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的美文-不见不散歌词
“十年知情重,点亮回家路”送福利员工回家活动
代表员工发言稿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我是哪个部门某某,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机会,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代表福利员
工发言,这意味着领导给予了我充分的肯定以及对我的信任,对此,我表示非常的荣幸,再
次感 谢大家。
我们深知自己的情况,身体的不便带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很多困扰,也同时给我
们至亲的家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但我相信痛苦总是孕育着幸福,正是那成长过程中一路遇到
的各 种艰难和不易磨砺了我们,
让我们不再悲观,
抱怨,
我们的内心也因此变得真正的强大 。
感谢那些绕不开的挫折,感谢爱,是你们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勇敢并愉快地接受了自己,虽
然 身体上不再完整,但生命依然可以美满,绽放她独特的光彩。
如今,来威纳邦已经()年了,现在我还依稀的记得第一天怀着期待、感恩的心踏进这
个大门的时候,那时候就下定了决心,这就是以后我生活的支柱。说实话,自己了解自己的
情况 ,对于我们这些身障人士来说,能有公司给我们提供就业岗位,已经十分感激了。不仅
如此,公司还为我 们提供住宿、办理了五险、享受劳保等一切优惠政策。每年过年回家都要
将我们送回家里,
十年 如一日,
这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也是在别的公司享受不到的待遇。
我们感受到威纳 邦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里有我的兄弟姐妹,得到了尊重,给我们的生
活树立起了勇气,更加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更加努力的工作,给公司创造更多的财富。也希望威纳邦能越
来越好!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谢谢!篇二:小学生道德讲堂演讲稿
小学生道德讲堂演讲稿
王团回民小学
马月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
黄金,没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
但朋 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
“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
诉我有 这事。
”蔡嶙说:
“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
是个讲诚信的人,
才没有告诉你。
他如此相信我,
我又岂能失信呢
?
”
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
他。
该故事发人深思之处在于蔡嶙所言,
借条、契约、
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约束固然很重要,
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 ,没有道德上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
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义务于不顾 。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
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
?
”的问题。
“我 应该怎么做
?
”包
括两个方面:
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
?
二是 我应该怎么做人
?
二者不可分割,
后者比前者更根本,
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 。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
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 样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
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 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
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
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 形成一个高低
有序的道
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
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
“诚者天之 道也,思诚者人之道
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所说的“诚”是 真实无欺的意思。
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 使人
感动。荀子也重视“诚”
,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矗他说:
“君子养心莫善于 诚,致诚则
无它事矣。
”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
。
《中 庸》说:
“诚者,天之道也
;
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 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
之者也。
”
可见,
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 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
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
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 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
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道德讲堂讲稿
----
雷锋,永远的精神
六年级辅导员
宋学智
一、雷锋的生平事迹。
雷锋,原名雷正兴,因出生在庚辰年,家人取乳名“庚伢子”
(长沙话)。
1940
年
12
月
18
日,出生在湖南省(现长沙市 望城区雷锋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解放前,他一家亲人
相继含恨死去。时年
7
岁的雷锋沦为孤儿,在穷乡亲的拉扯下,挣扎着活了下来。
1956
年,雷锋高小毕业,先后在乡政府、县委会担任通讯员和公务员。
1957
年,雷锋在团山湖农场开拖拉机时,加入了共青团,在根治沩水河中,被评为 工地
模范。
1958
年
11
月,
在他不满
18
岁时,
雷锋来到鞍钢参加工业建设,
三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五次被评为红旗手,十八次被评 为标兵。
1960
年
1
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1
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
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一次,
三等
功三次,团、营嘉奖多次,被誉为“毛主席 的好战士”
。
1962
年
8
月
15
日上午
8
时 ,
雷锋与战友乔安山在准备前去洗车时,
雷锋下车指挥倒车,
车轮打滑,
碰倒 了一根晾衣服的木柱,
这根木柱打到了雷锋右太阳穴上,
雷锋当即昏死过去,
经抚顺市 望花区西郊职工医院和来自沈阳的医疗专家抢救无效,于
12
时
5
分不幸英年 早逝,
年仅
22
岁。
1962
年
8
月
15
日,雷锋同志在执行运输任务 时不幸因公殉职;雷锋在部队生活
2
年
8
个月的时间内,被授予中士军衔,荣 立二等功
1
次,三等功
3
次,受嘉奖多次,被评为“模
范共青团员 ”
、
“节约标兵”
,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雷锋有句名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
为人民服务是 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
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
这是雷锋崇高 的愿望。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
他无时无刻不实
践着自己的理想。
雷锋的苦难童年
1940
年是雷锋出生的时候,正处于时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雷锋曾在一篇 日记
中写道:
“我家里很穷,父亲、母亲、哥哥、弟弟,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 血
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中。
”
雷锋的爷爷叫雷新庭,以租种地主的田地谋生,整年辛苦劳作,但仍无法维持家人的生
计,最后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到年关,地主前来逼债,要雷家在年前还清租债,雷新庭无
力偿 还,悲愤交集,在过年的鞭炮声中被活活逼死。
父亲雷明亮,参加过毛主席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当过自卫队长。一九三八年被抓去,
遭到国民党的毒打,造成内伤和残疾,回到家乡后边养病边种地勉强度日。一九四四年又遭
到日 寇毒打,伤势更加严重,翌年秋天不幸逝世。
哥哥雷正德,
十二岁时外出当了童工,
在繁重劳动的折磨下得了童子 痨
(肺结核)
。
一天,
他突然昏倒在机器旁,轧伤了胳膊和手指。被解雇后又 到一家印染作坊当了童工,由于劳累
过度,
肺病加重,
又无钱医治,
没几天就 死去了。
弟弟也因为饥饿而死去。
雷锋
6
岁的时候,
家里 只剩下了他和妈妈两个人。
雷锋的妈妈也是一个受尽折磨的苦命的人。她是铁匠的女儿,生下来几天,由于过于贫
穷,
父母没能力抚养,
就把她送进长沙一家育婴堂,
简家塘一个姓杨的奶妈把 她抱回家抚养,
6
岁时把她送给雷家做了童养媳。后来,雷锋的母亲被地主唐四滚凌辱而悬梁自 尽。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 就成了孤儿。邻居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
常常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全 都被地主婆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锋到蛇
形山砍柴,
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
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
要雷锋把柴运到她家
,
并抢
走了柴刀,雷锋 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可那地主婆竟举起柴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连砍三刀,
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雷锋赶忙捂住伤口,忍住疼,两眼瞪着地主婆,雷锋叫道:
“总
有一天,我要报仇!
” 从此,雷锋手背上留下三条伤疤。
翻身少年
1949
年
8
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 当兵。连长没同意,但
把一支钢笔送给他。
1950
年,雷锋当了儿童团团长,积极参 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的党支
书供他免费读书,
1954
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br>
参加工作
1956
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 评为
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
1957
年加入共青团。
1958
年春, 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
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
9
月,雷锋响应支援鞍 钢的号召,到辽宁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
手。翌年
8
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 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
住了
7200
袋水泥免受损失,
当 时的
《辽阳日报》
报道了这一事迹。
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
他曾
3
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5
次被评为标兵,
18
次被评为红旗手,并 荣获“青年社会主义
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参军入伍
1959
年
12
月征兵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军,焦化厂领导舍不得 放他走。雷锋跑了几十
里路来到辽阳市兵役局(现人民武装部
)
表明参军的决心。
他身高只有
1
.
54
米,有点胖,娃娃脸,眉毛粗 ,眼睛大,体重不足
55
公斤,均不符合
征兵条件,但因政治素质过硬和有经验技术, 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参加人民解放军后,编
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他努力钻研技术,后任班长;< br>
施工任务中,他整天驾驶汽车
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雷锋就把书装在挎 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
其他工作,
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
他在日记中 写下这样一段话
:
”
有些人说工作忙,
没时间学
习,
我认为 问题不在工作忙,
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
会不会挤时间。
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
能钉进去 呢
?
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
:
一个是挤劲,一 个是钻
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1960
年
8
月,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他取出存折上 在工厂和部队攒的
200
元钱,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侍 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
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
100
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 洪水的时候捐
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
自已的全部积蓄 ,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
被人们称为”
小小的雷锋图书 馆”
。
他帮助同志学
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 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
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
10
元钱。
从
1961
年开始,
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
他出差机会多了,
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
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 做了一火车”
。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
关于亲情的美文-不见不散歌词
关于亲情的美文-不见不散歌词
关于亲情的美文-不见不散歌词
关于亲情的美文-不见不散歌词
关于亲情的美文-不见不散歌词
关于亲情的美文-不见不散歌词
关于亲情的美文-不见不散歌词
关于亲情的美文-不见不散歌词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08: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73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