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法律伴我成长2010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阅卷报告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07 19:35
tags:2010上海高考作文

书信格式此致敬礼-冬季防火安全知识

2021年1月7日发(作者:常衮)


2010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阅卷报告
上海市崇明中学 潘 峰(202150)

? 真题回放
根据短文,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丹麦人去钓鱼会 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
说:“让小鱼长大不更 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
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 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 命题解读
不出预料 ,今年上海卷(秋考)的作文要求以“带着尺子钓鱼”为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题型仍为新 材料作文。不同的是,今年作文的材料,由一则增加到两则,变得丰富而灵动。对于两则及
其以上材料的 作文,审题时必须采用求同分析法,即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然后比较两(多)
则材料的 内涵(或意义点),找出共同点,这共同点就是作文立意的核心所在。审视今年的上海卷,第一
个材料讲 的是丹麦人带着尺子捕鱼的故事,他们把捕到的小鱼放生,希望将来可以捕到大鱼;第二则材
料引述的是 孟子的名言,意思是只有“不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综
观材料,运用 类比与对比思维,寻求共同点,其中主要包含了两组关系:人与鱼(自然)、捕大鱼与放
小鱼。亦即主要 可供选择的角度有两个,其他,从大鱼与小鱼、中国人与外国人、古人与今人等关系角
度确立的主题,都 不是(也不符合)这个材料的命意指向。命题的思辨性,启发考生在行文中要自觉运
用辩证思维,提升作 文的品质。
立意角度 写作点拨
1、关爱自然,珍鱼,在这里有一种借代意义,代指自然界 的资源和财富。捕鱼时不放弃小鱼,或者不
惜资源。 用细密的网捕鱼,都启发我们要关爱自然,珍惜资源。可联系现实,用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安排结构,阐发观点。
2、戒除贪念,索反观现实,与材料形成鲜明对比的 事例有很多。因为贪婪,人们垦荒种田,滥砍滥伐,
取有度。 过度放牧,毁灭性开采,等等。可以用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和提办法的方法谋篇
布局,逐层深入展开论证。
3、汲取生存智
慧,追求持续发
展。
丹麦,容 易让我们联想今到年初在其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西方发达国
和中国古人都对人类的生存发 展有过真知灼见和成功实践。作为21世纪的我们,应
该汲取生存的智慧,追求个人、集体、国家和人类 的可持续发展。
4、舍得,舍得,舍弃小鱼,将来才有可能捕获更多的大鱼。这揭示了舍得舍得有舍才 有得的深刻哲理。
有舍才能有得。 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或者怎么样的角度设置并列分论点,铺垫渲染,强化主题。或
者叙述一个或几个故事,来揭示这个哲理。

■ 阅卷报告

就上海卷的 作文题来说,大部分考生都能够按照题目要求作文。要么就环保、低碳、节能减排等话
题谈论自己的看法 ,要么就材料所蕴含的舍与得、取与舍、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论题阐发自己的观点。
考生总的得分情况 是一类卷和五类卷都与去年有所减少,市平均得分49。一类文、二类文、三类文大约
比例各是10%、 25%和50%。
从今年的评卷细则规定和实际操作情况来看,考生作文的立意大都围绕着关爱环境、 珍惜资源,以
及舍弃眼前蝇头小利,追求长远可持续发展;在所写作文中所用的文体以议论性的散文居多 ,占50%的
比例;其次是比较典范的议论文和记叙文,各占20%左右;另有一些其他的文体,如书信 体、日记体、
辩词等。并且在写作的过程中大部分都灵活地使用了材料内容。

1


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出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偏题、跑题的作文极少,考场作文的文体也 更纯了,
四不像的文章大大减少;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联系现实或自己的实际,对材料涉及的核心话题和哲 理阐明
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理解。很多学生对新鲜的写作素材的运用,令阅卷老师叹服,在闷热的夏 季,
仿佛喝了一杯杯冰镇生啤,凉爽到心。譬如,有一位考生从电影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切入, 叙
述他为了拍摄这一影片,不惜蛰居多年,终于拍摄出绚丽震撼《阿凡达》的故事,由此揭示了成功需要
等待、梦想需要呵护的哲理,令人拍案叫绝。有些考生作文的标题,看了就让人心动,令人不忍释卷,< br>如《鱼!鱼!》、《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中的“渔网理论”》、《“余”味绵长》、《戒除贪念,索 取有度》、
《汲取生存智慧,追求持续发展》、《消逝的凤尾鱼》等,或引用化用,或仿词对偶,或设置 悬念,不一
而足。
当然在考生的高考作文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切口太大,动辄国 家、民族、人类,开口
就是人类历史五千年;有的不会说理,把论证等同于事例的叠加,缺少必要的分析 说理;有的论据老套,
论证方法单一,语言面目可憎;还有的考生盲目创新,生造词语,造成文章语句不 通顺,阅卷老师不知
所云,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作文的提分,同时也是我们在今后的作文复习备 考中应该引起注意
的。
总的来说,由于今年的高考作文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的题型,今年上海 各区县高考一模、二模、三
模的语文作文题以新材料作文为主,各校毕业班语文作文教学也是把新材料作 文的写作训练当作教学重
点,考生们感到熟悉亲近。与去年的作文材料相比,今年虽由一则增加到两则, 但是孟子名言的后面紧
接着就有一个解说句,“意思是??”有效地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审题的难度并没 有加大,难度适中;
体现了作文命题不刻意为难学生的人本理念,更有人情味,也确保了命题的开放性。

? 满分欣赏
【赏读文一】核心亮点——辩证思维 诗意表达
“留”与“不留”
上海一考生
丹麦人用那把尺子,用他们严谨的态度,昭示一种敬畏,尊重自然法则,请留余地!
贤者孟子谆谆告诫,用他的朴素劳动观,传递不变哲理,为子孙后世忧,请留余地!
然则,“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人为了利益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
西??何况这 物欲横流,纷纷扰扰的纸醉金迷的今天!
我该何去何从?随波逐流抑或浪遏飞舟?因了敬畏,因了远忧,我们须为人生留有余地!
长风 破空,残阳如血,一声凄烈的马啸划破一望无垠的寂寞苍穹。“虞兮虞兮奈若何?”剑锋一转,
结束了一 个顶天立地的生命。
项羽没有给自己留下余地,于是演绎了“霸王别姬”的悲剧。留有余地,才能成功创造驰骋的空间。 < br>中国人似乎很看重“余地”。留有余地就是“三思而后行”,留有余地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
烧”,留有余地就是“大丈夫能屈能伸”。
越王勾践被吴所败,沦为吴王马夫。他没有自刎没有投 江,作了个似乎不够有气节的决定:甘为人
奴。但他不是沉沦,而是给自己留下了余地。因为留有余地, 勾践演绎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传奇。
大泽乡遇雨,众人不能 按期到达指定地点。严刑苛法不容有违,法令当斩。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 农民起义星火燎原,秦朝统治风雨飘摇。这是因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没
有为人民留下生存的余地。
古人不留余地酿成大祸,而温古思今,挤榨生命的人又何其多。
看透支青春的年轻人耗费时光 ,碌碌无为;看利欲熏心的贪官污吏徇私舞弊,违法乱纪;看头脑空
虚的市井男女日日灯红酒绿。这些人 不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歇斯底里地耗费生命,不留余
地,终将得到时间的惩罚。
现代社会复杂多变,只有留有余地才能为成功多辟几条道路,给生活空间的拓展留下希望和生机。

2


古语云:“必欲取之,则先予之”,哲学上说,绝对化意味着谬 误。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得有长远
的目光高瞻远瞩,适当的留有余地,放弃眼前的利益,才能获益更丰 ,最终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且不
愧高明之名。
【满分理由】从材料中提炼观点,针对现实社 会,谈古论今,通过鲜明显豁的对比和形象化的说理
将“不留余地”和“留有余地”不同选择的结果展示 出来,从而使文章体现出了较强的思辨性和震撼力。
文中排比举例使得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在历史兴亡 和生命盛衰的高度与视角来观照,行文显得充沛淋
漓,豪迈大气。

【赏读文二】核心亮点——逻辑严密 思想深刻
鱼!鱼!
上海一考生
前段时间,“东海大黄鱼回来”的消息曾引起不少关注和讨论,当国人从急功近利痛食恶果,大问
“鱼呢 ?我的鱼呢?”的时候,为什么没看到丹麦人放小鱼回河的传统呢?
多少年来,急功近利的恶果已屡见 不鲜,从“著名”的血癌村,到寸草不生的荒山,太多血淋淋的
现实摆在面前,催促人们重新认识“可持 续发展”这五个大字。
口号不是用来喊的,而是用来激励自己的。
当广播里攀枝花等工业重 区首先完成节约减排任务的消息传来时,我们尚不可沾沾自喜,地球为我
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怎可不保 护她,况且初衷还是为了拥有更多的“鱼”!
所以,在“末日说”、“毁灭说”横飞的今天,人们与其 为这些危言担惊受怕,还不如真正找到“末
日”的源头,反省自己犯下的错,重新认识,重新改变,现在 放大“渔网”尚不算晚。
联合国发展署部长曾说过这样一句振聋发聩的名言:“公民的意识能够改变世界。”
当时代的 车轮滚滚向前时,当大家不再将视线关注于导弹武器,重工业经济发展的时候,意识正在
转变,也正将人 们指向另一个方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美好的世界。
人们开始由《后天》中的影像引起深 思开始,明星倡导大家为自己的碳排放买单;每年一度的地球
一小时活动;哥本哈根的全球峰会;甚至公 园里印着“本品由回收牛奶盒制成”的长凳??意识正在改
变我们的生活,这种意识并不应仅仅是为了“ 更多的鱼”,更多的资源,也不仅仅是跟从社会倡导,而
应是真正由心而发的,对未来更广阔岁月的思考 ,面对近在手边的“小鱼”,你能否真心心甘情愿地放
下?而不是惧怕国家批评或罚款?这是在如今低碳 “可持续”口号叫得震天响的岁月里更应考虑到的。
当口号不再,热潮消退时,我们还能否做到节约水龙 头里的最后一滴水?
孟子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人们好在认识到了可持续的重要性,不然网里最后网进的将会是人类自己。
【满分理由】行文 逻辑严密,思想深刻。从人们遭遇过的自食恶果的“东海大黄鱼”事件,引出丹
麦人捕鱼正确观念,初步 引发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结合身边一例例残酷事实,再次警
示人们要深刻反省;众多倡 议表明意识改变不是响应号召,而是发自内心。文章一直在扭转一种错误思
想意识,劝诫勇于摒弃私利, 如攻擂,步步为营,层层逼近。另,作者有一双关注社会生活的犀利眼睛,
左右逢源,有一个冷静睿智的 头脑,字里行间,不乏精警之语,题目呼告,一种危急之感,结尾“最后
网进的将会是人类自己”绝非危 言!

【赏读文三】核心亮点——深入浅出 鞭辟入里
舍与得
上海一考生
丹麦人与孟子,一个钓鱼观,一个捕鱼论都在诠释一个道理:只有舍,才能得 ;只有舍小,才能得
大;只有舍近利,才能得远利。
历史的长河滚滚,大浪淘沙,曾有多少贪 财、贪权、贪色的人,被历史摈弃。他们看似得到了很多,
其实什么也都没得到。不想舍只想得,却最后 连自由、生命都失去了,而得到的只是辱没家门的名声。

3


只有 勇于舍去尘世的喧哗热闹,远离倾轧纷争,甘于寂寞,才能取得艺术上的辉煌成就。现代作家
路遥曾把自 己关在煤洞里潜心写作了数年,在垦荒牛式的寂寞中默默地耕耘着精神的家园,最后,才有
了引人瞩目的 小说《平凡的世界》等的出炉。荷兰画家凡·高不止是“十年冷”,而是一辈子过着默默
无闻的孤寂生活 ,并且命运多蹇。他曾坦白说:“在人际关系中,我不具有天赋。”因此,他远离了纷繁
冗杂勾心斗角的 尘世生活,忘情地投入到富有激情的艺术创作生活中,最终锻铸了这样一位令人“高山
仰止”的伟大艺术 家。
田忌与齐王赛马,下肆对其上肆,上肆对其中肆,中肆对其下肆,精彩纷呈,获得了皆大成功,谓
之,舍小负之痛,得全胜之欢;吴王听信少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舍区区楚国之小利,得泱泱吴国< br>之大安;如果苏格拉底的徒弟们在麦地间寻找最大麦穗时,丢掉压在心中的所谓最大麦穗地沉重包袱,舍弃虚幻的最大的麦穗,就会得到握在手中实实在在地一穗。
人是如此,大千世界的万事万 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金蝉脱壳,蝴蝶蜕变,凤凰涅槃,蛇是在蜕皮
中长大,金是在沙砾中淘出,老鹰在 痛苦地磨砺中学会飞翔??在日常生活中,不也时时刻刻地围绕着
“舍”与“得”,“得”与“舍”,演 绎着成功和失败吗?
舍小得大,舍近得远的道理人们都懂,但一遇到“利益”两字就未必清楚 了。抓了小鱼,丢了大鱼,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傻事不胜枚举;急功近利、杀鸡取蛋的蠢事也常见报端 。一些乡镇企业,以牺牲
环境来发展经济。结果企业强大了,农民的腰包鼓了,而山清水秀的家园没了, 蓝天白云的美景没了。
地里的菜不能吃,河里的水不能喝,村民们戴着口罩出门,拎着桶装水回家。如此 ,究竟是得是失?是
得多还是失多?
做人做事都应该看得失,讲分寸。我们应该向丹麦人那样 手中要有把“尺”,凡事量量长短,算算
利弊;心中要有杆“秤”,凡事称称份量,想想得失。然后该舍 则舍,该得则得。
诠释“舍与得”,是一种领悟;明白“舍与得”,是一种精神;运用“舍与得”,则 是一种智慧、一
种人生的境界。
【满分理由】舍弃是一种大智慧,舍得一时之利,方得恒远利 益,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然后从历史
到现实,找寻种种舍小得大的事例,诠释舍与得中蕴含着的深刻人生 道理,人生路上应该舍弃物质浮华,
得到精神富有,针对现实社会中急功近利现象,畅谈做事需要看得失 ,讲分寸。摆事实,讲道理,语言
朴实无华!

【赏读文四】核心亮点——朴实自然 真切感人
留住青山,才有柴烧
上海一考生
小时候,我总爱到后山竹林去看张老头 编竹器。他有一张沟壑纵横的脸和一双结满硬实老茧的手,
不爱说话,却总是对小孩们微笑。我爱看他将 竹子砍下来,劈成细条,然后熟练地用各种粗细不一的竹
条编成形状各异的竹器。有时完成一个竹器之后 ,他会顺手捡起一根比较细的竹管,在上面削削砍砍,
再插上一片竹叶,做成一个竹哨送给我。
有时我会问:“你天天砍竹子,哪天竹子没有了怎么办?”他笑着摇摇头,用手中的竹刀指着身边
一棵 尖尖的竹笋说:“你看这些竹笋,他们长大了就会变成竹子了。我从来不砍竹笋,也不一次就把竹
子砍完 ,这样竹子是不会没有的。”他很少有这么多话的时候,但我却似懂非懂,继续把玩着手里的竹
哨。 < br>偶尔他会到树林中的小溪钓鱼,戴一顶竹帽子,手持一根竹竿,静静坐着。这时,我会很开心地在
他旁边挖蚯蚓,并将自己的战利品赠与他做鱼饵。但他的战利品却很少。他看不上小鱼,说小鱼不够吃,
总是钓起来又把它们放走。我很奇怪,他钓了那么多小鱼,怎么会不够吃。或许他觉得说了我也不一定
懂 ,也不再向我认真解释。
其实这样看来,张老头并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农民,因为他总是搞这些副业,将 农田丢给儿女们耕种。
后来我听爸妈说才知道,他将后山承包啦,所以整天呆在那里,怕别人去砍他的树 ,可这么些年,他自
己也没有用这后山种过什么,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于是有天我向他问起 这个问题:“张老头,你天天守着后山做什么,这么多树也不能吃,还不如砍

4

< p>
了卖了呢。”他仍然微笑着,捡起脚边一根枯枝,说:“留住青山,才有柴烧。”“我知道,我知道 ,是‘留
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意思么?”我很兴奋。他点点头:“是啊,前些年,我到邻村,看到 他们把
山林都砍了,河里的鱼都捞完了,还用挖掘机将一座山挖掉一大半拖到砖厂做砖。这怎么行呢,没 有树,
下雨了,山会垮的,山垮了会把人埋住的。没树了,小鸟兔子也会没有的,鱼捞完了,就不会再有 鱼了,
啥都会没有的。所以,我要守住我们村的这座青山。”
许多年后的今天,在我看到环境 被严重破坏的惨状时,想起多年前没上过学的张老头就有这么有远
见的思想。而前些天听爸妈说,他守的 那片山林因为为珍稀鸟类提供了栖息地还上了电视。我在脑海重
新开始勾画他的形象,却只剩下一些大概 的样子,只是他那句“留住青山,才有柴烧”,简朴又寓意深
刻,在我每每忆及他时响起。
【 满分理由】这是一篇记叙文,回忆童年往事,从张老头身上,我们看到朴实的农民身上拥有的朴
素的保护 土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感思想,语言平实,写张老头从砍竹子,到钓鱼,再到承包荒山,
然后用他自 己的话诠释自己在许多人眼中的种种荒唐行为的缘由,主题鲜明。

【赏读文五】核心亮点——以小见大 见微知著
消逝的凤尾鱼
上海一考生 五六月间的长兴岛,正是凤尾鱼盛产季节。有幸去小住,主人便以凤尾鱼相招待。凤尾鱼可谓长江
所 特有的鱼种,虽没有鲥鱼刀鱼那么名声在外,但它以味道鲜美肉质细腻骨刺柔软而著称,为长江口区
的人 们所喜欢,特别是上海人对凤尾鱼的籽情有独钟,俗称烤籽鱼。
怀着好奇心,饭后随主人一起去捕鱼。 只见得茫茫江面上置满了如同纱布似的网袋,网袋用竹篾把
网袋圈成圆筒形,这网袋有两个,外面的大而 里面的小,但两个网袋的口是一样大的,它们口大而底小,
里面的网袋底部是用竹篾固定了的,简直是个 无底洞,这正好是鱼贯而入的必经之处,一旦进入就再也
无法出来了,只有被擒的份,最后成为盘中餐。
看到小得可怜的凤尾鱼就死在我的面前,难免生出兔死狐悲的怜悯之心,对小凤尾鱼的不幸遇难深
表惋惜。于是说:“你把这么小的鱼捕了,以后还会有鱼吗?”然而没有想到他竟不以为然:“不会的,
再说你不去捕,人家也会去捕。有没有鱼不是我们关心的事。”听了他的这番话,我又能说什么呢?我
算什么呢?我既不是政府官员,更不是政府要员,深感自己人小言微,说什么也是枉然,只能是望鱼兴
叹 而已。
昨天我去菜市场买菜。心想,现在该是吃凤尾鱼的时候,买一点解解馋。兜了一圈竟没有看到一 条
凤尾鱼,不禁感到奇怪,于是就去鱼摊询问。摊主告诉我凤尾鱼早就没有了,要有也是养殖的,最近两
年凤尾鱼野生的一条也没有了。听了这话我惊呆了,怎么会这样啊?听是听了,然而我还是不死心。去< br>了另一个菜市场,终于看到了凤尾鱼。为谨慎起见,我走上前去:“凤尾鱼什么价?是不是野生的?”之类的话,得到的回答是“你想要野生的吗?一百元一斤也没有。因为野生的现在根本就没有,哪怕是
一条。”咳,既然如此,如果没有养殖的,现在怕是凤尾鱼要绝种了吧。不得已二十八元买了一斤也好
回去解解馋。
养殖的凤尾鱼体大而色泽鲜艳,通体银光闪烁。看是好看,然而吃起来就不怎么样了。无 论是肉质
还是鲜味皆不如野生的精美,就是那骨刺也是硬帮帮的,我一不小心就被刺了一下,直到现在还 有点心
有余悸,后悔吃那养殖的凤尾鱼,更怀念野生的凤尾鱼。
听说丹麦人在钓鱼时都带着一 把尺子,钓到了鱼就用尺子量一下,把不够尺寸的鱼放回河里。丹麦
人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就不行呢?况且 我国的渔政部门也早就规定了不许小眼渔网使用。然而有些人为什
么就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一切呢?有 没有想过等我们老了留下些什么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呢?看来光
有国家的法律法令还是不行的,得靠我们每 一个人的自觉地共同遵守才能有效。为了以后的长期收获,
必须少得乃至放弃眼前的利益。
【 满分理由】从身边生活写起,小处见大的手法,野生凤尾鱼的昔多今无,追究其原因,一是现代
人饮食追 求精美,二是捕捞者急功近利,人的贪婪造成物种的稀少,是否该醒醒了,从丹麦人那里我们
应该能感悟 我们缺失的是什么,对自然,对生态破坏,无非利益驱使。此文淡淡平铺直叙中诠释道理。

5



? 考场失误文
看得远,才能收获更多
上海一考生
丹麦人去钓鱼常会随身带一把尺子,将钓到的鱼用尺子量一量,然后将不够尺寸的 小鱼放回河里。
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背后却蕴含着丹麦人的智慧,他们明白若是将河中的鱼无 论大小全都捕
回家,那么河流将会变成一滩死水;相反地,若让小鱼在水中慢慢长大,那么河流将永远繁 衍生息,充
满活力。
想当年,比尔盖茨毅然决然地选择辍学,放弃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哈佛深 造机会独自出来创业之时,
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和不解,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因为他比别人看得更远,他 看到了正在崛起的硅谷;
看到了一个正朝人类迈进的信息时代;看到了微软立足于世界的可能性。于是他 坚定地一步跨进了时代
革新的洪流。仅这一步,让他成为了行业中的翘楚,然而眼前的利益并没有蒙蔽他 眺望的双眼,他深知
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道理,因此他用一句“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时时警醒 着微软上上下下的
员工不要懈怠。比尔的远见让微软十多年来得以立于不败之地,也让同行们对这位智者 充满敬意。
巴菲特是享誉世界的股神。他从小就有极强的投资意识,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 过了家
族中的任何人。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五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 伴到
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他还 与
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挣取外快。大学毕业以后,他投身于股票市场,用价值投
资的理念赚得盆满钵满。他的成功也是源于他的远见卓识,总是可以挖掘的绩优的成长股。他曾经说过< br>一句话:“在贪婪时恐惧,在恐惧时贪婪。”这便是他成为股神的秘密。从众者所能赚到的永远只是蝇头< br>小利,因为在股市中能收获更多的永远只是那拥有远见的一小部分。
抬起头,把眼光放得更远一 些,不要以眼前的得失为生活价值的衡量标准,放生那些在你“渔网”
中的“小鱼”,只有这样,来年在 你的生命池塘里,你才能收获更多生龙活虎的“大鱼”!
【误区警示】这篇考场作文立意准确,观点明 确,结构基本完整,选材基本得当,内容尚充实,表
达较通顺。但是仔细阅读本论部分,可以发现,这位 考生不擅长分析说理,用两个例子堆砌在一起,试
图证明自己的观点,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完善本文的论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结构。本论部分与首尾两端缺少必要的过 度,显得有点突兀。第一自然段后,可以补充一段文
字,既是理论论证,又可以引出下文。如:其实,这 种有远见的智慧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诞生。孟子曰: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这句话用捕鱼的 道理生动形象地提醒了人们:只有有远见的人,
才能收获更多,贪图眼前的利益,只会得不偿失。生活中 总是会有人汲汲于眼前的名利,以至于“捡了
芝麻,丢了西瓜”而懊悔不已;而真正成功的人往往在别人 鼠目寸光之时就看到了远方美景,然后淡定
地向前迈进。比尔盖茨就是这类人中的典范。最后一段文字前 ,可以加上一句话,承上启下:无论是丹
麦人,还是孟子都用他们钓鱼的智慧在启示着我们。
2.论证。巴菲特的事例没有紧扣中心论点展开。可以这样删改:看得远的人,往往拥有比别人更
好的心 态,这使他们在急于事功之人的面前显得更加从容淡定。而这两种人的对比在股票市场中显得尤
为鲜明。 他曾经说过一句话……


(电话: 地址:上海市崇明县鼓浪屿路801号崇明中学 邮编:202150 )

6

读伊索寓言有感-新词强说愁


贵州高考作文-炎帝的传说


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打造美女


南海一号文物-鲁迅与许广平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疟疾防治知识


描写老师的好词好句-中学教务处工作总结


复活读书笔记-队伍名称


七夕的文章-五一促销活动方案



本文更新与2021-01-07 19: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52700.html

2010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阅卷报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