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卷
一
一、填空题
(共
10
分,每空
2
分)
1
、
米开朗基罗
的西斯庭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
,是应教皇朱诺二世的委托而创作的。
2
、工艺美术的物化形态,既具有
审美特性
,又具有
较强的物质特性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的结晶。
3
、根据造型的形式和展示艺术形象特点的不同,雕塑有
圆雕
和
浮雕
的区别。
二、名词解释
(共
15
分,每题
5
分)
1
、艺术典型
艺术典型指的是艺术作品之中那些具有高度典型性的形象体系 ,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其中,典型人物是艺
术典型的主体,典型性格是典型人物的核心。
2
、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 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既要有明
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 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3
、悲剧
悲剧是同崇高有密切联系 而又互有区别的一个范畴。悲剧的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
的过程,即体现 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
将获得 胜利。
三、列举题
(共
15
分,每题
3
分)
1
、试列举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
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2
、试列举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线条与组合;具象与抽象;情感与象征。
3
、试列举艺术家应具有的审美创造能力
艺术家应具有的审美创造能力
(
:
1
)敏锐的感知能力;
(
2
)丰富的想象能力;
(
3
)精湛的艺术技能。
4
、试列举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
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
(
1
)动作与姿态;
(
2
)抒情与表现;
(
3
)节奏 与韵律。
5
、试列举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
1
)情感的涌流;
(
2
)想象的自由;
(
3
)象征的意味。
四、简答题
(共
10
分,每题
5
分)
1
、简述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 的发展进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
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宗教长期利用艺术 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但
由于宗教反科学的性质,决定 了它与艺术的本质不同。
2
、简述艺术鉴赏的过程
艺术鉴赏一般 可分为三个环节。首先,艺术鉴赏往往从感知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美开始,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外在形
式美 的发现和感受,主要是通过感、知觉来进行的;其次,是对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的观赏和体验,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联想、想象来实现的;第三,审美理解,是指欣赏者以自己的思考和理性判断能力,对艺术作品和形象 所蕴
含的意义、思想、境界等作出较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和评价。
五、论述题
(一题,共
50
分)
简述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和能力,并举例说明。
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
:(
1
)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
(
2
)广博的知识;
(
3
)深邃的思想;
(
4
)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
人格。艺术 家应具有的审美创造能力
(
:
1
)敏锐的感知能力;
(< br>2
)丰富的想象能力;
(
3
)精湛的艺术技能。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卷
二
一、填空题
(共
10
分,每空
2
分)
1.
音乐按音乐所依附的载体的区别,可分为
声乐
和
器乐
两个大的类型。
2.
雕和塑是两种技法,雕,雕凿之意,主要通过做“
加法
”进行创作,塑,塑造之意,主
要通过做“
减法
”进行创作。
3.
罗丹
在《艺术论》中说:
“只有‘性格’的力量才能创造成艺术的美。
”
二、名词解释
(共
20
分,每题
5
分)
1.
艺术的基本功能
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2.
艺术鉴赏
欣赏性的艺术消费活动就是艺术欣赏,其内涵主要是指以艺术作品为对象、 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
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 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3.
艺术家
< br>欣赏性的艺术消费活动就是艺术欣赏,其内涵主要是指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 美价值的
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 、吸纳和扬弃。
4.
审美期待
欣赏者的审美期待可呈现为文体 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文体期待是指艺术欣赏者由于艺术作
品的类型或形式
特征而引发的 期待指向;
意象期待是指欣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某种特定意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意蕴期待是指 欣赏者
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及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期待指向。
三、列举题
(共
15
分,每题
3
分)
1
、试列举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
2
、试列举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3
、试列举艺术家应具有的审美创造能力
4
、
试列举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
5
、试列举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四、简答题
(共
20
分,每题
10
分)
1.
简述艺术起源的基本学说。
第一,模仿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和现实 的模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古希腊赫
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人持这种 观点;
第二、游戏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席勒、康德、斯宾塞、谷鲁斯等持这一观点;
第三、表现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持这一观点
的
有
雪< br>莱
、
列
夫
.
托
尔
斯
泰
、< br>科
林
伍
德
等
;
第
四
、< br>巫
术
发
生
说
,
认
为
艺
术< br>起
源
于
原
始
民
族
的
巫
术< br>活
动
,
爱
德
华
.
泰勒、弗雷泽等人持这一观 点;
第五、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德国的毕歇尔、芬兰的希尔恩,以及普列诺等持这一观点。
(每种学说得
2
分)
2.
简述丑在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义。
丑在艺术表现中可以满足人们的特殊审美需要,获 得特殊的审美感受。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
第一,丑可以衬托美,从反面烘托和谐美与崇高。
第二,丑的形式可以蕴含美的内涵。
第三,丑在艺术表现中可以转化为美。
第四,适度的丑的形式表现可以生成独特的形式美感效应。
五
、论述题
(共
35
分,每题
35
分)
论述艺术生产的意义与特征。并举例说明。
艺术生产, 既不像一般物质生产那样,完全基于实用的目的,生产人类必需的生活用品,也不像一般精神生产那样,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演绎和概念论证,
而是将自己的主体精神和审美意识渗透于生产过程,
并物化 为审美产品的活动。
艺术生产是
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统一。
艺术生产, 就是以审美思维和审美物化为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和制作的活动。艺术生产,是艺术掌握方式的重要方面,是艺< br>术创制的精神实践和物质实践的统一。
艺术生产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
艺术生产涵盖 艺术思维的过程,
但不能取代艺术
思维的方式,艺术思维方式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认知和反映, 艺术生产则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变革与创造。
由于艺术生产同时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 基本特性,
因而在生产过程中就要既遵循精神生产的一般规律,
也要遵循物质
生产的一 般规律;
由于艺术生产具有与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许多不同的特点,
因而艺术生产就不能完全 遵循一般精神生产
或物质生产的规律,
而要在此基础上,
遵循与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有 密切联系的、属于艺术生产特有的规律。艺术生产的规
律,是艺术整体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活动 多种规律中的一种。艺术生产的规律,就是在艺术规律的规范和制导下,
遵循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基本 原则,
按照美的规律和艺术特性的要求,
创制审美产品的一般性规律。
艺术生产有以下 几个
方面的特点
:
第一,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
第二,审美属性与商品属性的并重;
第三,创造性与工艺性的结合。第四,
个体生产与集体生产的交叉。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卷
三
一、填空题
(每空
2
分,共
10
分)
1
、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的作者是
高更
。
2
、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品有
《
等待戈多
》
、
《
秃头歌女
》等。
3
、在世界上,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
中国戏曲
被称为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
4
、一般说来,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和
环境
等。
二、名词解释
(每题
6
分,共
30
分)
1.
书法艺术
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 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2
.意境
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 界,
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
3.
中国戏曲的虚拟性
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是指戏曲充分吸收了我国古典美学注意写意性的特点,通过“虚实相生”
、
“以形写神”
,使演员能够更
加充分地利用戏曲舞台有限的时空,更加广阔的反映现实 生活与表现思想感情。
4
.艺术流派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1-25 06:2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83266.html
-
上一篇: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_2000字
下一篇:浅谈电影真实和艺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