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
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详解
广大附中
宋喜盘
【原题回放】
黑白胶片的 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它能唤起许多永不
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和人 分
享。它永不模糊,但在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义的范围;不少于< br>800
字。
【作文类型】
和去年一 样,属于从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类型,由于把“你对……是怎么看的”
这样一句话换成了
“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
,
所以更加既突出了审题
立意,否则,就 会在二、三类判分,从而突出了高考选拔性的特点。也更突出了
老师的指导性,如果指导不到位,就可能 使学生“遗憾终生”。
【审题方法】
运用“异中求同”的方法,首先确定 写作范围,把材料作文先转化为话题作文。
原材料有两段话,先看第一段:
异(黑白 照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它能
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但照片日益模糊。
再看第二段:
异(数码照片):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可以随时上
传到网络和人分享。它永不模糊,但在频繁 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
被稀释。
这两段文字内容不相同,
一个 是叙述和评价
“黑白照片”
;
一个是叙述和评价
“数
码照片”,这是 “异”,但可以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即“同”——“照片”。所
以,凡是在“照片”,范围内的思考、议 论、记叙、抒情,都可以在立意上判为
一类卷。
【如何立意】
原材料两段文字是并列关系,分别叙述和评价了“黑白照片”和“数码照片”,所以可就一
个方 面立意,也可以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立意。具体来说可有以下方面意义:
1
、黑白照片,永不退色的记忆。
2
、黑白照片,模糊了记忆。
3
、数码照片,永远的记忆。
4
、数码照片,不再有珍惜。
5
、黑白照片和数码照片各有优劣
【如何展开】
新课标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进而形成
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所以就相片而相片,绝对是不深刻的。不
能展现考 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是不深刻的。如何写
出一篇有思想的文章呢?可遵循以下思 路:
议论问:照片——时代——文化——思想——情感——反思
记叙文:照片——一段往事(经历、记忆)——点出思想(情感、文化、观
念)
【教师下水作文
1
】
数码时代之困惑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
邹天顺名师工作室
”
成员
罗燕廷
网络上有一句话流传很广:“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
而是
——
我在你身边,
你 却在玩手机。
”
一句话道出了在科技突飞猛进,
数码产品充斥人们日常生活的今天所导 致的感情危机。
确实,
在数码时
代,人和人的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
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有一位父亲,他发现儿子没事 就
喜欢窝在沙发上玩手机,
有时又拿着手机拍照。
当父亲向他问起问题时,
儿 子总是漫不经心地回答,
且眼睛从不离开手机。
父亲感伤地说,
以前,
父子俩 相处得轻松愉快,有了手机这个
“
障碍
”
,父子之间的交流越来越
少,
甚至一两天也说不上几句话。
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说自己和父母无
法沟通 ,
有没有想过,自己本身有没有给机会父母和你沟通?面对面的
不好好说话,难不成要到微信、
空间里去交流?
人和人的感情是需要 维系的。有一个词语叫做
“
礼尚往来
”
,说的就
是人们在日常的交往 中相互探望,嘘寒问暖。慢慢地就由陌生到相识,
由相识到相知,甚至成为刎颈之交。你看
“< br>桃园三结义
”
中的刘备、关羽
和张飞,
他们是喝了多少坛子的酒,出生 入死过多少回关系才会变得那
么铁的。礼尚往来的过程保证了感情的真和诚,脱离、跳过了这一过程的情感是经不起考验的。
在相对落后的
“非数码时代
”
,
一次平凡的送别都会引发无限的感伤。
王维有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之叹,高适有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之慨,孟浩然有
“
日暮孤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
人肠
”
之痛,
如此种种,
不胜枚举。
当然,
情郁于 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
但何以现今不再见
“
断肠人
”
了呢? 古人一别,
不知归期,
其情当然浓郁,
今人一别,千里之外,一日可还,且在去途和归 途中仍可
“
中国移动
”
或
“
中国联通
”
,
可对话可视频,
可微信可
,
哪还有那份
“
断肠
”
的念想?
就算是李白,怕也不会有那份心思去吟风弄月了吧。久而久之,人不是变得愈来愈麻木、愈来愈冷漠了吗?到那时可真做到了
“
泰山崩于前而
面不改色< br>”
了。
可见,数码时代对感情带来了多大的 伤害。不过话得说回来,数码
产品也不是一无是处,凡事都得两面看,
数码技术也给我们的生活 增添
了不少光彩,在很多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恐怕是应了
“
针无两
头利
”
那句俗语吧。
2014-06-07
急就
< br>【邹天顺简评】
作为我工作室成员,罗老师第一个完成了今年高考
作文的下水任务。文章 急救而成,但写得很有特色。作者通过摆事实讲
道理的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而最后却让你豁然开朗。文 章读完了,观
点鲜明了,作者的意图当然也“你懂的”了!
文章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整篇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情怀,
历史文化和现代气息的穿越,加上文章的语言活泼得很有灵气,给了读
者愉悦的美感享受和文化熏陶!
【教师下水作文
2
】
何事秋风悲画扇?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
谢植宣
时代在发展,< br>人类在行走,
而时代的发展总会在人类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 br>在到今天的科技时代,
文明的每一小步,
都是人类发展
的一大步。
但人 类又是一个会思考的精灵,
面对大时代,
我们往往显得步履蹒跚,
于是我们就会哀叹、 自怜,当然也在哀叹、自怜中反思。不得不说,我们是一个
情感复杂的矛盾体,对于时代的发展,我们爱 之,也怨之、怜之,而其实,正如
人生难以如初见,奈何秋风非要悲画扇?
萧伯纳曾 说:
人生有两个悲剧,
一是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
另一是得到你心
爱的东西。 这其实也是人类的矛盾之处,就如黑白胶片的时代,面对渐渐泛黄、
日益模糊的为数不多的照片,
我们深知这代表人生印记的影像的珍贵,
我们希望
这样的印记能再多一点,再多一点。而在数 码技术的时代,我们可以随时记录、
分享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但那从不泛黄,
永不模 糊的照片却又让我们觉得若有
所失,因为太容易获取的
“
点滴
”< br>往往也代表着无需珍惜。于是,我们就在这样焦
灼的矛盾中怨之、怜之。
这是 人类的
“
维纳斯
”
之憾。面对这样的遗憾,现实却替我们给出了答案。
若论黑白胶片时代的代表,
恐怕非柯达莫属。
那一圈圈的胶卷,
那一张张的照片记录了我们父辈多少的青春年华,
也留下了我们年幼时的纯真印记。
一张照片背
后 往往是一段美好的记忆,一份弥足珍贵的人生情谊。但是,再美好的记忆,再
珍贵的情谊,
在无 情的时间面前总归渐渐淡忘、
消退。
而曾为我们留下无数印记
的柯达,也因无法跟上数 码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最终也走向没落、消亡。时间终
归是会流逝的,
而时代总是向前发展的,
那渐渐泛黄、
日益模糊的照片代表着的
是我们的美好印记,
但并不指向着我们 的未来。
我们可以籍照片追忆过往,
但并
不代表我们应该沉溺过往。
我们可以 怀念那纯真的青春年华,
但却不应停止成长;
我们可以为那流逝的过往而黯然神伤,但却不应拒 绝未来。人类那柔软的心灵,
滋长了情感细腻的诗人情怀,
而我们那睿智的头脑,
更因 引领探索人类发展的未
来。所以面对那渐渐泛黄、日益模糊的照片,我们可以怜之,但却不应对那代表< br>新生活的数码照片拒之、怨之。
须知,当某处风景渐行渐远的同时,也有另一处风景向 你款款而来。更何
况,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和情感的记忆并不冲突,无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
码相片,都只是情感印记的载体,只要情感未变,那些值得珍惜的生活
“
点滴
”又怎么可能被稀释呢?
电影《归来》中,因为女儿的不解和怨恨,几乎把所有 照片中的陆焉识的
头像都抠掉了,
以致当失忆的冯婉瑜面对已然归来的陆焉识时视作路人。陆焉识
看似归来了,
但却是永远也无法归来了。
而如果剧情可以假设,
当 那无数的从不
泛黄、
永不模糊的数码照片放在冯婉瑜面前时,
那不是更美好的归来吗? 科技改
变生活,科技也可以珍藏记忆,更重要的是,科技和情感并不冲突,而在社会发
展、科技 进步的前提下,思考如何维系彼此的真情,增进彼此的沟通,其实才是
我们面对时代发展的应有态度和行 动。
春花的凋零会为了孕育那盛夏的果实,以期那金秋的收获。社会在发展,
科技在 进步,
由黑白胶片的时代步入数码技术的时代,
这不是一件值得哀叹、
悲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1-25 06: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83312.html
-
上一篇:2014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6篇
下一篇:广东省高考语文满分作文素材(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