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小建的合唱团新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1)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07 09:24
tags:寂寞文章

我心中的语文-会议纪要格式范文

2021年1月7日发(作者:上官云珠)


新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1)

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寂 寞

梁实秋

①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 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
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 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
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 子,枯叶乱枝
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 br>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
片刻的孤 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
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 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场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
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 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
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②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
渺小的感觉 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③我的 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
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 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
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 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
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 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④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 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
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 蝇撞在
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
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
吏”之类的 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
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 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
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 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⑤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 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
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 里是绝对
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
泥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
低头钻进泥混 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
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

⑥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那是多么 困
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
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
也不必怅惘。但 若我有一刻寂寞,我会好好地享受它。

(选自《寂寞是一种清福》,湖南文艺出版社)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心远地自偏”就是即使在市场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 界,
只要你的内心清净。

B.只有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在沉重的、洗淘人心的琴声 中,作者才能感到自己的渺小,意识到
自己的存在。

C.寂寞的清福不容易长久享受 ,因为世界上总有“催租吏”“石壕吏”之类的东西不时地提醒我
们寂寞的清福只是一瞬间的存在。
D.寂寞是供在不如意的现实中打转的人喘息的几口新鲜空气,但是人们喘几口气之后还要面对现实,低头钻进不如意的生活里去。

(2)寂寞只是一种心灵的感受,第一段中,作者 用了怎样的手法使这种虚无的感受能够具
体而又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3)梁实秋说“寂寞是一种清福”,然而有人却责备梁实秋这种态度是“人生的一种逃避”,
结合全文, 你是怎样看待梁实秋的“寂寞是一种清福”的呢?

【答案】 (1)B
< br>(2)以细微的声响衬托环境的安静,体现内心的寂寞。以袅袅的炉烟,枯枝的折断、碰
击、磕碰 等细节描写,表现内心的寂寞感受。

(3)第一种:我同意“寂寞是一种清福”。内心清净, 感受寂寞,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
跳出尘世的纷扰;寂寞可以让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到自我的渺小 ,悟到四大皆空的境
界,胸襟自然豁达寥廓;在当时的社会中,寂寞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纵是一种 暂时
的逃避,也不该再多苛责;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要学会好好享受这一刹间的妙
悟。 第二种: 我认为这是“人生的一种逃避”。作者自己说,“寂寞是一种清福”是一种唯心
论,反映了一 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作者所处的时代令人苦闷,作者需要寂寞来调适自己,
暂时逃避。当今社会崇尚积极 进取,享受寂寞的清福是与时代不合拍的。

【解析】【分析】(1)B项,“只有在伟 大庄严的教堂里,在沉重的、洗淘人心的琴声
中,作者才能感到自己的渺小,意识到自己的存在”错误, “只有……才”错误,原文首段说
的是“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 —片刻的孤立的存
在”,文中是说在这个时候感到自己的渺小,但并非“只有”这个时刻有这种感受,故 “只有”
表述有误。故选B。

(2)环境的特点是静,“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 静止”,而为了体现这种静,作者却选
取了“枯叶乱枝的声响”“清脆的折断声”“撞击枝干的磕碰声” “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作者正
是在这些声响中感受到了寂寞,感受到了空灵的境界。这种声响衬托了 环境的静。用了衬
托的手法,以动衬静。

(3)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认为是“清福 ”或是“逃避”都可以,要言之有理。无论哪种观点,
在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再分条阐述理由 。认为“寂寞是一种清福”的观点,可以
结合文中一些能体现作者观点“清福”的关键句子来深入分析。 认为“寂寞是一种逃避”的观
点,可以根据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当今时代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其作为逃 避的有力论
证。总之不能脱离文本空谈,要能够自圆其说。

故答案为:⑴B;

⑵以细微的声响衬托环境的安静,体现内心的寂寞。以袅袅的炉 烟,枯枝的折断、碰击、


磕碰等细节描写,表现内心的寂寞感受。

⑶第一种:我同意“寂寞是一种清福”。内心清净,感受寂寞,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
出尘世的纷扰 ;寂寞可以让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
界,胸襟自然豁达寥廓;在当时 的社会中,寂寞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纵是一种暂时
的逃避,也不该再多苛责;寂寞是随缘偶得,无 需强求,要学会好好享受这一刹间的妙
悟。第二种: 我认为这是“人生的一种逃避”。作者自己说,“ 寂寞是一种清福”是一种唯心
论,反映了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作者所处的时代令人苦闷,作者需要寂寞 来调适自己,
暂时逃避。当今社会崇尚积极进取,享受寂寞的清福是与时代不合拍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
理表述不当。 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⑵本题考查分析 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本题学生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回答,即文章的结构
特点、如何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该种情节设置的作用是什么,围绕着这些内容学生展开论
述即可。第一段中,作者以细微的声响衬托环境 的安静,体现内心的寂寞。以袅袅的炉
烟,枯枝的折断、碰击、磕碰等细节描写,表现内心的寂寞感受。

⑶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 br>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
点,切不 可空发议论。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观点(观点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然后
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 分条作答。本题言之有理即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 花不
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
蝴 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
到家门口的。雨后 ,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
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 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
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 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乙)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 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
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 说,它紧连着园林、菜
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 人,或
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1)下面对语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段主要介绍了北平的物产丰富,环境动中有静的特点。

B.甲、乙两个语段运用了对比衬托手法来突出北平的特点。

C.选段的语言通俗质朴而又简洁、亲切,并带有浓厚的“京味”。

D.老舍以一个贫寒知识分子的眼光看待北平,选取了日常所见和极其平民化的意象。

(2)对“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一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结尾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却又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B.最后“真想念北平呀”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C.结尾真挚而委婉地表达情感,要落泪是深情的呼唤,表明爱得非常深厚。

D.点明题意,照应了文章前面“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的说法,使结构更严谨。

【答案】 (1)A

(2)C

【解析】【分析】(1)A 项,“环境动中有静的特点”理解错误,选文并没有这方面的描
写。故选A。

(2 )C项,“结尾真挚而委婉地表达情感”理解错误,结尾这句话直抒胸臆,并非“委婉地
表达情感”。故 选C。

故答案为:⑴A;⑵C;

【点评】 (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 相关内容、主旨、情感及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
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 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
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点语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时应先通读原文,理解文意,把重点< br>语句放到文中,联系上下文与文章主旨,分析其含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面小题。

蓝墨水的上游

陈启文

①汨罗江,是湘江在湘北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他有两个源头,一个 源出江西修水,另
一具源自湖南平江,这两股支流在平江城西合流之后,从东南向西北流到这里,就要流 到
洞庭湖口了。离湖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水潭--河泊潭。我知道,我已走到了屈原投江的地
方 。屈原在这里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就投江了。可怜屈子,想死也死不了,投江后
怎么也沉不下去。 他顺着河流漂了一阵,又被水浪推回了岸边。他在这里嚎啕了一阵,仿
佛突然清醒过来了,但不是清醒了 怎么活,而是清醒了怎么死。这次,他在衣裤里填满了
泥沙,他和这些泥沙一起沉了下去。他给这里创造 了一个地名--沉沙港。

②早先的沉沙港,早已被土埋了。我记得这里有一个渡口, 可以一直渡到河那边的屈子
祠,一个人站在对岸看着这条河流,眼睛里流露出某种神圣的哀伤。那是屈原 ,一尊默然
矗立的雕像。在老百姓那里,他不是一个诗人,而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越是好人特少的年代,他就越是被人想起。

③还有杜甫。杜甫也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 他坐着一条船,从湘江到汨罗江,然后
他好像是在这里迷路了。他一路上可遭罪了,但他不想死,可他还 是死了,他是饿死的。
杜甫墓,就在汨罗江上游的平江境内。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 条支
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④第一次读到余光中这句诗,我正在这条河边求学,我们那个学院,正处在平江青冲到
汨罗古镇长乐之间 ,同我故乡的那条大河相比,那时的汨罗江,碧清碧清的,感觉比空气
更清澈,更透明。她给我生命中留 下了最美好的一段记忆。在恍惚如梦的追忆之中,每天
黄昏我都要去那条河里去游泳。那里的河滩,平缓 ,辽阔,河水在河中静静流淌,河床的
颜色极为鲜艳,那里有各种植物,有各种动物,它们大都是水陆两 栖的,属于生命中最暧
昧的种群。河床上最多的植物是木蓿,一种匍匐生长的野菜,一种牲口最爱吃的野 菜。埋


头吃草的水牛,有鲜绿的草汁从它们的嘴边流出来。那时这里有很多的树和鸟,鸟 落到了
枝头,枝头上便有了歌唱。听见鸟唱,但看不见鸟。鸟躲在绿荫里。它旁边可能还有一
只 。我听见另一只鸟,在唱。每天黄昏,当我们赤膊走向河流时,一行行碧树,全都默不
作声地披着霞光, 每一匹叶子轮廓分明。一泓清泉,就被这样一大片碧绿的树掩映着,水
中投下斜长的树影,水于是透明, 碧绿。。而河流总是愈明净,愈深邃。干净的河水里,
晃动着我们年轻的身影,晚霞透过繁茂的枝叶照在 我们身上,那时我们的身影也是干净
的。是的,我曾潜入很深的水里,那么深,也有神奇的阳光照进来, 照亮了水底下的动物
和植物,一条条鱼闪亮的鳞片,在最深的地方闪烁出来。还有风,神奇的风,仿佛从 另一
个世界刮过。我之所以对这一切感到神奇,只因为我是人,我误入了一个不属于我的世
界, 很快我就支持不住了,我从水底下冒了出来,而我纯粹因为好奇的短暂进入,已给那
个碧清碧清的世界制 造了一场不小的恐怖,那一泓清泉突然变得浑浊了,很多的鱼惊恐万
状地跳起来,它们可能被我搅浑的水 呛着了,想换口新鲜空气。但它们活泼跳跃的样子却
是人类很欣赏的,甚至觉得是很诗意的。

⑤那些年我写了很多诗。

⑥但现在,这条河流已经毫无诗意和灵气 了。河里漂满了船,但不是为屈子招魂的龙
舟,也不是杜甫坐过的那一叶扁舟,那是淘金船,挖沙船。金 子是好东西,现在,沙子也
变成了好东西。我一路上看看到的是坍塌的江岸,连绵的沙堆,倾倒河谷里的 垃圾。更有
大量的矿砂、尾堆,把把这条河流挤得越来越逼仄,汨罗江只剩下了半边水,半条命了。这条昔日的黄金水路,现在几乎看不到一条渡船,船已经很难走通了,连河流自己也走不
通了。那如 水的温柔,被日复一日的逼得严厉起来,河岸被她日夜冲刷得支离,破碎,江
畔的农舍,田地,正在咧开 了一道道裂缝,河边的土路,狭窄而倾斜,也是到处布满了裂
缝。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 路,你感到它随时都会断裂,塌陷,随时都会
跌入更深的疯狂。

⑦不仅是汨 罗江。我已经穿越了无数的河流,都已经很难寻觅见一泓清泉了。流失的不
仅是水土,我感到血管里的血 也在流失,--渴。渴得最厉害时,嗓子里有腥甜的味道,那
其实是血的味道。血是腥甜的,只有最干渴 的旅人才能感觉到。

(1)下列对文章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写屈原投江的经过及沉沙港的来历,让读者感受到屈原以死明志的决心。

B.文章第三段引余光中的“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照应了标题。且所引之话,用了借
喻的手法 。本文引此的目的是写出了屈原、杜甫对后世文坛的影响。

C.文章第五段,作者说那些年我 写了很多诗。作者之所以能在那些年写了很多诗,是因为
汨罗江激发了创作的热情,启发了创作的灵感。

D.文中以在汨罗江的所见所想所感为线索,既写了和汨罗江密切联相关的两位诗人,又写< br>了求学时的汨罗江,最后一段写了自己的感受。

(2)文章的第④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作者在第⑥段中说:“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作者为什么这样
说?

【答案】 (1)B

(2)内容:作者写到自已在汨罗江畔的求学经历和 汨罗江的充满生机和诗意的秀关风景。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美好感情,与现在的失去 诗意与灵气的汨罗江形成对比,为揭示
文章主题作了铺想。承上启下(过渡)。由河流的充满诗意引出现 在环境的被破坏。

(3)汨罗江的水道和河畔的土路都已经被破坏;曾经承载着诗意和灵气的 汨罗江不被人珍
珍惜。其中附载的传统文化已消失贻尽;不仅仅是泪罗江及其承我的文化,还有许多自然
生志环境和传统文化都被破坏。

【解析】【分析】(1)B选项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用了借喻的手法,分析错误,
该句应该是借代手法。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 过渡语段的作用。第4段主要写到了作者与汨罗江的关系以及汨罗江
秀美的景致。上文写了汨罗江的诗情 画意,下文写到了汨罗江被破坏和污染和作者对汨罗
江诗意景色的回忆,由此可见第4段起到了承上启下 的过渡作用,也为主题的揭示做了铺
垫。

(3)根据题干提示“在第6自然段中” ,考生确定答题区域,筛选信息要点。文中提到“河
流已经毫无诗意和灵气”“随时都会断裂,塌陷”等 内容;找出答题关键词后,适当完善,加
以表述。答题时首先应明确这里的路是指什么?根据文本的赏析 理解,我们可以得出:路
既是实质的汨罗江畔的道路,又虚指文化的传承,由此便可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 。

故答案为:⑴B;

⑵内容:作者写到自已在汨罗江畔的求学经历和 汨罗江的充满生机和诗意的秀关风景。作
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美好感情,与现在的失去诗意与灵气的汨 罗江形成对比,为揭示文
章主题作了铺想。承上启下(过渡)。由河流的充满诗意引出现在环境的被破坏 。

⑶汨罗江的水道和河畔的土路都已经被破坏;曾经承载着诗意和灵气的汨罗江不被人珍珍
惜。其中附载的传统文化已消失贻尽;不仅仅是泪罗江及其承我的文化,还有许多自然生
志环境 和传统文化都被破坏。

【点评】(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 主旨、情感、人物的
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 硬
伤。

(2)本题考查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 的角度分析,
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 br>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
等,中间注 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理 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
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 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
解句子。


4.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云南看云

①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才俨然重新觉醒 ,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
云南。云南特点之一,就是天上的云变化得出奇。尤其是傍晚时候,云的 颜色,云的形
状,云的风度,实在动人。

②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 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


那么活泼。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 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
中有细。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一片灰,无 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这种地
方大量产生,在这种天气下成熟,却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 进取精神。四川的云
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巫峡峨眉夹天耸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浓,云有了生命 ,人
也有了生命。

③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 ,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
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惟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 前后,光景异
常动人。完全是水墨画,笔调超脱而大胆。天上一角有时黑得如一片漆,它的颜色虽然异< br>样黑,给人感觉竟十分轻。在任何地方“乌云bì天”照例是个沉重可怕的象征,云南傍晚的
黑云 ,越黑反而越不碍事,且表示第二天天气必然顶好。几年前中国古物运到伦敦展览
时,记得有一个赵松雪 作的卷子,名《秋江叠嶂》,净白的澄心堂纸上用浓墨重重涂抹,
给人印象却十分秀美。云南的云也恰恰 如此,看来只觉得黑而秀。

④在这美丽天空下,我们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官方报纸 虚虚实实的消息,物价的变
化,空洞的论文,小巧的杂感,此外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
①< br>。(甲)大官小官商人和
银行办事人直接为法币而忙,教授、学生也间接为法币而忙。(乙)最可 悲的现象,实无
过于大学校的商学院,近年每到注册上课时,照例人数必最多。(丙)“xī xī攘 攘,皆为利
往,挤挤挨挨,皆为利来。”教务处几个熟人都不免感到无可奈何。(丁)教这一行的教授,也认为风气实不大好。

⑤云南的云即或再美丽一点,对于那真正的多数人,也似乎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⑥一 个人若乐意在地下爬,以为是活下来最好的姿势,他人劝他不妨站起来试走走看,
或更盼望他挺起脊梁来 做个人,当然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⑦就在这么一个社会,这么一种精神状态下,卢 先生却来昆明展览他在云南的摄影,告
诉我们云南,除法币以外还有些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即以天空的 云彩言,色彩单纯的云
有多健美,多飘逸,多温柔,多崇高!只要有人会看云,就能从云影中取得一种诗 的感兴
和热情 , 还可望将这种可贵的感情,转给另外一种人。换言之,就是云南的云即或不能直接教育人,还可望由一个艺术家的心与手,间接来教育人。卢先生摄影的兴趣,似乎就
在介绍这种 美丽感印给多数人,所以作品中对于云的题材,处理得特别好。每一幅云都有
一种不同的性情,流动的美 。不纤巧,不做作,不过分修饰,一任自然,心手相印,表现
得素朴而亲切,作品取得的成功是必然的。 可是我以为得到“赞美”还不是艺术家最终的目
的,应当还有一点更深的意义。如果一种可怕的庸俗的实 际主义正在这个社会各组织各阶
层间普遍流行,腐shí我们多数人做人的良心、做人的理想,且在同时 还像是正在把许多
人有形无形市侩化,社会中优秀分子一部分所梦想所希望,也只是糊口混日子了事,毫 无
一种较高尚的情感,更缺少用这情感去追求一个美丽而伟大的道德原则的勇气时,我们这
个民 族应当怎么办?

⑧我们的眼光注意到“出路”、“赚钱”以外,若还能够估量到在滇 越铁路的另一端,正有
多少鬼蜮成性、阴险狡诈的敌人,圆睁两只鼠眼,安排种种巧计阴谋,预备把劣货 倾销到
昆明来,且把推xiāo劣货的责任,派给昆明市的大小商家时,就知道学习注意远处,实在是目前一件如何重要的事情!照相必选择地点,取准角度,方可有较好效果。做人何尝不
是一样。明 分际,识大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要知道,哪一件事,哪一种行为


不会影响 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呢?哪容许我们松劲儿!

⑨所以我觉得卢先生的摄影,不仅仅是给人看看,还应当给人深思。

(选自沈从文同名散文,有删节)

【注】①法币:旧中国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流通货币的名称。

(1)下列文中划线字的字音和注音处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俨(yǎn)然 脊(jǐ)梁 纤(qiān)巧 市侩(guì) 蔽 熙熙 腐嗜 推销

B.俨(yān)然 脊(jí)梁 纤(xiān)巧 市侩(kuài) 敝 稀稀 腐蚀 推销

C.俨(yǎn)然 脊(jǐ)梁 纤(xiān)巧 市侩(kuài) 蔽 熙熙 腐蚀 推销

D.俨(yān)然 脊(jí)梁 纤(qiān)巧 市侩(guì) 敝 稀稀 腐蚀 推消

(2)“这些人其所以热衷于习经济、学会计,可说对于生命无任何高尚理想,目的只在 毕
业后能入银行做事。”这句话放在第④段的哪个位置最合适( )

A.放在甲处

B.放在乙处

C.放在丙处

D.放在丁处

(3)下列对文章第②③两段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作者从云的色彩、云的形态、云的风度几个层面,多角度地写出了云的地方< br>性特征。

B.第②段中,作者在描写南部的云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云人的 性格和特点,
生动可爱。

C.第③段中,作者将云南的云比作一幅水墨画,主要是为 了凸显云南的云以乌云为主,爱
下雨的地方特点。

D.第③段中,作者描述赵松雪的 画作《秋江叠嶂》意在说明云南的云有时虽如浓墨一般
黑,但却依然秀美。

(4)结合上文的内容,解释第⑦段中“这么一个社会,这么一种精神状态”的具体含义。

(5)文中最后一段说:“卢先生的摄影,不仅仅是给人看看,还应当给人深思”。请你结合
全文内容,概括沈从文的深思都有哪些内容?请分条列举。

(6)杜甫写:“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徐志摩写:“我就像是一朵云,一朵纯白的,纯白的云,一点不见分量,阳光抱着我”;
我们的同学也写:“爬上田地边的一棵歪脖树,两腿夹住树干,就这样坐着,看着蚂蚁被我
堵住路急 得团团转,听那蟋蟀或是蝉的鸣叫,坐在这里就能看清整片玉米地。整个世界都
是静止的,偶有不知形状 的云飞过。”

就如沈从文所说:“只要有人会看云,就能从云影中取得一种诗的感兴和热情。 ”在生活
中,当你抬头看云时,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情思,令你悟到了怎样的哲理呢?请你以“云”为题,写一首小诗(不超过5行)。

要求:①必须表现“云”的某一种特点。②有明确的情感指向。③构思新颖,表达流畅。

【答案】 (1)C

(2)C

(3)C


(4)第一个“这么”指的是人人都在追逐金钱利益的社会状态;第二个“这么”指的是人们面
对困难当头却只顾眼前自身利益,缺少高尚理想、家国情怀的精神状态。

(5)①云南的云 是极美丽的,非常动人,我们要学会关注身边美好的事物,要培养审美
的高尚的情感我们不能只顾追名逐 利,要挺起脊梁做人,要有伟大的理想和目标②照相
要选择地点,看角度,做人也一样,要学会看向远处 ,明分际,识大体心中要有家国天下
的情怀,要关注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

(6)略

【解析】【分析】(1)A项,纤,应读xiān;侩,应读kuà i;腐嗜,应写作“腐蚀”。B
项,俨,应读yǎn;脊,应读jǐ;敝,应写作“蔽”,稀稀,应写作 “熙熙”。D项,俨,应读
yǎn;脊,应读jǐ;纤,应读xiān;侩,应读kuài;敝,应写作 “蔽”,稀稀,应写作“熙
熙”;推消,应写作“推销”故选C。

(2) “这些人 ”指的是热衷于习经济、学会计的学生,根据丙处上句“近年每到注册上课
时,照例人数必最多”可知, “这些人”指的就是商学院的学生。应放在丙处。故选C。

(3)C项,“凸显云南的云以乌 云为主,爱下雨的地方特点”理解错误。原文说的是“以天
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完全是水 墨画,笔调超脱而大胆”“净白的澄心堂纸上
用浓墨重重涂抹,给人印象却十分秀美”。可见为了表现云 南云的独特的美。故选C。

(4)语境关键信息在第6段“他人劝他不妨站起来试走走看,或 更盼望他挺起脊梁来做个
人,当然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第7段“如果一种可怕的庸俗的实际主义正在 这个社会各
组织各阶层间普遍流行,腐蚀我们多数人做人的良心、做人的理想,且在同时还像是正在把许多人有形无形市侩化,社会中优秀分子一部分所梦想所希望,也只是糊口混日子了
事,毫无一种 较高尚的情感,更缺少用这情感去追求一个美丽而伟大的道德原则的勇气”。
据此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即可 。

(5)所谓“深思”就是给我们的启示,答题区间在后文,主要结合原文的议论句和抒情句 :
根据“色彩单纯的云有多健美,多飘逸,多温柔,多崇高!只要有人会看云,就能从云影中
取 得一种诗的感兴和热情,还可望将这种可贵的感情,转给另外一种人”概括出我们要学会
关注身边美好的 事物,要培养审美的高尚的情感;根据“社会中优秀分子一部分所梦想所希
望,也只是糊口混日子了事, 毫无一种较高尚的情感,更缺少用这情感去追求一个美丽而
伟大的道德原则的勇气”概括出我们不能只顾 追名逐利,要挺起脊梁做人,要有伟大的理想
和目标;根据“照相必选择地点,取准角度,方可有较好效 果。做人何尝不是一样。明分
际,识大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概括出做人也一样,要学会看 向远处,明分际,
识大体;根据“要知道,哪一件事,哪一种行为不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呢?哪 容许
我们松劲儿!”概括出心中要有家国天下的情怀,要关注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

(6)题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并分析“只要有人会看
云,就能从云 影中取得一种诗的感兴和热情”,意思是,诗歌的创作首先抓住“云”的特点来
写,然后赋予“云”情思 和哲理,二者之间要自然联系和升华。本题适合运用借物抒情的手
法或者写作哲理诗。考生写作时注意运 用诗的语言,表达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故答案为:⑴C;⑵C;⑶C;

⑷第一个“这么”指的是人人都在追逐金钱利益的社会状态;第二个“这么”指的是人们面对
困难当头 却只顾眼前自身利益,缺少高尚理想、家国情怀的精神状态。


⑸①云南的云 是极美丽的,非常动人,我们要学会关注身边美好的事物,要培养审美的高
尚的情感我们不能只顾追名逐 利,要挺起脊梁做人,要有伟大的理想和目标②照相要选
择地点,看角度,做人也一样,要学会看向远处 ,明分际,识大体心中要有家国天下的情
怀,要关注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

⑹略

【点评】⑴此题考查准确辨析字音和字形的能力。对字音的考查主要是针对多音字、易误读字、形近字、方言字等。记忆时要注意多音字的不同意义,据义定音;注意生活中常见
又容易读错 的字的正确读音,做到准确识记;注意形近字的不同读音,可以据形定音。解
题时,需要结合平时的积累 逐个辨别,做到准确无误。

⑵本题考查把握语句的连贯性的能力。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 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
的性质和作用,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 子中的思路
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 br>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
角度、抓 句式等等。4.抓语境。

⑶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 体的把握,又要对文
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
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⑷此题考查理 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
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 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理解句子。

⑸本题考查筛 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
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 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
条回答问题。

⑹本题考查 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高效快速成文的关键:1.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
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 文体、主题、篇幅等。2.把握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写作者提供
了材料,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 领悟内涵。这样才能使作文立意准、立意高。3.内
容要精练。


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天下一轮春秋月

当 今世界,乱云飞渡,危机四伏,人类仿佛在踢一场找不到球门的球赛。怅然回首,那
一瀑穿越了两千多年 混沌、彷徨与苍凉的月华,从孔子诞生地尼山的上空静静地流淌下
来,几分清朗,几分暖意。

2500多岁的孔子老得像一尊雕塑,拱手静候在思想隧道的最幽深处。他比苏格拉底年长82岁,比柏拉图年长124岁,比亚里士多德年长167岁。这意味着,中国的孔子以领先西
方思 想源头“古希腊三贤”的脚步,接举了人类文明的圣火。

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和谐社会”、“大同 世界”,是历代儒家的共同理想,是中国
梦的滥觞。以“和”为________,中华文明与其它文明 友好接驳,没有古希腊文明进程中希


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暴风骤雨,没有罗马天主 教十字军东征的腥风血雨,也没有欧
洲“五月花”号的凄风苦雨;以“和”为________,儒家主 张平等,反对使用武力,中华帝国
曾成为调停纷争、震慑强梁,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以“和”为___ _____,张骞出使西域,
鉴真东渡扶桑,郑和七下西洋,唐蕃古道,丝绸之路……海上生明月,儒香 传万里;以“和”
为________,中华文明雄峙瀚海,引渡异域文明的夜航,马可·波罗、利玛窦 、遣唐使踏浪
而来。“协和万邦”是共性的“最大公约数”,“和而不同”是个性的“最小公倍数”,如 何求
“和”,我们今天仍然要向孔子叩教。

孔子是人类的慧根。他指点了中 华文明的共有圆心,也开辟了世界文明的东方原点。孔
子师先儒而有独创,集大成而有深造,尊古但不守 旧,坚守却能应变,创新与包容的禀赋
优势成就了儒学的博大精深。其后,孟子、荀子、汉唐经学、程朱 理学……直至现代新儒,
儒家文明蔚为大观。在东方,它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地;在西部,它与佛教文明 、伊斯兰
文明相生相荣;大约400年前,《论语》等儒家经典就译为法文、英文、拉丁文,影响过伏尔泰、马克思等大批西方思想家;儒家思想在与外来佛教、基督教的碰撞中借鉴吸收,
以超强的内 敛能力、消化能力、同化能力和愈合能力,守住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主体,为形
成和接续世界文明作出了卓 越贡献。

近年来,西方一些机构评选“十大思想家”、“100位影响历史的人物” 等,孔子或名列前茅
或位居第一;一些国家矗立起孔子雕像,建立了儒学研究机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 东门
上方,孔子与犹太人先知摩西、古希腊政治家梭伦的雕像并列镶嵌以作为公平正义的象
征; 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聚首巴黎,呼吁“以中国孔子的智慧帮助全人类应对21世纪
的挑战”……
面对差异与分歧、冲突与动荡,面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灾难频仍、人道主义危机红灯< br>频闪的当今世界,孔子的公平、博爱、和谐理念,能否成为人类的普世价值?蓊郁的儒家
文明之树 能否让躁动的心灵找到安栖的枝头?

孔子是世界的,但首先是中国的。

先秦时期,儒家学说只是受到某些统治者的青睐,孔子也只因个人才干卓越而受到器
重 ,其主张并没有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他只是一钩新月,孤独地发着清辉,甚至只是一
炳烛光,只能照亮 近处,温暖周围。

但光芒自有力量,哪怕微弱。历代仕儒们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以 微风细雨滋心润物的
方式点化冥顽、教化苍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凝成古代君子的品格,塑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如长风浩荡,如丰碑
凛凛。

两千多年来,仁、义、礼、孝、德等诸多儒家元素,写进我们的课本,嵌入我 们的名
字,镌刻在广袤神州楼阁宅院的门联匾额上,约定在古老国度的家训族规乡风民俗中,流
进我们的血液,成为民族道德星空的北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观,“见
利思义”的 义利观,“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的道德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谐观等,
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家 园绿叶葱茏。

光必有影,丰碑的背后有影随形。

孔子对 周礼的尊崇导致了后人对复古循旧的固守,儒家对官本位、权力等级意识的强调
禁锢了人的能动性,极端 的愚忠愚孝愚贞观念造成对人性的束缚和扼杀,“爱亲”之仁与“利


国”之仁往往存在矛 盾,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常常出现两难。孔子编经,秦人灭经,汉人尊
经,唐人注经,宋人疑经,被焚毁 、被打倒,被尊奉、被扬弃,儒家学说命运多舛。许多
要素被发扬光大,一些精华被毁灭殆尽,不少糟粕 被渲染放大,各种唯心成分如杂草丛
生。经过两千年长途旅行的古老儒学,仍需要“洗洗澡”、“治治病 ”,一掸陈年的积垢。

儒学是人学不是神学,儒教是教化不是宗教。儒家是思想舞台 的要角,但不是政治舞台
的主角,更不是历史舞台的长角,许多文化责任不能由儒家独担,更不能让孔子 全部买
单。孔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不是全部,儒家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体但不是全体。只
有去伪存真、正本清源,才能还原真实的孔子。

中国是孔子的故园、儒家的摇篮,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与中国文化融合的过
程。当代中国所遵循的创新理论之所以生机勃勃,是因 为其中国文化底蕴深厚,这就是中
国特色。如何在波澜壮阔的科技浪潮中绽放思想的光芒,在此起彼伏的 战争狼烟中发出文
明的信号,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确立道德的标杆,在全球化进程中建立起精神的里 程
碑与灵魂的红绿灯,这是儒家的新担当。文过饰非与吹毛求疵 , 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
现。如果把孔子思想从我们的血管、骨骼中抽空,中华民族就会思想贫血、精神缺钙,中
华文明就没有了 生命的底色。

青史不泯,经典不老。我们应该高声吟诵民族的经典,就像基督徒读《 圣经》、穆斯林
背《古兰经》。一个心中没有神圣的民族是没有尊严的民族,一个不珍视自己经典的民族
是没有力量的民族。

揣一本《论语》在胸口,人在长河中行进,心在长天里 漂洗。回头看月,淡云轻拂,那
玉盘上分明写着四个字:光而不耀



(取材于刘汉俊同名散文)

【注】①语出《老子》第五十八章“是以圣人……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在第④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旗 媒 舟 灯

B.灯 媒 旗 舟

C.媒 旗 舟 灯

D.舟 旗 灯 媒

(2)解释第?段中划线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文过饰非:________。

②吹毛求疵:________。

(3)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写孔子比“古希腊三贤”年长,表明了孔子及其倡导的儒学是人类文明的源头。
< br>B.第⑥段列举诸多事例意在说明孔子的公平、博爱、和谐等理念已经成为人类的普世价
值。
C.第?段写儒家学说命运多舛,是为了证明儒家思想本身存在着不足,必须要消污去垢。
< br>D.第?段以《圣经》、《古兰经》类比,表明儒家经典在当今应当得到国人的尊重与珍
视。
(4)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是指古代由中国经波斯到欧洲的商路,为沟通中西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 /p>


B.“和而不同”,指表面能与人和睦相处,心里却不苟同,是儒家处理问题的重要原则之 一。

C.“程朱理学”,指宋代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学派,有“存天理、灭人欲” 等主张。

D.“老子”即《师说》中提到的老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著作《道德经》也 称《老
子》。

(5)本文语言富于表现力,请对下面的语句加以赏析。

①“协和万邦”是共性的“最大公约数”,“和而不同”是个性的“最小公倍数”,如何求“和”,我< br>们今天仍然要向孔子叩教。

②他只是一钩新月,孤独地发着清辉,甚至只是一炳烛光,只能照亮近处,温暖周围。

(6)有人认为从行文的角度看,应先写“孔子是中国的”,后写“孔子是世界的”。对此,你
怎么看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C

(2)认为儒 学神圣不可更改,对其缺点视而不见,甚至直接隐藏的错误态度;对儒学的正
确作用视而不见,对儒学展 现出的缺点无限放大,甚至拒绝学习和传承儒学。文过饰非本
意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在文中是指对儒学的全盘肯定

(3)D

(4)B

(5 )①引用数学术语,更加简明清晰的表明追求“协和万邦”是世界共同的愿望,“和而不
同”是各国都有 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不和谐因素,想要这两者能够共存,达成共同的目
标,需要向孔子请教。语言生动 活泼,具有感染力,逻辑性强,容易让读者理解的同时也
能引起读者的共鸣。②将孔子比喻成新月和烛光 ,既表现出了孔子的思想价值有如新月烛
火之光,又形象的点出,在先秦时期,孔子的影响就如同烛光只 能照亮周围一样,影响甚
微。①句的特别之处是有两个数学术语,考生可从此入手,解释使用数学术语的 好处。结
合句子内容,是讲述世界和平和各国之间的关系。将这两点解释清楚即可。②句用了两个
比喻句,分别是新月和烛光,考生只要点出新月和烛光有什么特点即可,后句亦有暗示。
“孤独”“只 能照亮近处,温暖周围”。

(6)我认为这样写是合理的。先写“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先点出孔子思想中重要
的“和”以及“和”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发人深思,孔子思 想能不能够解决
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现状。然后写“孔子是世界的,但首先是中国的”引出下文,是为了 指
出孔子思想也不是完美的,也是有不足和缺陷的。面对这样的不足,我们不能直接抛弃或
全盘 接受孔子思想,应该让孔子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前进。只有这样,孔子思想才能更好
的帮助解决国内的问 题,才能够解决国际的问题。同时也给出了第⑦段深思的答案。行文
严谨,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解析】【分析】(1)从第四段来看,这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和”。第一处,后面说“中
华文明与其它文明友好接驳”,“接驳”是说和其它文明的交流,而“和”是这种交流的凭借
物 ,所以这里应填“媒介”,“媒介”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第二处,
后面说“儒家 主张平等……”,“主张”是旗帜,也就是“以和为旗”,此处填写“旗”。第三处,
后面说“张骞出使 西域,鉴真东渡扶桑,郑和七下西洋,唐蕃古道,丝绸之路”,载着中华
文明远航,这是“以和为舟”, 应填写“舟”。第四处,后面说“中华文明雄峙瀚海,引渡异域
文明的夜航……”,“引渡”“夜航”的 是“灯”,应填“灯”。故选C。


(2)第一个“文过饰非”,“文”“饰” 都是动词,意思是“掩饰”,“过”和“非”都是指错误和过
失,该词是说“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犯下 的过失和错误”;接着分析该词在文中的意思,
从上文“孔子对周礼的尊崇导致了后人对复古循旧的固守 ,儒家对官本位、权力等级意识的
强调禁锢了人的能动性,极端的愚忠愚孝愚贞观念造成对人性的束缚和 扼杀”“一些精华被
毁灭殆尽,不少糟粕被渲染放大,各种唯心成分如杂草丛生”“孔子思想是儒家思想 的核心
但不是全部,儒家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体但不是全体。只有去伪存真、正本清源,才能还
原真实的孔子”可知,这“过”“非”是指儒学的不足,而“文”和“饰”是说对儒学的这些“过”和
“ 非”进行掩饰,即全盘肯定儒学。第二个“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
错,也可以指指 摘细小的毛病,“疵”是指“缺点”“不足”;从文中来看,是说故意指摘儒学的
问题,对儒学全盘否定 。

(3)A项,原文中是说“孔子领先了西方思想源头,接举了人类文明的圣火”,不是说孔 子
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故错误。B项,文中举例孔子的“思想”只是为了说明孔子思想的伟
大, 并不是说明孔子思想的普世。C项,说儒学的命运多舛并不是为了证明儒学的不足,
而是揭示儒学在传播 中,在政治经济和当时社会条件影响下产生了改变,故错误。D项,
用《圣经》和《古兰经》这两本宗教 信仰的经书做比,是为了说明《诗经》《论语》的重
要,故正确。故选D。

(4)B 项,“‘和而不同’,指表面能与人和睦相处,心里却不苟同,是儒家处理问题的重要
原则之一”错误, 从文中来看,“和而不同”是指与人和睦相处,但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苟同、
附和。故选B。
< br>(5)第一句“‘协和万邦’是共性的‘最大公约数’,‘和而不同’是个性的‘最小公倍数’,如何求< br>‘和’,我们今天仍然要向孔子叩教”,这段文字的主干是“我们今天仍然要向孔子叩教”,“叩
教”的内容是如何“协和万邦”,如何“和而不同”;作者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使用“最大公约
数”和“ 最小公倍数”这些数学术语进行说明,以“最大公约数”来说“协和万邦”,可见这应是
世界的共同愿望 ,用“最小公倍数”来说“和而不同”,可见各国都有不同的不和谐因素,那
么如何让这两者共存,就需 要向孔子“叩教”。第二句“他只是一钩新月,孤独地发着清辉,
甚至只是一炳烛光,只能照亮近处,温 暖周围”,“他”是指“孔子”,句中使用比喻的修辞,
把“孔子”比作“新月”“烛光”,“孤独地发 着清辉”“照亮近处,温暖周围”是说孔子的影响在当
时就向烛火一样只能照亮周围,以此说明影响不大 。

(6)从文中来看,文章前三段说孔子以领先西方思想源头“古希腊三贤”的脚步接举了人 类
文明的圣火,并在第三段指出“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接着第四段分析孔子的思想
核 心“和”,第五段“孔子是人类的慧根。他指点了中华文明的共有圆心,也开辟了世界文明
的东方原点” 是分析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世界的影响,第六、七两段联系当今现实,以
此引出思考“孔子的公平、 博爱、和谐理念,能否成为人类的普世价值?蓊郁的儒家文明之
树能否让躁动的心灵找到安栖的枝头”。 第八段“孔子是世界的,但首先是中国的”独立成
段,承上启下,由上文的“世界”到下文的“中国”, 九到十四节分析孔子思想,指出其思想
并非完美无瑕,并指出既不能“文过饰非”,也不能“吹毛求疵” ,指出对待孔子思想的正确
态度,因为只有这样,孔子的思想才能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故答案为:⑴C;

⑵认为儒学神圣不可更改,对其缺点视而不见,甚至直接隐藏的错误态度

对儒学的正确作用视而不见,对儒学展现出的缺点无限放大,甚至拒绝学习和传承儒学。
文过饰非本 意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在文中是指对儒学的全盘肯定

⑶D;⑷B;

⑸①引用数学术语,更加简明清晰的表明追求“协和万邦”是世界共同 的愿望,“和而不同”
是各国都有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不和谐因素,想要这两者能够共存,达成共同的 目标,
需要向孔子请教。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逻辑性强,容易让读者理解的同时也能引
起读者的共鸣。②将孔子比喻成新月和烛光,既表现出了孔子的思想价值有如新月烛火之
光,又形象的点 出,在先秦时期,孔子的影响就如同烛光只能照亮周围一样,影响甚微。
①句的特别之处是有两个数学术 语,考生可从此入手,解释使用数学术语的好处。结合句
子内容,是讲述世界和平和各国之间的关系。将 这两点解释清楚即可。②句用了两个比喻
句,分别是新月和烛光,考生只要点出新月和烛光有什么特点即 可,后句亦有暗示。“孤
独”“只能照亮近处,温暖周围”。

⑹我认为这样写是合 理的。先写“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先点出孔子思想中重要的
“和”以及“和”为代表的儒家思 想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发人深思,孔子思想能不能够解决当
今世界复杂多变的现状。然后写“孔子是世界 的,但首先是中国的”引出下文,是为了指出
孔子思想也不是完美的,也是有不足和缺陷的。面对这样的 不足,我们不能直接抛弃或全
盘接受孔子思想,应该让孔子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前进。只有这样,孔子思 想才能更好的
帮助解决国内的问题,才能够解决国际的问题。同时也给出了第⑦段深思的答案。行文严< br>谨,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 此类试题,考生要浏览设题段落的
内容,根据语境前后的意思进行选择。

(2)本 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
题要求“解释第⒂段中 加点成语在文中的含义”,然后先分析词语的字典意思,再结合语境
分析其语境意。

(3)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既考查内容筛选概括,又考查论据、论点的分析。解答此类试
题,首先要 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
后浏览每个选项,并与文 本进行比对。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内涵,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 先要审清楚题
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四个选项,
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正误。

(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 试题,应该先到文中找到设题的句子,
分析该句的表述对象是谁,使用什么手法,达到什么效果。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思路以及把握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 br>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有人认为从行文的角度看,应先写‘孔子是中国的’,后写‘孔子是
世 界的’.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然后梳理文本的行文思路,并分
析这样写的用意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献给艾青的红玫瑰


曹积三

①十多年过去 了,那束红玫瑰,依稀仍在眼前灿灿地绽放着。按说,送仙逝者驾鹤西
去,应献白色或黄色的菊花,可我 觉得,艾青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一生
追逐太阳,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献一束充盈 着太阳颜色的红玫瑰更为合适。于是,
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 上送他远行。高瑛大姐欣
喜地对我说:“艾青喜欢红玫瑰。”我感到一阵宽慰。后来得知,艾老走后,赶 来献花的人
络绎不绝,所献之花,满满地拉了两卡车,还没有运完。

②戴红 领巾的时候,我因读到《大堰河》,而晓得了艾青。岂料这位可敬的诗人命途多
舛。他的诗集一度被图书 馆“禁借”,为此,我曾备感困惑和惆怅,但不管有人怎么往他身
上泼污水,那些美丽的诗行仍令我的心 头发烫。值得庆幸的是,波诡云谲里,虽经七灾八
难,他终于挺了过来,如同涅槃的凤凰。然而,直到1 988年的初秋,我才得以见到心仪多
年的诗人。

③那是一个下午,北影有 个剧组开机,约我去写点什么。并告诉我说,拍摄地点在东城
丰收胡同21号四合院。到了那里才知道, 那是艾青的家。处于京华一隅的这个小院,像是
远离尘嚣,别有一番天地,它静谧、安适,特别是那斑红 灿烂的花木和葡萄架上缀满的果
实,更平添了几分温馨。拍戏,是个扰人的活儿,把原本整洁的院子弄得 很凌乱。艾老的
夫人高瑛大姐古道热肠,对此毫不介意,还替剧组找东拿西,不停地张罗着……小憩时, 她
从葡萄架上,剪下葡萄,请大家尝鲜。就在这时,我望见艾老透过书房的窗子,正笑吟吟
地望 着我们。我急忙去向他问好。

④那天,艾老身着中山装,笑容可掬,热诚得如同相识 多年的朋友。我们聊起了电影,
他告诉我,他很喜欢电影,在延安的时候,放的是几部苏联的原版影片, 一边放,一边由
萧三翻译,人们看得津津有味。如今,我们国家的电影进步很大,可惜,他眼力不济了。
他说:“银幕,是神奇的王国,可以充分展示才情。艺术家描画人物,表现命运,可以呈现
一种 诗境和画境,让人羡慕。”我说:“艾老的许多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有画境,就像
一幅幅电影的定格 镜头,让人遐想,充满魅力。”他笑了。

⑤艾老夫妇对电影的喜爱与支持,让人心里 暖暖的。1990年春天,我编罢《中国影人诗
选》,想到这是历史上首部电影人的诗选,序请阳翰笙阳 老写就,封面题字非艾青艾老莫
属。我便把想法告诉了高瑛大姐,大姐爽快地说:“我去说,艾青肯定会 答应的!”艾老果
然满足了我的心愿。谁能料想,就在艾老为《中国影人诗选》题签后的第三天,199 0年3
月21日,他去中纪委招待所参加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编委扩大会时,跌倒在洗手间里,右
臂不幸骨折。最后,时年八秩高龄的艾老,不得不切除了右肱骨头,装上了人造的假体。
此后,再也无 法自由运笔,挥毫题字了。《中国影人诗选》竟成为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
后题签!

⑥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艾老满面春风,没有因为装了金属假肢而沮丧,尽管有说不出
的痛苦,但坚强、 坦然、幽默依然。高瑛大姐告诉我,艾老曾与探望他的诗人邹荻帆有过
一番苦涩的趣谈,说道:“我这个 人真奇怪,1957年打成右派之后,老是在右边出毛病。
1959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割麦子时 ,镰刀把右腿膝盖割了个大口子,一个多月不能
治,也不能走,更不能打弯,受了很多罪。‘文革’期间 ,在连队阴暗的地窝子里住了五年
多,里面没有电灯,在煤油灯下读‘圣书’,还要写这个写那个,又缺 少营养,瞎了右眼。


1988年在自己家小院里跌了一跤,右眼眶起了个大包,引起脑血 肿。这一次又摔断了右胳
膊,真是太巧了,都是发生在右边。”说罢,朗然一笑……

⑦艾老笑谈天灾人祸,风雨淡定,真乃豁达人生!

⑧诗坛的巨人走了,已经13年了 ,但悠长的岁月抹不去对他的敬重和怀念。这敬重和
怀念,就是我们献给他永不凋零的红玫瑰。

(选自《文汇报》,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艾青深受人们的敬重,这一点从其逝世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中可见一斑。

B.诗人艾青命运多舛,其诗集被“禁借”,但他的《大堰河》仍激励着作者奋勇前行。

C.作者对艾青家中的花木、葡萄架及葡萄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静谧、安适、温馨的氛围。

D.作者认为,艾青的诗歌和电影有相通之处,富有哲理,画境美,让人遐想,充满魅力。

(2)作者运用了哪种叙述方式来写自己与艾青的交往?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3)结合全文,探究“红玫瑰”的内涵及作用。

【答案】 (1)B

(2)倒叙。作者先由送红玫瑰参加艾青葬礼写起,接着写自己与艾青的第一次见面 ,再由
“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过渡,记叙了表现艾青乐观、豁达的性格的两件事,最后以议论作
结。

(3)内容上:“红玫瑰”既指作者参加艾青葬礼时所送的红玫瑰,又是艾青“浪漫、 反叛世
俗、讴歌光明”性格的具体体现,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艾青的敬重和怀念。结构上:文章
由红玫瑰开篇,以红玫瑰贯穿全文,是作者行文、抒情的线索,彰显了作者谋篇布局的匠
心。

【解析】【分析】(1)B项,结合“我因读到《大堰河》,而晓得了艾青”分析可知,“但
他的《大堰河》仍激励着作者奋勇前行”是对原文第②自然段有关内容的误读。故选B。

(2)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可知,作者用倒叙的方式来叙述自己与艾青的交往。结合文本内
容“ 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直到
1988年的初秋 ,我才得以见到心仪多年的诗人”分析可知,先由送红玫瑰参加艾青葬礼写
起,接着写自己与艾青的第一 次见面;结合“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艾老满面春风,没有因
为装了金属假肢而沮丧,尽管有说不出的痛 苦,但坚强、坦然、幽默依然”分析,记叙了表
现艾青乐观、豁达的性格的两件事;结合文本最后两节内 容分析,以议论作结。

(3)结合文本内容“艾青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一 生追逐太阳,为光明战
斗,为光明歌唱,献一束充盈着太阳颜色的红玫瑰更为合适。于是,那天,我捧着 一束如
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分析可知,“红玫瑰”既指作者参加艾青葬礼时所送的红玫瑰,又是艾青“浪漫、反叛世俗、讴歌光明”性格的具体体现。结
合文本内 容“诗坛的巨人走了,已经13年了,但悠长的岁月抹不去对他的敬重和怀念。这
敬重和怀念,就是我们 献给他永不凋零的红玫瑰”分析可知,还表达了作者对艾青的敬重和
怀念。结构上:以红玫瑰贯穿全文, 是作者行文、抒情的线索。

故答案为:⑴B;

⑵ 倒叙。作者先由送 红玫瑰参加艾青葬礼写起,接着写自己与艾青的第一次见面,再由
“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过渡,记叙了 表现艾青乐观、豁达的性格的两件事,最后以议论作


结。

⑶ 内容 上:“红玫瑰”既指作者参加艾青葬礼时所送的红玫瑰,又是艾青“浪漫、反叛世
俗、讴歌光明”性格的 具体体现,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艾青的敬重和怀念。结构上:文章
由红玫瑰开篇,以红玫瑰贯穿全文, 是作者行文、抒情的线索,彰显了作者谋篇布局的匠
心。

【点评】⑴ 本题考查文本 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
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 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⑵本题考查把握倒叙的作用的能力。分析 小说的叙事方式注意结合小说的文本特征进行分
析,首先是事件的叙述方式,主要有倒叙、插叙等。
⑶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
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文
章主旨、思想 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阳土

宁新路

每当我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

我的肠胃有敏感症,只 认老家的水,挪个地方就水土不适闹肚子。母亲说拉肚子是肠胃
在“换水土”。这次去离家很远的地方, 一去要好几年不能回来,肠胃肯定得大“换”水土,
定会拉得爬不起来。母亲很担心,就给我备了包东西 ,临上路的那天,她装在我衣兜里,
嘱我每天喝它几次。

我知道那是一包土 ,是那晒了很多年太阳的土,叫“太阳土”,也叫“老土”,是那细如面
粉的绵土。这是我每次出门,母 亲都会让我带的东西。我带着它上路,母亲添了些安慰,
我也少了些惧怕。

“太阳土”是老墙下的土,是太阳晒落墙上的灰土。“老土”收藏了太阳多年的炽热和光
色,比寻常黄土 更黄亮、暖融融。土被晒成了纯粹的土面,老人不把它看作是土,看作是
太阳身上的灰,说它干净得很, 灵气得很。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老人偏爱这土,喝它暖
肠胃,出远门带上调理水土不服。

“太阳土”的名字好听,水却难以下咽,有苦酸辣涩麻咸等说不上来的味,入口喉咙发
呕。母亲说常喝就不难喝了,喝惯就好了。这样的东西能喝习惯吗?我喝一次它难咽一
次,从来没喝习惯 过。虽难喝,我却是权把它当作母亲的爱心,才喝它的。想到喝土水的
怪味,就想到土里什么都会有,土 脏。想到土里的脏来,就想吐。可母亲和老人把它说得
很神奇。老土难道真有神力?这让我注意起这老墙 的土来。

老土里除苦酸辣涩麻咸外,那说不清的味究竟是什么?深想,一撮土还真不 简单。一撮
土来自一片土地,一撮土里有世代村人。土里,包含着这世上所有消亡的东西,也包括老祖宗的气息等一切。越想这土的生成,越觉得它复杂。

这墙的土坯是哪里来的? 老人懒得回答我这问题。我怀疑这“太阳土”的墙,是来自村西
荒地。那里有人常年打土坯,打的土坯不 是村里打墙用,就是盖了房子。荒地虽是花草遍
地的树林,当年却是坟地,挖出过秦汉唐的古董,也挖出 过元明清的钱币和陶瓷,当然还


有棺材的朽木、人骨和兽骨。这其中或许也有我的祖先。 村人会用这土打墙。这老墙的
土,虽被太阳晒成黄亮的尘埃,但它有祖宗的痕迹、遗留,有太多消亡生命 的秘密。难怪
这土的水,有神秘的气味,有说不清的味道。

这土的水,是真 能疗愈肠胃,还是祖辈乡土情结的狭隘偏执?我无法判断。可它确有安
抚肠胃的功效,它被我的祖辈确认 ,也被我的肠胃证明过。我之所以认可它的作用,是因
每到异地水土不服时,喝这“太阳土”水,就像母 亲抚摸了我肚子,肠胃会舒服起来。我便
有点信了老人对它迷恋的说法,也不好再置疑母亲对它的偏爱。

来村的异地人也同样,初喝村里的水,大多水土不服,村人就让喝碗“太阳土”水, 不适
便缓解。这“太阳土”似乎有安抚人肠胃不适的功效。

是肠胃只认熟悉 的乡土,还是乡土里有令肠胃熟悉的、源自母土的神秘元素?想来乡土
里有“地气”,有母亲的“气血” ,有出生在这块地上的生命的根。一撮“太阳土”就是乡土的
根。这也许是这“太阳土”或“老土”的密 码吧。乡土是生命的根,乡土里有灵气。乡土与生
命的链接就是“太阳土”的神奇内涵。

水土的根里是祖先,每一粒土里都有祖先。大地上的生命倒下,也包括我的祖先,一切
都入土,化作养育万物的圣洁的泥土,化作了水、草、树、麦、禽、布等供人吃穿用的物
质。也在阳光、 空气、水的烘烤、氧化、洗涤下,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魂的净土、“太阳
土”。泥土变得纯洁而神圣,我 不再嫌它脏。老墙的土被太阳晒“香”,“太阳土”是香土。

我一路上惦记着到异地 的那杯水,也提醒自己离家时母亲反复叮嘱的,喝水时不要忘了
放点“太阳土”。

我被拉到了大山里的哨所,风是咸的,水也是咸的,这里的水土我的肚子哪会“服”?我
把几撮“太阳土 ”搅到水里,一口气喝下了,但还是拉了肚子。想必这水土对我肚子太“生
分”,我喝它喝得太少了。我 就连喝“太阳土”水,当然也吃了连队卫生员给的药片,肚子才
安稳下来。“太阳土”喝完了,我的肠胃 也终于适应了哨所的水土。是“太阳土”起了作用,
还是卫生员的药片起了作用?我一厢情愿地相信是“ 太阳土”的功效。

习惯了异地的水土,从异地再到异地,仍是水土不服,仍会肠胃难 受,就想老家墙上的
“太阳土”。想起那黄亮的土,顿感肠胃舒服了起来。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4月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每当我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爱到“ 太
阳土”里所包含的浓浓母爱。

B.第三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但解释了上文母亲 给我包的东西,也引出了下文对太阳土
的介绍,使文章由叙事转入抒情。

C.作者由 离家远去不服水土写起,赋予太阳土神奇的内涵,即乡土与生命的链接,表现出
他对乡土的根的深沉的思 索。

D.“太阳土”水有说不清的味道,是因为太阳土的生成非常复杂,既挖出过秦汉唐的古 董,
也挖出过元明清民的钱币和陶瓷。

(2)请简要概括分析本文描写的“太阳土”有哪些特点?

(3)在对“太阳土”的介绍和回忆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D


(2)①太阳土是神秘的复杂的。太阳土是晒了 很多年的老土,包含着太多消亡生命的秘
密,它的生成是复杂的。②太阳土是神奇的有灵性的。太阳土能 安慰肠胃,是乡上的根,
是乡土与生命的链接。③太阳土是纯洁的神圣的。太阳土是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 魂的净
上,是水土里积淀的祖先的根。

(3)①对母亲殷殷关爱的感恩②对乡土的深 沉的依恋③对乡土里所包含的根文化的追寻
与反思。

【解析】【分析】(1) D项,“因为太阳土的生成非常复杂,既挖出过秦汉唐的古董,也
挖出过元明清民的钱币和陶瓷”表述错 误。根据原文第④段“‘老土’收藏了太阳多年的炽热
和光色,比寻常黄土更黄亮、暖融融”,第⑤段“ 我却是权把它当作母亲的爱心”,第⑥段
“土里,包含着这世上所有消亡的东西,也包括老祖宗的气息等 一切”,第⑦段“挖出过秦
汉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清的钱币和陶瓷,当然还有棺材的朽木、人骨和兽 骨”“它有祖
宗的痕迹、遗留,有太多消亡生命的秘密。难怪这土的水,有神秘的气味,有说不清的味< br>道”可知,“太阳土”水有着说不清的味道,原因繁杂,原文也没有明确指向,题干因果逻辑
不成 立。故选D。

(2)根据原文第③段“我知道那是一包土,是那晒了很多年太阳的土”,第 ④段“‘老土’收
藏了太阳多年的炽热和光色,比寻常黄土更黄亮、暖融融”,第⑥段“土里,包含着这 世上
所有消亡的东西,也包括老祖宗的气息等一切。越想这土的生成,越觉得它复杂”,第⑦
段 “它有祖宗的痕迹、遗留,有太多消亡生命的秘密。难怪这土的水,有神秘的气味,有说
不清的味道”可 知,“太阳土”是神秘的、复杂的;根据原文第⑧段“可它确有安抚肠胃的功
效,它被我的祖辈确认,也 被我的肠胃证明过”,第⑩段“乡土是生命的根,乡土里有灵
气。乡土与生命的链接就是‘太阳土’的神 奇内涵”,第?段“水土的根里是祖先,每一粒土
里都有祖先”可知,太阳土能安慰肠胃,是乡土与生命 的链接,是有灵性的;根据原文第
⑩段“一撮‘太阳土’就是乡土的根”,第?段“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 魂的净土、‘太阳土’.泥
土变得纯洁而神圣”可知,太阳土是纯洁的、神圣的,是水土里积淀的祖先的 根。综合上述
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3)根据原文第①段“每当我离家远去,母 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第②段“母亲很担
心,就给我备了包东西,临上路的那天,她装在我衣兜里,嘱 我每天喝它几次”,第③段
“这是我每次出门,母亲都会让我带的东西。我带着它上路,母亲添了些安慰 ,我也少了些
惧怕”,第⑧段“就像母亲抚摸了我肚子,肠胃会舒服起来”可知,“太阳土”代表了母亲 对
“我”的殷殷关爱,在作者的叙述中,寄托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恩之情;根据原文第④段“‘太
阳土’是老墙下的土,是太阳晒落墙上的灰土”,第⑥段“一撮土来自一片土地,一撮土里有
世代村人” ,第⑩段“想来乡土里有‘地气’,有母亲的‘气血’,有出生在这块地上的生命的
根。一撮‘太阳土’ 就是乡土的根”可知,“太阳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沉的依恋之情;根据
原文第⑥段“土里,包含着这 世上所有消亡的东西,也包括老祖宗的气息等一切”,第⑩段
“乡土是生命的根,乡土里有灵气。乡土与 生命的链接就是‘太阳土’的神奇内涵”,第?段
“水土的根里是祖先,每一粒土里都有祖先。大地上的 生命倒下,也包括我的祖先,一切都
入土,化作养育万物的圣洁的泥土,化作了水、草、树、麦、禽、布 等供人吃穿用的物
质。也在阳光、空气、水的烘烤、氧化、洗涤下,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魂的净土、‘太 阳
土’”可知,作者对“太阳土”的情感里包含着对乡土所承载的根文化的追寻与反思。综合上述


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⑴D

⑵ ①太阳 土是神秘的复杂的。太阳土是晒了很多年的老土,包含着太多消亡生命的秘
密,它的生成是复杂的。②太 阳土是神奇的有灵性的。太阳土能安慰肠胃,是乡上的根,
是乡土与生命的链接。③太阳土是纯洁的神圣 的。太阳土是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魂的净
上,是水土里积淀的祖先的根。

⑶ ①对母亲殷殷关爱的感恩②对乡土的深沉的依恋③对乡土里所包含的根文化的追寻与
反思。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角度有:内
容、 主旨、结构、手法等多方面。

⑵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解答时,需要在通 读全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
文本内容,根据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结合文中对相关对象评价或描述的词 语、句子或
段落加以概括,分点陈述。

⑶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探究能力。解 答时,应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整体理解文本
的内容,充分把握描写对象的特点,分层次理解作者寄托在 描写对象中的感情。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千年庭院

余秋雨

①二十七年前一个深秋的傍晚,我一个 人在岳麓山上闲逛。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儿,乘
着当时称之为“革命大串连”的浪潮,撒落在这个远离家 乡的陌生山梁上。

②眼前出现了一堵长长的旧墙,围住了很多灰褐色的老式房舍,这 是什么地方?这个庭
院,不知怎么撞到了我心灵深处连自己也不大知道的某个层面。这个层面好像并不是 在我
的有生之年培植起来的。如果真有前世,那我一定来过这里,住过很久。我隐隐约约找到
了 自己。自己是什么?是一个神秘的庭院。哪一天你不小心一脚踏入后再也不愿意出来
了,觉得比你出生的 房屋和现在的住舍还要亲切,那就是你自己。

③我在这个庭院里摸到一块石碑,凭着 最后一点微弱的天光,我一眼就认出了那四个大
字:岳麓书院。

④这个庭院 的力量,在于以千年韧劲弘扬了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极端重要性。我一直在
想,历史上一切比较明智的统 治者都会重视教育,他们办起教育来既有行政权力又有经济
实力,当然会像模像样,但为什么没有一种官 学能像岳麓书院那样长久呢?汉代的太学,唐
代的宏文馆、崇文馆、国子学等等都是官学,但政府对这些 官学投注了太多政治功利要
求,控制又严,而政府控制一严又必然导致繁项哲学和形式主义成风,教育多 半成了科举
制度的附庸,作为一项独立事业的自身品格却失落了。说是教育,却着力于实利、着意于空名、着眼于官场,这便是中国历代官学的通病,也是无数有关重视教育的慷慨表态,最
终都无法落 实的原因。书院的出现实在是一批高智商的文化构想者反复思考、精心设计的
成果,它既保持了一种清风 朗朗的文化理想。又大体符合中国国情,上可摩天,下可接
地,与历史上大量不切实际的文化空想和终于 流于世俗的短期行为都不一样,实在可说是
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让人赞叹不已的创举。中国名山间出现过的 书院很多,延续状态最好、


也最有名望的是岳麓书院和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⑤让人反复缅思的是一些执着的人和一项不无神圣的事业。这项事业的全部辛劳、苦涩
和委屈,都曾由岳麓书院的庭院见证和承载,包括二十七年前我潜身而入时所看到的那份
空旷和寥落。空 旷和寥落中还残留着一点淡淡的神圣,我轻轻一嗅,就改变了原定的旅
程。

⑥教育固然不无神圣,但并不是一项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事业,一个教师所能做到的
事情十分有限。我 们无力与各种力量抗争,至多在精力许可的年月里守住那个被称作学校
的庭院,带着为数不多的学生参与 一场陶冶人性人格的文化传递,目的无非是让参与者变
得更像一个真正意义的人,而对这个目的达到的程 度,又不能企望过高。

⑦突然想起了一条新闻,外国有个匪徒闯进了一家幼儿园,以 要引爆炸药为威胁向政府
勒索钱财,全世界都在为幼儿园里孩子们的安全担心,而幼儿园的一位年轻的保 育员却告
诉孩子们这是一个没有预告的游戏,她甚至把那个匪徒也描绘成游戏中的人物,结果,直
到事件结束,孩子们都玩得很高兴。保育员无力与匪徒抗争,她也没有办法阻止这场灾
难,她所能做的 ,只是在一个庭院里铺展一场温馨的游戏。孩子们也许永远不知道这场游
戏的意义,也许长大以后会约略 领悟到其中的人格内涵。我想,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个缩
影。面对社会历史的风霜雨雪,教师掌握不了什 么,只能暂时地掌握这个庭院,这间教
室,这些学生。

⑧为此,在各种豪情 壮志一一消退,一次次人生试验都未见多少成果之后,我和许多中
国文化人一样,把师生关系和师生情分 看作自己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不否认,我对自
己老师的尊敬和对自己学生的偏护有时会到盲目的地步 。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
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传递文化,因此,当 我偶尔一个人默默
省察自己的生命价值的时候,总会禁不住在心底轻轻呼喊:我的老师!我的学生!我就 是
你们!

⑨不仅仅是一个亲热的称呼。不,我们拥有一个庭院,像岳麓书院 ,又不完全是。别人
能侵凌它,毁坏它,却夺不走它。很久很久了,我们一直在那里,做着一场文化传代 的游
戏。至于游戏的终局,我们都不要问。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撒落在这个远离家乡的陌生山梁上”这一句中的“撒落”运用比拟手法,非常形象贴切 ,写
出了作者当时的处境。

B.作者在第二段介绍这个特别的庭院,并对其进行描写 ,直在第三段才指出自己看到的庭
院是岳麓书院,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C.作者认 为,教育不是一项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事业,因为一个教师所能做到的事情十
分有限,无力与各种力量 抗争。

D.本文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和描写,通过对岳麓书院这个千年前的庭院所蕴含的精 神的
探讨,表达了对教育被冷淡的委婉批评。

(2)文章第⑦段引用国外的一条新闻,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画线部分的理解。

【答案】 (1)D


(2)引用具体事例,说明上文的观点,使文章形象生动;为后文关 于教育的坚守的议论做
了铺垫;丰富了文章内容,给读者以启发。

(3)在理想主义 遭到打击和消退后,中国的文化人应当坚守教育这块圣地,接受文化和传
递文化。不管社会世事如何变化 ,不管结局如何,我们都不应当放弃对自己神圣责任的坚
守,这是我们生命的价值所在。

【解析】【分析】(1)D项,“本文以记叙为主”表述错误,文章由书院谈及教育问题,以
议 论为主;此外“表达了对教育被冷淡的委婉批评”不合文意,第四段中“但为什么没有一种
官学能像岳麓 书院那样长久呢?汉代的太学,唐代的宏文馆、崇文馆、国子学等等都是官
学,但政府对这些官学投注了 太多政治功利要求,控制又严,而政府控制一严又必然导致
繁项哲学和形式主义成风,教育多半成了科举 制度的附庸,作为一项独立事业的自身品格
却失落了。说是教育,却着力于实利、着意于空名、着眼于官 场,这便是中国历代官学的
通病,也是无数有关重视教育的慷慨表态,最终都无法落实的原因”只是对古 代官学办学方
式进行了批评,并不代表着教育被冷淡,“表达了对教育被冷淡的委婉批评”的说法属无中
生有。故选D。

(2)从内容上来看,第七段写的是当劫匪闯入时保育员镇定地铺 展一场温馨的游戏让孩
子们免受心灵伤害,强调了教育和教师工作的内涵;从结构方面分析,第七段属于 中间
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既承接上文“教育是陶冶人性人格的文化传递,目的无非是让
参与者变得更像一个真正意义的人”的观点,又为下文关于教育的坚守的议论做了铺垫;从
表达效果来看 ,引用具体事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丰富了文章内容,情节典型生动、吸
引读者,并能引发读者思考。

(3)本文由岳麓书院写起,主体谈的是教育问题,“不,我们拥有一个庭院,像岳麓书< br>院,又不完全是。别人能侵凌它,毁坏它,却夺不走它”这里的“庭院”代表文化理想,这句
话的 意思是教育是文化的根基,虽遭摧残,迫害,但无论如何都不可动摇;“文化传代的游
戏”即教育,这里 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延续性;“至于游戏的终局,我们都不要问”这句话的
意思是教育重在过程,接受文 化,传递文化,让学生领略人格内涵,教师要有自己神圣责
任的坚守,不管社会世事如何变化,不管结局 如何,我们都不应当放弃。考生根据以上分
析,整理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D;

⑵引用具体事例,说明上文的观点,使文章形象生动;为后文关 于教育的坚守的议论做了
铺垫;丰富了文章内容,给读者以启发。

⑶在理想主义遭 到打击和消退后,中国的文化人应当坚守教育这块圣地,接受文化和传递
文化。不管社会世事如何变化, 不管结局如何,我们都不应当放弃对自己神圣责任的坚
守,这是我们生命的价值所在。

【点评】⑴此题考查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涉及句段作用、形象特
征、主旨把握等 方面。此类题要求学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结构、主旨、手法的基础,明
了各个选项的设题角度,仔细辨 别,判定正误。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题都会有明显的漏
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 题。

⑵本题考查分析散文中句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立足句段的三个特点:内 容
特点,位置特点,表达特点。其次立足三个角度答题:内容,结构,效果。本题首先内容


上引用新闻可以丰富文章内容;结构上考虑上下文的关系,引用的新闻事例是为下文服务
的, 因此可以做铺垫;效果上有手法要答手法,这里引用,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

⑶本题考查对 重要句段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联系内部语境和外部语
境,即联系全文和联系句子前后 ,结合作者的观点倾向作答。最后一段将教育的这块圣地
比喻为“庭院”,其特点是“别人能侵凌它,毁 坏它,缺夺不走它”,这体现我们应当坚守教
育圣地;“很久很久了,我们一直在那里,做着一场文化传 代的游戏”意味着我们对文化的
接受和传递。“至于游戏的结局,我们都不要问”是我们的决心,不论结 局,只求坚守。


9.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青天一缕霞

①从小我就喜欢凝望碧空的云朵,就像诗人说的那样:“①?” 我能连续几个小时眺望云
空而不觉厌倦。虽然眺者自眺,飞者自飞,但在久久的深情谛视中,通过艺术的 、精神的
感应,往往彼此间能够取得某种默契。

②我习惯于把望中的流云霞 彩同接触到的各种事物作类比式联想。比如,当我读了女作
家萧红的传记和作品,了解其行藏与身世后, 便自然地把这个地上的人与天上的云联系起
来。看到片云当空不动,我会想到一个解事颇早的小女孩,没 有母爱,没有伙伴,每天孤
寂地坐在祖父的后花园里,双手支颐,凝望碧空。而当一抹流云调头不顾地疾 驰着逸向远
方,我想,这宛如一个青年女子冲出封建家庭的樊笼,逃婚出走,开始其痛苦、顽强的奋斗生涯。有时,两片浮游的云朵亲昵地叠合在一起,而后,又各不相干地飘走,我会想到
两个叛逆的 灵魂的契合,他们在荆天棘地中偶然遇合,结伴跋涉,相濡以沫,后来却分道
扬镳,天各一方了。当发现 一缕云霞渐渐地深化在青空中,悄然泯没与消逝时,我便抑制
不住悲怀,深情悼念这位多思的才女。她, 流离颠沛,忧病相煎,一缕香魂飘散在遥远的
浅水湾。这时,会立即忆起她的挚友聂绀弩的诗句:“何人 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
霞!”

③正是这种深深的忆念和所谓“因蜜寻花 ”的心理,催动着我在观赏巧云的最佳时节——
八月中旬,来到这神驰已久的呼兰,追寻女作家六十年前 的岁月。

④但是,当我踏进萧红故居,却未免有些失望。寥寥几幅灰暗模糊的照片, 一些作家用
过的旧物,疏疏落落地摆在五间正房里。原有的两千平方米的后花园,这印满了萧红的履痕、泪痕和梦痕的旧游地,如今已盖上了一列民宅。更为遗憾的是,留下百万字作品的著
名女作家, 陈列室中竟没有收藏一页手稿、一行手迹。

⑤当然,也可以顺着另一条思路考虑:这 位叛逆的女性的前尘梦影原本不在家里。她像
白云一样飘逝着,她的世界在天之涯、地之角。“②”,如 此而已。云,是萧红作品中的风
景线。手稿没有,何不去读窗外的云?

⑥在 浪迹天涯的十年间,萧红走遍大半个中国,而且,曾远涉东瀛。她肯定领略过青岛
上空彩云的轻快感、温 柔感、音乐感;也该注意到关中一带抓一把下来似乎可以团成窝窝
头的朵朵黄云。透明、绮丽的南国浮云 ;素朴、单纯,仿佛用高山雪水洗涤过的热带晴
云,樱花一般的东京湾上空的绮云……这些颜色、形状各 异,性格、风度不同的流云霞彩都
已幻化为女作家的奇思玄想。

⑦对萧红来 说,尽管童年生涯是极端枯燥、寂寞的,家园并无温馨可言,甚至经常感到


格格不入;但 是,就像一首诗中描述的:“③。”一颗远悬的乡心,痴情缱绻,离开得越
远,回音便越响。于是,“一 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便在“永久
的憧憬与追求”中孕育诞生了。

⑧时代造就了萧红。她不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冲破了封建枷锁,离家出走,
成为中国北方的一个勇敢的娜拉;而且,得到了一批革命作家及其作品的滋养,接触了世
界近代以来人 文主义思潮和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文化觉醒意识。她在文学创作伊始,就
显示了崭新的精神世界,以稚 嫩的歌喉唱出了时代的强音和民众的愿望。

⑨对于乡园,她没有沉浸在一般层次上的 眷恋、遐想与梦幻之中,而是超越了“五四”新
文学的美学思索,在现实主义与个人主义、人道主义交叠 的文化视点上,力透纸背地写出
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深入地开掘其对于“国 民性”的哲理反思和
病态社会的无情清算。

⑩她“以女性作者特有的细致的 观察和越轨的笔致”,以充分的感性化、个性化的认知方
式,通过散化情节、淡化戏剧性、浓化情致韵味 的艺术手法,揭露帝国主义、封建势力造
成的弥天灾难,展示病态人生、病态社会心理的形成,以引起人 们疗救的注意。

?同那些跨越时代的文坛巨匠相比,萧红也许算不上长河巨泊。她的 生命短暂,而且身
世坎坷,迭遭不幸。她失去的不少,而所得可能更多;她像一缕霞光飘然而逝,却长期 活
在了后世读者的心里;她似乎一无所有,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串坚实、清晰的脚印,树
起了 一座高耸的丰碑。

?流光似水。如今,那被女作家诅咒过的岁月,远逝了;那没有人 的尊严和独立人格的
牛马般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女作家及其作品中的主人公血泪交迸的“生死场”, 已经照
彻了灿烂的阳光。

?十字街头拐弯处,当年萧红读书的小学校还在。 微风摇曳中,几棵饱经风霜的老榆树
似在发出岁月的絮语。下课铃声响起,一群闪着澄澈、亲切的目光的 活泼可爱的女孩子,
野马般地拥向了操场,有的竟至和来访的客人撞了个满怀,随之而喧腾起一阵响亮的 笑
声。

(取材于王充闾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的“因蜜寻花”指作者由喜欢萧红的传记和作品,进而希望了解她当年的生活环
境,了 解她作品形象的生活原型。

B.萧红故居让作者有些失望,不仅陈列室中没有收藏女作家的一 页手稿、一行手迹,而且
这位叛逆女性的前尘梦影也不在家里。

C.独特的视角、写 法,振聋发聩的主题……萧红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坚实、清晰的脚印,她也
得以长久地活在了后世读者的心 里。

D.文章结尾处对那群活泼可爱的女孩子的描写,不禁让人想到女作家及其作品中主人公 们
的悲惨生活,今昔对比,引人深思。

(2)下列诗句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请将它们填入原文中对应的位置。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B.满纸深情悲仆妇,十年断梦绕呼兰

C.爱替春天管闲事,今朝几朵白云生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3)文章第⑧段说“时代造就了萧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4)本文题目“青天一缕霞”的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

【答案】 (1)B

(2)C;A;B

(3)①旧时代的重重压迫,造就了她这个北方人对于生的坚强。

②“五四”新文化运动,赋予了她打破封建枷锁的勇气。

③革命作家、作品的滋养, 近代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潮和文化觉醒意识,让她的作品显示了
崭新的精神世界。

④飘泊的经历、黑暗的现实,引发了她对乡园、社会更深入的思考。


(4)①天空中流云霞彩的不同形状及运行轨迹,是萧红不幸身世、坎坷命运的写照。

②漂泊岁月,萧红把颜色、形状各异,性格、风度不同的云霞都幻化为奇思玄想。

③如一缕霞光飘然而逝,萧红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④我喜欢凝望碧空的云朵并能与之取得某种默契,暗示我对萧红的敬重与理解。

【解 析】【分析】(1)B项,“而且这位叛逆女性的前尘梦影也不在家里”理解有误。根据
原文内容“更为 遗憾的是,留下百万字作品的著名女作家,陈列室中竟没有收藏一页手稿、
一行手迹。当然,也可以顺着 另一条思路考虑:这位叛逆的女性的前尘梦影原本不在家
里。她像白云一样飘逝着,她的世界在天之涯、 地之角”分析,“这位叛逆的女性的前尘梦
影原本不在家里”是一种推测。故选B。

(2)根据对原文文句的把握,第一处“从小我就喜欢凝望碧空的云朵,就像诗人说的那
样”,所以第一 处诗句:爱替春天管闲事,今朝几朵白云生。第二处“她的世界在天之涯、
地之角”,说明作家萧红已经 远去,所以此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第三处
文本内容是:一颗远悬的乡心,痴情缱绻 ,离开得越远,回音便越响,此处应该填写:满
纸深情悲仆妇,十年断梦绕呼兰。

(3)根据对题干的把握,要从“时代”对萧红的影响上去分析,从原文中可以筛选整合出
如下几条:结 合“她不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冲破了封建枷锁,离家出走,成为中
国北方的一个勇敢的娜拉 ;而且,得到了一批革命作家及其作品的滋养……她在文学创作伊
始,就显示了崭新的精神世界,以稚嫩 的歌喉唱出了时代的强音和民众的愿望”分析,旧时
代的重重压迫,造就了她这个北方人对于生的坚强, “五四”新文化运动,赋予了她打破封
建枷锁的勇气。结合“对于乡园,她没有沉浸在一般层次上的眷恋 、遐想与梦幻之中,而是
超越了‘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思索,在现实主义与个人主义、人道主义交叠的文 化视点上,力
透纸背地写出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深入地开掘其对于‘国民性 ’的
哲理反思和病态社会的无情清算”分析,革命作家、作品的滋养,近代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潮
和文化觉醒意识,让她的作品显示了崭新的精神世界。结合“以充分的感性化、个性化的认
知方式,通过 散化情节、淡化戏剧性、浓化情致韵味的艺术手法,揭露帝国主义、封建势
力造成的弥天灾难,展示病态 人生、病态社会心理的形成,以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她的


生命短暂,而且身世坎坷, 迭遭不幸。她失去的不少,而所得可能更多”分析,个人的经
历、黑暗的现实,引发了她对乡园、社会更 深入的思考。

(4)考生要注意本文是把作家萧红比作“青天一缕霞”,本身就有一定的寓 意,结合对文
本内容的理解,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如结合“而当一抹流云调头不顾地疾驰着逸
向远方,我想,这宛如一个青年女子冲出封建家庭的樊笼,逃婚出走,开始其痛苦、顽强
的奋斗 生涯。在浪迹天涯的十年间,萧红走遍大半个中国,而且,曾远涉东瀛。她肯定领
略过青岛上空彩云的轻 快感、温柔感、音乐感”分析,天空中流云霞彩的不同形状及运行轨
迹,是萧红不幸身世、坎坷命运的写 照。结合“也该注意到关中一带抓一把下来似乎可以团
成窝窝头的朵朵黄云。透明、绮丽的南国浮云:素 朴、单纯,仿佛用高山雪水洗涤过的热
带晴云,樱花一般的东京湾上空的绮云……这些颜色、形状各异, 性格、风度不同的流云霞
彩都已幻化为女作家的奇思玄想”分析,漂泊岁月,萧红把颜色、形状各异,性 格、风度不
同的云霞都幻化为奇思玄想。结合“她像一缕霞光飘然而逝,却长期活在了后世读者的心里;她似乎一无所有,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串坚实、清晰的脚印,树起了一座高耸的丰
碑”分析, 如一缕霞光飘然而逝,萧红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结合“从小我就喜欢凝望 碧空的云朵……通过艺术的、精神的感应,往往彼此间能够取得某
种默契”“我习惯于把望中的流云霞彩 同接触到的各种事物作类比式联想”等分析,我喜欢凝
望碧空的云朵并能与之取得某种默契,暗示我对萧 红的敬重与理解。

故答案为:⑴B;⑵CAB;

⑶①旧时代的重重压迫,造就了她这个北方人对于生的坚强。 ②“五四”新文化运动,赋
予了她打破封 建枷锁的勇气。③革命作家、作品的滋养,近代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潮和文化
觉醒意识,让她的作品显示了 崭新的精神世界。④飘泊的经历、黑暗的现实,引发了她对
乡园、社会更深入的思考。

⑷①天空中流云霞彩的不同形状及运行轨迹,是萧红不幸身世、坎坷命运的写照。 ②漂
泊岁 月,萧红把颜色、形状各异,性格、风度不同的云霞都幻化为奇思玄想。③如一缕霞
光飘然而逝,萧红的 生命虽然短暂,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④我喜欢凝望碧空
的云朵并能与之取得某种默契,暗示 我对萧红的敬重与理解。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 能力。解答此题,应
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 知与
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把握语句的连 贯性的能力。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
的性质和作用,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 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
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 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
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 上)、陈述对象或议论
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

⑶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 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
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 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理解句子。

⑷此题考查标题含义及 个性化阅读探究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
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 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


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思想 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杏花村访酒

梁衡

①一般的可游之处,大约有两类。一是风景特殊的好,悦目赏心,怡人 情怀;二是古迹
名胜,可惊可叹,长人见识。当我去过我国著名的汾酒产地山西杏花村后,真不知道,该
怎样来将它归类。

②说是村,并名以“杏花”,其实现在这里是一个大型的 国家名酒厂。历史上这里确曾杏
林千亩,繁花如云的,直到现在也保持着历史古韵及风格,但凡来晋之人 ,无不尽力设法
去游一次。这魅力实在是因为它那骄傲的产品——汾酒。游人之意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
酒。

③来参观的人,最少安排两个节目,一是品酒,一是参观。

④墙角有一个酒柜,内有两个坛子,分别装着“汾酒”和“竹叶青”。服务员按照一般酒馆的做法,打开坛盖,将酒灌入瓶,再由瓶斟入杯。当液面停止了波动,你看杯中的汾酒,
纯净透明, 就像刚才并没有注入什么。竹叶青呢?则呈一点淡淡的黄色,令人想起春天里
新柳的鹅黄。不觉间,一阵 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見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你的胸
怀,钻进你的衣袖。人们这时并不要靠眼鼻 ,而是全身无处不感觉到它的美了。主人举
杯,我试酌一口,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味柔和隽远 。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
甜的酒窝。但人们并没有大声赞美,只是微笑着颔首,仿佛怕喧声破坏了这酒 厂的恬静。

⑤原来我国的名酒有五个香型:浓,酱,清,米,复合。这汾酒是清香型 的代表。它不
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其他酒如艳丽少妇,浓妆重抹,这汾酒呢,则如窈窕淑< br>女,淡梳轻妆。大约正是因为这纯,才使它成为名酒之祖。

⑥看酒的制作,是 很有趣的。先将高梁等原料粉碎,蒸熟拌上曲,压入一个个大瓮里,
这瓮又要深埋入土中。发酵之后,便 放在一个大甑中蒸,一会儿便蒸馏出一股清澈的细
泉,流入筒中,淙淙有声,这便曰酒。酒泉接着汇入“ 酒海”。那是一个三层大厦的酒库,
内放着13000多只半人高的大缸。酒在这里一直要静静地待上3 ~4年才能出厂,这叫“熟
化”。这套工艺大约在酿酒之初就如此。这些粗则粗点儿、丑亦够丑的瓮甑, 已有1500多
年历史,其间有什么奥秘,人们一时还难以明晰。另外,更神秘者还有二:一是这地下的
水,二是这杏花村上空的空气。这里经年制酒,空气中便生出一种特别的微生物来,于汾
酒的发 酵特别有利。开始人们不知此道,有的老师傅退休后,身怀绝技,受聘他乡,但使
出浑身的解数,那酒终 不姓“汾”。技艺可传,水与气难移。主人每向游人讲到此处,脸上
总要漾出一种微笑,神秘、自豪、得 意。这汾酒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一解
放又被列为我国的八大名酒之一。以后其他名酒 虽各有交替,它却稳坐交椅。当你走完全
部生产线,在包装车间里对着透明胶管中那一股股急喷出来的、 晶莹的酒泉,看着它迅速
注满了一个个透明的玻璃瓶时,你又一次惊异于这酒的纯了,纯得像山泉。这山 泉不知来
自多么深的地层,经过了多少砂石、岩层的过滤,终于溢出地面,在杂花野树与茂林修竹
的覆蔽下静静地流淌。这实在是它的魅力、它的奥秘。

⑦喝过酒,我们被让到招待 所里小憩。这招待所也别致,是一所中国式的四合院,取名


曰“醉仙店”。院心有古井, 有假山。山下有水,有草。草地上有一条汉白玉的黄牛,牛背
上牧童横笛,旁边的碑上题着杜牧那首“借 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诗。环
院,南北为客房,东侧为碑廊,记录着南北朝以来汾酒的历 史。西侧为展览馆和历代酒器
陈列馆,出出进进的游人无不感受到酒文化的博大精深,馆内也有许多关于 汾酒的名人题
赠。这时,虽主人已在房中泡好热茶,连声招呼客人休息,但大家却总在院中流连。不管,人们是为访酒而来,但要是这里没有这些酒外之物,那酒何处没有?人们之所以固执
地要到杏花 村来,实在是要来品味、依恋与凭吊一会儿这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就像在
八达岭长城上远眺,在故宫 大殿前的柱础旁沉思。

⑧杏花村,实在是一个特殊的去处。来游的人,其意并不在山水,但也不全在酒。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作者先概括地写出可游之处大概有两类,而却不 知道该将杏花村如何归类,
设置悬念,自然引发下文。

B.文章巧妙运用对比,将其 他酒的“浓妆重抹”与汾酒的“淡梳轻妆”相较,旨在批评其他酒的
浓烈,赞美汾酒的纯真。

C.作者在第⑥段详细描写了酒的制作过程,写出了粗糙丑陋的瓮甑、杏花村地下的水与上
空的 空气均是汾酒独具魅力的原因。

D.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脉络 十分清晰,叙述了杏花村访酒
时品酒和参观酒的制作等过程。

(2)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多种手法描写所品之酒,请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
析。

(3)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答案】 (1)B

(2)①如“淡淡的黄色”“一阵清香”“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从视 觉、嗅觉、触
觉、味觉等多种感官角度描写,细腻生动。②如“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 br>薄雾漫过桌面”,运用通感,以视觉来描写嗅觉,写出了酒香四溢。③如“客人都笑了,脸
上泛出 甜甜的酒窝”,通过人们的反应从侧面写出了汾酒的美味与纯真。④如“令人想起春
天里新柳的鹅黄”, 运用联想,唤起读者类似的生活体验,将竹叶清酒的清纯色泽写得可知
可感。⑤如“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 漫过桌面,扑入胸怀,钻进衣袖,全身无处不感觉到它
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化无形为有形,写出 酒香无处不在。

(3)①化用欧阳修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增强了本 文的文学色
彩;②与前文有人质疑“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相照应,形成递进,深化主题;③强调< br>除了“酒”以外,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更值得品味,依恋与凭吊。

【解析】【 分析】(1)B项,“旨在批评其他酒的浓烈”分析错误。通过对比,表现了汾酒
淡雅的独特风味,并没 有旨在批评其他酒的浓烈。故选B。

(2)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如“ 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
胸怀,钻进衣袖,全身无处不感受他的美”,运用比拟,化无形为有 形,写出清香无处不
在。“这汾酒是清香型的代表。它不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其他酒如艳丽 少妇,
浓妆重抹,这汾酒呢,则如窈窕淑女,淡梳轻妆。大”,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段,将其


他酒的“浓妆重抹”与汾酒的“淡梳轻妆”比较,指出汾酒的特点。如“一阵清香,已渐渐地,
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运用通感,以视觉来描写嗅觉,写出了清香四溢。②通
过正面 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们对汾酒的赞美。如“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
酒窝”,通过人们的 反应从侧面写出了汾酒的美味与纯真。③调到多种感觉,综合描写,
表达更好的效果。如“淡淡的黄色” “一阵清香”“唇初沾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从视觉、味
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受角度描写,细 腻生动。④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对汾酒的赞
美。如“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运用联想,唤起读 者类似的生活体验,将竹叶清酒
的清纯色泽写得可知可感。

(3)本题划线句子“ 来游的人,其意并不在山水,但也不全在酒”,化用欧阳修的名句“醉
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增强了本文的文学色彩。结合“这魅力实在是因为它那
骄傲的产品——汾酒。游人之意并不在山水之间 ,而在酒”分析,“并不在意山水”,因为汾
酒的名气,使得许多人慕名而来;这与前文“有人质疑并不 在山水之间,而在酒”相照应,
形成递进,深化主题。结合“人们这时并不要靠眼鼻,而是全身无处不感 觉到它的美了。主
人举杯,我试酌一口,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味柔和隽远。客人都笑了,脸上 泛
出甜甜的酒窝。但人们并没有大声赞美,只是微笑着颔首,仿佛怕喧声破坏了这酒厂的恬
静” “这汾酒是清香型的代表。它不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其他酒如艳丽少妇,
浓妆重抹,这汾酒 呢,则如窈窕淑女,淡梳轻妆”“看酒的制作,是很有趣的”“环院,南北
为客房,东侧为碑廊,记录着 南北朝以来汾酒的历史。西侧为展览馆和历代酒器陈列馆,
出出进进的游人无不感受到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馆内也有许多关于汾酒的名人题赠”“人们
之所以固执地要到杏花村来,实在是要来品味、依恋与凭吊 一会儿这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
化,就像在八达岭长城上远眺,在故宫大殿前的柱础旁沉思”等分析,“也 不全在酒”强调除
了“酒”以外,还有酿酒的历史与工艺、杏花村人的待客之道,这些酒中所凝聚的民族 文化
更值得品味,依恋与凭吊。

故答案为:⑴B;

⑵①如“ 淡淡的黄色”“一阵清香”“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从视觉、嗅觉、触觉、
味觉等多种感官 角度描写,细腻生动。②如“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
漫过桌面”,运用通感,以视觉 来描写嗅觉,写出了酒香四溢。③如“客人都笑了,脸上泛
出甜甜的酒窝”,通过人们的反应从侧面写出 了汾酒的美味与纯真。④如“令人想起春天里
新柳的鹅黄”,运用联想,唤起读者类似的生活体验,将竹 叶清酒的清纯色泽写得可知可
感。⑤如“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胸怀,钻进衣袖,全身无处 不感觉到它的
美”,运用比喻(拟人),化无形为有形,写出酒香无处不在。

⑶① 化用欧阳修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增强了本文的文学色彩;
②与前文有人质疑“ 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相照应,形成递进,深化主题;③强调除了
“酒”以外,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 化更值得品味,依恋与凭吊。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 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
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 仔细分析
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语言、手法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
语境。

⑵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描写手法的能力。景物描写手法有: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虚实


结合;绘形绘声绘色;细描白描等。这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一般要知道这句话 或这段
内容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突出了事物怎样的特点,其
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特点。

⑶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可从 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
来赏析。解答时要先明确句子的修辞或描写方法,分析其作用,还要写出其 所表达的情感
或心理。赏析句子的答题模式可采用“该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
思想感情”这样的句式来作答。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青岛的树

苏雪林

近处万瓦鳞鳞,金碧辉煌, 远处紫山拥抱,碧水萦回。青岛是个美丽的仙岛,也是我国
黄海上的一座雄关。百余年前被德国人强行割 据,十余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行将失
败之际,又被日本人趁机攫作囊中物,现在才回归我国版图。 只愿这一颗莹洁的明珠,永
远镶嵌在我们可爱的中华王冠上,放射万道光芒,照射着永不扬波的东海,辉 映着五千年
文明的光华!

青岛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树多。到处是树。密密层 层的,铺天盖地的树,叫你眼睛里所
见的无非是苍翠欲滴的树色,鼻子里所闻的无非是芳醇欲醉的叶香, 肌肤所感受的无非是
清凉如水的爽意。从高处一看,整个青岛,像是一片汪洋的绿海,各种建筑物则像是 那露
出水面的岛屿之属。我们中国人说绿色可以养目;英国十八世纪也有个文人写了一篇文
章, 将这个理由加以科学和神学的解释,他说道:别的颜色对于我们视神经的刺激或失之
过强,或失之过弱, 唯有青绿之色最为适宜,造物主便选择了这个颜色赐给我们,所以我
们的世界,青绿成为主要的部分。这 道理也许是对的吧。

我常自命是个自然的孩子,我血管里似流有原始蛮人的血液,我 最爱的自然物是树木,
不是一株两株的,而是森然成林的。不过诞生于这现代社会,受了诗书的陶冶和各 种物质
文明的熏染,我的蛮性已被过滤得所余无几了。因此那充满毒蛇猛兽的赤道森林,我不敢
领教;连绵千里,黑暗不见天日的非洲某些地区的森林,我也思而生畏。我只欢喜都市或
乡村人工培植的 茂密森林,像从前欧洲和今日青岛所见的,便感满足。

不过像巴黎的卢森堡、里昂的 金头公园,虽万树如云,绿荫成幄,我可不大中意,因为
游人太多,缺乏静谧之趣。你的心灵不能和自然 深深契合,虽置身了无纤尘的水精之域,
仍不啻驰逐于软红十丈的通衢,还有何乐趣之足道?

我毕生不能忘记的是十年前里昂中法学校附近菩提树林的散步。那里有好几座菩提树的
林子,树身大皆合抱,而润滑如玉,看在眼里令人极感怡悦。仰望顶上叶影,一派浓绿,
杂以嫩青、浅碧 、鹅黄,更抹着一层石绿,色调之富,只有对颜色有敏感力的画家才能辨
认。怪不得法国有些画家写生野 外之际,每一类油彩要带上五六种,譬如蓝色,自深蓝、
靛蓝、宝蓝、澄蓝直到浅蓝,像绣线坊肆的货样 按层次排列下来。这样才可用一枝画笔摄
取湖光的滉漾、树影的参差和捕捉朝晖夕阳、风晨月夕光线的变 幻。大自然的“美”是无尽
藏的,我们想替她写照也该准备充分的色彩才行。

散步倦了,不妨就着那软绵绵的草地坐下来,将身子倚在树上。白色细碎的花朵,挟着


清 香,簌簌地自枝间坠下,落在你的头发上、衣襟上。仲夏的风编织着树影、花香与芳草
的气息,把你的灵 魂,轻轻送入梦境,带你入于沉思之域。教你体味宇宙的奥妙和人生的
庄严,于是你的思绪更似一缕篆烟 ,袅然上升而游于无垠之境。

回到祖国,我常感觉心灵枯燥,就因为郊野到处童山濯 濯,城市更湫隘污秽,即使有几
株树,也是枯黄凋萎,了无生趣,所以我曾在《鸽儿通信》里大发“故国 乔木”之叹声。

记得我初到青岛时,曾对我们的居停主人周先生说:“青岛,果然不 愧这一个‘青’字,从
前国人之所以名之为青,想必是为了这里树多的缘故。”

“您错了。”周先生笑着说,“这地方如真算个岛,则从前当呼之为‘赤岛’——青岛之东,有
一个真正 的小岛,其名为赤——而不能名之为青。因为它在德国人割据以前,原也是个不
毛之地。从前的青岛,都 是乱石荒山,不宜种树。德国人用了无数吨炸药、无数人工,轰
去了乱石,从别处运来数百万吨的泥土, 又研究出与本地气候最相宜的洋槐,种下数十万
株。土壤变化以后,别的树木也宜于生长,青岛才真的变 成青岛了。”

别人从不能种树的石山上,蛮种出树来,我们有无限肥沃的土地,却任 其荒废,这是哪
里说起的话!

(选自《苏雪林散文选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交待了青岛的地理位置,回顾了青岛屈辱的历史,更展现了其悠久而辉煌的文
明。

B.这篇散文写了青岛的树,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青岛的树的喜爱。文章带有浓郁的地方< br>特色,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C.作者描写的内容是青岛的树,中间却花了不少笔墨写里 昂中法学校附近菩提树林,而这
一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D.“回到祖国,我常感 觉心灵枯燥”,是因为“我”对祖国落后的现状不满,回国前的希望与回
国后的失望形成强烈的对比。< br>
(2)文章题为“青岛的树”,本应着力写青岛的树,但作者为什么浓墨重彩地描写里昂中法< br>学校附近的菩提树林?

(3)青岛的树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全文予以概括。

【答案】 (1)C

(2)表达自己对静谧的茂密树林的喜爱之情和初回 国时对所见荒废景象的失望之感,烘托
(衬托)青岛的树,突出见到青岛的树时的惊喜。
(3)茂盛、苍翠(多、密密层层、铺天盖地),多人工栽植,让心灵与自然契合(能滋润心
灵)。

【解析】【分析】(1)A项,“展现了其悠久而辉煌的文明”于文无据。依据原文“青岛是
个美丽的仙岛,也是我国黄海上的一座雄关。百余年前被德国人强行割据,十余年前第一
次世界 大战,德国行将失败之际,又被日本人趁机攫作囊中物,现在才回归我国版图”,可
知文章第一段主要是 交待了青岛的地理位置,回顾了青岛屈辱的历史。并没有展现青岛悠
久而辉煌的文明。该项错误。

B项,“文章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文笔诙谐而又细腻”理解有误。“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文 中
并没有充分体现,另外本文的文笔也不“诙谐”。该项错误。


C项,正确。

D项,“‘我’对祖国落后的现状不满,回国前的希望 与回国后的失望形成强烈的对比”原因理
解有误。依据原文“回到祖国,我常感觉心灵枯燥,就因为郊野 到处童山濯濯,城市更湫隘
污秽,即使有几株树,也是枯黄凋萎,了无生趣”,可知“我常感觉心灵枯燥 ”是因为“郊野
到处童山濯濯,城市更湫隘污秽,即使有几株树,也是枯黄凋萎,了无生趣”。该项错误 。
故选C。

(2)文章题为“青岛的树”,但却在第5、6两段着力描写了里昂中 法学校附近的菩提树
林,并突出了其静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这与下文作者归国之后所 见“郊
野到处童山濯濯,城市更湫隘污秽”时产生的失望之感形成对比,自然引出后文对青岛树的
赞叹。

(3)依据第2段“青岛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树多。到处是树。密密层层的,铺天 盖地的
树,叫你眼睛里所见的无非是苍翠欲滴的树色”“ 从高处一看,整个青岛,像是一片汪洋的
绿海”,可知青岛的树多、呈青绿色,特别茂盛;
< br>依据第3段“我只欢喜都市或乡村人工培植的茂密森林,像从前欧洲和今日青岛所见的,便
感满足 ”,可知青岛的树属于都市人工培植的茂密树林;

依据第5、6、7、8段“不过像巴黎的卢 森堡、里昂的金头公园,虽万树如云,绿荫成幄,
我可不大中意,因为游人太多,缺乏静谧之趣。你的心 灵不能和自然深深契合”“仲夏的风
编织着树影、花香与芳草的气息,把你的灵魂,轻轻送入梦境,带你 入于沉思之域”“回到
祖国,我常感觉心灵枯燥,就因为郊野到处童山濯濯,城市更湫隘污秽,即使有几 株树,
也是枯黄凋萎,了无生趣”“记得我初到青岛时……青岛,果然不愧这一个‘青’字”,通过列举
介绍“巴黎的卢森堡”、“里昂的金头公园”、“里昂中法学校附近的菩提树林”,以及回国后初
见青岛时发出的感叹。可知作者之所以钟爱青岛,是因为青岛的树具有滋润心灵的特点。

故答案为:⑴C

⑵ 表达自己对静谧的茂密树林的喜爱之情和初回国时对所见荒废 景象的失望之感,烘托
(衬托)青岛的树,突出见到青岛的树时的惊喜。

⑶ 茂盛、苍翠(多、密密层层、铺天盖地),多人工栽植,让心灵与自然契合(能滋润心
灵)。

【点评】⑴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了解文章的内
容, 理解文章的主旨,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态度,弄清文中的形象特征以及塑造形
象的方法等,然后逐 项分析选项所涉及到的文本内容和艺术手法,注意选项在表述时用到
的关键词语,然后回归到原文相关的 答题区域进行对照比较。

⑵本题考查对作品的构思和艺术魅力的鉴赏能力。题中要求分析作 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
意,即要求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可根据文本的内容和文体特点,从情节安排、人物形 象的
塑造、主题的表现和艺术手法等方面来分析回答。这类试题考生一定要注意先明确观点,
然 后结合内容、结构及主题来陈述自己的理由。本题是个性化开放试题,明确观点后,结
合文本能自圆其说 阐述理由即可。

⑶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 快速阅读文
本,依据题干要求找出相关信息,进行圈点勾画,然后进行归类整合,条分缕析作答即
可。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①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沙发上抽烟 ,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
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 自由。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
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 也不讲那时的情
绪,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
灰已积得太多而点不着,乃轻轻地一弹,烟灰静悄悄地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
毛笔写 在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地吞云吐雾,香气扑
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 抱的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繚
绕黯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

②这时才忆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没有夏天
的炎烈迫人 ,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
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 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
说。

③秋代表成 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妖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
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 笼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
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 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
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 ,只是一股熏热的温香罢
了。或如文人已摆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 深长意
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中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
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意味较和。倘是
烧的得法,慢 慢地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
灯上烧,听那微微哔剥的声音 ,也觉得有一种诗意。

④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 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
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 一样有兴
味。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
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

⑤人生在世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
必有一时徐娘半老 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不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
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 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宏,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
雄壮、惊奇、艳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 ,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
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用词精炼,语言优美,从全文来看,主要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反复的修辞手< br>法描写秋的美丽景色。

B.本文由秋天的黄昏写起,后联想传统之秋的“肃杀、凄凉” 之味,再表达对气象磅礴、成


熟温和的秋意秋味的喜爱。

C.作者在 文中将雪茄与鸦片做对比,认为鸦片的味道比雪茄更烈,在烟灯上烧出的哔剥的
声音,颇有一种诗意。< br>
D.四时之中,作者最爱秋,其原因是秋天最适合寻欢作乐。

(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况味”在文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答案】 (1)B

(2)“况味”包含的内容:①一种不同于春天、夏天、冬天的秋林古气磅礴气象( 古色苍
茏之概);②是事物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特点及其带给人的一种愉快感受;③是
事 物表现出的一种有万倍的雄壮、惊奇、艳丽(更华丽、更恢奇)的格调(境界)。

【解 析】【分析】(1)A项,“主要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反复的辞手法描写秋的美
丽景色”错误,主 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引用的修辞手法,原文“然而秋确有另一意
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没有 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
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运用了对比、排比的 修辞手法;“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
灰,只是一股熏热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摆脱下笔惊人的格调 ,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
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 ,运用了比
喻、引用的修辞手法;C项,“作者在文中将雪茄与鸦片做对比,认为鸦片的味道比雪茄更< br>烈”错误,无中生有,原文“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意味较和。倘是烧的得法,慢
慢地吸 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
微微哔剥的声音,也觉 得有一种诗意”,没有谈到鸦片的味道比雪茄更烈;D项,“其原因
是秋天最适合寻欢作乐”错误,原文 “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
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 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代
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妖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 足为奇了,所以其色
淡,叶多黄,有古色苍笼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 所爱
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
态 ,这是最值得赏乐的”“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
理。须知秋天 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宏,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艳丽。我真
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 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由此可知喜爱的原因不是
秋天最适合寻欢作乐。故选B。

(2)原文“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
之 滋味”“秋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妖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
了,所以其色淡, 叶多黄,有古色苍笼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
味”,可以概括为秋天的“况味”是 不同于春天、夏天、冬天的秋林秋林古气磅礴;“大概凡
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 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
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 大烟一样有兴味。或如一
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 熏黑了老
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可以概括为秋天的“况味”是事物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特点及其带给人的一种愉快感受;““使我最
佩服的 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
更恢宏,而秋天的快 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艳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


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 的赠赐’”,可以概括为秋天的“况味”是事物表现出的一种有万倍的雄
壮、惊奇、艳丽的境界。

故答案为:(1)B;

(2)“况味”包含的内容:①一种不同于春天 、夏天、冬天的秋林古气磅礴气象(古色苍
茏之概);②是事物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特点及其带给 人的一种愉快感受;③是
事物表现出的一种有万倍的雄壮、惊奇、艳丽(更华丽、更恢奇)的格调(境界 )。

【点评】(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 ,
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
析, 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
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本,结合作者在文中对秋的< br>描写与抒情议论句进行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暮色中的炊烟

迟子建

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 ,是劈柴化成的幽魂。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
黑的烟道后,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 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飘
渺。无云的天气中,它们就是空中的云朵;而有云的日子 ,它们就是云的长裙下飘逸着的
流苏。

如果你晚霞满天的时候来到山顶,俯 瞰山下的小镇,可以看到,将小镇宁静平和的生活
气氛完美地烘托出来了。

女人们喜欢在晚饭后串门,她们去谁家串门前,要习惯地看一眼这家一动一静两个情
景,它们恰到好处地 组合成了一幅画面:静的是一幢连着一幢的房屋,动的则是袅袅上升
的炊烟。房屋是冷色调的,炊烟则是 暖色调的。这一冷一暖烟囱冒出的炊烟,如果它格外
地浓郁,说明人家的晚饭正忙在高潮,饭菜还没有上 桌呢,就要晚一些过去;而如果那炊
烟细若游丝、若有若无,说明饭已经吃完了,你这时过去,人家才有 空儿聊天。炊烟无形
中充当了密探的角色。

炊烟总是上升的,它的气息天空 是最为熟悉的了。这气息,常让我忆起一个与炊烟有关
的老女人的命运。

在 北极村姥姥家居住的时候,我喜欢趴到东窗去望外面的风景。窗外是一片很大的菜
园,种了很多的青菜和 苞米。菜地的尽头,是一排歪歪斜斜的柞木栅栏,那里种着牵牛
花。牵牛花开的时候,那面陈旧暗淡的栅 栏就仿佛披挂了彩带,看上去喜气洋洋的。在木
栅栏的另一侧,是另一户人家的菜地,她家种植了大片大 片的向日葵。从东窗,还能看见
她家的木刻楞房屋。

这座房屋的主人是个俄 罗斯老太太,我们都叫她“老毛子”。她是斯大林时代避难过来
的,早已加入了中国国籍。北极村与她的 祖国,只是一江之隔。所以每天我从东窗看见的
山峦,都是俄罗斯的。她嫁了个中国农民,是个马夫,生 了两个儿子。她的丈夫死后,两
个儿子相继结了婚,一个到外地去了,另一个仍留在北极村,不过不跟她 住在一起。那个


在北极村的儿子为她添了个孙子,叫秋生。秋生呆头呆脑的,他只知道像 牛一样干活,见
了人只是笑,不爱说话,就是偶尔跟人说话也是说不连贯。秋生不像他的父母很少登老毛
子的门,他三天两头就来看望他的奶奶。秋生一来就是干活,挑着桶去水井,一担一担地
挑水, 把大缸小缸都盛满水;再抡起斧子劈柴火,将它们码到柴垛上;要不就是握着扫帚
扫院子,将屋前屋后都 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所以我从东窗,常能看见秋生的影子。除了
他,老毛子那里再没别人去了。

那时中苏关系比较紧张,苏联的巡逻机常常嗡嗡叫着低空盘旋,我方的巡逻艇也常在黑
龙江上徘徊。不过两国的百姓却是友好的,我们到江边洗衣服或是捕鱼,如果看见界河那
侧的江面上有小 船驶过,而那船头又站着人的话,他们就会和我们招手,我们也会和他们
招手。

那时村中的人很忌讳和她来往。她似乎也不喜欢与村中人交往,从不离开院门,只呆在
家里和菜园中。我 到玉米地时,隔着栅栏,常能看见她在菜园劳作的身影。她个子很高,
虽然年纪大了,但一点也不驼背。 她喜欢穿一条黑色的曳地长裙,戴一条古铜色三角巾。
她的皮肤非常白皙,眼窝深深凹陷,那双碧蓝的眼 睛看人时非常清澈。我姥姥不喜欢我和
她说话,但有两次隔着栅栏她吆喝我去她家玩,我就跃过栅栏,跟 着她去了。我至今记得
她的居室非常整洁,北墙上悬挂着一个座钟,座钟下面是一张紫檀色长条桌,桌上 喜欢摆
着两个碟子,一只装着蚕豆,一只装着葵花子,此外还有一个茶壶、一个茶盅和一副扑克
牌。这些东西展现了她家居生活的情态,喝茶,吃蚕豆,嗑瓜子,摆扑克牌。她的汉语说
得有些生硬,好 像她咬着舌头在说话。她把我领到家后,喜欢把我抱起,放在一把椅子
上。我端端正正地坐着的时候,她 就为我抓吃的去了。蚕豆、瓜子是最常吃的,有的时候
也会有一块糖。我自幼满口虫牙,硬东西不敢碰, 而她虽然已是个老人,牙齿却格外地坚
实,嚼起蚕豆有声有色的,非常轻松和惬意。与她熟了后,她就教 我跳舞,她喜欢站在屋
子中央,扬起胳膊,口中哼唱着什么,原地旋转着。她旋转的时候那条黑色的裙子 就鼓胀
起来了,有如一朵盛开的牵牛花。北极村的很多老太太都缠过足,走路扭扭摆摆的,且都
是小碎步;而老毛子却是个大脚片子,她走起路来又稳又快,我那时把她爱跳舞归结为她
拥有一双自由的 脚,并不知道一双脚的灵魂其实是在心上。

那些不上她家串门的邻居,其实对老毛子 也是关心的。他们从两个途径关心着她,一个
是秋生,一个就是炊烟了。人们见了秋生会问他,秋生,你 奶奶身体好吗?秋生嘿嘿地
笑,人们就知道老毛子是硬朗的。而我姥姥更喜欢从老毛子家的烟囱观察她的 生活状况,
那炊烟总是按时按晌地从屋顶升起,说明她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很有规律。大家也就很放心。

冬天到来的时候,园田就被白雪覆盖了。天冷,我就很少到老毛子家去玩了 。玻璃窗上
总是蒙着霜花,一派朦胧,所以也很少透过东窗去看那座木刻楞房屋了。她家的炊烟几时升起,又几时落下,我们也就不知晓了。

老毛子在冬季时静悄悄地死了,她是孤 独地离开这个冰雪世界的。那几天秋生没过来,
人们是通过她家的烟囱感觉她出了事的。住在她家后一趟 房的人家,每天早晚抱柴生火
时,总要习惯地看一眼老毛子的烟囱,结果她连续两天都没有发现那烟囱冒 出一缕炊烟,
知道老毛子大事不好了,于是喊来她的家人,进屋一看.老毛子果然已经僵直在炕上了。< br>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暮色苍茫的时分看到过那幢房屋飘出炊烟,尽管村子里其它房


屋的炊烟仍然妖娆地升起,但我总觉得最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段,不仅概述了炊烟的特征,而且还描写了它会带给人们独特的信息,为下< br>文有关内容的展开作铺垫。

B.作者通过回忆展现了一个冷漠,孤僻又热爱劳动,对我关心的俄罗斯老太太的形象。
C.文章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将作者的回忆和北极村的特点进行了有机的结
合。

D.文章结尾处作者说“最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认为老人家的炊烟最美,实际上寄寓的是
作者对老人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2)文章以“暮色中的炊烟”为题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从全文看,北极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B

(2)①从结构上,“炊烟”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暮色中的炊烟”与事件的 发展有密切
关系;②“暮色中的炊烟”,烘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而老人却在这种宁静平和的氛围< br>孤独地死去,更凸显了老人悲苦的命运。

(3)①勤劳、善良,北极村人对老毛子也是 关心的。②友好,在中苏关系比较紧张的时
候,还能与邻国百姓友好相处。③也有一些谨小慎微,很忌讳 和老毛子来往,因为一不留
神,就会被戴上一顶“苏修特务”的帽子。

【解析 】【分析】(1)B项,“作者通过回忆展现了一个冷漠,孤僻又热爱劳动,对我关
心的俄罗斯老太太的 形象”说法错误。“冷漠孤僻”理解错误,文中强调似乎是这样,实际上
她是充满生活热情的老太太。故 选B。

(2)本文以“暮色中的炊烟”为题,结构上,“炊烟”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 比如“而我
姥姥更喜欢从老毛子家的烟囱观察她的生活状况,那炊烟总是按时按晌地从屋顶升起,说明她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很有规律。大家也就很放心”“那几天秋生没过来,人们是通过她
家的烟囱 感觉她出了事的”“结果她连续两天都没有发现那烟囱冒出一缕炊烟,知道老毛子
大事不好了,于是喊来 她的家人,进屋一看.老毛子果然已经僵直在炕上了”,“暮色中的
炊烟”是否升起,暗示着“老毛子” 是否安好;内容上,“暮色中的炊烟”,属于景物描写,烘
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文中的“老毛子”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孤独地死去,更能凸显了
老人悲苦的命运。

(3)结合“不过 两国的百姓却是友好的,我们到江边洗衣服或是捕鱼,如果看见界河那侧
的江面上有小船驶过,而那船头 又站着人的话,他们就会和我们招手,我们也会和他们招
手”可知,北极村人很友好,在中苏关系比较紧 张的时候,还能邻与国百姓友好相处;结合
“那时村中的人很忌讳和她来往”,可知,北极村人也有一些 谨小慎微,很忌讳和老毛子来
往,因为一不留神,就会被戴上一顶“苏修特务”的帽子;结合“那些不上 她家串门的邻居,
其实对老毛子也是关心的。他们从两个途径关心着她,一个是秋生,一个就是炊烟了。 人
们见了秋生会问他,秋生,你奶奶身体好吗?而我姥姥更喜欢从老毛子家的烟囱观察她的
生活 状况,那炊烟总是按时按晌地从屋顶升起,说明她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很有规律。大
家也就很放心”可知 ,北极村人勤劳、善良。

故答案为:⑴B;


⑵①从结 构上,“炊烟”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暮色中的炊烟”与事件的发展有密切关
系;②“暮色中的炊 烟”,烘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而老人却在这种宁静平和的氛围孤
独地死去,更凸显了老人悲苦的命 运。

⑶①勤劳、善良,北极村人对老毛子也是关心的。②友好,在中苏关系比较紧张的时< br>候,还能与邻国百姓友好相处。③也有一些谨小慎微,很忌讳和老毛子来往,因为一不留
神,就会 被戴上一顶“苏修特务”的帽子。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 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
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 据对文本内容的
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 此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小说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
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 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 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
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概括 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
效果五个方面。本题可据此回答。

(3)此 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
句,从身份、地位、修养、 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
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 ,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
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又闻蛙鼓

韩 弘

①——这不是蛙鼓吗?

②咕嘎……枯嘎……咕嘎,连 片的蛙鼓汇成了美妙的合唱,从东面、南面、西面、北面,
一阵阵海潮般朝我的小村、朝我的耳畔尽情地 扑打过来。

③今年的五月,雨格外地多,一场接一场的,天气也冷一些。立夏过了好 多天,水田里
的稻秧才刚刚插上。傍晚的村庄刚被一场急雨涤洗干净,蛙鼓便由远而近,由疏而密地来< br>了。这不是梦,是真真的久违的蛙鼓在阔别了好多年后第一次这么真切地、这么直白地、
这么亲近 地到来了。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乡村的气息,带着自然的韵律,携潮湿的五月
不期而至。我认出了她, 她也认出了我,疏忽了寒暄与世故,径直地奔过来,久违的朋友
般紧紧地拥在了一起。她说,你可有点老 了,都有白发了。我说,是啊,你可一点都没
老,你的声音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响亮,浑厚……

④邻家有个把式爷爷,玉米种下了就背着手看天,每天都看。看看天,就低下头,又不时地摇头,嘴里不停地念叨,今年是咋了啊,该下雨了。过些天就蹲在房门口,还是看
天。眯着眼睛 ,仰着脖子,那姿势和他的心情一样难受。带着极度的埋怨和无奈,念叨,
这天到底是咋了啊,咋了这是 ?突然有一天,太阳刚落山,大块大块的云便漫了过来。把式
爷爷兴奋地跨到院子里,一圈一圈地转。雨 还是没有下,他又念叨,这到底是咋了啊,老
天爷不开眼了啊!念叨完就失望地蹲在地上。一会儿,零星 的蛙声传过来,不多时,便是从
四面八方响起的蛙鼓铺天盖地地涌过来。把式爷爷腾地站起来,扬起双手 兴奋地喊起来,


哈哈,蛙神显灵了,蛙神显灵了……雨哗哗地下起来,直下了一夜。
⑤我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蛙神,也不知道把式爷爷为什么要喊这句话,更不知道为什么他< br>喊完就真的下雨了,这也成了我总想弄明白的一个谜。我是在县城出生,在农村长大的,
知道许多 农村的事儿。“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
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 毛住,小满乌来……”这样的节气歌至今还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
却总也弄不懂这个事儿。后来,阅历多 一点儿了就知道了,其实,青蛙喜欢叫是它高兴的
表现,就像我们人高兴了就喜欢哼几句一样。青蛙不喜 欢在太冷、太热或太干燥的环境里
生活,它们喜欢阴凉潮湿的地方,所以下雨的时候对青蛙来说是最高兴 不过的了。尤其经
过一段天气晴燥的日子,天快下雨的时候,因为气压下降,湿度增加,空气中水分增多 ,
青蛙的皮肤会得到充分滋润,于是就活跃起来了。同时,在阴雨连绵的季节里,很多昆虫
大量 繁殖,这些昆虫是青蛙最好的食料。而这时候青蛙刚度过寒冷干燥的冬天,正需要大
量捕食昆虫以恢复体 力。又有好食物,又有好环境,青蛙们就不禁纷纷高声歌唱了。所
以,民间有“蛙鼓兆丰年”的说法,其 实和“瑞雪兆丰年”的道理是差不多的。

⑥把蛙叫称为蛙鼓,《花镜·养鳞介法·蟾 蜍蛙》里记载:“一蛙鸣,百蛙皆鸣,其声甚
壮,名蛙鼓,至秋则无声。”是对“蛙鼓”一说很好的诠释 。

⑦儿时,抓青蛙是件有趣的事儿。那时还小,顾及不到青蛙吃害虫的事儿,就知道 青蛙
的腿儿好吃,用火烤了,金黄色的,上面满是亮亮的油花,看着就眼馋,哈喇子淌好长。
青 蛙抓多了就吃,抓少了就玩儿。一人拿一个,抓住青蛙的腿儿,比谁的大。用木棍敲它
的背,一会儿,青 蛙的肚子就鼓满了气,跟气球一样。再一会儿,就会在头的两侧鼓出两
个大大的泡泡来,原来,它就是靠 这两个泡泡发声的。

⑧寒来暑往,承受了太多城市的喧嚣和晋惠闻蛙般的人群,便时 时梦想回到童年,回到
乡间,回到自然中去。听蛙鼓蝉鸣,看稻浪如波,嗅泥土芬芳,闻朴素乡音,淡远 的、恬
静的、超离的、无为的、清雅的。在偏远的小村置一块地,搭建一方栖息的草堂,杂乱地
种一些树,房内挂几幅附庸风雅的条幅。月下,沏一壶茶,摇一把扇,对月而歌,算是心
灵的回归吧。阵 阵蛙鼓传来,不觉黯然。人,何如蛙鼓般的纯净?何如蛙鼓般的率真?又何
如蛙鼓般的朴实啊!太多的世 俗,太多的虚伪,太多的名利,太多的欲望已经把我们许多人
和自然永远地隔绝了。所谓的回归充其量不 过是讨一份暂时的自欺欺人的清净罢了,哪怕
打扮出一副道骨仙风的样子,哪怕弄些最古老的树皮把自己 裹起来。因为许多人如斯,起
码我自己永远也达不到那种淡泊的境界。

⑨蛙鼓又鸣,蛙鼓阵阵。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运用比拟手法,赋予蛙鼓以人的情感,更显亲切,表达了作者对久违的蛙鼓不< br>期而至的亲近和喜悦之情。

B.作者用较大篇幅叙述“蛙神显灵”的故事,丰富了文章 内容,又为蛙鼓蒙上一层神秘色
彩,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C.第七段写儿时抓青蛙 的趣事,笔触细腻,表现出作者对亲近自然的生活经历的缅怀,并
与当下城市生活形成对比。

D.这篇散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构思手法,通过“又闻蛙鼓”这一现象引发感悟,表达了深刻的
主 旨,形成幽默的风格。


(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蛙鼓”的含意。

(3)文章用“蛙鼓又鸣,蛙鼓阵阵”作为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 (1)D

(2)①蛙叫的声音;②连片的蛙叫汇成的美妙合唱 ;③泥土的芬芳、乡村的气息、自然
的韵律;④丰年的征兆;⑤人性纯净、率真、朴实的淡泊境界。
(3)①照应题目,与文章开头部分“听——这不是蛙鼓吗”遥相呼应,使作品结构更加严密完整。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蛙鼓的深沉怀念和赞美之情,给读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
③揭示作品 的主题,蛙鼓所象征的乡愁、人性纯净、率真、朴实的淡泊境界等应永远缅
怀,永远传承。

【解析】【分析】(1)D项,“形成幽默的风格”理解有误。从语言上看,文章语言朴实、
真切,含意隽永,文风不是幽默的。故选D。

(2)从第①段“这不是蛙鼓吗?” 和第②段的“咕嘎……枯嘎……咕嘎,连片的蛙鼓汇成了美
妙的合唱”的描写看,“蛙鼓”是指蛙叫的声 音,连片的蛙叫汇成的美妙合唱。从文中的“这
不是梦,是真真的久违的蛙鼓在阔别了好多年后第一次这 么真切地、这么直白地、这么亲
近地到来了。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乡村的气息,带着自然的韵律,携潮 湿的五月不期而
至”看,“蛙鼓”有着泥土的芬芳、乡村的气息和自然的韵律。“民间有‘蛙鼓兆丰年’ 的说法,
其实和‘瑞雪兆丰年’的道理是差不多的”,这说明“蛙鼓”还是丰年的征兆。通过“人,何如 蛙
鼓般的纯净?何如蛙鼓般的率真?又何如蛙鼓般的朴实啊!”,可知“蛙鼓”有着人性纯净、率
真、朴实的淡泊境界。把以上对“蛙鼓”的理解分点概括出来即可。

(3)从全文看,内 容都与“蛙鼓”有关,文章用“蛙鼓又鸣,蛙鼓阵阵”作为结尾,与文章开
头部分“听——这不是蛙鼓吗 ”遥相呼应,起到了照应题目,呼应开头的作用,这样写可以
使作品结构更加严密完整。此外,作者在写 “蛙鼓”时,既写到了回忆,也写到了现实,如
“寒来暑往,承受了太多城市的喧嚣和晋惠闻蛙般的人群 ,便时时梦想回到童年,回到乡
间,回到自然中去。听蛙鼓蝉鸣,看稻浪如波,嗅泥土芬芳,闻朴素乡音 ,淡远的、恬静
的、超离的、无为的、清雅的”,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蛙鼓的深沉怀念和赞美之情。从主 旨
上看,作者对亲近自然的生活经历的缅怀,并与当下城市生活形成对比,发出议论和感
慨,可 以起到揭示作品的主题的作用,“人,何如蛙鼓般的纯净?何如蛙鼓般的率真?又何如
蛙鼓般的朴实啊! 太多的世俗,太多的虚伪,太多的名利,太多的欲望已经把我们许多人和
自然永远地隔绝了”,蛙鼓所象 征的乡愁、人性纯净、率真、朴实的淡泊境界等已经不多见
了,所以更应永远缅怀,永远传承。“蛙鼓又 鸣,蛙鼓阵阵”,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回
味的空间。

故答案为:⑴D;

⑵ ①蛙叫的声音;②连片的蛙叫汇成的美妙合唱;③泥土的芬 芳、乡村的气息、自然的
韵律;④丰年的征兆;⑤人性纯净、率真、朴实的淡泊境界。

⑶ ①照应题目,与文章开头部分“听——这不是蛙鼓吗”遥相呼应,使作品结构更加严密完
整。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蛙鼓的深沉怀念和赞美之情,给读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
③揭示作品的主题 ,蛙鼓所象征的乡愁、人性纯净、率真、朴实的淡泊境界等应永远缅
怀,永远传承。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主要涉及艺术手


法 、内容情感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根据议论抒情的
语句明确主旨,关 注手法。

⑵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要说 明“蛙
鼓”在文中的含意,需从整体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
在明确词语所在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义、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⑶ 本题考查对结尾段落及写作手法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读要求,明确答
题方向,然后结合 全文情节内容,从内容、结构安排、主旨表达方面多加体会。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东坡居士

林语堂

苏东坡若回到民众之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陆地上拖着鳍 和尾巴走的海豹,
只能算是半个海豹。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中国 人
由心里就赞美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的农人——倘若他也能作好诗,击牛角
而吟 咏。他偶尔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
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 望人是这副面貌吧。

在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苏东坡已和长子迈离开京都 ,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
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下面约六十里地。

在元丰四年(1081),苏东坡真正务农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 br>士”。他过去原想弃官为农,没料到在这种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农夫。在他那《东坡八首》
前面的 小序中说:“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
而叹,乃作是诗,自 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忽忘其劳焉。”

他看着稻茎立得挺直,在微风中摇曳,或是 望着沾满露滴的茎在月光之下闪动,如串串
的明珠,他感到得意而满足。他过去是用官家的俸禄养家糊口 ,现在他才真正知道五谷的
香味。

苏东坡的邻人和朋友是潘酒监、郭药师、 庞大夫、农夫古某,还有一个说话大嗓门跋扈
霸道的婆娘,常和丈夫吵嘴,夜里像猪一般啼叫。黄州太守 徐大受、武昌太守朱寿昌,也
是对苏东坡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人。再一个是马梦得(字正卿),始终陪伴着 苏东坡,而且
非常忠实可靠,过去已经追随苏东坡二十年。苏东坡曾说,他的朋友跟随他而想发财致富,那如同龟背上采毛织毯子。

但是东坡最好的朋友是陈慥。今天中文里有“季 常之痛”一个典故,季常是陈慥的号。陈
季常这个朋友,苏东坡是可以随便和他开玩笑的。苏东坡在一首 诗里,开陈季常的玩笑
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 因为这首
诗,在文言里用“河东狮吼”就表示惧内,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这个名字也就千古流传了。

苏东坡自己善于做菜,也乐意自己做菜吃,他太太一定颇为高兴。根据记 载,苏东坡认
为在黄州猪肉极贱,可惜“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颇引为憾事。他告诉人一个炖猪肉
的方法,极为简单。就是用很少的水煮开之后,用文火炖上数小时,当然要放酱油。

在这种农村气氛里,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像田园诗人陶潜的生活。他对陶潜极其佩


服 ,苏东坡写过一首诗,说陶潜一定是他的前身。这种说法若出诸一个小诗人之口,未免
狂妄自大。若苏东 坡说出来,只觉得妥当自然。他越读陶诗,越觉得陶诗正好表现自己的
情思和生活。

苏东坡很容易接受哲学达观思想的安慰,在雪堆的墙上门上,他写了三十二个字给自己
昼夜观看,也向人 提出四种警告:出舆入辇,厥痉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峨
眉,伐性之斧。甘脆肥酸,腐肠之药 。

失去人间美好的东西之人,才有福气!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 种幽
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
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苏东坡现在衣食足堪自给,心满意足 。他今日之使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之处,是那一片仁
爱心。当年在他所住地区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最 使他痛心。苏东坡自己成立了一个
救儿会,请心肠慈悲为人正直的邻居读书人古某担任会长。救儿会请富 人捐钱。每年捐助
十缗,多捐随意,用此钱买米,买布,买棉被。古某掌管此钱,安国寺一个和尚当会计 ,
主管账目。这些人到各乡村调查贫苦的孕妇,她们若应允养育婴儿,则赠予金钱、食物、
衣裳 。苏东坡说,如果一年能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缗
钱,他行的才是最上乘 的佛教教义。

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
烂了。

(摘自《苏东坡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br>A.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并且能作好诗、击牛角而吟咏的农人是中国人由心
里就赞 美的形象。

B.被迫成为农夫的苏东坡,深深地体验到了田间劳作的艰辛。这对一个毫无经验 又要以此
为生的士大夫来讲,应是一种压力和折磨,但苏东坡却从中感到得意和满足。

C.苏东坡用三十二个字警醒自己,不要贪图享乐。我们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他之所以能
够到处快乐 满足,是因为他拥有豁达的心胸和正确的得失观。

D.陶渊明是一个隐士,他的诗表现了苏东 坡的情思和生活,因而苏东坡仰慕陶渊明,要追
寻陶渊明,做一个真隐士。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后的生活状态,突出了他直面生死后随遇而安的性格,
及超 然豁达的人生态度。

B.苏东坡不仅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还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所以他被 贬黄州后,常常寄
情山水,以此来逃避现实。

C.苏东坡常怀仁爱之心,济世之志, 以自己的行动来诠释最上乘的佛教教义,他阻止杀婴
恶俗,成立救儿会。

D.蛰居在 黄州的诗人亲自参加劳动,衣食自给,怡然自得,他在《东坡八首》的小序中表
示,他深切地体会到了劳 动的艰辛。

(3)身处逆境的苏东坡有充分的理由不快乐,但他留给我们的却是他那心灵的喜 悦、思想
的快乐。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他的快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1)D

(2)B

(3)①务农之乐 。务农是艰辛的,尤其对一个毫无经验又要以此为生的士大夫来讲,这
还是一种压力和折磨。但苏东坡却 从中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务农之乐。②交友之乐。被贬至
穷乡僻壤,苏轼可交往的朋友甚少,但他照样可以 从中体会快乐。他与老百姓交朋友,能
感受淳朴的友情。与不离不弃的朋友交往,感受忠贞的友情。还有 与奇人异友交往的乐
趣,更有与好友交往的无拘无束的乐趣。③做菜之乐。苏轼从平常的家居生活中也能 体验
快乐,在做菜中苏轼体验创造的快乐。④无医之乐(幸存之乐)。病痛时无医无药,这是
可 悲之事,但苏轼却也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品出其中的乐。⑤救人之乐。苏轼不以自己的
苦为苦。在救婴的 过程中,苏轼为能解民困导民风而感到快乐。⑥隐居之乐。苏轼过着艰
苦的生活,但他十分满足,觉得一 偿心愿,觉得自己天生适合隐居,因此,他以陶潜为榜
样,甚至认为自己是陶潜转世,以自己像陶潜那样 农耕与写作为快乐。

【解析】【分析】⑴D项,“因而苏东坡仰慕陶渊明,要追寻陶渊 明,做一个真隐士。”表
述不正确,强加因果。故选D。

⑵B项,“以此来逃避现 实”错,苏东坡并未逃避现实,相反他是积极应世的。道教思想对
他的影响体现在他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 。故选B。

⑶通读文章,可知答题区域在文章主要在文本4-14节,仔细阅读这些自然段 ,从中筛选
出能表现苏东坡的快乐事例,可根据传记内容,从苏东坡被贬官后,务农的快乐、交友的快乐、做菜的快乐、幸存的快乐、隐居生活的快乐等角度组织答案。答题时要注意题目要
求“并结合 文章内容简单分析”。

故答案为:⑴D;⑵B;

⑶①务农之乐。务农 是艰辛的,尤其对一个毫无经验又要以此为生的士大夫来讲,这还
是一种压力和折磨。但苏东坡却从中体 会到实实在在的务农之乐。②交友之乐。被贬至穷
乡僻壤,苏轼可交往的朋友甚少,但他照样可以从中体 会快乐。他与老百姓交朋友,能感
受淳朴的友情。与不离不弃的朋友交往,感受忠贞的友情。还有与奇人 异友交往的乐趣,
更有与好友交往的无拘无束的乐趣。③做菜之乐。苏轼从平常的家居生活中也能体验快
乐,在做菜中苏轼体验创造的快乐。④无医之乐(幸存之乐)。病痛时无医无药,这是可
悲之事 ,但苏轼却也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品出其中的乐。⑤救人之乐。苏轼不以自己的苦
为苦。在救婴的过程中 ,苏轼为能解民困导民风而感到快乐。⑥隐居之乐。苏轼过着艰苦
的生活,但他十分满足,觉得一偿心愿 ,觉得自己天生适合隐居,因此,他以陶潜为榜
样,甚至认为自己是陶潜转世,以自己像陶潜那样农耕与 写作为快乐。

【点评】⑴此题综合考查把握传记内容的能力。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综合考 核的题
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
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此题都是涉及文章细节的题目,需要逐项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排查

⑵此 题综合考查把握传记内容的能力。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
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 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
意准确性,此题都是涉及文章细节的 题目,需要逐项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排查。

⑶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 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本,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 细阅读,根据题目要求


筛选符合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要求分点概括苏东 坡的快乐,并结合文章
内容简单分析。

雪的作文-歌曲打工行


2013重庆高考英语-乔迁之喜对联


楚门的世界英语影评-降价申请


好段赏析-初一数学上册


阳光路上全集-中秋短信祝福语


让自己奔跑起来-祝福短信


黄雀延颈欲啄螳螂-用一本正经造句


龟井绘里-2017高考满分作文



本文更新与2021-01-07 09:2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51326.html

新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1)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