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凤头猪肚豹尾
”
2005
年的作文话题是
< p>“凤头猪肚豹尾
”
,
也许是基于上一年作文调 子过于空灵,
让大多数学生无所适从之故,
该年作文一下子由云端跌落凡 尘,
并且害怕学生对
题目不能理解而无法动笔,
又对题目 进行了一番说明,
导致的结果是,
差不多所
有的学生都有
了可写之物,但同时也将学生思路固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
很难有独特的想像的空
间。
具体说来, 面对材料所交代的必须开头怎样、中间怎样、结尾怎样这样一种
范式,并且由此依附的具
体对象
“
学习生活、事业人生
”
,学生选择的余地 是很小
的。首先他们是学生,谈不上所谓的
“
事业人生< /p>
”
,所以只能从人家的,尤其是那
些众所周知的名人轶事里
去翻寻。
至于所谓的
“
学习生活
”
,
基本上都是极为相似
的、枯燥的三点一线,如果不造假,他们自己的这
段经历通常是很难体现
“
凤头
猪肚豹尾
”
的精彩的。
这样从学生的写作视角来看,
往往只能定位于名人们的
“
事
业人生
”
了。
如果我们真是把眼光定 位于日常生活的芸芸众生,其实也有很多新鲜难忘的
东西,但因为要符合题目所限定的<
/p>
“
凤头猪肚豹尾
”
这样一个精彩完满的人生程
式,这就使得学生只能被迫舍弃那些虽平凡而有缺陷却深深打动他们的俗人俗
< br>事,
而转向那些轰轰烈烈、
如雷贯耳的宏大叙事。
可是大部 分学生所涉极为有限,
都想到一块儿去了,出现严重的撞车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是命
题上的不足。
1
、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我只是一介书生,所以难免卖点书呆子气。每每看《 西游记》
,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
日行千里,
为何不背着 唐僧一步西天,
也省得一路上千辛万苦,
还有这妖那精的惦记着唐僧
肉。
如果一步西天,< /p>
倒也爽快,
只是师徒几人的关系恐怕也只能停留在
“
酒肉朋友
”
的层次上
了。所谓
“
患难见真情
”
:八戒虽色,却处处念叨着师傅,偷了个西瓜还不忘分给师傅 半个;
沙僧虽傻,却任劳任怨,甘心做大伙儿的下手;悟空虽狂,可师傅有难,不也是不
顾生死,
降妖除魔吗?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才是钢铁铸成的啊!
倘若一切都 太容易,
那悟空充其量只是
个开路的,沙僧充其量只是个脚夫,八戒逗逗
大家开心而已,便是一个太无趣的故事了。
如果一步西天,
唐僧倒是可以省去一路的担惊受怕的搅扰,
安心地吃斋念 佛,
朝发夕至,
取回佛经。
可所谓
“ p>
出门长见识
”
,
唐僧若只随徒儿们在云里雾里日行千里 ,
又怎知这天底下
人间的百态?敝人不才,
未曾念过佛经 ,
可也听说佛从人间来,
人间酸甜苦辣尝尽,
才换来
“
佛
”
超脱尘世的感悟,写入佛经,贻养后人。不经历 千难万险,唐僧又怎能真正领悟这佛经
的精深蕴意?阳光总在风雨后啊!
真的可以一步西天,
佛经取回, p>
又怎么样呢?抑或,
难道西天之行仅仅为了取回几本经
书吗?
没有遇上白骨精,
没有进过盘丝洞,
又怎知世间的险恶?没有住过高老庄,
没有下过龙
王庙,
又怎知世间的冷暖?人性中的怯懦如何除去,
人性中的恶性如何 摆脱?至性如何养成,
高僧如何修炼?倘没有这一路历尽艰难的感悟,又怎可获得?
p>
我们活在世上,总希望找这样的捷径, 那样的捷径,叹为
“
一步登天
”
才是最大的财富。
我们厌恶过程而只求所谓的结果,我们不管它是
“
猪肚< /p>
”
还是
“
蛇肚
”
,除 了
“
豹尾
”
,我们什么
也
不要。所以今天我们还要防什么作弊,防什么替考,防什么徇私舞弊,防什么假冒伪劣
倘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取经之路,
以开放的心态迎接磨难,
迎接考验;
倘若每个人
看到的
不仅是鲜花掌声围绕的
“
豹尾
”
,
更祈求一个丰富多彩的
“
猪肚
”
,
那我们得到的又岂止
是那几句赞美之词呢?
没有妖魔的取经之路,是一条南辕北辙的路。
【简评】
这是一篇有着杂文
“
由头
”
的规范的议论文。三个分论点,层层递进:①
患难 见真情;②
出门长见识;③
征程即真经。很有见解,很有力度。结尾处, 笔锋一转,针砭时弊,痛快而
淋漓。作者构思机智,文笔洒脱,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
时大词小用,有时举轻若重,有
时粗俗,有时典雅,相互回落,和谐交融。什么是上好的
议论文?此文可为榜样
——
有识,
有色;有情,有趣;有
板,有眼;有开,有合。后来者不妨也试一试。
(何永康)
2
、青春从
40
岁开始
妈妈是个普通的工人,
年过四十,< /p>
已经有些发胖了,
在我看来,
她是贤妻良母型的女人。
早上为我和爸爸准备早饭,
中午洗衣服晒衣服,
晚上吃完饭看完肥皂剧 就上床睡觉。
典型的
除了工作、
干家务、
照顾我和爸,
就是吃饭睡觉的家庭妇女形象。
只是,
一次假日呆在 家里,
才突然发现妈妈变了。
原以为花坛里只供杂草享受,
却不料有了几株像模像样的花。< /p>
“
那是你妈种的。
”
爸爸的
话又让我愣了愣。我随手丢下包便去扒饭吃。
“
你手洗了没?多大了还忘这件事!
”“
啊?
”
我放下筷子,眨着眼不知所措
,要知道
“
洗手
”
的事只有我小学老师教过,我妈 从没开口过。
当然,我很顺从地洗了手。饭桌上的菜,有我喜欢的蒸鱼,而且在家里自然
不用客气,所以
我的筷子压根没离过它。
“
你只吃鱼,营 养能均衡吗?蔬菜中维生素多,你得多吃!
”
我在心
里拍
案叫绝,两个专业术语被我妈用得恰到好处,为此我虽不乐意却也吃了不少菜。
一顿饭圆满收场,
我打开电视机,< /p>
正是黄金剧场,
刚想开口喊我妈,
却听到她的声音传
来,
“
我和你爸去散步,你自己拿些水果吃吧
——” p>
天呐,散步,这不是年轻夫妇才会干的事
吗?妈妈可是年过四十了。我狠捏自
己一把,
“
哇
”
的一声证明我没听错。电视剧收场 后,妈
妈和爸爸空手回来,
“
散步为什么不买些东西?< /p>
”
我很好奇。
按常理而言,
他们出去总该会给
我买些东西的,可这又是怎么了?
“
要买什么?吃的用的都还有 ,出去走走有助于消化。
”
妈妈的话说得我一句都答不上来,
现在也只能从他嘴上套出些什么了。
于
是,咬耳朵的话开始了。
“
你妈最近常和我出去,散完步回来就在公园前的场 地上看他们跳
舞,偶尔也学学。现在,她肥皂剧也戒掉了,老命令我看新闻,看到有用的
东西就记下,说
是学习
……”
我大声笑了出来,
却被老妈听到,
于是笑着问我:
“
父女俩的悄悄话结束了没 ?
结束了就上楼,你得洗完澡再喝杯热牛奶,听见了没?
”
我笑着一一履行。
上楼的时候,
我听见老妈在唱歌,
而且是一首我会唱的歌,
我跟着唱了起来,< /p>
妈妈很惊
讶,问我怎么也会唱,我笑道,
“
这不是应该我问你的话吗?
”
p>
枕着妈妈买的书睡觉时,
我突然觉得,
妈妈不再只围着我和爸爸转,< /p>
而是开始在为自己
打算,让自己充实。看来,本该是更年前期的妈妈,又悄
悄回到了青年时代,能和我一起感
受青春,再度花样年华了
……
【简评】
家事琐事,平实人生,被作者写得情趣盎然,意味无穷,诚为不易。高中生写记叙文,应当
留意身边的人和事,
关注日常生活中迸发出来的微妙的人情火花。
不要 一下笔就是古人如何
如何,大人物如何如何。自己亲身感受过的,写起来最真切;自己动
过情感的,写起来最美
好。这位老妈的音容笑貌,所思所想,被女儿用传神的细节描写,
浓淡相宜地点染出来,煞
是好看!有关谁该唱
“
新
”
歌的描写,相当机智,真
“
亏她想得出来
”
。一个好的细节,顶得上
千言万语,高中生写记叙文,务必在这方面
下功夫。
(郁炳隆)
3
、善始之论
伏闻上古之年,盘古奋威,混沌初开,已而清者上浮而为天,浊者下沉而为地, 玉宇澄
清,此天地之始也。天地既有,女娲圣眷,水土相融,塑为人形,此人之始也。火
麟昂首,
凤舞九天,司禽总兽,此鸟兽之始也。天地无涯,万物齐一,皆有其始。
燧人氏授民以火,有巢氏教民以居,神农 氏诲民以耕。自三氏以降,千秋万代,日渐兴
旺。此三人者,启我辈世代衣食之始。黄帝
驾车御剑,破蚩尤于九州,启炎黄千年之史;武
王吊民伐罪,灭成汤于朝歌,启周室八百
之岁。凡一朝一代,欲有盛世者,必求善始,使开
国以弊,则无望长存,复何求安民富国
邪?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 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见善始之用也。
魏征有言曰: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
凡君子欲 展鸿图之志
者,必求善终,亦不忘善始。盖若无善始,纵有善终,亦有憾于始也。直如属
文之时,若无
凤头,徒有猪肚、豹尾,亦难尽善也。
古人云:
“
君子见机 ,达人知命。
”
是故君子不肯碌碌无为,庸庸一生。但有才智,必欲
有所作为,并求善始而善终。人既为百灵之长,则当求尽善尽美,而不可舍其十之一也。古
人重善终,保晚节,不计前事,不责善始。然今之人也,与先人异甚,每每追安逐逸,不愿
披荆斩棘。创业维艰,畏之者十之八九也。然其一旦有其始,必战战兢兢,克勤克俭,以求
善终,何也?惜其始之不易也。正如属文者,若妙手偶得,已有凤头,能不竭智以求猪肚与
p>
豹尾乎?今之众人,闻百家之言,受千秋之都,可为圣人师者,亦有十之一二,然终无人可<
/p>
为圣者,何也?乃无善始之念,莫敢为天下先也。
古有王羲之以己之于古人为逊。以为
“
世殊事异
”
。吾以此言为然也。今之众人,莫不求
猪肚之实,欲豹尾之力,独鲜有重凤头者,每草草于其始。余以为庠序之中,先生堂上,不
教善始之道,为大谬也。若能以善始之道诲人,俟人人善始之时,则自能人人善终。使人人
善始,则业各可取;使各致其业,则事无不成。若有如此之民,则不愁教化,不虑动乱也。
至于物阜民康,国盛家强,垂拱而可得也。善始之道,于今为稀,于古为常。若人人得其三
p>
昧,则兹世不可不清明也。
愿斯志之永固兮,东终古而未央!
【简评】
今年
47
万江苏考生中,
竟有如此妙笔出现,
委实令人吁唏感叹!
用文言文写作,
我们并不提倡;
但如果真有哪一位同学写出
“
精彩
”
来了,
我们肯定会由衷喝彩。
此文无需我
们多说,读者读罢便知:简直到了纯而青的境地!这说明,江苏的基础教育真的名不虚传;
这说明,
江苏的文化积淀的确沃野千里!
再者,
此文作者的见 识也是超越同辈的,
望各位细
细品味。
(何永康)
4
、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18
年前的仲夏夜,我带着嘹亮的哭 声来了。您说,这是个吉祥的开头。
在您的牵手中,
我蹒跚学步;
在您的教导中,
我呀呀学语; p>
在您的期盼中,
我迈入学堂;
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逐步
成长
……
感谢您给 了我生命,
即使降生在贫困的家庭。
妈妈,
我怎能忘记上次我从学 校回家,
低
低地和您说:
“
妈,好多年没 吃西瓜了,我想吃西瓜
……”
我惴惴地看着你。您无言,叹了声
< br>气,
走进灶房。
我多恨自己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啊,
父亲去 世的早,
仅靠您单薄的身体守着
父亲留下的二亩薄田。这一刻,我真的恨
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母亲施压呢?
可是第二天,
起床的时候看到您赶集回来,
肩上背着个小西瓜,
篮 子里还有些刚下地的
青绿的菜。
妈妈走进灶房操劳着一天的饭菜,
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
过了一会儿,
您叫我吃
饭
,
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
我明显地看到菜比以前要丰富好多,
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
西瓜。妈说:
“
娃要高考,给你加 些菜,快吃吧。
”
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
伸手拿起一块西瓜,
幸福地吃了起来。
我 说:
“
妈,
您也吃啊。
”
您说:
“
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
”
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
的西瓜。
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
妈 妈收拾了碗筷。
后来,
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了,
于是
就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
……
那一 刻,
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妈妈,把她能给我的都给了我,我 唯有学业可以回报。可是考前最后一次重要的模拟,
我却考得很糟糕。
我 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
远远地发现,
昏黄的残阳中,
母亲佝偻着背 在村
口望着我归来的路。那一刻,我有向后走的冲动,可我终究不能。
和母亲一起回家的路上,
我心疼着,
该怎样告诉母亲我的失败呢?到家的时候,
我头低
着告诉
母亲我考砸了。母亲,望了我好久,然后用她枯槁的双手,轻轻搂起我,抱了一下:
“<
/p>
下次你会考好的
……”
有这样的母亲,
即使穷又怎么样?她疼我,
爱我,
相信我,
给我一个充满爱的充实的成
长过程,母亲给我的已经太多
……
今天,
我坐在考场上。
我知道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
我会一直努力。
最 后,
要告诉母亲:
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简评】这是一篇用第二人称写的记叙文,文字质朴 ,情感真挚。有关妈妈啃西瓜皮的
细节描写,
很能打动人的心弦。
平凡的妈妈,
用不平凡的母爱充实了女儿的成长过程,
自然
而然地扣紧了题意。不事张扬,平实道来,是这篇记叙文的明显特色。
(薛明德) p>
5
、不肯死去的心
或许,
在血脉亲情之上,
爱永远都是倾斜的。< /p>
也正是有了倾斜才看到了不死的希望,
才
有了不破的梦,<
/p>
才有了爱的延续。
在我的一生之中,
青年时是精彩亮丽的,
中年时是充实丰
富的,可又有多少人注意到老年时的响亮有力呢?
朋友告诉我:他的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先是不认识 外公,坚决不许这个
“
陌生男人
”
上她的
床,
共同走了
50
年的老伴只好叹着气睡到了客厅里。
< p>然后有这么一天,外婆走出家门
就不见了踪影,
好在 有派出所的帮助才将老人家找回。
原来,
她一心一意地想着童年时的家,
不肯承认与现在的家有什么联系。
家人哄着骗着,
才终于将外婆留 了下来,
但她又忘了她一
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
以为他们 是群野孩子,
要来抢她的饭。
她用手护住饭碗,
一边用拐杖
打他们:
“
走开,走开,不许抢我的饭。
” p>
弄得一家人哭笑不得。
幸亏外婆还认识一个人
——
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外婆脸上都会露出异样的笑 容,
叫她
“
欣欣,欣欣
”
。傍晚的时候,外婆就会拿个凳子坐到楼下,唠叨着:
“
欣欣怎么还没有
放学呢?
”
其实欣欣的儿子都大学毕业了。家里人看准了这一点, 每当外婆闹着要回自己家
的时候,就恫吓她:
“
再闹,再 闹欣欣就不要你了。
”
外婆便会立刻安静下来。
有一年国庆节,
来了远客,
母亲亲自下厨。
这时外婆的动作十分怪异:
她朝四周看了又
看,
就像一个正要准备偷糖的孩子。
当她确定没有人注意她的时候, p>
大大方方地夹了一大筷
子菜放在口袋里,
主客见了顿时大惊失 色,
却又装着没看见。
只有外婆一个人兴高采烈,
似
乎自己的手法十分高明。那顿饭吃得很艰苦。
当上完最后一道菜,母亲(外婆之女)也坐了下来,一边同客人客套,一边顺手 从盘中
捡菜吃。这时,外婆忽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一把抓住母亲的手往外拉。母亲莫名
其妙,只
好顺从地起身
……
一到厨房门口,
外婆便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
然后,掏啊掏地,
从口袋中掏出
刚才的菜,放到母亲的手上:
p>
“
欣欣,你快吃呀,快吃呀。
”
母亲愣住了,看着那还 冒热气的
菜,半晌,抬起头,使劲儿盯着外婆异样的笑脸。哇的一声,她大哭了。
我想,外婆的
“
结尾
”
是响亮有力的。虽然,她的灵魂已在疾病折磨中慢慢死去;但永远< /p>
强健的,是那颗不肯死去的母亲的心。
【简评】
此篇选材很有个性,外婆的形象相当 独特。作者侃侃道来,把外婆的
“
病状
”
叙写得清清楚楚,
其间有好几个传神的细节。
如果仅此而已,
我们 看到的只是一位不幸的年
老的病人,
但结尾处一下子奇峰飞降,
将人物的心内景观推上了岱岳之巅。
伟哉,
永远不死
的伟大的母亲的心!
(郁炳隆)
文学如今是越来越不景气了。
p>
从卡西莫多对艾斯美拉达悲怆人心的爱情,
到时下琼瑶笔下愈来愈滥的
《还珠格格》
ⅰ
、
ⅱ
、ⅲ
、ⅳ
中男女主人公千篇一律地呼天抢地;从美国土地上那杆掀翻海明威的双筒猎枪和
圣提亚哥手中那柄折断的鱼叉,
到金庸古龙梁羽生还珠楼主那些似曾相识的江湖情愁;
从古
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和喜剧大师阿里斯托芬,
到 张艺谋
《英雄》
、
《十面埋伏》
的哗众取
宠
……
我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这是文学的悲哀。
的确,琼瑶初出道时的缠绵绯恻,委实凄婉动人;金 庸的《射雕英雄传》
,委实大气磅
礴,想象奇特,让人耳目一新;张艺谋
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也非浪得虚名。
然而,
为何精彩过后的不是经典,
而是一堆堆的 文化垃圾?为何凤头过后不是猪肚和豹
尾,而是依样画葫芦地如法炮制出来的凤肚、凤尾
?
凤头固然美丽,然而凤肚凤尾也一定美吗?
一部作品成功,然而多而滥的风格甚至是内容上的复制,也会成功吗?
非也!
文化快餐、
文化垃圾的产生,
这些作家难辞其咎 。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面对着第
6
、不看续集
-
-
-
-
-
-
-
-
-
上一篇:我的家乡作文600字12篇-作文家乡600字
下一篇:历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要求