妻又如:套裁;剪裁;对裁;裁衣(裁剪衣料制作衣服)。“风裁” 中“裁”作朝廷的
外衣(风气),社会的外衣(风气),还是有点联系的。
⑨【著 zhù】(1) (形声。从艸,者声。“艸”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
义:明显,显著;突出)著, 明也。——《小尔雅》1、显现;显扬 著海内(天下
著名);昭著(明显);卓著(突出的好);著姓 (有显著名声的家族;使姓氏显著);
著号(著名;著称)
⑩【成化】(公元1465-- 1487年)是明宪宗的年号。明朝使用成
化这个年号一共23年。
?【大理寺卿】】,正三 品,掌握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大理寺作
为封建朝廷最高审判机关之一。秦时称为廷尉,汉因之。汉景帝 中更名
大理,其后时称大理,时称廷尉。北齐置大理寺。隋承北齐之制置大理
寺,唐以后的各个 朝代均承前朝之制设大理寺。唐高宗、武则天时也曾
一度改名详刑寺、司刑寺。置大理寺的最初目的,是 因为地方官员的司
法权力过大,可自行勾决死刑犯人,造成不少冤假错案。为了使刑狱汇
总,始 置大理寺,作为复审机关。
?满四(?-1469年),本名满俊,因在家中排行老四,俗称“满四”,明朝陕西固原开城的土官,蒙古族。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年)
六月,满四聚众数万起事 ,自称招贤王。陕西总兵任寿、陈价讨伐失利。
满四占领石城,明宪宗派项忠、刘玉、毛忠率兵围困石城 ,毛忠中箭身
亡。十一月,项忠救援被满四军队围困的刘玉,断绝城中的水源。诱俘
了满四。成 化五年,在北京被凌迟处死
?【录lù功】:记载功劳。【录lù】:1、记载 [record]《 春秋》录内
而略外。——《公羊传·隐公十年》;录功而与官,则莫敢索官。——《韩
非子·外 储说左下》2、任用,采用。录用,录取。
?【左副都御史】:见注释6【御史】。
?【振zhèn】: 1、 古同“赈”,救济。2. 搬动,挥动:~动。~
荡。~幅。~臂。~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3. 奋起,兴起:~
奋。~作。~兴(xīng )。~~有辞。
?【抚安 fǔ ān 】安抚 。安顿抚慰。《三国志?魏志?贾诩传》:“若
乘旧楚之饶,以饗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 劳众而 江 东
稽服矣。” 唐 胡曾《代高骈回云南牒》:“奉詔镇压三,抚安百姓,思敦
礼乐,耻用干戈。”:
?【流移 liú yí】1.指流离失所的人,作名词。【流民、移民】:漂泊
的百姓,流动的百姓。移宋 李纲 《与折仲古龙学书》:“境内盗贼,悉
末记载在石头上;而还——然后返回【勒lè 】1. 雕刻:~石。~碑。~
铭。2.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马。3. 强制:~令。~索。周星驰
电影《功夫》中台词:“你勒索我?”4. 统率:~兵。5. 套在牲畜上带
帽子的笼头:马~。

21
【右都御史】:见注释6【御史】。


22
【总督zǒngdū】1.总管督管、督率。《南史·王猛传》:“未之镇,
而 隋 师济 江 , 猛总督所部赴援。”《明史·神宗纪一》:“ 南京 兵部
右侍郎 邢玠 总督 川 贵 军务。”【督dū 】 1. 察看;监管:监~。~
办。~导。~察。~促。~师。~率(shuài )(亦作“督帅”)。~战。~
学。2. 责罚:~过(督察责备)。~责。3. 古代将官名:都~。~邮。~
护。总~。提~。~抚。

23
【漕运 cáoyùn】旧指由水路往京城运粮或运送军粮《中国通
史》 “五八四年, 隋文帝 令开凿 广通渠 ,引 渭水 自 大兴城 ,东
至 潼关 ,长三百余里,漕运便利。”【漕cáo】利用水道 转运粮食:~
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粮。~河。~
渠。~ 船。后期运粮也从海上运输,称【海运】。

24
【和】:安徽省和州,即安徽马鞍山市和县

?
①【左都御史】:见注释6【御史】“左”“右” 左丞相和右丞相的
区别 右丞相的就是在皇 帝右手站立的丞相,也称主相,左丞相的就是
在皇帝左手站立的丞相,也称副相,每个朝代都是不同的, 夏、商、周、
晋(包括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文官尊左,武将尊右。 秦、
唐、宋、明:尊左。 汉、元、清(包括三国时期):尊右。
②【弘治元年】:弘治为中 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
使用年代为公元1488年至1505年,前后共十八年
③【事 shì】:在这里指 治国之计策、方法。(甲骨文中与“吏”同
字。本义:官职)事,职也。——《说文》 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韩非子·五蠹》
④【议行】:(群臣加以)议论、讨论并施行。
⑤【藉jí田】:亦称“籍田”。古代吉礼、 祭祀的一种。即正月春耕之
前,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源自原始社会,春初部落长带头耕种,然后才开始大规模春耕生产的古俗。它是“祈年”(祈求丰收)的礼俗之
一。又称“亲耕”。寓有重 视农耕之意。天子执耒(后代执犁)三推三反
(返),群臣以次耕,王公诸侯五推五反,孤卿大夫七推七 反,士九推
九反。
⑥【教坊jiào fāng】:(中国古代舞乐机构)此后凡祭祀朝会用 雅乐,
岁时宴享则用俗乐。宋、金、元各代亦置教坊,明置教坊司,清废。白
1
< /p>


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
名属教坊 第一部。
⑦【以杂戏进】:进杂戏。 杂戏zá xì (1).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
括百 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又称“杂伎”。周贻白《中国戏曲
发展史纲要》五:“所谓杂戏,而且把 这个‘戏’字作为名词。其称为
‘戏’者,其间有一部分节目确为故事表演,但仍掺杂有舞蹈或杂技在< br>内。”(2).指从事杂戏之人。 宋 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一:“教坊杂戏
亦曰学《诗》於 陆农师 ,学《易》於 龚深之 。”
⑧【稼穑】:jià sè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种 之曰稼,敛之
曰穑。”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种植叫“稼”,收割叫“穑”。 出自《诗经·魏
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再吩
咐家人:?勤力稼穑,勿 致荒芜。?”
⑨【兵部尚书】:兵部尚书是六部尚书的其中之一,别称为大司马,
统管全国军 事的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相当于现在主持
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明代兵部尚书相当于现
在的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和后勤部长的总称。明代兵部尚
书 称本兵,既管军政又管战略,威权极大。如景帝时期的于谦。明清两
代,因为兵部下辖4部门,分管各地 驻军的粮草,军队的调动以及军队
官员的任命还有一个类似参谋部的衙门。
⑩【团营】:tuán yíng 明自土木之役后,京军三大营(五军、三千、
神机)损失殆尽。 景泰 中, 于谦 从三营中选精兵十万,分十营集中操练,
称为团营。 嘉靖 时罢团营,恢复旧制。《明史·孝宗纪》:“冬十月丙寅,
命工作不得役团营军士。”参见“三大营 ”。
【三大营】,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至明正统十四年(1449)
二月,总人数 约为17万。
【五军营】为步兵营:分为中军、左﹑右掖(掖,皇宫
的旁垣或边门)和左﹑右 哨,布阵时类似于麻将中的五条。
【三千营】为骑兵营: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实际人
数不止三千,全部为骑兵。
【 神机营】:因用兵交址(今越南),得火器法,立营肄习而名,掌铳
﹑炮等项火器。明代京城禁卫军中三 大营之一,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
火器的特殊部队,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
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比欧洲最早成为建制的西
班牙火枪兵(创建于15 10 年),要早一个世纪左右,是明代早期火器
部队领先于世界的佐证。清朝沿用了明朝军制,设火器 营常守卫于紫禁
城及三海,皇帝巡行时亦扈从。明朝建国后,火器成为了明军的制式兵
器之一, 通常明军的构成为“铳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火
器的比例占到了10%
平时, 五军营练习营阵,三千营练习巡哨,神机营练习火器。当皇
帝亲征时,三大营环守于皇帝大营,一般是神 机营居外,骑兵居中,步
兵居内。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分设京师京营和南京京营,,一北一南,是
明王朝的绝对的精英,主力军,内卫京师,外备征战。明朝后期由于朝政
腐败,将帅也染上腐败气息, 京营战斗力每况愈下。在与满清和农民起
义军的双重战争中,不断被消耗掉,终退出历史舞台。
?【承平】ch?ng píng::太平。承接太平盛世太久。《汉书·食货志》:
“王莽因 汉承平之业,匈奴称藩,百蛮宾服。”承〈动〉,承,奉也。受也。

?【兵政】:军政,军队事务。管理军队和用兵的事务。 宋 叶适 《经
总制钱二》:“财与兵相为变通,则兵数少而兵政举,若此则国用不乏矣。”
明 王琼 《双溪杂记》:“有兵政则有马政。”
?【废弛 fèichí】荒废懈怠,废弃懈怠;败坏;朝纲废 弛。谓应施行
而未施行。【弛chí】1.放松,松懈,解除:松~。废~。~惰(懈怠)。~
缓(局势、气氛等变和缓)。~张(“张”,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
喻兴废、宽严、劳逸等)。 《汉书·王莽传上》:“朝政崩坏,纲纪废弛。” 宋 范
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河北备策》:“州郡因循,武事废弛。”
?【西北部落】:西北少数民族
?【伺sì】:1、守候,等待 [wait],伺,候也。察也。——《字林》;
伺机报复,伺机而动,伺隙进攻,~应(yìng )(等候响应)。 【乘间
伺隙】ch?ng jiān sì xì] 【解释】:指趁机钻空子。 【观衅伺隙】guān
xìn sì xì释义 衅、隙:破绽、漏洞。探察对方的破绽、漏洞,以待时机
2、观察,探察,侦候:窥~。~察。
【伺cì】〔~候〕a.在人身边供使唤;b.照料饮食起居(“候”均读
轻声)。
?【塞下】sài xià 边塞附近。亦泛指北方边境地区。明 刘绩 《征
妇词》:“君为塞下土,妾作山头石。”
?【将校】 jiàngxiào将官和校官 ,泛指高级军官。《三国演义》第
五回:“鲍忠急待退,被华雄手起刀落,斩于马下,生擒将校极多。” 1、
古代将军与校尉的合称。汉代军制,将军属下设校尉。将军与校尉合称
将校。2、近现代泛 指校官以上军衔军官。
【将军】jiāngjūn武官名。春秋时诸侯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
【校尉】xiào w?i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武官官职。官名。校,军
事编制单位。尉,军官 。校尉为部队长官之意。战国末当已有此官。秦
朝为中级军官。汉朝时达到鼎盛时期,其地位仅次于各将 军。
【校xiào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园。~长。2. 军
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尉(统
带一校的军官,一校700—2000人)。
【校】:古代军营的一种建制。亦指“军营” 。注:校者,营垒
之称,故谓军之一部谓一校”。(8) 又如:校队(古时军队的编制单位。亦
指部队,队伍);校联(谓营垒相联);校骑(骑兵队伍);校垒(营垒)
?【奸人jiān rén】邪恶、狡诈的人,奸邪之人。《国语·楚语下》:
“吾闻国家将败,必用奸人。”
?【谤书】:bàng shū诽谤人的信件或书籍。
?
①【戎务】róng wù 军务。【戎róng】会意字,“戈”是武器,“十”
是盾牌,两个字联合起来就是战争的意思1 、兵器;武器:兵~。2、军
队,军事:投笔从~(指文人从军)。~装。~马。3、古代称兵车:御~ 。
【戎马生涯】(róng mǎ-shēngyá):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戎事倥偬】(róngshì-kǒngzǒng):军务紧迫。
【戎马关山】róng mǎ guān shān戎马:战马,指从军打仗;关山:
指宁夏南部的大小关山,泛指山川和关隘。 在山川和关隘里从军打仗。
【出处】: 唐·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
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②【屯田】tún tián(1).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 汉 以后
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有 军屯与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
汉武帝刘彻元狩四年(前119)击败匈奴后 ,在国土西陲进行大规模 屯
田,以给养边防军,这就是边防屯田。历史上西羌的五万军队,因汉族
屯田陆陆续续被消灭了 四万六千余人。 当今我国的屯田集中在新
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 现存的最后一个
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最大的兼具戍边屯垦、实行“军、政、企合一”的
特殊行 政区划单位兵团下辖14个师,176个团,辖区面积7.06万平方
公里,耕地1244.77千公顷 ,总人口270.14万,占新疆总人口的11.9%。
③【马政】,指我国历代政府对官用马匹的牧养﹑训练﹑使用和采
购等的管理制度。
④【边备】biān b?i 1.犹边防。《后汉书?郑众传》:“﹝ 郑众 ﹞迁 武
威 太守,谨修边备,虏不敢犯。”2.犹边储。边境储备的物资。
⑤【守御】:即防守、防御的意思。常用于表述边疆要塞的守卫。《汉
书·郊祀志上》:“ 匈奴 数入边,兴兵守御。”
⑥【便宜】biànyí:1、在此处指指有利国家,合乎时宜之事。《汉
书·刘敬传》:“ 敬 脱挽辂,见 齐 人 虞将军 曰:?臣愿见上言便宜。?”2、
谓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 处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
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3、指便宜行事之权《隋书·杨
谅传》:“特许以便宜,不拘律令。 【便宜行事 】biànyí xíng shì 经
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就斟酌处理。也说便宜从
事、便宜施行。
⑦【谕教】yù jiào晓谕教诲,使之知道,使之受到教育、教诲。《管
子·宙合》:“故谕教者取辟焉。” 汉 刘向 《说苑·君道》:“谕教犹未竭也。”
《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六年》:“太子之善,在於早谕教与 选左右。”【谕】
yù告诉,使人知道(一般用于上对下):面~。手~。~旨。晓~。谕,
晓 也。——《广雅》
⑧【醇谨】chún jǐn醇厚谨慎。 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先君为
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失。”
⑨【老成】lǎo ch?ng 1、“老成,言老而有成德也。”2、现代汉语
是指人经历多,成熟稳重。形容为人、做 事,也可以直接形容人。例如:
孙吉人老成持重,恐怕闯乱子,赶快拦阻??(茅盾《子夜》) 古今
义不同
⑩【保抱】bǎo bào本义抱在怀中。2.抚养、培养。《明史·后妃传
一·宪宗吴废后》:“ 孝宗 生于西宫,保抱惟谨。” 10
?【扶持】fúchí支持;帮助。《管子·形势解》:“道者,扶持 众物,
使得生育,而各终其性命者也。”《后汉书·李固传》:“ 固 受国厚恩,是
以竭其股肱,不顾死亡,志欲扶持王室 。”《红楼梦》第六二回:“我来
了,全 仗你们列位扶持。”本义扶着某人。堂上阿奶仗汝扶持。——清· 袁
枚《祭妹文》
?【言语动止】:言谈举止。
?【正】:正道,合乎正道、正义。 ~大光明。~言厉色。拨乱
反~。~道。~确。~义。~气。
?
①【南畿】:nán jī1. 南方边远地区。 三国 魏 曹丕 《述征赋》:“遵
往初之旧迹,顺归风以长迈。镇江、汉之遗民,静南畿之遐裔。”2. 京
城的南郊。 晋 潘尼 《答杨士安》诗:“逝将辞储宫,栖迟集南畿。”【畿】
jī〈名〉 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为:畿辅。畿辇。京畿。 门限,门槛。

【请命】qǐngmìng:1、下级向上司请示;请求指示。表示愿意
听命。清 杭世骏《质疑 ·诸史》:“当此之时,豪杰之士欲请命而后讨贼”;2、
代人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疾苦 ;为灾民请命,请求免去三年赋税。

【所司】【suǒ sī】有司。指主管的官吏。司sī 1. 主管,操作:~
法。~机。~令、司空、司徒、司马
【振恤】:赈济体恤。“振”通“赈”,《吕氏春秋·怀宠》:“选其
贤良而尊显之,求 其孤寡而振恤之。 赈zhèn 1. 救济:~济。~灾。~
捐。~恤。以工代~。放~。恤xù 恤,忧也。——《说文》;不恤国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1. 对别人表同情,怜悯:~刑(施刑慎重,
不严刑以逼供)。体~。抚恤金。
⑤【
不虞】 bùyú意料不到、出乎意料的事 虞yú 1. 预料:不~。
2. 忧虑:无冻馁之~ 3. 欺骗:尔~我诈。
【不虞之誉】:bù yú zhī yù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或意
想不到的赞扬。 【出处】 《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求全之毁】qiú quán zhī huǐ毁:毁谤。此成语意谓:有意料不到的赞
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不虞之隙】:bù yú zhī xì:指意外的误会。不虞:指出乎意料的
事。隙:感情上的裂痕。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 第五回:“[宝
玉]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
亲密, 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这日不知为何,二
人言语有些不和起来。 既然熟悉得 习以为常,就会更觉得亲密;既
然觉得亲密,就不免会生出些过于苛求的的贬损和预料不到的误会。

【深纳nà】 :全部的接纳、采纳 【深】shēn:程度高的:~
思。~知。~交。~造。~谈。~省(xǐng )深爱、~究。~奥。~切。~
沉【纳】nà 。1. 接受:采~。笑~。~谏。 2. 收入,放进:出~。藏
污~垢3. 享受:~福。~凉。4. 缴付:~税。5. 补缀,缝补;现多指
密密地缝:~鞋底。

【班列】bān li? 朝庭上臣下所站的队列,指朝廷或朝官。 唐 虚
中 《献郑都官》诗:“早晚辞班列,归寻旧隐峰。”

【耆硕】qí shuò 年高硕德者,年岁高有美好德行的人。 耆
qí 1. 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老。~年。~绅。~宿(sù )(指在社
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硕 shuò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又患无硕师名
人与 游,尝趋百里之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明· 宋濂《送东阳马
生序》 硕老(年高望重的博学 之士);硕彦(品节高尚、学问渊博的名流);
硕隽(学识渊博、俊拔出众的人才)

【推心】tuī xīn (1).以诚相待。 汉 刘向 《列女传·明德马后》:
“时及政事,后推心以对,无不当理。” (2).推戴之心。 唐 骆宾王 《代
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
【推心置腹】:指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西汉末年,王莽起义,派兵攻打刘玄。在这些战斗中,刘秀屡立战
2


功。同时,刘秀与英雄王郎也曾在今河北省邯郸中南部的滹沱河、滏阳
河流城征战,打了不少 胜仗。后来刘秀率兵攻打农民起义军于河北束鹿
县大破之,封降兵渠帅为列侯。但降者并不很放心,担心 刘秀是否出于
真意。刘秀获悉这一情况后,便用安抚之计,下令降者各归其本部统领
其原来的兵 马,刘秀本人则轻骑巡行各部无丝毫戒备之意。降者都信以
为真,低语:“萧王推已之红心,置他人之腹 中,我们还担心什么?还
不为他打天下,出力吗。”

【莫敢望】:莫能望,没有人能够赶上、比上、接近他。 【望】 wàng
1、接近 望秋先陨。——宋· 沈括《梦溪笔谈》 2、望日,夏历每月
十五,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三月之望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七
月既望。
?
【屠滽】(1440—1512)宁波市鄞县人 。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
历任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左都御史。弘治初,灾异迭起 ,
数次上疏陈述时弊,得采纳。十年加太子太保,次年擢吏部尚书,进太
子太傅,继加柱国。立 朝持论公允,推贤让能,自谓手执此笔,掌铨衡、
刑狱,最怕误黜、错杀。凡遇送礼求情者,反放至远地 。后被劾致仕。
正德元年(1506),武宗登位,起复为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掌
院 事。时刘瑾专权,欲治谏官罪,他以与御史无关而独揽,又抵拒刘瑾
欲织冤狱,设法保护前兵部尚书刘大 夏。致仕归里于63岁时卒,谥襄
惠。
?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 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
苏南京)人。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
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 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10年)十月,
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
【南京、凤阳】:南京是明朝的开国首都,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
此两地受到明朝特别优待、 重视,视为国家兴衰、吉凶的象征。【南京】:
明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在此创建明朝, 改称南京(南方的
京城),是为南京市名之始。【凤阳明皇陵】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出身
贫寒 ,元至正四年(公元 1344年),其父母、兄嫂相继去世。朱元璋年
仅10余岁,无力大办丧事,仅 以“被体恶裳,浮掩三尺”之礼,安厝亲人。
后明太祖朱元璋父母陵墓, 建于1366 ,竣工于1 379年。陵园占地2
万余亩。当时有城垣三重,周长二十八里,其内“宫阙殿宇,壮丽森严”。
明朝末年,张献忠起义军攻占凤阳,火烧皇陵,建筑为之涂炭,之后又
屡遭毁坏。
?
【膳】shàn 饭食:~食。用~。~宿。本义,一般指肉食,膳,
美食也,膳 羞(美味的食品);膳饮(饮食),膳府(宫中贮藏食物的仓库),用
膳堂(饭堂)
?
【省愆】xǐng qiān 反省罪过 【省】xǐng,反省过失。《太平
广记》卷十九引《神仙拾遗·马周》:“有宣言责之者,以其受命不恭,
堕废所委,使还其旧署,自责省 愆。” 宋 岳珂 《桯史·周益公降官》:
“省諐田里,视桑荫之几何;托命乾坤,比櫟材而知免。” 《明史·太祖
纪二》:“六月丙寅,雷震 奉天门 ,避正殿省愆。 【愆】qiān 1. 罪
过,过失:罪~,愆罪(罪咎,罪过) 、;愆过(罪恶,罪过);、。2. 耽误:~
期。 ~滞。”“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 子无怒,秋以为期。”
?
【御经筵】御前讲席、讲座。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
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御】yù 1. 驾驶车马:~车。~者。2.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
的治理,统治:“百官~事”。~下。~众。3.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
的敬称:~用。~览。~旨。~赐。~驾亲征。4. 抵挡:防~。~敌。~
寒。 【 筵】 yán 古时铺在地上供人坐的垫底的竹席,古人席地而坐,设
席每每不止一层。紧靠地面的一层称筵,筵上面的称席
1、席位 张筵列鼎。——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宴席。如:筵开玳瑁(用玳瑁做装饰坐具的盛宴);筵会(宴会);喜筵;< br>寿筵、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酒宴时的座位和陈设);筵羞(酒宴美食)
?
【游宴】yóu yàn: 嬉游宴饮、游乐。《汉书·张安世传》:“ 鸿
嘉中, 上与近臣游宴。”《后汉书·鲁丕传》:“学官传五帝之道,修先王礼
乐教化之处,王欲废塞以广游宴, 事不可听。”
?
【不急务】:不急于办的事务。【 急务】:紧急重要的事务,亟待
解决的事情。有急务在身. 明 李贽 《李中丞奏议序》:“﹝ 晁错 ﹞之
论兵事,与夫募民徙边,屯田塞下,削平七国等,皆一时急务。”清《睢
州志·名臣 ·袁可立传》:“时边事孔亟,上急务七事,语皆切中时宜。” 鲁
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所以当今急务之一,是在养成勇敢而明白的
斗士。”
?
【织造zhī zào】:丝织品。明清于江宁、苏州杭州各地设专局,
织造各项衣 料及制帛诰敕彩缯之类,以供皇帝及宫廷祭祀颁赏之用。胡
适 《<红楼梦>考证》二:“他的父亲 曹玺 做了二十一年的 江宁 织
造, 曹寅 自己做了四年的 苏州 织造,做了二十一年的 江宁 织造,
同时又兼做了四次的 两淮 巡盐御史。” 织造:织就是造,造就是织,
编织的意思 。【织】zhī: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织
布。编织。织女(a.织布、织绸的女子 ;b.指织女星)。棉织物。引申为
构成:罗织罪名。
?
【职掌】zhízhǎng:职务上掌管、掌管。
明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 纪略》:“司礼监提督一员,秩在监官之
上,於本衙门居住,职掌古今书籍、名画、册叶、手卷、笔墨砚 、绫纱
绢布,纸札,各有库贮之。” 职掌帅印

21
【褒纳】bāo :褒奖采纳。

?
①【正德】zhèng dé 1. 端正德行。2、正德是明 朝第十位皇帝明武
宗朱厚照(1491年—1521年)的年号,是明孝宗嫡长子,母亲张皇后,
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在位,
②【中官】:.宦官。正德年间大权落到宦官刘瑾手中。 【宦 huàn
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
期并非全 是阉人,自东汉开始,皆要施以宫刑。 “宦”,星座之名,宦者
四星在帝座之西,因用以为帝王近幸者的名称。 【太监】tài jiàn 本
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只有
地位较高的内监就被称 为“太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明内廷有十二
监,主官均称太监,由阉人担任,主官以下宦官,无太 监之名。清始以
太监加诸所有宦官,宦官与太监遂为同义词。 【刘瑾】:(1451---1510 )
陕西兴平人。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
他数次升迁,爬上司 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
大权在握,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 ”,武宗为坐皇帝。
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
经会 审,1510年八月刘瑾被判以凌迟。
③【疏】shū 1、奏章,古代臣属向帝王进言陈事的 文书。一般
分条说明: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2、注~(对
古书的注解 和对注解的注释)。
④【去】:离开、离去。古今义不同,现代汉语是“到哪里”的意
思。“ 吾去武汉”,古时候是指离开武汉,现代汉语是指到武汉。
⑤【家居】jiā jū:指辞去官职或无职业,在家里闲住。
⑥【颦蹙】pín cù:皱眉皱额,比喻忧愁不乐。颦 :pín 皱眉:颦
眉。一颦一笑。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东施效颦(喻不顾自己
具体 条件,盲目地仿效别人,结果恰得其反)。
蹙:cù 紧迫:穷蹙。 皱,收缩:蹙眉。蹙额 。蹙皱。蹙缩。蹙
金(用拈紧的金线刺绣,使刺绣的纹路绉缩起来。亦称“拈金”)。
⑦【应变】yìng biàn(1)指适应时事变化;应付事态变化。《荀
子·王制》:“举 措应变而不穷。”;《新唐书·李绩传》:其用兵多筹算,料
敌应变,皆契事机。”
⑧【朝端 大议】:朝廷重要的议论。朝议有廷议和集议的区别。皇
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头提 出,有争议的当朝议论,
谓之廷议。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如“九卿会议”、“王大臣会议”,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集议。举行廷议
或集议,都是为了有利 于皇帝决策。
⑨【决】 jué决断,决定 [decide] 吾计已决矣。——汉· 刘向《列
女传》决人死生。——清· 刘开《问说》 (又如:决平(公平决断讼狱);
决正 (认为正确而依从);决市(决定行市);决志(拿定主意);决制(控制)
⑩【功在边镇】:倒装句,“在边镇功”,在边塞的军功。 【边镇】
biān zh?n 1.边境地区的要塞重镇。《魏书?高祖纪上》:“又詔流迸之民,
皆令还本,违者配徙边镇。”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
二章第二节:“猛将精兵却聚集在边镇上,内外失去平衡,危险的局面
是显而易见的。”
?【外国】外国古代指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权
?【厉廉隅】lián yú:磨砺(自己)端正的品行。【廉隅】:边为廉,
角为隅。砥厉廉隅:磨砺廉隅【磨砺】[mó lì] (1).在磨刀石上磨擦。《书·费
誓》“砺乃锋刃” 孔 传:“磨砺锋刃 【廉】lián 堂屋的侧边:廉隅(棱
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 不贪污:廉洁。廉正。廉明。【隅】yú 角
落:城隅。墙隅。屋隅。隅隙(屋角的洞穴)。向隅而泣。
?【直道而行】zhí dào ér xíng含褒义,比喻办事公正 出处:《论
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事例: 君子寡欲则不役
于物,可以~。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逾年】yú nián时间超过一年,第二年。
?【钧州】:今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河南的中心城市金世< br>宗大定二十四年(1184),因阳翟(今禹州市)有钧台,所以改称钧州。
约公元前2198 年,禹百岁,巡狩江南,死于会稽,就地埋葬。其
子夏启“大飨诸侯于钧台”,四方诸侯都拥护夏启继禹 之位,是所谓“父传
子,家天下 ”的开始。启在位十年,传给其子太康,太康在位二十九年
( 有记四年),传给其弟仲康。仲康名义上在位十三年,传统给其子相。
相在位二十八年,被寒浞(zhu o捉)逼杀。夏朝从此中断四十年。直到
相的遗腹子少康长大后,居于纶邑(今禹州西北16公里康城村 ),招集
夏遗民,联络夏旧臣,经过十年准备 ,终于在不惑之年消灭了寒浞势
力,“整威仪东 南行,求阳翟(今禹州)夏王之故都”,“坐钧台而朝诸侯”
恢复夏朝基业,史称“少康中兴”。此后, 夏朝又传十一主,至夏桀,共
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累计维系了四百七十一年。
钧台也叫夏台 ,原在禹州城南,距城十里。《水经注》载,在三峰
山东南,大陵之西,陵上有“启筮亭,启享神于大陵 之上,即钧台也”。
有隅水东南流,经陵下,积为坡,坡方十里,称钧台坡。一说,钧台在
“颍 川城郭之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行“开国大典”和“国宴”的地方,
也是夏桀囚禁商汤的地方。后 商汤强盛,联合各诸侯国攻夏,缚住夏桀,
放逐于现巢亭山(今安徽境)。三年后,夏桀忧愤而死,商汤 便建都于
亳(bo薄,河南商丘东南),但仍封禹之后代于夏亭。
湖北省黄冈市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组 刘生智

3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困了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把握


腌桂花-父母恩情


英文作文大全-小露珠像什么


一句鼓励的话-汇票格式


低碳环保手抄报资料-游子呤


珍惜水资源的作文-军拳


教师节手抄报图片大全-幼儿园个人工作计划



本文更新与2021-01-06 01: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46402.html

2013全国新课标卷1 马文升传(逐字逐词详细注释)的相关文章

2013全国新课标卷1 马文升传(逐字逐词详细注释)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