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蛋炒饭-爱情哲理句子

小学六年级上册作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大多数学生经过几年的作
文练习,
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
但还没有养成很好的观察生活和积
累语言的能力和习惯,
对所积累的
语言进行创新的能力也比较欠缺。
一些学生的习作常常言之无物、
言
之无情、言之无序,不成篇
幅。有个别学生的表达都还不是很通顺,
常常写错别字,重点不突出,常流于形式。因此
,本学期的作文教学
任务还很重,仍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二、教材分析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
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
又要注意活用
教材。本册教材每一
组习作,都根据习作内容,相应地提出了要求。
教师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
注意渗透习作要求,
落实教
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
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
程。
如,
第一组,
口语交际和习作合在了一起,
教材提供了三个角度,
有的
先写后说,有的先说后写。对此,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
师生共同商量,
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
一种是自由组合,
分别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然后再全班汇报、
评
议。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法,
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材内容,教材
中提示先写后说的,可以改为先说后写等。
修改能力是习作
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
习惯。
教材没有在每一组中对习作修改给予提示,
并不意味着某次习
作可以忽
视修改。
讲评中要重视修改,
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
好习惯。
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
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 积累不够。
教师要有意识
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
材,乐于把所见、所
闻、所思、所想记下来。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 的经常性的练习
活动。
本册安排了
3
次小 练笔,
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
随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
“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的
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
求。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
经常练笔,写日记或写读书笔记,是积累素材的好办
法。
三、教学目标
1.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
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p>
3.
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 面修改自己的
作文。学习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4.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
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
课内习作
4 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400
字的习作。
6.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7.
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
确,书写规范、整洁
;
2.
课内习作每学年< /p>
7
次左右。
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5 00
字的习作。
五、教学措施
没有严格的训练,
就很难做好事情,
本学期将从实要求学生做好 每一
次习作,采用课堂讲解指导、提供习作情境、表演内容后练笔及实践
活动等形式措施,开放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学得轻松。
①注重方法的指导,按要求训练。
②教给学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于习作的作用。
③指导学生参加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④用参观、外出旅游等形式,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⑤借助电教手段或图画,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以便养成观察的习惯。< /p>
六、教学进度
周
次
内
容
1-2
习作
1
3-4
习作
2
5-6
习作
3
7-8
习作
4
9-10
期中考试
11-12
习作
5
13-14
习作
6
15-16
习作
7
17-18
习作
8
19-20
期末考试
一个高尚的人
教学目标:
< /p>
通过一两件事写自己身边高尚的人,
把事情写清楚,
内容要 具体,
做到详略得当。
教学重、难点: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详细描写,突出人物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的作文课,我们练习写一个人。咱们一起来看看习作要求。
二、审题
1
.默读习作要求,
想一想: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学生要明确:
A
、写自己身边高尚的人;
B
、要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他
高尚的原因;
C
、把内容写具体,做到详略得当。
2
.引导学生明确 :什么是高尚精神
?
(不是只有伟人、名人才有
高尚精神
,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为社会、为国家、为他人做出贡
献,也体现了具有高尚精神)
3
、你打算写谁,为什么要写他?在小组里说一说,推 荐一名同
学向全班交流。
三、指导写作
1
.你打算分哪几部来写?重点写什么?
a.
交待“我”身边高尚的人是谁。
b.
通过一两件事,体现他的高尚精神。
c.
“我”要向他学习些什么。
2
.如果现在要你动笔写,你有哪些困难?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
3.
小组内交流。
四、起草作文,教师巡视。
五、写完作文后,自己修改,在小组里互相修改。
第二课时(讲评)
教学目标:
通过通过讲评,
让学生知道,写一个人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把事
情写的经过清楚,内容要具体,做到详略得当。
教学重
、
难点:
如何抓住人物语言、
动作等详细描写,
突 出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
本次作文,我们的命题是“写一个人”
。这是小学阶段最主要的
作文训练
类型。
二、
回顾作文要求
本次作文的要求有哪些?谁能从选材范围
,叙述要求等方面来
说明。
三、评析作文
1.
出示习作(优秀文)
指名
朗读习作,小组内评议:你认为本文成功之处是什么?作
者选择了什么事例?在叙述时作
者着重突出了什么描写?
2.
评析习作(问题文)
本文在选材等各个方面与“优等文”有哪些区别?
四、师生交流
1.
通过对比分析,你认为本次作文在选材上应注意什么?
2.
如何叙述才能突出人物特点?
五、修改习作
对照例文,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三课时(
3
)
教学内容:讲评问题习作
教学过程:
一、
教师出示问题习作学生:
二、
教师具体讲评
1
、分析问题所在。
(
1
)
书写不够认真。
(
2
)
条理不清晰,主次不分明。
(
3
)
标点符号运用不当,特别是逗号的正确使用。
(
4
)
语言组织不好,表达不准确。
(
5
)
错字,别字太多。
2
、教师逐个指导。
3
、强调写作要点。
习作开 头要用一、
两句话介绍马的作品的来历,
自然地引出下
文
。
通过颜色形状把作品表现的马的外形准确勾勒出来,
写出给人以
鲜明感觉的特点。
多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
赋予情
感。先写静态的外形特点,
再写它的动态。在结尾处说明一下马的作
品的作用,
会突出这件物品的特点。
字里行间要流露出作者对所描 述
的马的作品的喜欢,珍惜之情。要注意必须用心去写具体,这样读起
< br>来才能有如临其境,如睹其景的真实感。
4
、学生们小组讨论。
三、教师总结。
四、学生们修改习作。
高尚
高尚的人,应该拥有美好的品质
;
高尚的人,不一定要十分富有
;
高尚的人,默默无闻——
在老家时,
我还在补课,
在马老师的家里。
碰巧作业很少,
所以,
很快的就写完了。
马老手机接到一个电话就急急忙忙的办事去了。
临
走前,还跟我说:
“小睿,老师要去一趟知识大楼了,一会儿 ,有个
老伯伯来收废箱子,你给他就行了
!
”说完又急急 忙忙的办事去了。
我点了点头,随手拿起一本作文书来看。正当我看的津津有味时,一<
/p>
阵声音传进了我的耳朵“收废箱子喽,收废箱子喽”
我急忙拿上箱子就往外跑,
只见有一个人站在门口,
我上下打量
了一番。身上的衣服简直像是从垃圾堆里的,鞋就更不用说了。破了
好
几个洞,
与我身上的衣服是天壤之别。
“你是给废箱子是吗
?
”
“嗯,
——多少钱
?
”
“一块钱
!
”
“哦
!
” 我看他很可怜就少收了一块钱,他用
感激的目光望着我,而我却没有理会。
我关上门,就往书房里走。正当我拿起书时,响起了一阵阵敲门
声。又是
他
?
——他回来干什么
?
——他—有什么企图——
?
我心惊肉
跳的打开门,
“这是你——” 还没等他说完,我就又关上了门。——
之后,无论他在怎么敲门,我也不开。
等马老师回来后我才心放了下来,
我把刚才所发生的一切,
都告< /p>
诉了马老师。马老师听了以后,也很赞同我的观点。
但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令我出乎意料——
他又来了,
我只好打开了门,
还没等他开口我就先指点了起来
“你
又来干什么
?
,昨天我已经少收了五毛钱了,你又来干什么
?
”我说的
话引的一些人围了过来。他却没有立即反驳,而是在那着什
么东西。
“这是你的手机吗
?
”这不是马老师的手机吗, 前几天还在找呢。我
红了脸——“小女孩,你刚才的态度有点过分了,你怎么能和一位老
爷爷这样说话呢,你是一名少先队员,你应该这样做吗
?
”马老师不
知什么时候走了出来。
“对—对不起—我不应该这样对您这样 说话
!
”
“没关系的,只要承认了错误就行了
”
我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忽然觉的他很高尚
!
第二单元
美与丑
习作目的
:
1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习作课时
: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
试打初稿
一、出示习作要求,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二、你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
认真听教师范读范文。
二、
你打算如何来写这篇作文?
三、
小组交流,共同完成写作提纲。
四、
相互交流协作提纲,取长补短,完善提纲。
五、
完成习作,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检查初稿,完成誊写。
教学过程:
一
、
教
师
检
查
初
稿
,
指
出
存
在
问
题
。
1
、文章内容纷繁复杂,不知所云。
,
2
、错别字太多,而且书写不认真。
3
、不能按照习作要求写。
二、教师再读范文,学生按此对照不足。
1
、学生认真聆听,细心记忆。
2
、对照范文,找出不足,并进行修改。
三、强调写法要求:
写活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活
动。
写作过程中,
要将人物心理做重点描写。
四、学生再次修改初稿,教师巡回指导。
五、学生誊写习作。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评问题习作
教学过程:
六、
教师出示问题习作学生:
七、
教师具体讲评
1
、分析问题所在。
(
1
)字迹潦草,书写混乱。
(
2
)语句
啰
嗦,组织不当。
(
3
)条理不够清晰,看完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