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我与地坛》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0-12-02 15:56
tags:读后感, 心得体会, 我与地坛

纳兰性德长相思-3年级日记

2020年12月2日发(作者:汪大猷)
《我与地坛》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我与地坛》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我与地坛读后感
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
有感于《我与地坛》
春节 期间,反复读了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本来是为了应
付,却不曾想还有这么好的文章我竟然不知其 存在。便生出很多惭
愧,更理解了“经书读不尽”,“活到老,学到老”蕴含的意义。作
者对生 死的参悟,对母亲的怀念,极富哲理的文字,极大地触动读者
心灵深处的情感,启迪读者对生命意义进行 再思考。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
的作者摇着轮椅进入 了破落荒芜的地坛,然对院子中阳光、空气、昆
虫、草木细致入微的描写,其实也是在写作者的心境,“ 院子荒芜但
并不衰败。”生命是如此生机勃勃,虽然命运对他并不公平,虽然曾
经消沉过,用他 自己的话说是“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
的事情”。“地坛的每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他的 每一米草地都有
过我的车轮印。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
里呆过”, 作者就是在这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中,拒绝了死亡,
懂得生命的意义,“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怎么活也不是
能一次解决的事”。
1 / 20
《我与地坛》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更是感人肺腑。第二部分都是 写母亲的。“犹
犹豫豫想问而终于不敢问”,“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
作者此时并 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虽然缤
纷的往事,让作者懂了母亲是一位活的最苦的母 亲,一位有坚忍的意
志和毫不张扬爱的母亲,“可已经来不及了”,“母亲已经不在
了”。看似
轻描淡写,却让我感到字字如刀,把思念的痛苦写得深沉而悲
哀,读得我心痛,因为我感同身受 。大多数儿子,只有在其母亲去世
之后,才会意识到“这园中不但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 br>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参透了自己的命运和生命意义,史铁生将视角越出自身狭小的范
围,写来到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
法。一对令人羡慕的中年情侣 ;唯一和作者打过招呼的一位爱唱歌的
小伙子;一位永远没有得到别人的承认,算是倒霉透顶的长跑者, ;
一对兄妹,他们从小就在园子里玩,美丽的妹妹却是一个天生的弱
智。还如大写意般勾勒了饮 酒的老人、捕鸟的汉子和朴素而优雅的女
工程师。特别是那个漂亮但却弱智的少女,使史铁生再一次感受 到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偶然或是必然相遇的众生,造就一个因
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 没有众生那能度化了佛祖”,这就是生命要
经历和面对的。如果不巧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那就坦 然做这
2 / 20
《我与地坛》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个角色,活出滋 味来。当代人总是带着自己的不幸与别人的不幸相
比,比来的总是不如意。为何不换个思维呢,将自己的 美丽,或智
慧,或幸运,甚至是健康和别人的缺憾比,那将得来一种什么样的人
生态度,自然不 言而喻了。
史铁生说有三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其一便是“要不要去死”,
这在前文已经解答 了。第二是“为什么活”,作者告诉我们活着还是
想得到点什么,要有所希冀,有所追求,有所作为,作 者的“自己活
着不是为了写作,但写作是为了活着”,就是将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

构在了一起。“怎么活”的问题,哪些在天坛中相遇的匆匆过客
就很好诠释这个问题:想濡以沫共度一生 的中年情侣;不知是否交上
了好运那位爱唱歌的小伙子;悠闲自在喝酒的老人;再也捉不到的飞
鸟一位痴等汉;素朴优雅的女工程师;永远失意的长跑健将,令人爱
怜弱智而美丽的姑娘,这些人的生活 或幸福或苦难,或如意或失落,
但他们都在生活,在追求,进而变老。活要活出意义,人生想开了,其实并不苦难。
合上书本我想,“我与地坛”表达的人生哲理,对任何人都有意
义,不管 你是富有或是贫穷;美丽或是丑陋;不管你是智者还是愚
人;不管你是成功还是失败,你都能找到自己存 在的理由。
张立凡家长
3 / 20
《我与地坛》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2014年2月5日
第二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读后感
课文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是文章的一、二两 部
分,从内容上看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是写了我与地坛的故事,第
二部分是写了在地坛这个 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从主题思想上
看,也是浑然一体,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 生的
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母
亲,都给过我生命的启 示,可以这么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
亲是心中永远的地坛。
史铁生,1951年生于 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
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 腿瘫痪转回北京,
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1979年发表
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代表
作有小说《我与地坛》《我的遥 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
的玫瑰》《合欢树》《礼拜日》《舞台效果》等。还有散文集《爱情
问题》《学习对话》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
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 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
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 思
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4 / 20
《我与地坛》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 ,改定于1990年1
月,全文1万3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
地坛 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 安定
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
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 ,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呈
方形,象征大地,主建筑是“皇祗室”和拜台。“皇祗室” 中设地神
牌位,拜台为二层方台,四周开沟贮水。此外还有神库、神厨、斋
官、宰牲亭、祭器库 等建筑。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
典礼。辛亥革命后祭祝活动废止。1925年辟为“京兆 公园”,1928年
改称“平民公园”,但是在战乱年代,此处曾被驻军占用,园内建筑
屡遭毁 坏。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并由
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
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现在皇祗室、拜台、斋宫等主要建
筑 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近些年来,
这座古园又获得新生,经过整饬,成为 现代化城市里的一座闹中取静
的公园,是人们晨昏锻炼身体和休闲的好去处,每年春节还在园中举
行大型的“庙会”活动。
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
忽 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
5 / 20
《我与地坛》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 ,“就再没有长久地离
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
启 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
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 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
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
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课文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第二两个部分。所选部分 涉
及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作者在突遭不幸双腿瘫痪后对于生死的深沉
思考,一个问题是作者悔 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
伟大,文章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第三篇:《我与地坛》读后感
山东省沂源县第一中学2014级7班左宁








6 / 20
《我与地坛》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史铁生之后就在园中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他总是拿着木子和
笔,到园中找一个最不为人打扰的 角落,偷偷的写。有事人走过来他
就把木子合上把笔叼在嘴里,他怕写不成发落的尴尬,结果他发表了< br>几篇,并出了点小名。之后他又开始思考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
嘛要写作?自己把自己卷入一 个难以逃离的漩涡。可是他还是想活。
人为什么活着个?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人真正的名 字
叫作:欲望。所以精神上无法得到自由,所以消灭恐慌最有效的办法
就是消灭欲望,来消灭人 性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园神对他说:
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第四篇:《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共有5篇读后感范文
抓住幸福——《我与地坛》读后感
7 / 20
《我与地坛》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高一(9)班汤思琦
在我看来,这篇 文章是作者发给人生的一封感谢信,他试图通过
这次写作来回顾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双腿残废之后, 那段艰难的
岁月,陪伴他的人或物。作者是幸运的人,当时的情景很容易就可以
联想到,二十出 头的青年,意气风发,正是大展才华,挥洒青春的年
纪,就这样瘫了,出行不方便那到是次要,而在内心 的愤慨与寂寥是
常人无法体会的,于是他暴戾,阴郁。
然而,他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他努力的 克制自己,于是他遇到了
地坛,也可以说是地坛找到了他,亘古不变的景象转化为内心的震
撼, 遍地的萧条,却让内心孤独的他找到了心灵的家园,于是他爱上
了这里,这里的一切仿佛是专门为他设计 的,宁静,空旷,没有人来
打搅,他可以静静的坐在那,抑或看书抑或发呆,于是,先前的躁动
便被地坛这宽宏的大气所吞噬,可以说,这使心灵的沉淀。
可叹的是,作者忘记了,他不是弃儿,在他 痛苦的时候还有一个
人比他更痛苦,那就是他的母亲,年轻却饱受苦难的儿子,行动不方
便,内 心暴动,烦躁,却偏偏一个人去了那荒芜的地坛,作为母亲,
怎能不担心,但只能待在房间干等,内心的 煎熬却在激烈的进行,她
没有错,但此刻却在默默忍受儿子给自己的惩罚,母爱是宽容的,儿
子 的安全才是她现在最担心的。
8 / 20
《我与地坛》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回忆过往,当年那个自暴自弃的少年已经长大,于是他缅怀着那
段时光,在那艰难岁月中对生命 的理解,以及母亲给予的关爱与启
发,地坛里他自省,弥漫着浓郁的人生况味,但那只说明过去,现在,作者有了自己的理解:幸福之路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生的思考
高一(9)班陈兆欣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
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
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 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
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 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
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 一个季
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 ,上帝会自
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
经苍桑的,世界 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
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 自己的净地了,
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
是每个人的 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9 / 20
《我与地坛》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 的亲人所受的
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
只沉浸在自己 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
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 的爱意志坚韧、
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
给她带来的 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
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 时后悔莫及。因此,
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 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
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
理解 ,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
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 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
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 ,从失落、烦
躁转变为稳重、深情。
如此大千世界,还需一片净地,细细地品味人生。
阅读《我与地坛》之感想
高一(9)班白玉茗
10 / 20

纳兰性德长相思-3年级日记


纳兰性德长相思-3年级日记


纳兰性德长相思-3年级日记


纳兰性德长相思-3年级日记


纳兰性德长相思-3年级日记


纳兰性德长相思-3年级日记


纳兰性德长相思-3年级日记


纳兰性德长相思-3年级日记



本文更新与2020-12-02 15:5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34115.html

《我与地坛》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